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之毛筆種類、性能、保養(yǎng)等
(1)羊毫類
(2)狼毫筆
毫比羊毫筆力勁挺,宜書宜畫,但不如羊毫筆耐用,價格也比羊毫貴。常見的品種有蘭竹、寫意、山水、花卉、葉筋、衣紋、紅豆、小精工、鹿狼毫?xí)嫞ɡ呛林屑尤肼购林瞥桑?、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font>制成的)、特制長峰狼毫,超品長峰狼毫等。狼毫筆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前代也確實以狼毫制筆;但今日所稱之狼毫,為黃鼠“狼”之“毫”,而非狼之毫。狼毫所見的記錄甚晚,有人也以“鼠須筆”即狼毫筆,則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晉代之前,但無法肯定。黃鼠狼僅尾尖之毫可供制筆,性質(zhì)堅韌,僅次于兔毫而過于羊毫,也屬健毫筆。缺點與紫毫相似,也沒有過大的。
(3)紫毫
以安微出產(chǎn)的野兔毛為最好。紫毫筆乃取野兔項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南北方之兔毫堅勁程度亦不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堅韌,謂之健毫筆,以北毫為尚,其毫長而銳,宜于書寫勁直方正之字,向為書家看重。白居易紫毫筆樂府詞云:“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睂⒆虾凉P的特性描寫的非常完整。但因只有野兔項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貴,且豪穎不長,所以無法書寫牌匾大字。
(4)兼毫
七紫三羊等等。此種筆的優(yōu)點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cè)徇m中,價格也適中,為書畫家常用。種類有調(diào)和式、心被式。兼毫筆是合兩種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蒙恬改良之筆,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即屬兼毫筆。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為主,居內(nèi),稱之為“柱”;柔毫則處外、為副,稱之為“被”。柱之毫長,被之毫毛短,即所謂“有柱有被”筆。而被亦有多層者,便有以兔毫為柱,外加較短之羊毛被,再披與柱等長之毫,共三層,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較細,儲墨較多,便于書寫。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剛或柔,或剛?cè)徇m中,且價廉工省,此皆其
優(yōu)點。
號,如冰清玉潔、珠圓玉潤、右軍書法等等。此類筆多數(shù)質(zhì)量較好,大小適中,有數(shù)十種之多。
◆毛筆的種類,依照筆頭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毛筆的種類,依照筆頭的大小可分為:大、中、小。
大------大斗筆:用於寫匾額、招牌。
大對筆(聯(lián)筆):用於寫對聯(lián)。
屏筆:用於寫屏條。
大楷筆
植筆
中------中楷筆
