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總第1313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綱:板鰓亞綱 Elasmobranchii 目:真鯊目 Carcharhiniformes 科:真鯊科 Carcharhinidae 屬:真鯊屬 Carcharhinus 種:澳大利亞黑鰭鯊 C. tilstoni 物種概述Summary 中文名:澳大利亞黑鰭鯊(拼音:ào dà lì yà hēi qí shā) 英文名:Australian blacktip shark 學名:Carcharhinus tilstoni (Whitley, 1950) 澳大利亞黑鰭鯊,又名蒂氏真鯊。至于真鯊屬中較大種,是一種體型相當粗壯的青銅色鯊魚。分布于澳洲,是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的特有物種。在水體的中上層,從潮間帶到50米的深度都可以找到它。從外觀上看,該物種與??黑邊鰭真鯊外觀上幾乎完全相同,只有通過其下椎骨數(shù)量和遺傳標記才能準確地區(qū)分。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2003)列為:無危(LC) 命名者:Whitley, 1950 棲息深度:1 - 50公尺 有毒魚類:否 科中文名:真鯊科 經(jīng)濟性:是 科號科名:F029 Carcharhinidae 食用魚類:是 最大體長:200cm 觀賞魚類:否 其他中文名:蒂氏真鯊、蒂爾斯頓真鯊、惠特利黑鰭鯊 世界分布:澳大利亞北部 棲息環(huán)境:礁區(qū)、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qū) 同種異名:Galeolamna pleurotaenia tilstoni (Whitley, 1950)。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普通黑鰭鯊與澳大利亞黑鰭鯊的外形幾乎完全相同。從體型上看,澳大利亞黑鰭鯊與普通黑鰭鯊只能通過脊椎骨的數(shù)量來可靠區(qū)分:澳大利亞黑鰭鯊的脊椎骨總數(shù)為174-182,尾部前84-91;黑鰭鯊的脊椎骨總數(shù)為182-203,尾部前94-102。 澳大利亞黑鰭鯊有健壯的紡錘形身體和一個長而尖的鼻子。鼻孔的前緣略擴大成低矮的三角形瓣。大而圓的眼球上有瞬膜。嘴角的溝紋幾乎不明顯。上牙排32-35個,下牙排29-31個;每個上牙有細長直立的尖細鋸齒,近基部時變得較粗,下牙則較窄,鋸齒較細。五對鰓縫較長。 澳大利亞黑鰭鯊長而窄的胸鰭呈尖銳的鐮刀形。第一背鰭也是大鐮刀形的,起源于胸鰭基部的上方或稍后方。第二背鰭高度適中,位置約與臀鰭相對。背鰭之間沒有中線脊。在尾鰭上端起源前的尾柄上有一月牙形凹。尾鰭不對稱,下葉較強壯,上葉較長,近端有一腹側(cè)缺口。呈菱形的魚鱗緊密地排列在一起稍有重疊;每個齒上有5~7個(青年鯊為3個)水平脊通向邊緣。 澳大利亞黑鰭鯊上背部為青銅色(死后變成灰色),腹部為白色,側(cè)面有淺色條紋。有些個體的所有鰭上都有黑色的尖端,而有些個體的骨盆和臀鰭則沒有黑色。澳大利亞黑鰭鯊通常體長為1.5-1.8米,有記錄的最大長度和重量為2.0米,重達52公斤。 生態(tài)習性 Ecological Habit 已知澳大利亞黑鰭鯊會形成群體,并按大小和性別分群。它主要捕食遠棲魚類,包括鲾科、??科、金槍魚和鯡魚。頭足類是次要的食物來源,在4月前后尤為重要,該物種偶爾也會捕食較小的鯊魚,包括??半鋸齒鯊、??沙拉真鯊和斜鋸牙鯊屬的鯊魚。它們的食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小個體以比例較高的底棲魚類為食,而大個體則以比例較高的中層水魚類和頭足類為食。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和其他真鯊屬一樣,澳大利亞黑鰭鯊也是胎生繁殖:一旦胚胎耗盡卵黃供應(yīng),耗盡的卵黃囊就會發(fā)育成胎盤連接,由母親直接提供養(yǎng)分。雌性繁殖一次,一次產(chǎn)下1-6只幼鯊(平均為3只)。交配在2月和3月進行,雌性可以將精子儲存到3月和4月的排卵期。經(jīng)過10個月的妊娠期后,幼鯊在次年1月左右出生。 