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晚報記者 黃黔華 王弘揚
兩只不同體積的華吸鰍與神話中的鰼魚造型對比
9月9日,習水縣大雨如注。早晨8時,5條線路的科考隊,按原計劃向既定路線出發(fā)。
當天的重點,一組探尋習水河源頭,尋找一種神秘的鰼魚,據(jù)稱它會飛,習水縣名也與之有關。另一組,則沿著習水河前行,探尋河岸孤立巨石、或崖壁上的“蠻子洞”———這些人工開鑿的方孔,跨越了從漢晉到明末上千年歷史。
中午,氣象條件愈發(fā)惡劣。習水縣氣象局發(fā)布藍色暴雨預警,部分鄉(xiāng)鎮(zhèn)啟動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出于安全考慮,科考隊的部分計劃被迫改變,以致科考隊無緣親眼看見鰼魚“飛起來”的場景。
9月9日,美麗中國跨界科考第四天,貴陽晚報記者兵分兩路,一路跟隨專業(yè)科考隊一線前往烏稍丘探秘傳說中會飛的魚“鰼魚”。當日,大雨始終持續(xù),壞天氣未能阻止科考隊前進的步伐,雨傘、雨衣、攝影防雨罩齊上陣,只為找尋鰼魚。
汽車沿著丹霞石壁穿梭2小時抵達習源村烏稍丘地帶,該地位于貴州習水與重慶綦江交界地帶。汽車行駛至不起眼的小山坡緩緩地停了下來,習水縣志辦工作人員袁永貴告訴記者,位于山路下方的“y”型泥地就是習水河源頭。
兩處溪流順勢從山脊而下在此交匯為源頭,無數(shù)細流匯聚便形成現(xiàn)在的習水河,上世紀80年代末縣志辦多次對此地進行考察。該地位于山脊,且植被豐富,常年處于有水狀態(tài),最終確定此地為源頭,源頭距離赤水河合合河150公里。
據(jù)《山海經(jīng)傳》記載,傳說中的鰼魚是一種會飛的魚,外形酷似喜鵲且御火。清朝道光遵義府志記載,這種會飛的魚是存在的,活躍于習水河一帶。在習水當?shù)?,鰼魚的故事流傳家家戶戶,習水地區(qū)是先有鰼魚再有水,二者結合便有了鰼諧音的同音字習,這才有了習水地名的由來。
為探秘鰼魚如今在此是否存在,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生物系主任唐文喬教授這里找到了答案。
唐文喬告訴貴陽晚報記者,根據(jù)民間說法與他上世紀90年代初在此科考論證,發(fā)現(xiàn)的中華金沙鰍與神話中的鰼魚外形十分接近?!爸皇巧裨拏髡f把它過分夸大,中華金沙鰍可像壁虎一樣在石壁上攀爬,攀爬的同時還可跳起來前行,最大的身形與壁虎差不多,身形瘦小且骨骼大。因此當?shù)厝藳]有將它當做食材,該物種活躍于習水河與綦江河流域。”
當日,因天氣緣故未能按原計劃前往原定考察點。在前往新規(guī)劃的考察路線途中,途經(jīng)一村民家意外發(fā)現(xiàn)收獲。大家扎堆咔咔按動著快門,嘴里不停地叫“唐老師快來啊”。經(jīng)唐文喬確認,發(fā)現(xiàn)的這個手指拇大小的小家伙學名叫華吸鰍,外形與中華金沙鰍有所不同。中華金沙鰍尾巴比華吸鰍尾巴長許多,身形也比華吸鰍大,和壁虎體積差不多大。
當日,最終未能親眼看見中華金沙鰍,稍有遺憾。
▎探秘·生態(tài):丹霞谷的生物多樣性
“哇,太少見了?!辟F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彭濤副教授激動地說。石壁上的苔蘚為蝦蘚,這種蘚類植物在喀斯特地區(qū)較為少見,蝦蘚喜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生長,外形酷似蝦子的須。他告訴記者,由此可以論證丹霞谷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造就了生物多樣性。
與此同時,一旁的楊衛(wèi)誠也有了發(fā)現(xiàn),陰暗的水池中,小蝌蚪正自由地游動。楊衛(wèi)誠告訴貴陽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的這些蝌蚪名為棘蛙,雄性腹部帶有黃瓜外皮似的小刺,特征較為鮮明。在人們在常識中,蛙類的繁殖期都在4-5月份,需90天的生長周期生長,形態(tài)才得以成為蛙。
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小蝌蚪已有40天大,變成青蛙的時候已是11月了,常規(guī)來說冬季氣溫低,是不會產(chǎn)卵的。棘蛙還是蝌蚪時生長環(huán)境在12-25攝氏度為最佳,這樣棘蛙在此一年即可產(chǎn)卵4次,僅農(nóng)歷2月天冬眠,這也說明這里的生態(tài)保護完整,利于棘蛙的生長。
