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平頂山地區(qū)屬應國、柏國、霍國等。
東周時期,分屬韓國、魏國、晉國、鄭國、楚國等。
秦時,置郟縣,治所在今郟縣,屬潁川郡;置昆陽縣,治所在今葉縣,屬潁川郡;置梁縣,治所在今汝州市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臺村,屬三川郡;置犨縣,治所在今魯山縣東南五十五里,屬南陽郡。
西漢時期,置父城縣,治所在今寶豐縣東三十六里古城村;置葉縣,治所在今葉縣南二十八里舊縣;置魯陽縣,治所在今魯山縣。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為司隸校尉部及十三州。
梁縣屬司隸河南郡;昆陽縣、郟縣、父城縣屬豫州潁川郡;犨縣、葉縣、魯陽縣屬荊州南陽郡。
西晉時期,梁縣屬司州河南郡;郟縣、父城縣、昆陽縣屬豫州襄城郡;魯陽縣、犨縣、葉縣屬荊州南陽國。
東晉時期,廢父城縣。
南朝宋時期,廢犨縣。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廢葉縣。
北魏時期,復置葉縣;改郟縣為郟城縣;置南汝原縣,治所在今汝州市,后改為汝原縣;置南陽縣,治所在今郟縣西北。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陽縣,治所在今平頂山市東。
太和十一年(487年),改魯陽縣為山北縣。
太和十三年(489年),置安南縣,治所在今葉縣南;置南定縣,治所在今葉縣東南。
太和中,置符壘縣,治所在今寶豐縣西北三十四里大營鎮(zhèn)。
太和十七年(493年),置龍山縣,治所在今郟縣東南;置龍陽縣,治所在今郟縣東南。
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汝南縣,治所在今寶豐縣北二十里趙官營。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河山縣,治所在今葉縣西北。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石臺縣,治所在今汝州市西四十里石臺村;置治城縣,治所在今汝州市西南。
孝昌中,置西舞陽縣,治所在今舞鋼市西;置東舞陽縣,治所在今舞鋼市東;僑置南陽縣,治所在今舞鋼市附近,后廢。
北魏永安中,昆陽縣徙治今葉縣東北。
北魏末,置雉陽縣,治所在今魯山縣東南五十五里。
東魏時期,改西舞陽縣為臨舞縣。
南陽縣、郟城縣屬廣州南陽郡;山北縣、河山縣、雉陽縣屬廣州魯陽郡;符壘縣、汝南縣屬廣州汝南郡;昆陽縣、高陽縣屬廣州漢廣郡;龍山縣、龍陽縣屬廣州順陽郡;南汝原縣、梁縣、石臺縣、治城縣屬北荊州汝北郡;葉縣、安南縣、南定縣屬襄州南安郡;臨舞縣、東舞陽縣、僑置南陽縣屬襄州期城郡。
西魏時期,廢龍陽縣、南定縣;置滍陽縣,治所在今平頂山市西;僑置葉縣,治所在今葉縣西南澧河上游。
北齊時期,廢郟城縣、符壘縣、高陽縣、治城縣;改昆陽縣為汝墳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汝南縣。
北周時期,改山北縣為魯山縣;改安南縣為定南縣。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和州,治所在伏流城(即今嵩縣東北二十六里陸渾村)。
北周后,廢石臺縣。
隋開皇初,改和州為伊州;改龍山縣為汝南縣;改魯山縣為魯縣。
開皇四年(584年),伊州徙治汝原縣。
開皇十年(590年),廢滍陽縣。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汝南縣為輔城縣;改東舞陽縣為昆水縣;改今郟縣西北之南陽縣為期城縣;改雉陽縣為湛水縣;復置汝南縣。
開皇末,改今葉縣西南澧河上游之葉縣為澧水縣。
隋大業(yè)初,廢澧水縣、臨舞縣、昆水縣;廢河山縣、南陽縣入犨城縣;廢定南縣入葉縣;改湛水縣為犨城縣。
大業(yè)二年(606年),改伊州為汝州;輔城縣徙治今郟縣西北五里。
大業(yè)三年(607年),改汝州為襄城郡;改汝原縣為承休縣。
大業(yè)四年(608年),改輔城縣為郟城縣;廢期城縣入郟城縣。
承休縣、郟城縣、汝南縣、犨城縣、魯縣、梁縣屬襄城郡;汝墳縣、葉縣屬潁川郡。
大業(yè)末,廢汝南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期城縣。
武德四年(621年),復改襄城郡為伊州;復改犨城縣為雉陽縣;復改魯縣為魯山縣;復置滍陽縣;置龍興縣,治所在今寶豐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梁縣、汝墳縣、期城縣、滍陽縣、雉陽縣、龍興縣;改承休縣為梁縣,治所在今汝州市。
武周證圣元年(695年),析郟城縣、魯山縣置武興縣,治所在今寶豐縣。
武周神龍元年(705年),改武興縣為中興縣,旋又改為龍興縣。
唐先天元年(712年),置臨汝縣,治所在紫邏川(即今汝州市東汝河北岸)。
唐大歷四年(769年),置仙鳧縣,治所在今葉縣南。
大歷五年(770年),廢仙鳧縣。
唐貞元八年(792年),改伊州為汝州;臨汝縣徙治李城驛(即今汝州市西北五十里臨汝鎮(zhèn))。
