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不知道賈母是否為她的那次焦躁不安,感到深深的遺憾。
或許,由于過分溺愛,她賈母真的太把林黛玉當小孩子看待了。她只知道對林黛玉寵愛有加,卻不知道把她當個軍師看待,或曰:肯定黛玉有一絲的成熟。她似乎從來沒有推心置腹的和黛玉談過心里話。
處理家庭雜事,王熙鳳固然令她稱心如意;生活起居上,鴛鴦也令她少了后顧之憂;但,危機公關(guān)上,卻甚少人能夠幫得上賈母的忙,更不談有人能安慰好她老人家的突然焦躁不安的內(nèi)心。
王熙鳳過生日的那天,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寶玉突然失蹤了,另一件是賈璉突然對王熙鳳發(fā)威。后一件事上,賈母應對自如,很快就擺平了王熙鳳跟賈璉的糾紛。但是,面對賈寶玉的失蹤,賈母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里一團亂麻,惹得大家的內(nèi)心,都是甚是慌張。
此種慌亂的情形,還是用玉釧兒的一句話來形容,才更妥帖。那時,玉釧兒早已坐在廊檐下垂淚,一見寶玉來,便收淚說道:“鳳凰來了,快進去罷,再一會子不來,都反了。”
“都反了”,短短三個字,可謂是徹底點明了賈母的焦躁。設想出了寶玉再遲到一會,眾人的呼天搶地。
這個時候,大家如此慌亂。我想,這個時候,還是會有一個人有閑心看熱鬧的。她就是林黛玉。當時,只要林黛玉悄悄地在賈母耳畔說上那么樣一句話,那場景那秩序,立馬就會變得有條不紊。一群無頭的蒼蠅,馬上都會有頭緒。
如果林黛玉愿意,她會向賈母說上一句什么話呢?又是什么話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這還得從王熙鳳生日宴會上那一曲戲說起。
戲曲名稱叫做《荊釵記》,有一曲叫做《男祭》。曲中,主人公王十朋的老婆,被人逼迫改嫁,她誓死不從,跳江自盡了。王十朋母子不知那女子跳江后遇救之事,以為她已葬于江河。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王十朋就趕到江邊祭奠亡妻。
林黛玉看到王十朋正在江邊祭奠,就突然地對薛寶釵打趣說:“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做什么?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水歸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林黛玉此語一出,大家立馬就明白了,這是林黛玉對著薛寶釵,故意調(diào)侃賈寶玉專程跑個十萬八千里去祭奠金釧兒之事。
薛寶釵聽了,卻沒有反應。據(jù)此,我們可以推測,寶釵要么真的不知寶玉那天的行蹤,不如黛玉能神機妙算;要么就是她看著玉釧兒哭泣知道實情后,有意回避金釧兒死亡的事件。
金釧兒被王夫人逼死,傳開后,各人反應不一,她可是最無情的一個。所以她也就不好答復林黛玉的話語了。況且,寶玉去專程祭奠一個丫頭,在寶釵看來也是有些不倫不類,她不愿意開這類玩笑,懶得答理林黛玉就是情理之中了。
這也就是問題的答案了。寶玉那天一早失蹤,天黑才回來,林黛玉應當是一開始就知道她是去祭奠金釧兒去了,所以才有如此調(diào)侃。
我們可以推論一下,賈寶玉經(jīng)常跟林黛玉聊天,所以北靜王府里的事情,她應當十分地清楚,寶玉絕對沒有去憑吊什么姬妾。寶玉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林黛玉。
而賈母等卻沒有想到這一層,還真以為賈寶玉或許真的去北靜王府祭奠什么姬妾去了。
假若林黛玉把她的猜測一早就告訴賈母,賈母是不是就不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呢?那樣,賈母就完全可以按照林黛玉的說法直接去郊外的僻靜之地尋找賈寶玉。
只是林黛玉絕對不會出賣賈寶玉,她喜歡賈寶玉,正是因為賈寶玉的重情義,她又怎會輕易壞了賈寶玉的好事呢?因此,一開始,她就沒有告訴賈母。
當然,林黛玉也并非有意一直隱瞞著賈母等,讓他們干著急,只是她知道寶玉定然會平安趕回來,王熙鳳的生日宴會,也是寶玉不敢錯過的,這也是因為寶玉有情。
林黛玉干脆不把寶玉的秘密說出來,以免寶玉被大家責罵。黛玉如此做,實在妥當不過來。黛玉這樣的人,也就真正是寶玉的知己了。
當然,黛玉也有點責怪寶玉過于任性的意思。要不然,她也不會在看了戲曲之后如此地調(diào)侃賈寶玉。說他不該如此冒著風險,長途跋涉了。
黛玉就是這么一個人,她在處理事情上,總是能夠達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因此,很多人說娶妻子不能娶林黛玉,是十分得不恰當?shù)?。而應當說,娶妻當娶林黛玉。娶一個知己做老婆,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遺憾的是,人們看黛玉,只是看到了他們看到的,而沒有看到應該看到的。面對有些小性格的林黛玉,能夠“見你所見,不見你所不見;視你所視,而遺你所不視”則就算真正了解林黛玉了。
想娶上黛玉這么個聰明又知性的女人做老婆,是神瑛侍者修行了那么久都做不到的事情,也就真的不能否認黛玉的優(yōu)秀了吧。賈母不盡早成全賈寶玉跟林黛玉,也是她人生的一大糊涂賬目了。更是她此生中最大的遺憾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