蝦蘚
棘蛙
▎習水河畔跨越千年的漢闕
9月9日,新增的第5條線路,要從貴州和重慶交界處,沿著習水河逆水而上,調(diào)查一批“蠻子洞”。貴陽晚報是唯一獲得邀請,參與該線路考察的媒體。
“蠻子洞”,其準確的名稱是崖墓。這種墓穴,或開鑿在高山絕壁,或開鑿在臨河孤立巨石上?!袄先藗冋f,這是幾千年前蠻子的墳墓?!痹谇褰唤缣幍嫩鑹梧l(xiāng)飛龍山村10組,退休教師老賀說,所謂“蠻子”,其實是最早的原住民,可能是少數(shù)民族。
飛龍山村的紫云小河邊,突兀的丹霞巨石臨河一面,有這樣一個接近正方形的“蠻子洞”。早已被毀掉墓門的穴內(nèi),墓門兩側,各有一副線雕的漢闕。這種漢闕,被賀老師和村民認為是“塔”。他們的理由,是旁邊還有一個呈作揖狀的線雕人像,以及一些似表現(xiàn)飄飄欲仙的線條,還有空中的飛鳥,“古人或借此表達登塔成仙的愿望”。
這樣的漢闕圖案,之后在三岔河鎮(zhèn)、大坡鄉(xiāng)境內(nèi)均有發(fā)現(xiàn),只是圖形有明顯區(qū)別。而這種區(qū)別,可能與建墓時間或匠人創(chuàng)意有關。
考古專家李飛說,漢闕是一種具有儀式性的建筑,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征。因此,從黔渝交界處逆赤水河而上,調(diào)查的8穴崖墓中,刻有漢闕的僅有3座。
本次考察的8座崖墓中,4座有文字,其中3座刻有建造時間等內(nèi)容。
其中,表達最為精確的,是三岔河村的一孔崖墓。它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fā)現(xiàn),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墓穴外左側石壁上刻著:章武三年七月十日姚立從曾意買大父曾孝梁右一門七十萬畢,知者廖城杜六葬姚胡及母。
章武三年,即蜀漢年代,公元223年。李飛說,該段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說:這一年,姚立花了70萬(錢),從曾意處購買了其爺爺曾孝梁墓右側的一塊地方,用于安葬父母。
在該墓左側約80米處的崖壁上,還有3孔崖墓。根據(jù)“章武三年”墓的文字辯讀,李飛認為,這3孔中的其中一孔,可能會早于“章武三年”崖墓,而且安葬的是曾意的爺爺曾孝梁。
究竟是那孔崖墓安葬了曾孝梁?對此,李飛也有大致的判斷,認為是中間呈長方形的一孔。而這種推測,基于對這批崖墓形制變化的分析———習水河邊上,呈長方形的崖墓,其文字記載的年代,均相對較早。
另外,李飛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認為,當時以崖墓形似安葬逝者,或許并不用棺材?!八l(fā)現(xiàn)的崖墓孔穴,長度和寬度大多都不足以放下一具棺材,甚至躺不下一個人?!彼f,當時的葬俗,很可能是“拾骨入殮”。
此前,三岔河崖墓,被認為是習水縣境內(nèi)發(fā)現(xiàn)最早的漢代崖墓。不過,昨天的新發(fā)現(xiàn),可能要改寫這個記錄。
在大坡鎮(zhèn)典禮村的習水河邊,竹林旁一長方形崖墓,刻有雙漢闕、魚、鳥等圖案,最上方還有不少文字。只是,由于年代久遠,風化嚴重,加上天已暮色,無法完全辯讀。
不過,李飛和陳聰輪流爬上樓梯,借助手機電筒等,辯讀出幾個關鍵的文字:熹(?)平五年、東漢新都。
熹平,是東漢皇帝劉宏的第二個年號,時間為公元172年至公元177年。這個年號,僅使用了7年后,此后劉宏啟用了其它年號?!叭绻q讀無誤,該墓葬的時間,將早于‘章武三年’崖墓47年。”李飛說。
李飛認為,47年,在歷史上非常短暫。但墓刻文字所透露出的歷史,卻十分豐富。此外,這座早47年的長方形崖墓,也可能對習水河,乃至赤水河流域貴州境內(nèi)該時期崖墓特征認識提供新的信息。
“比如,我們看到的崖墓,有三種形制,一種是接近正方形,一種是長方形,還有一種是外面帶有很長墓道的?!彼麘岩?,從現(xiàn)在獲取的信息,長方形的崖墓,建造時間可能較早,另外兩種則可能是由其演變而來。
此外,在這次考察中,還首次在赤水河流域發(fā)現(xiàn)了南明時期的崖墓———三岔河鄉(xiāng)天水池村“永歷四年”崖墓。“這對于構建起赤水河流域崖墓年代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崩铒w說。
崖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