臨近生產(chǎn)的雌性會進入淺水的沿海育幼區(qū),如昆士蘭北部的克利夫蘭灣產(chǎn)仔,這種鯊魚育幼區(qū)很普遍,在該物種的整個分布區(qū)都有幼鯊出生的記錄。幼鯊比較大長約60厘米,它們在第一年迅速成長,平均可增加17厘米。隨后生長速度放緩,到5歲時平均每年增長8-10厘米。雌雄個體在3-4歲時達到性成熟,雄性和雌性的性成熟長度分別約為1.1和1.2米。澳大利亞黑鰭鯊的最長壽命約為20年。 ▲水底的澳大利亞黑鰭鯊,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澳大利亞黑鰭鯊棲息于大陸架,從澳大利亞西的泰弗納德島到新南威爾士的悉尼都有發(fā)現(xiàn)。在其分布范圍內(nèi),它與普通黑鰭鯊共存;普通黑鰭鯊和澳大利亞黑鰭鯊的比例曾被認為是1:300,但最近的遺傳研究發(fā)現(xiàn)更接近50:50。該物種已被報道從潮間帶到150米的深度,更大的鯊魚往往出現(xiàn)在更深的水中。雖然它占據(jù)了整個水層,但它最常見的還是靠近水面或在中層水中。遺傳數(shù)據(jù)表明,澳大利亞北部的澳大利亞黑鰭鯊都是一個單一種群的成員,標記研究發(fā)現(xiàn)該物種大多只沿著海岸線短距離移動,很少進入近海水域。然而,一些個體已被記錄在案,行動的距離較長的可達1348公里。 ▲澳大利亞黑鰭鯊的牙齒 保護狀況 Conservation status 是澳大利亞北部商業(yè)鯊魚漁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80年以來,澳大利亞商業(yè)刺網(wǎng)漁民和延繩釣漁民也在北方鯊魚漁業(yè)中以澳大利亞黑鰭鯊為目標。此外也是其他魚或蝦拖網(wǎng)漁業(yè)的副漁獲物。由于澳大利亞黑鰭鯊的捕撈壓力現(xiàn)在比歷史水平低得多,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已將其列入最低關(guān)注名單。然而,可能引起關(guān)注的是在阿拉弗拉海的印度尼西亞漁民,他們越來越多地闖入澳大利亞灣區(qū)。 北澳每年上岸的這兩種鯊魚估計在100-900噸活體重量之間,這些捕獲率不太可能威脅到種群。在帝汶海捕獲的澳大利亞黑鰭鯊的平均體型比上述地區(qū)小得多,說明澳大利亞黑鰭鯊利用帝汶海的近岸地區(qū)作為育幼區(qū)。常常以大群的形式出現(xiàn)。大小隨著深度增加而急劇增加。雖然有足夠的移動來防止種群分化,但移動的程度還不足以防止由于沉重的捕魚壓力而導致當?shù)胤N群的減少。這一結(jié)論與Lavery和Shacklee(1989年)的結(jié)論相矛盾,后者的結(jié)論是,當?shù)胤N群會因其他地區(qū)的鯊魚移民而得到很好的緩沖,而且在高捕撈壓力下,總種群數(shù)量而非當?shù)胤N群數(shù)量,才可能是影響其生產(chǎn)的限制因素。 知識 Knowledge 1、澳大利亞魚類學家Gilbert Percy Whitley在1950年出版的《西澳大利亞自然學家》科學雜志上提到了澳大利亞黑鰭鯊。他將其命名為Galeolamna pleurotaenia tilstoni,以紀念北領(lǐng)地埃辛頓港的助理外科醫(yī)生Richard Tilston。澳大利亞黑鰭鯊的模式標本是在約瑟夫波拿巴灣的Van Cloon礁捕獲的一條1.5米長的雌性鯊魚。 ▲黑鰭真鯊(上),澳大利亞黑鰭鯊(下) 在Whitley最初的描述之后,澳大利亞黑鰭鯊被認為是普通??黑鰭真鯊(Blacktip shark)的同種。20世紀80年代,更多的形態(tài)學和生活史數(shù)據(jù)再次傾向于承認澳大利亞黑鰭鯊為一個獨立的物種,最終由Shane Lavery和James Shaklee進行的同工酶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基于同工酶、線粒體DNA和核DNA的多項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發(fā)現(xiàn),澳大利亞黑鰭鯊和普通黑鰭鯊與鈍吻真鯊和光齒真鯊形成了關(guān)系密切的支系,它們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尚未完全解決,但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表明,盡管澳大利亞黑鰭鯊和??