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怡 王浩中 沈宏春
鄧瑞鎮(zhèn) 嚴石林
編輯:李邦源
“水極似火”論口干苦臭
根據(j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重寒則熱,重熱則寒”辨寒熱真假的思想,張介賓在《類經(jīng)》中提出“水極似火”的概念。他在《類經(jīng)·論治類》云:“假熱者,陰極似陽,水極似火也”。其后不少醫(yī)家做了大量的闡述,溫病四大家之一的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上焦篇·暑溫》云:“水火極不同性,各造其偏之極,反相同也?!?span>說明陰寒偏盛,本應見到如同水的性質(zhì)一般的寒象,但是也可見到性質(zhì)相反的如同火一樣的熱象。
口干、口苦、口臭,性質(zhì)為陽,是熱證中常見的癥狀,屬熱象。目前中醫(yī)教材和臨床辨證中,凡見口干苦臭的表現(xiàn),均認為有熱。即使會有實火、虛熱之辨,仍未超越熱證的范疇。邪熱或臟腑功能亢盛,實火內(nèi)盛,熱盛傷陰;或熱病后期及各種原因導致的津液虧損,陰虛火旺均可見到性質(zhì)屬熱的口干、口苦、口臭等癥。前者為實熱證,后者為虛熱證,是臨床最常見的熱象,也是各種病證基本或主要的辨證規(guī)律。
不過,任何臨床癥狀,除具備反映證候本質(zhì)的屬性外,還可以以假象出現(xiàn),掩蓋證候本質(zhì)。在特殊情況下,口干苦臭以假象出現(xiàn)于水極似火、真寒假熱的證候中,常常被誤辨為熱證,導致診斷失誤。
臨床例證
01
口干
是指病人自覺口中少津而干燥。常因燥熱傷津,或陰液虧損,失于滋養(yǎng)所致。臨床見到口干,無論外感、內(nèi)傷,多從熱證辨治。
此論其常,但在某些慢性疑難病證中,當證候出現(xiàn)虛假時,水極似火,口干則不盡屬熱。如《醫(yī)學心悟·陰躁似陽躁》云:“今反煩躁者,是物極則反,水極似火也。其證口燥渴,思得水而不能飲,欲坐臥泥水之中?!薄毒霸廊珪髦忆洝ず疅嵴婕倨芬嘣?“假熱者,水極似火也……但其內(nèi)證,則口雖干渴,必不喜冷,即喜冷者,飲亦不多。”均闡述口干可因陽氣虛弱,陰寒內(nèi)盛,氣不化液,津不上承所致。病性屬寒,如痰飲病、水腫病、慢性脾胃病常見此癥。
治宜溫陽化液,升津止渴。方選六君子湯、七味白術散、調(diào)中益氣湯、砂半理中湯、苓桂術甘湯、金匱腎氣丸加減。
王某,女,45歲。
主訴夜半后口干渴明顯,伴口澀,唇干,飲水較多,胃脘不適,視物模糊,手足發(fā)冷,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薄,脈細。
手足發(fā)冷為脾中陽氣虛衰,不能溫養(yǎng)四肢;中陽不足,氣血不能化生,目竅失養(yǎng),故視物模糊;夜半陰寒偏盛,陽氣更虛,脾不升清,口中更乏津液滋潤,則夜半后口干明顯而兼口澀、唇干,飲多不能解渴而胃脘不適;脾陽虛推動無力而大便干燥;陽虛氣化不行,津液久貯,故小便變黃;舌脈也皆為陽虛之象。
辨證為脾胃虛寒,津不上承。
處方用東垣調(diào)中益氣湯加干姜:
茯苓、葛根、桔梗各15g,白術、紅參、干姜、升麻、柴胡各10g,黃芪30g,甘草6g。
患者服3付后,口干口渴大減,諸證好轉。
02
口苦
是指口內(nèi)有苦味。自《內(nèi)經(jīng)》提出肝膽之熱上溢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機之后,后世醫(yī)家,無論時邪熱病還是內(nèi)傷雜病,論及口苦時都從熱治。
其實從宋代開始已有人提出“口苦不盡屬熱”的觀點。如《太平圣惠方·治膽虛冷諸方》云:“夫膽合于肝,……若虛則生寒,寒則恐畏,不能獨臥,其氣上溢,頭??诳?,……是為膽虛寒之候也?!逼浜蟆妒備洝つ戦T》又云:“治膽虛生寒,氣溢胸膈,頭??诳啵煨弁璺?。”倡議用溫補肝腎的天雄散進行治療,開始口苦從虛寒論治。明代善用溫補藥的一代大師張景岳更明確提出口苦“未必悉由心火”,應力戒“寒涼”(《景岳全書·雜證謨·口舌》)?,F(xiàn)代期刊上有不少口苦不盡屬熱的報導。總之,口苦可由肝、膽、脾、腎等臟腑虛寒所致,治宜溫補,處方選可用吳茱萸湯、暖肝煎、桂附理中湯、四逆湯、右歸丸等加減。說明選用姜桂附等溫熱藥治療是前賢由臨床實踐總結而形成的經(jīng)驗之談。