梁縣、郟城縣、魯山縣、葉縣、龍興縣、臨汝縣屬河南道河南府汝州。
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廢臨汝縣入梁縣。
北宋時期,復改郟城縣為郟縣,后復改為郟城縣。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龍興縣。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龍興縣。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龍興縣為寶豐縣。
郟縣屬京北路潁昌府;梁縣、葉縣、魯山縣、寶豐縣屬京北路汝州。
元初,復置昆陽縣,治所在今葉縣。
元至元三年(1266年),廢郟城縣入梁縣;廢寶豐縣、昆陽縣;葉縣徙治昆陽(即今葉縣)。
元大德八年(1304年),復置郟縣,治所在今郟縣。
梁縣、魯山縣、郟縣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河南府路南陽府汝州;葉縣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河南府路南陽府裕州。
明洪武初,廢梁縣入汝州。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復置寶豐縣。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汝州為直隸州。
魯山縣、郟縣、寶豐縣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州直隸州;葉縣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陽府裕州。
清朝時期,魯山縣、郟縣、寶豐縣屬河南省汝州直隸州;葉縣屬河南省南陽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汝州為臨汝縣;葉縣屬河南省豫南道;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臨汝縣屬河南省豫西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豫南道為汝陽道;改豫西道為河洛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汝陽道、河洛道,轄縣直屬河南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臨汝縣屬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葉縣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葉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臨汝縣屬河南省許昌專區(qū)。
1953年,今平頂山市煤田開始勘探開發(fā)。
1954年,臨汝縣改屬洛陽專區(qū);設平頂山煤礦籌備處。
1956年,建平頂山市礦區(qū),設平頂山辦事處,屬許昌專區(qū)。
1957年,設省轄平頂山市。
1960年,寶豐縣并入平頂山市。
1961年,復置寶豐縣,仍屬許昌專區(qū);設平頂山市北渡區(qū)。
1962年,北渡區(qū)更名為郊區(qū)。
1964年,改平頂山市為平頂山特區(qū),實行雙重領導,以煤炭部領導為主,河南省領導為輔。
1968年,復改平頂山特區(qū)為平頂山市。
1969年,平頂山市設新華區(qū)、衛(wèi)東區(qū);改許昌專區(qū)為許昌地區(qū)。
1970年,新華區(qū)、衛(wèi)東區(qū)合并為中心區(qū)。
1973年,設舞陽工區(qū)。
1974年,析舞陽縣三里河以南歸舞陽工區(qū),直屬河南省。
1977年,改舞陽工區(qū)為舞鋼區(qū),屬平頂山市;分中心區(qū)置新華區(qū)、衛(wèi)東區(qū)、西區(qū)。
1979年,舞鋼區(qū)改屬許昌地區(qū);西區(qū)并入新華區(qū)、衛(wèi)東區(qū)。
1982年,舞鋼區(qū)復屬平頂山市。
1983年,魯山縣、寶豐縣、葉縣自許昌地區(qū)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撤許昌地區(qū)、洛陽地區(qū),郟縣、臨汝縣屬平頂山市。
1988年,改臨汝縣為省直轄縣級汝州市,由平頂山市代管。
1990年,改舞鋼區(qū)為省轄縣級舞鋼市,由平頂山市代管。
1994年,郊區(qū)更名為湛河區(qū)。
1997年,設平頂山市石龍區(qū);平頂山市轄新華區(qū)、衛(wèi)東區(qū)、湛河區(qū)、石龍區(qū)、葉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代管舞鋼市、汝州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