小------小楷筆
圭筆:最小的筆。
◆ 毛筆的種類,依照筆毛的性質(zhì)可分為:剛性(硬性)筆毛、軟性筆毛、中性筆毛。而這三種中的每種
筆毛又各有軟硬程度上的差別。
剛性筆毛----鬃毛筆
紫毫筆:由野兔背部的長毛,即「針毛」制成,由於針毛顏色
呈黑紫色或青灰色,故稱紫毫?,F(xiàn)今紫毫多用猩猩毛成。
是最硬的筆毛。
狼毫筆:以由山狼毛制成的為優(yōu),現(xiàn)在多用黃鼠狼(黃鼬)毛制
成。
鼠毫筆
鹿毫筆
豹毫筆
獸毫筆:以北方所產(chǎn)的為優(yōu),且北方所產(chǎn)的獸毫筆較南方所產(chǎn)的
耐久,如「北毫」、「冬毫」,都是取北方各獸之毛。凡
北方各獸,大半都可制筆。
軟性筆毛---羊毫筆:又分為老羊毫與乳羊毫,乳羊毫又更軟。
雞毫筆
胎毫筆:以人類胎毛制成。
中性筆毛------兼毫筆(二毫):以硬毫為柱,軟毫為被所制成。依筆毛的成
分比例可分為: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七羊。
一般所稱的白云筆即是屬於兼毫筆。最早的兼毫筆
是從歐陽修開始,當(dāng)時是以貍毛為心,覆以兔毫。
◆依照筆毛性質(zhì)的不同,分別有以下不同的功能:
硬性筆毛------一般而言,彈性較足,寫出來的筆觸比較剛毅挺拔,但容易顯得
枯瘦,而墨容易著紙。
狼毫筆:寫小字時多用此筆,富彈力,也因此不易操縱,使用時需多用腰力。
豬鬃筆:多用於寫榜書。
軟性筆毛------一般而言,柔性較足,寫出來的筆觸比較豐滿渾厚,但容易顯得
軟媚。
羊毫筆:易於含墨,可使字光圓潤致、豐滿富態(tài),也因此常被清代人使用。
寫大字時多用此種筆。但是這種筆不適用於寫生紙(沒加過礬膠或粉
類的宣紙),寫快時墨不易著紙,而寫慢了則墨容易暈開。適於書寫
在滑紙,如:金牋、粉牋、蠟牋、色絹及各種礬膠制過的紙,滑而不太吸墨,寫起來比較流暢。
中性筆毛------兼具紫毫易著紙,羊毫易含墨的特質(zhì),最適合初學(xué)者使用。
不同種的筆毛或許各有限制,但是如果使用得當(dāng),硬毫也可以兼具豐厚,軟毫也可以寫出挺拔。
毛筆的起源
《五雜俎》:「太公筆銘云:『毫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則周初已有筆矣?!?br>《衛(wèi)詩》稱:「彤管有煒、援神契、孔子作孝經(jīng),簪縹筆,又絕筆於獲麟?!埂豆沤褡ⅰ氛f:「秦之時,并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獨稱於時?!乖S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證實了在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皆有「筆」字的出現(xiàn)。所以秦以前便有筆,只是秦統(tǒng)一了中國,滅了前代的創(chuàng)制,而使蒙恬獨享發(fā)明毛筆的殊榮。
從近代考古學(xué)的資料證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所保留的紋飾、文字符號,能依稀看出是毛筆的痕跡。不過,目前所發(fā)現(xiàn)最早的毛筆,都屬於戰(zhàn)國早期。
從毛筆使用材料的不同、分配比例的多寡、用量大小或長短不等,而分為下列種類:(注)
一、依毛料不同分類
可分為獸毛筆、禽鳥毛筆、植物性毛筆、胎毛筆、人造纖維筆等。
注:郭文能,1992,毛筆的種類,中國文房四寶叢書筆,第二三頁~三一頁,臺灣省立彰化社會教育館。
