來源:《100首中成藥臨床巧用與解說》史欣德
第十七個中成藥解說,烏雞白鳳丸
[藥品性質]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烏雞(去毛爪腸)640g 醋鱉甲64g 桑螵蛸48 黃芪32g 白芍128g 天冬64g 地黃256g 川芎64g 丹參128g 芡實(炒)64g 鹿角膠128g 煅牡蠣48g 人參128g 當歸144g 醋香附128g 甘草32g 熟地黃256g 銀柴胡26g 山藥128g 鹿角霜48g。
制法:
以上二十味,熟地黃、地黃、川芎、鹿角霜、銀柴胡、芡實、山藥、丹參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烏雞等十味,分別酌予碎斷,置罐中,另加黃酒1500g,加蓋封閉,隔水燉至酒盡,取出,與上述粗粉混勻,低溫干燥,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0~40g和適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兩虛,身體痩弱,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劑型用量]: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9g),日2次,溫開水送服。
小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6g/9g),日2次,溫開水送服。
性狀:
本品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規(guī)格:
大蜜丸 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適應人群]少年或成年女性。
[用藥指征]
形貌:面色少華,體型偏瘦,精神不足。
癥狀:
①月經先期量多,或后期量少,或淋漓不止,經色淡紅或清稀,經期或經后腹痛;
②頭暈,氣短,乏力,自汗出;
③潮熱,盜汗,口渴,心煩,失眠;
④勞累則腰酸腿痛,帶下淋漓不止;
⑤乳房發(fā)育不良;
⑥大便干結或大便稀溏;
舌象:舌嫩偏紅,苔薄或少。
脈象:細短弱,或細數。
[適用病癥]
婦科疾病:月經不調(月經先期量多、月經前后無定期、月經過多),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癥、藥流或產后出血不止),帶下癥(慢性盆腔炎、慢性陰道炎),更年期綜合癥。
內科疾病:再生障礙性盆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老年習慣性便秘。
[巧用活用]
①更年期潮熱:汗多,心慌氣短,口渴明顯,可配生脈飲同用。
②帶下:色黃量多,小便黃,與知柏地黃丸同服。
③老年習慣性便秘:大便干結如粒,小便頻多,可配麻仁潤腸丸同用。
④失眠癥:經前心煩,乳脹,小腹痛,心煩失眠早醒,可與加味逍遙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經前失眠,煩躁易怒,乳房脹痛,脈弦有力者不宜服。
②經前腹痛甚,經色紫暗濃稠,有大血塊,尺脈有力者慎用。
③崩漏不止,心煩易怒,失眠,小便黃,大便干結,舌堅老,脈有力者不宜服。
④帶下色黃腥臭,陰癢,小便黃赤者不宜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