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處境。焦慮不安變?yōu)槌B(tài),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么?答案或許是了解我們自身。
相信疫情爆發(fā)以來,大家已經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偽科學謠言,真正耐心去了解病毒的傳播與人體免疫機制的人可能還是少數,或許這不是一個好時候,卻是我們回歸科學的好時機。
知名科普作家卡爾·齊默(Carl Zimmer)把我們生活的星球稱作“病毒星球”,的確,早在人類出現(xiàn)之前,病毒就已經占領了世界。在與人類共生的漫長時間里,人類一面與病毒戰(zhàn)斗,一面又學著與它共處。
埃博拉、SARS、新冠等等病毒讓我們措手不及,面對自然界的強大對手,除了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對抗它們,人類根據病毒的特性研制出藥物與疫苗。
病毒如何入侵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防御機制?“核酸檢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病毒對人類來講真就“一無是處”了嗎?在《戰(zhàn)斗細胞》中,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你將和科普怪人菲利普·德特瑪一起經歷一場奇異的身體之旅。
了解自身,更好地“戰(zhàn)斗”
理想國丨《戰(zhàn)斗細胞》
??本期劃重點:
· 病毒不能自主生存,完全依賴其他真正的生物而“活”。
· 人體約有8%的DNA來自病毒DNA的殘跡。
· 病毒不會攻擊所有細胞,它有專長,專門攻擊特定的獵物。
· 通常8到72小時后,細胞的物質就全部被變成了病毒的組件。
· 肺部有一套平衡的免疫系統(tǒng):既能趕跑入侵者、清除污染,同時又不能阻礙氣體交換。
· 大量能感染人的最常見、最致命的病毒,都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入侵的。
??
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最簡單的能自我復制的生物,不過關于病毒是不是生物還存在不同看法。我們知道,細胞沒有思想意識,只是生化過程的復雜集合,被遺傳編碼,以及細胞組分間的化學反應所驅動。細菌也是如此,這種蛋白質機器人有各種神奇的行為,盡管某種意義上它們沒有細胞那么復雜。
而病毒連這些都不是。病毒能給人類造成麻煩,這件事可謂既糟糕又神奇。病毒只是個殼子,里面裝著少許幾條遺傳編碼和一些蛋白分子而已。它們完全依賴其他真正的生物而“活”。
而且它們非常擅于此道。
我們不清楚病毒是何時或具體怎樣出現(xiàn)的,不過它們很可能非常古老:幾十億年前,當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還存在于地球上時,就已經有病毒了。有些科學家認為病毒是生命涌現(xiàn)的必經階段,有些則認為約在15億年前,某種遠古細菌沒有往復雜的方向演化,而是選取了變簡單的路徑,于是成了病毒。按后一種說法,病毒曾是生物,但選擇退出了生存競爭:它們決定節(jié)省能量,減少麻煩,不再構建功能完整的細胞,轉而依賴其他生物供養(yǎng)。
31
不管事實究竟如何,反正病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實上,病毒或許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存在。據估計地球上有1031個病毒——100萬億億億,10后面跟31個零。
23
要是我們想辦法集齊所有的病毒,一個挨一個排成一行,會有1億光年那么長——相當于500個銀河系相連。僅僅在海洋里,每秒鐘就有1023個細胞被病毒感染。被感染的細胞數不勝數,實際上每天都有多達40%的細菌死于病毒感染。連人體最核心的部分都和病毒有關聯(lián):人體約有8%的DNA來自病毒DNA的殘跡。
我們先不管這些龐大的數字,反正它們都大得令人無法想象。我們只需達成共識:地球上生活著數不清的病毒,而且應該說都活得很好。有些穿褲子的巨猿還在爭論病毒究竟是不是活物,這都和病毒本身毫無關系。
??