二、依毛質(zhì)之剛?cè)岱诸?br> 每種毛筆所具備的特徵、性質(zhì)不同,尢其制造時隨著毛料調(diào)配差異,而顯現(xiàn)出筆性剛?cè)嶂帧?br>1. 剛性毛筆
由使用硬度較高、彈力較強的毛料所制。
2. 柔性毛筆
使用毛性柔軟、純細嫩的羊毛所制成的筆為全柔?!?br>3. 兼毫毛筆
剛性毛料與柔性毛料混合制成的筆就是兼毫,若加重剛性毛料比例則為剛性兼毫,反之則為柔性兼毫。
三、依筆頭粗細分類
由於制成之筆頭必須黏在筆桿上,因此以筆桿的粗細而分類,較粗者為一號,依序漸小。目前由各筆莊自行定之或就筆性分類,每個號稱皆無固定尺寸。
四、依筆頭長短分類
一般書寫的毛筆,筆頭長短與筆頭直徑通常是三至四倍的固定比例,隨著筆頭的直徑增加,筆頭的長度也依比例增長。
五、依用途分類
可分為書寫用筆、國畫用筆、油畫及水彩用筆、工業(yè)用筆、化妝用筆等。毛筆的結(jié)構(gòu)分為筆頭及筆桿部分,若加上筆套,則可分為三部分,其中在筆頭的部分,又分為中心的筆柱與外裹的筆被。在毫料上則有主毫與副毫之分,主毫是制造筆頭的主要毛料,而副毫則是輔助主毫的毛料。制筆時為了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往往會以不同的配制方式,將二、三種以上的副毫,制成不同性質(zhì)的毛筆,只是主、副毫往往很難區(qū)分。一般而言,以筆被的毛料為主毫,其他則為副毫。
一、在筆桿方面
清朝的唐秉鈞從實用的觀點,提出選擇筆桿的四個要點:
1. 堅— 堅固耐用、不腐蛀、不破裂。
2. 重— 重則威,筆勁雄渾。
3. 圓— 使各個方位均易於執(zhí)筆。
4. 直— 運筆時,勁道直貫而下,易於出力,
心手相應(yīng)。
二、在筆頭方面
妮古錄:「筆有四德,銳齊圓健?!箍急P余事:「制筆之法以尖齊圓健為四德。」所以傳統(tǒng)取舍毛筆的標(biāo)準是尖齊圓健。
1. 尖—是指筆鋒成尖銳狀,而毛料必須根根出鋒,毛身挺直。
2. 齊—是指毛鋒整齊。但鋒齊并不等於鋒平。
3. 圓—是指筆身須圓,筆鋒要正,使各方向皆能均衡出力,不致偏肩。
4. 健—不是指彈性或毛料的剛硬,而是毛料與毛料之間貼襯得宜。
所以欲檢識毛筆的尖、齊、圓、健,有一定的困難,選購時除運氣外,搭配一家信譽良好的筆莊,是較可行的方式。臺灣制筆技術(shù)主要源於大陸,制筆的工序相當(dāng)繁復(fù),由於主要的過程幾乎是在水盆中完成,所以也有人
稱為「水盆工序」。
一、采取毛料
首先將帶毛生皮浸入清水中,待皮板松軟,往順毛鋒的方向推采,以皮板的一端為準,依序放齊。其中,浸泡清水除了可軟化皮板外,還有清除獸毛雜質(zhì)的作用。
二、熟毫
將采集的毛料根部,浸泡於石灰水中,以去除毛料的油脂及腥味,并加以消毒。浸泡的時間與石灰用量,依獸毛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除絨毛
用手捏緊毛料根部,以骨梳順著毛鋒的方向梳理,剔除絨毛。此時最重要的是,絨毛不能剔盡,需留一些細絨毛,梳至根部,以固定
四、齊毛鋒
將前段制成的毛片,放置於長形的壓克力板或獸骨板上,使毛鋒對齊板沿,以左手壓住毛鋒,右手輕輕往后拉,如此重復(fù)進行,至毛片全數(shù)平鋪於板上,而毛鋒則對齊於壓克力板或獸骨板的一側(cè),所以筆鋒齊不齊,全看此時動作是否扎實。
五、裁尺寸
毛鋒整齊后,將毛片以毛鋒為基準,截取所需長度,梳整毛料后待用。如果是制作筆被的毛片,此時便算是完成。
七、梳整毛片
毛料配置好后,必須將各種毛料充分混合。方法是將毛料以骨梳梳整,平鋪在長形的壓克力板或獸骨板上,再卷回混合,如此重覆數(shù)次,直到毛料充分混合。
八、卷筆柱
