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辨風寒風熱
先要分清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二者均有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不暢、脈浮之外感表證。
風寒感冒主要是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fā)熱,癥見鼻塞聲重,打噴嚏,時流清涕,咽癢,痰清稀色白,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其原因為風寒上受,肺氣失宣,故鼻塞聲重、流清涕、咽癢、咳嗽。
風熱感冒主要是外感風熱所致,癥見發(fā)熱,微惡風寒,咽干口渴,頭痛目赤,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其原因為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wèi)表失和,故身熱,微惡風寒,汗出不爽。
一般感冒以青壯年多見,患者形體壯實,沒有慢性疾病,誘因多為寒溫失調、疲勞過度,證候特點屬實證,無傳染性,病情較輕,病程較短;虛人感冒以老年人多見,患者形體虛弱,多有慢性病,易復發(fā),證候特點虛實夾雜,寒熱錯綜,病情輕重不一,病程較長。
風寒感冒藥膳
發(fā)散風寒的膳食性味多辛溫,辛以發(fā)散,溫可祛寒,故以發(fā)散風寒為主要作用。用于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fā)熱、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等風寒表證。
組成:杏仁少許,生姜、鮮紫蘇、粳米、冰糖。
制法:粳米煮粥至五成熟時,將涼水浸泡20 min的杏仁撈出,放入粳米粥中,共煮至八成熟時,將紫蘇、生姜片(紗布包)放入鍋中共煮,將熟時紗布包棄之,粳米粥用冰糖調味趁熱大口食之。
按語: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功效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生姜辛,溫,歸肺、脾、胃經,功效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紫蘇辛,溫,歸肺、脾經,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粳米甘,平,歸脾、胃經,功效益脾和胃、除煩渴;冰糖甘,平,歸脾、肺經,功效補中益氣、止咳化痰、潤肺和胃。 諸方合用,共奏發(fā)汗解表、行氣寬中、止咳平喘之功。
風熱感冒藥膳
發(fā)散風熱的膳食性味應多辛涼,辛以發(fā)散,涼可減輕或消除熱性疾病,故以發(fā)散風熱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發(fā)熱、微惡風寒、咽干口渴、頭痛目赤、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風熱表證。
組成:薄荷、菊花、桑葉、淡豆豉、綠豆、冰糖。
制法:淡豆豉、綠豆置鍋中,涼水浸泡2 h待用。薄荷、菊花、桑葉用紗布包好,涼水浸泡10 min待用。將浸泡后的淡豆豉和綠豆煮至豆粥熟前15 min時,將紗布包連同浸泡的水一同下鍋,共煮將熟時調入冰糖。
按語:薄荷辛,涼,歸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桑葉苦、甘,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淡豆豉辛、甘、微苦,寒,歸肺、胃經,功效解表除煩;綠豆甘、寒,歸心、胃經,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尿;冰糖甘、平,歸脾、肺經,功效補中益氣、止咳化痰、潤肺和胃。諸藥合用,共奏疏散風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平肝明目之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