病毒的“成功學”
病毒怎么會這么成功,它們怎么做到的?也許可以說,答案就是它們什么都不做。它們沒有新陳代謝,不會對刺激做出反應,也不能自我增殖。病毒太基本、太簡單了,不可能主動去做任何事。它們其實就是飄在環(huán)境中的微粒,完全靠運氣等著撞到倒霉的宿主身上。
如果所有其他生命形式都滅絕了,病毒也會隨之消亡。它們需要細胞、真正的活細胞,來為它們做那些算得上“活著”的事情。甚至有些科學家建議把病毒微粒只看作是處于復制階段的結構,就像精子細胞一樣,而被病毒感染后的細胞才是真正的生命形式。
不管怎樣,病毒都是鬼鬼祟祟、不懷好意的入侵者,專為寄生而存在,因為很明顯細胞不想被它們感染。為了自己的繁榮昌盛,病毒要做的就是鉆進細胞內部。為達到這一目的,它們利用了一個所有細胞共有、生物絕無可能護衛(wèi)周全的弱點:它們攻擊受體。
受體是細胞用來識別蛋白質的部分,覆蓋了細胞約一半的表面。但受體的功能還不僅于此,它們還可以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協(xié)助細胞內外物質的轉運,是細胞必不可少的成分。病毒的外殼上長著特殊的蛋白質刺突,可以和宿主細胞表面的某類受體結合。
這意味著病毒不是任何細胞都能黏附,這些細胞必須有它們可以黏附的受體才行??梢哉f,每個病毒上都有許多不同的蛋白拼圖塊,它只能和恰好有匹配受體的細胞結合。
病毒不會攻擊所有細胞,它有專長,專門攻擊特定的獵物。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就像前面說過的,病毒實在是太多了——但能感染人類的病毒只有200左右種。
??滑動查看??
病毒感染目標細胞后,會無聲無息地接管細胞。不同種類病毒感染的機制有很大差異,不過大體上是病毒把遺傳物質注入宿主細胞內,讓宿主細胞不再生成細胞自身的東西,轉而開始生產大量的病毒。有些病毒并不會導致宿主細胞死亡,而是把它變成持續(xù)制造活體病毒的工廠;另一些病毒則會迅速將宿主細胞消耗殆盡。
通常8到72小時后,細胞的物質就全部被變成了病毒的組件,進而被組裝成新的病毒,直到整個細胞被幾百到幾萬個新生病毒占據。
有了外殼的病毒會通過出芽的方式離開宿主細胞,也就是說它會“掐下”一點細胞膜,作為自己的另一重保護殼。還有的病毒會導致感染細胞解體,釋放出細胞內容物,這其中就包括細胞被“洗腦”后制造的大量新病毒,這些病毒隨后會去感染更多的細胞。
致病的病毒非常擅長躲避免疫系統(tǒng),因為它們有絕招:繁殖得無比快。這也意味著,沒有什么變異或突變能快過病毒。在這方面,病毒可以說沒有對手,因為它大大咧咧,毫不在乎。病毒結構非常簡單,基本沒有細胞那些復雜機制來防止突變,所以它時時刻刻都在突變。
總的來說,生物發(fā)生不利突變的概率比有利突變要高。不過病毒不在乎:它有著驚人的增殖率,每個增殖周期生成的病毒數量也極大,因此,在每個被感染的細胞中,幾千次病毒突變中出現(xiàn)一個大大有利于該病毒生存的突變,概率都相當高。這是老式的演化策略:蠻力嘗試,撞對為止。但特別有效。
病毒和細菌不同,二者的手段也大相徑庭,所以,免疫系統(tǒng)不能用對付細菌的那套武器來對付病毒。病毒個頭更小,自身沒有新陳代謝,不會釋放化學廢物供免疫細胞識別,所以比細菌更難發(fā)現(xiàn)。在病毒的生命周期里,它大部分時間都藏在細胞之內,并努力操縱被感染的細胞,好騙免疫系統(tǒng)卸下防備。病毒的變化比細菌快得多,一個病毒一天之內就能變成上萬個,實現(xiàn)指數級增長。致病病毒可是極度危險的敵人。
??