將混合后的毛片,平放在壓克力臺上,以斜口刀挑出所需的毛料分量,卷成圓錐形,晾乾待用
九、包筆被
在筆柱上卷一層薄薄的毛料,由於筆被大多是單一毛料,所以裁完尺寸梳整后即可。
十、扎筆頭
待筆頭完全乾透,用線綁緊,捆扎時力量要均勻,以免變形。此外,筆頭須完全乾燥,否則筆毛容易掉落。
十一、裝筆桿
將扎好的筆頭上膠,套入筆桿內(nèi)。在膠的部分,以前是用松香調(diào)制,現(xiàn)則采用可逆性的冷膠。
毛筆的保養(yǎng)
一、開筆
將筆毛沾些許冷水,用手輕捏筆毛,由下往上逐漸化開,依個人習(xí)慣不同,可將筆毛全部或局部化開,如果筆毛化開的不夠,筆頭會漸漸硬化,只有下面化開的部分才能使用,寫字會受影響。若浸於水中,最好懸吊,以免筆尖觸底變形。
二、使用前
先在冷水中沾泡再擦乾,使筆毛外部形成一層保護模,然后再沾墨書寫,以防墨汁所含的防腐劑侵蝕筆毛,并易於清洗。
三、使用時
通常只用筆頭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果使用過度,將會減短該筆之壽命。
四、使用后
將水龍頭打開,但水量不可太大,以手掌接住水流,在掌心形成一個水洼,將筆頭在水洼中輕壓,然后放入水中輕輕攪動,頻頻換水至清水不再變黑,最后用衛(wèi)生紙或棉紙將水吸乾,吊在筆架上,使筆頭朝下懸空,將筆頭毛料稍微撥開、晾乾即可。
此盒筆共十枝,大小不一,盒內(nèi)中有稍大的羊毫筆與較小的兼毫筆,均未曾使用。筆毫略如葫蘆形。筆管上刻填金楷字:「天子萬年」,下署填藍楷字:「臣白潢恭進」。白潢字近徽,漢軍鑲白旗人,康熙間由筆帖式授內(nèi)閣中書,康熙五十六至五十九年(1717-1720)任江西巡撫,之后歷任戶部右侍郎、兵部尚書、文華殿大學(xué)士等職,并充任編修《圣祖實錄》總裁官。
「天子萬年」竹管筆 清
全長22.7-24.3公分 管長18.2-18.6公分
毫長4.5-5.7公分 管徑1.2-1.4公分 重14-20公克
此筆以狼毫制作,竹筆管的上面刻有楷字填藍:「小紫穎」三字?!感∽戏f」是浙江吳興地區(qū)產(chǎn)制的一種湖筆,清代常以貢進尚方。如雍正元年七月十三日江寧織造的進物登記中,即有四百枝湖筆,包括「柳絮池塘二匣、紫穎二匣、小紫穎二匣、書畫筆二匣」。
「小紫穎」竹管筆 清
全長21.2 公分 毫長4.2公分 管長16.9公分管徑0.9 公分 重10公克筆管與筆套的外表以黑漆為地,描金、銀、紅、藍、白諸彩漆,繪成雙龍戲珠、壽山福海等紋飾。頂面描菊瓣紋,底端口鑲金色金屬扣。筆管上有泥金長條簽,直行墨書「大明嘉靖年制」六楷字。筆毫作細腰葫蘆形,與一般筍尖式筆毫不同,是明中葉以后的巧樣,潮州、杭州皆有之。高濂《遵生八牋》載:「因潮州扎縛筆頭為細腰葫蘆樣制,杭亦效之。初寫似細,宜作小書,用后腰散,變成水筆,即為棄物?!?/font>
「鏤管駢珍」彩漆云龍筆 明嘉靖年
全長20.8公分 毫長4.2公分 筆管長16.6公分
筆管徑1.75公分 筆套長9.6公分 筆套徑2.1公分 重44公克
毛筆的相關(guān)文具
在梁簡文帝的「詠筆格詩」里可知珊瑚、銅、桂木質(zhì)料的筆格、筆山之屬與硯滴、水盛之類的文具,已置於桌上與筆墨相親,所以大眾對書道的重視,與講究范圍也日益擴張。目前較常使用的毛筆相關(guān)文具有下列:
筆格—暫時擱筆的架子,又稱筆擱,俗稱筆架,連成山脈形者稱筆山。
筆筒—新筆或乾燥后筆頭不散開之毛筆,可倒置於筆筒內(nèi),否則容易沾染塵埃,導(dǎo)致筆根損壞、霉?fàn)€,或筆毛容易脫落。另一方面,多數(shù)的筆聚積筒中,可免散亂,便於取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