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重慶直轄市設于1997年,設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三峽問題。實際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打算設立三峽省,但省會不在重慶,而是湖北省宜昌市。后來三峽省計劃被取消,改設重慶直轄市。
說到歷史名城宜昌,大家都不陌生。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積約2.12萬平方公里,按順時針方向分別與湖北省恩施州、省直轄的神農架林區(qū)、襄陽市、荊門市、荊州市以及湖南省常德市接壤。宜昌的地勢西高東低,萬里長江將宜昌市“切”成相對均勻的兩部分。宜昌是三峽的東起點,三峽從重慶市奉節(jié)縣附近開始,從西向東分別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其中西陵峽基本上在宜昌市境內,因西陵山而得名,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也在宜昌。
宜昌是長江上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戰(zhàn)略意義非常重大,在古代更是一線軍事重鎮(zhèn),有兩個人可以證明這一點,先說第一個。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魏蜀吳最終分鼎天下,曹魏占中原,東吳據江東,蜀漢據巴蜀。蜀漢最強盛時曾占據三國交界的荊州,由于荊州是東吳的西大門,東吳不惜代價也要奪荊州。為蜀漢守荊州的關羽疏忽大意,最終在吳軍偷襲下敗走麥城,毀掉了蜀主劉備看上去前程似錦的統(tǒng)一大業(yè)。
丟掉了荊州對蜀漢來說是巨大災難,劉備欲統(tǒng)一天下,就必須奪回荊州。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傾國中之兵七十五萬”大舉伐吳。東吳方向出場的是新銳名將陸遜,陸遜知道蜀兵勢大,決定暫避其鋒,擊其惰歸。吳軍主動退到夷道(湖北省宜昌市代管的宜都市),誘引蜀軍自秭歸沿著狹窄的長江谷地東進。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宜昌市以西的長江谷地兩側地勢險峻,非常不利于大部隊駐扎。而宜都以東地區(qū)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大部隊駐扎。這就是陸遜的聰明之處,他利用宜昌特殊的地形,把燙手山芋扔給了對手劉備,等于把蜀軍鎖在了狹長的籠中。
都說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中不會用兵,這實在冤枉了劉備。劉備當然知道狹長的谷地不宜久駐大兵,他多次想利用士氣旺盛的優(yōu)勢挑戰(zhàn)吳軍,但吳軍高掛免戰(zhàn)牌。時間一久,蜀軍出現了兩大問題:一、夏天的長江谷地氣候潮濕,蜀軍士氣非常的低落;二、蜀軍后勤供給出現困難。
吳軍開始反擊。吳軍之一部先抄到蜀軍背后斷掉蜀軍歸路,吳軍主力大舉擊之,蜀軍遭到歷史性的慘敗。這是陸遜第二次抄蜀軍之后,之前呂蒙偷襲荊州,就是陸遜率兵取宜都,切斷了蜀中與荊州關羽之間的聯系。在三國三大決定性戰(zhàn)役之一的夷陵之戰(zhàn)(另兩戰(zhàn)為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中,劉備拼了一輩子才積攢起來的家底差不多被他葬送大半。劉備倉皇逃入白帝城,不久托孤含恨而死。曾有人評論說與其說劉備敗給了陸遜,不如說劉備敗給了宜昌。蜀軍從西向東進攻,只能走長江谷地兩側,而宜昌以東又是平原地區(qū),吳軍進退自如,但蜀軍卻無路可走。
前面講了有兩個人可以證明宜昌在戰(zhàn)略地理的重要性,除了劉備,還有打敗劉備的陸遜之子陸抗。三國鼎立時,宜昌作為東吳的西大門,可以阻擋蜀軍向東進攻。到了263年,司馬氏控制的曹魏出兵消滅了蜀漢后,宜昌變成了防御西晉(265年代魏)的西大門。東吳設宜都郡,郡治在現在的宜都市,而不是宜昌市區(qū)。但是宜昌市區(qū)由于頂在三峽的東出口,東吳非常重視宜昌市區(qū),設西陵督以防晉。
晉人經常打西陵的主意。東吳鳳凰元年(272年),東吳的西陵督步闡舉城降晉。東吳大將陸抗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去搶西陵。吳軍內部有人認為此時不宜與強大的晉軍對抗,陸抗說得明白:“西陵扼南北要沖,是我東吳的西大門。我得西陵,北可御晉將羊祜,南可威振諸部。西陵一旦為晉所得,東吳大門就要被打開了。”陸抗督兵攻西陵,很快收回西陵。陸抗死后,吳政敗壞,這才給了西晉機會。公元280年,“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王濬能滅吳,拿下西陵是關鍵中的關鍵。宋人有言:“荊州之要害在于西陵(宜昌),西陵在則荊州在,荊州在則江東在。”
長江上游有重慶,中游有武漢,而宜昌正好處在兩地之間的長江河段,又扼三峽出口,戰(zhàn)略地位之重要,人盡皆知。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