肺部如何防御病毒
呼吸道黏膜,則是大部分致病病毒的主要入侵點。這合情合理,對想要入侵人體細胞的病毒來說,皮膚實在不是個好地方,這里有層層的死細胞堆疊出的屏障。相反,如果是肺部的黏膜,病毒要進入就“比較”容易——這并不是說“絕對”容易。和皮膚一樣,呼吸道黏膜也有強大的防御力量。
把肺比作氣球是很有趣,但事實上,肺并不是兩個大氣球,而更像是兩塊有很多坑洼空隙的厚海綿。肺部負責氣體交換的部分有很大的表面積,超過120平方米——是皮膚表面積的60多倍。
而這一大片區(qū)域都會和環(huán)境不停接觸,因為人每天都會吸入十幾、二十立方米的空氣。因此,肺是全身暴露最多的器官。人每次的吸氣量約為500毫升,里面不但有人體所需的氧氣,還有其他一些無用氣體和各種微粒。
肺的內皮細胞時刻面臨著大量有毒化學物、顆粒和微生物的侵襲。身體其他部位的免疫系統(tǒng)在遇到這么多東西時,會做出大規(guī)模的反應,不在乎造成組織的損傷;可是在肺臟,這樣不太行。因為無論如何,你不能停止呼吸。
肺部的免疫系統(tǒng)必須更謹慎,不能太粗暴。它必須演化成一套平衡的系統(tǒng):既能趕跑入侵者、清除污染,同時又不能阻礙氣體交換。
鼻腔是呼吸系統(tǒng)的第一道防線。鼻子里有大型過濾裝置——鼻毛——它們盡管不能阻擋太小的東西,但可以把較大的異物,如大顆的灰塵、花粉等擋在外面。另外,和其他黏膜一樣,呼吸道表面也有一層黏液,打噴嚏的時候會一下子噴出來。
黏液都會被不停地排出體外或吞進肚子。但這種機制在肺臟深處發(fā)揮不了作用,因為儲存氣體的“小袋子”肺泡表面不能有黏液,否則人就無法呼吸。因此,在肺的最深處,同時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僅僅有一層上皮細胞,把身體內部和外界隔開。它暴露在外,是各種病原體的完美目標。
為了守護肺泡,這里生活著一種非常特殊的巨噬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它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肺部巡邏,清理垃圾。大多數的殘骸和其他有害物質都被上呼吸道黏膜困住了,但還是有一些抵達了下呼吸道。肺泡巨噬細胞非常沉著冷靜,和皮膚上的巨噬細胞相比,要激活它們可難得多。在呼吸道,它們會下調中性粒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敏感度,讓免疫系統(tǒng)更平和。更重要的是,肺泡巨噬細胞會緩和所有的炎癥——你可不想肺里有液體對吧。
有證據表明,肺部可能具有微生物組,或者起碼有生物群落短暫生活并與人相安無事。不過與腸道微生物組不同,我們對肺部微生物組了解得還非常之少。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對微生物來說,人的呼吸就像持續(xù)不斷的颶風,它們要在肺里安家,比在寧靜的腸道中困難得多。另外,肺部的資源也少得多,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在這里謀生也更加艱難。
而最大的阻礙是,我們很難對肺部深處的微生物組進行取樣。相比之下,真是要慶幸從腸道采集樣本之容易:腸道又長又寬,每天都有糞便排出,這就是腸道所有內容物的絕佳樣本。肺就遠遠沒有這么合作了,而且要從肺部深處取樣,要在拿出來的一路上避免污染,這有很大的難度。因此,關于肺部微生物組及其與肺的相互作用,還需要大量的研究。
不過我們確切地知道,大量能感染人的最常見、最致命的病毒,都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入侵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