謝某,男,43歲。主訴夜半口干,口苦,飲溫熱水少量即止,且胃脘隱痛,喜暖喜按,不能冷食,食后疼痛加重,入夜鼻塞不通,夜尿1次,大便干,舌淡紅,苔白膩,右脈弦,左脈微細。
脾胃虛寒,到了夜半,陽氣溫煦之力最弱,不能蒸騰津液上承,則口干口苦加重;由于津液未傷,故欲飲溫水,但量不多;夜半屬陰,故鼻塞在入夜后會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患者胃脘隱痛喜暖,不能冷食,為脾(胃)陽虛的典型表現(xiàn);大便干是脾胃陽氣虛,推動乏力,便行遲緩所致。
辨證為脾胃虛寒,膽氣上逆。
治法為補脾健運,溫胃降膽。
處方以砂半理中湯加減:
黨參30g,法夏、廣木香、桂枝、桔梗、枳殼、草果各15g,陳皮、白術、干姜各10g,砂仁、甘草各6g。
患者服藥3付后,自訴口干苦癥狀明顯減輕,后續(xù)服砂半理中湯加減而痊愈。
03
口臭
是指口中發(fā)出穢臭難聞的口氣。清·吳謙《醫(yī)宗金鑒·口舌證治》曰:“口出氣臭,則為胃熱。”臭為火之氣,可見多數(shù)人認為口臭關鍵在于“熱”。但在慢性疑難病證中,口臭絕非僅為熱證。如《景岳全書·雜證謨·口舌》云:“口臭雖由胃火,而亦有非火之異。”近代溫熱派的開創(chuàng)者鄭欽安在《醫(yī)理真?zhèn)鳌り柼摪Y門問答》中云:“病人口忽極臭,舌微黃而潤滑,不思水飲,身重欲寐者何故?答曰:……口雖極臭,無胃火可憑;舌雖微黃,津液不竭,無實火可據(jù);不思水飲,身重欲寐,明系陰盛逼出真火之精氣,有脫之之意。”明確提出口臭的病機是陰寒內(nèi)盛,水極似火,治宜溫補命門。方選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加減。
如滕久祥治療孫某某口臭,伴嘴唇干燥20余年,下肢冰冷,舌苔正常,脈弦細弱。此乃病程遷延不愈,元陰元陽受損,腎火上浮,出現(xiàn)下真寒而上假熱的證候,看似胃火,實屬虛陽上越。
治以引火歸原法,藥用:
制附片4.5g、肉桂粉1.2g(吞服)、炮姜3g、姜川連0.6g、阿膠珠6g、炒當歸9g、白芍9g、川石斛12g、麥門冬9g、云茯苓9g。
服藥4劑,口臭見減,原方制附片改為9g,肉桂粉改為1.5g,服10劑,諸癥悉平。乃宗原方15倍量,加川斷90g、木瓜135g、枸杞135g、菟絲子120g、炙甘草24g、炙黃芪120g、大棗30枚,如法熬成膏滋藥,每日2次,每次1匙,開水沖服,以鞏固療效。
鑒別方法
臨床不能見到口干、口苦、口臭就辨證為熱,應當進一步追問飲水量多還是量少,喜冷飲還是熱飲,飲后有無不適,發(fā)作的時間是白天、晚上還是夜半,這些對辨口干苦臭的性質(zhì)很有價值。
例如口干、口苦、口臭主熱者,飲水量多,飲之為快;喜飲冷水,欲處冷地;或口苦,舌上有麻辣感;或口苦,口中伴有臭穢。
口干、口苦、口臭主寒者,口干渴而不思飲,或飲水不多,或僅飲水潤口;喜熱飲,越熱越好,甚至喜飲沸水,不能進食冷的食物;白天不渴或不甚渴,夜半后口干、口苦、口臭明顯,甚至皸裂,但飲水很少,天明則減輕;或口苦而咸澀多涎;或口多清水。
常規(guī)情況下,見到病人有口干、口苦、口臭等表現(xiàn),若病人兼有大量熱象可考慮為熱證,或為實熱(包括濕熱),或為虛熱。若病人兼有大量寒象,則不一定主熱證。此時應注意詢問病人平素體質(zhì)和治療反饋的信息。若病人體質(zhì)偏陽虛,或病人已輾轉經(jīng)過多個醫(yī)生治療,或已服過大量清熱(包括消炎類)藥物,為慢性疑難病證,即使見到病人苔黃、舌暗紅、脈數(shù)等熱象,也屬真寒假熱、水極似火,應考慮為寒證。
摘自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年12月34卷第4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