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雜談】
文人與書法
李西岳
在古代,文人與書法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限區(qū)分,近百年以來,才有書法家的稱謂。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文書俱佳,堪稱“雙璧”,其中“惠風(fēng)和暢”“群賢畢至”“游目騁懷”等成為千古佳句;蘇東坡不僅詩詞豪邁磅礴,流芳千古,其《寒食帖》也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并列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三大行書;黃庭堅不僅詩詞、散文、繪畫出類拔萃,書法也以氣勢雄健、變化多端的面貌和品質(zhì),成為與蘇東坡齊名的書法大家;岳飛的《滿江紅》氣吞山河,而書法“還我河山”也力透紙背。
到了近現(xiàn)代,文人書法家也不乏其人,毛澤東既是哲學(xué)家、詩人,也是書法大家,他的草書,既有二王之秀逸,又有張旭之狂韻,且兼收并蓄,最終成就獨樹一幟的毛體。郭沫若、魯迅、茅盾、沈從文、錢鐘書等文學(xué)泰斗,他們的書法藝術(shù)也都有過人造詣,如郭沫若之灑脫、魯迅之古樸、茅盾之書卷、沈從文之靈動,令人賞心悅目,這些文學(xué)大家雖然一生中沒有書法家的頭銜,但其書法藝術(shù)絲毫不遜于他們同時代的書法家。
為什么古代文人與書法結(jié)緣,且難解難分,客觀上是那個年代沒有電腦、手機等現(xiàn)代化的書寫工具,公文、家信、詩詞等,都用手書,那些文人們的日常書寫被后人認可,精品便成了碑帖的范本。還有,古代文人處于“士大夫”階層,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天文、地理幾乎都有涉獵,所以,他們的書法作品就有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說到底,文人書法的價值,并不在于書法本身,而在于書法以外的文人氣象與文化格局。
到了當代,很多文人,尤其作家寫書法已成為一種潮流。雖然大都改用電腦寫作,卻沒有放棄對中國漢字的熱愛,對書法藝術(shù)的追求,不少名家寫出了既有嚴謹法度又有書卷氣息的書法作品,被社會和書界所認可;但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文人對書法的認識是不到位的,認為文無定法,書也無定法,只要有較好的硬筆字的基礎(chǔ),換上毛筆,不用臨帖,在宣紙上任意揮灑,就成了書法作品。
中國書法藝術(shù)作為民族藝術(shù)瑰寶,歷史源遠流長,從“秦篆”到“漢隸”,從“唐楷”到“宋行”等,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名家名帖流傳至今,成為后人臨摹的范本。書法之所以稱為書法,就說明書寫要有法度,古人留下的經(jīng)典碑帖就是“大法”,胡寫亂來,就是丑書。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家,必須從臨帖入手,認真吸收古人的東西,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yīng)取法高古,出師有名,字字有講究,筆筆有出處。說到底,既然習(xí)書,對書法藝術(shù)就要有敬畏之心、謙卑之態(tài),不能兒戲。
有人把書法比喻成無言之詩,無形之舞,無圖之畫,無聲之樂。書法是線條的藝術(shù),它只能在紙上運行,也有人說是黑白旋律,形式感很單調(diào)。一幅書法作品,要用簡單枯燥的線條來表達思想、宣泄情感,彰顯魅力,比其他藝術(shù)形式都要難,所以說,你下每一筆都必須胸有成竹,筆到意到,筆斷意連,對書家的要求就是如此苛刻。還有,跟文學(xué)作品一樣,書法作品中也要有矛盾,有沖突,有個性,怎么展示呢?那就是在字形字意、章法行款上下功夫,字要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疏有密,有方有圓,有正有斜,有枯有潤,有收有放,有藏有露。字與字之間要有呼應(yīng),有交流,有取讓,布局上有開闔,有留白,寬可走馬,密不容針,遠觀其勢,近看其質(zhì),既險象環(huán)生,又和諧自然;既雄渾沉靜,又飄逸靈動;既莊重大方,又妙趣橫生,這些都是能與小說創(chuàng)作相提并論的,也是小說語言所不能表達的。無論任何藝術(shù)形式,最終要帶給人美的享受,書法藝術(shù)也不例外,把丑字寫美,把死字寫活,把每個漢字都賦予不同的生命姿態(tài),這是書家的使命,文人習(xí)書這種使命應(yīng)更強烈。
書法成就了文人,文人也激活了書法。說到底,文人寫書法的目的,是用另一種形式表達自己。當然,文人寫書法也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其豐富閱歷的沉淀,學(xué)術(shù)修養(yǎng)的積累,縝密深刻的思考,激情四射的情緒,海納百川的胸懷,是寫好書法作品的天然條件,只是這些優(yōu)勢是在書法的法度之內(nèi)淋漓盡致地發(fā)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