黑鰭真鯊相似,但它們并不是該支系中關(guān)系最密切的物種。 2、 2012年的研究稱,在澳大利亞東海岸一帶發(fā)現(xiàn)了澳大利亞黑鰭鯊和??黑鰭真鯊之間的雜交鯊魚后代,包括F1和回交個體。盡管雜交的發(fā)生率很高,但沒有證據(jù)表明兩個親本系正在合并,而且防止內(nèi)交的機制也不清楚。這是第一個被證實的軟骨魚類間雜交的案例。 人們推測導致鯊魚物種之間的突然交配出雜交鯊魚可能是因為海洋溫度上升。較小的澳大利亞黑鰭鯊僅棲息在熱帶北部和東北海岸的澳大利亞水域中,而較大的??黑鰭真鯊傾向于亞熱帶和溫帶水域。雜交鯊魚生活在兩種類型的水中。從北部的布里斯班到南部悉尼的更涼爽的水域,其棲息地綿延超過1200英里。這可能只是進化的另一個跡象,也是海洋頂級捕食者之一適應(yīng)氣候變化的標志。 漁業(yè)利用 Fishing 澳大利亞黑鰭鯊與??沙拉真鯊一起,是澳大利亞北部商業(yè)鯊魚漁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刺網(wǎng)漁場從1974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北部沿海捕撈澳大利亞黑鰭鯊的肉和鰭。1979-1986年間在澳大利亞水域漁業(yè)年漁獲量約為7000噸鯊魚、金槍魚和鯖魚。鯊魚約占總產(chǎn)量的80%,沙拉真鯊和澳大利亞黑鰭鯊約占60%(分別為20%和40%)。1975-1978年的捕魚數(shù)據(jù)顯示,北昆士蘭、托雷斯-斯泰特、巴布亞灣、卡奔塔利亞灣和阿拉弗拉海近岸的漁獲量最高。澳大利亞黑鰭鯊的肉在澳大利亞以片狀出售,盡管它可能含有高濃度的汞。鯊魚鰭出口到亞洲,而軟骨、肝油和鯊魚皮也可使用。 1979年11月澳洲漁區(qū)(AFZ)成立后,澳洲政府逐步將一些刺網(wǎng)漁船排除在澳洲大部分水域之外,并實施捕撈配額。1986年5月,澳大利亞將刺網(wǎng)長度限制在2.5公里內(nèi),漁業(yè)最終變得蕭條起來,部分漁船也于當年停止在澳大利亞海域捕魚。在漁業(yè)結(jié)束那會,澳大利亞黑鰭鯊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減少了50%左右。鑒于其相對較高的繁殖率,其數(shù)量可能在此后有所恢復 。 澳大利亞黑鰭鯊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 The Australian blacktip shark (Carcharhinus tilstoni) is a species of requiem shark, in the family Carcharhinidae, endemic to northern and eastern Australia. Favoring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water column, it can be found from the intertidal zone to a depth of 50 m (160 ft). Appearance-wise this species is virtually identical to the common blacktip shark (C. limbatus), from which it can be reliably distinguished only by its lower vertebra number and by genetic markers. Generally reaching 1.5–1.8 m (4.9–5.9 ft) in length, it is a fairly stout-bodied, bronze-colored shark with a long snout and black-tipped fins. (物種利用僅代表資料方學術(shù)記錄,不代表我方立場。野生動物是大自然賜予的瑰寶,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生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保護鯊魚,請拒絕鯊魚制品,給鯊魚種群多一份保護,給自己也多一份保護。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