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空為何物
——試論佛家禪宗慧能的喻世名詩
摘要:“空”為佛家理論的一個主要論題。禪宗六祖慧能的喻世名詩將“空”的意思表達的淋漓盡致。要想理解“空”的真正含義,首先得讀懂此詩。所以,我淺談了對“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恼J識,進而解釋了“空”。
關(guān)鍵詞:空 菩提 明鏡 物 塵埃
前言
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的快意莫過于此,正是“踏花歸去馬蹄香”[①] 。于是,心向往之,身使然之。來往于名利,穿梭于世情。所有人皆奔于一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成功者,歡欣鼓舞;失敗者,凄涼徘徊。
歷塵世輪回悲苦,嘆人間剎那芳華??稍脒^,我們到底得到過什么?又失去過什么?人生匆匆數(shù)十載,我們卻讓那本就迷茫茫的眼睛和轟隆隆的耳朵繼續(xù)留于污穢當(dāng)中。喧囂不絕于耳,浮躁懸掛于心,談何快樂?談何幸福?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緣起緣滅,何去何從?
苦尋無果,唯有問佛。佛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殊不知,我們的尋覓,佛早已給出了答案。
一.菩提本無樹
菩提樹下,佛陀靜修。生老病死皆不為苦,愛恨嗔癡具歸于世。那么,究竟是何讓釋迦牟尼得以修行至此?
《佛所行贊》中這樣描述到:“甘蔗之苗裔,釋迦無勝王,凈財、德純備,故名曰凈飯,群生樂瞻仰,猶如出生月。王如帝釋天,婦人猶舍脂,執(zhí)志安如地,心凈如蓮花?!?/span>[②]亦有言之:“凈飯王子,厥名悉達,有生之日,天降瑞應(yīng)三十有二,萬神侍衛(wèi),即行七步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身黃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yīng)王金輪,典四天下。見老病死苦,不樂在家,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盡結(jié)成佛?!?/span>[③]可以想見,英俊瀟灑不足以形容凈飯王子之貌;天賦異稟不足以訴說凈飯王子之才;善思明德不足以勾勒凈飯王子之行。作為王子,他所擁有的塵世幸福已然超出了他人畢生所求,富貴妻兒,功成名就。假如凈飯王子甘于此,他可以活得很光鮮。然而,面對生老病死,凈土無法固守;遭遇愛恨嗔癡,六根怎能清凈!于是,佛陀了卻塵緣,開始修行。
佛陀選擇了菩提樹下的禪定。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發(fā)心為利益眾生,而發(fā)這種利益眾生的心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xiàn)觀莊嚴論》中所說:“發(fā)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贝似刑嵝臑橐磺兄T佛之種子,是凈法長養(yǎng)之良田,若發(fā)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fā)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fā)菩提心,略稱發(fā)心、發(fā)意;最初之發(fā)心,則稱初發(fā)心、新發(fā)意,為菩提之根本。菩提在佛的修行中地位不言而喻,可以說,菩提乃佛修身之基。
而更進一步的乃是破除菩提?!洞笄f嚴論經(jīng)》里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毗首羯摩化鴿為鷹所逐求尸毗王(也作菩薩)救護。鷹言:“大王,愿放此鴿,是我之食?!蓖跹裕骸拔揖玫么?,與眾生所盡得救護?!柄椦裕骸霸坪尉玫??”王言:“我初發(fā)菩提,爾時即攝護,于諸眾生等,盡生慈愍心?!焙笸跻宰陨頁Q鴿命,有言:“不作難苦行,不的一切香一切種智著,三界中最勝菩提以輕緣,終不可獲得,是故今我者,極應(yīng)作堅固?!?/span>[④]菩提為慈悲之樹,亦為眾生之源??嘈杏谄刑?,皮囊若浮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人生在世,莫不應(yīng)追求而活。尼采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活,它就能夠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尸毗王為求普渡割肉喂鷹,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尚且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況乎修身大業(yè)?
慧能大師早已用“菩提本無樹”準確概括了修身。的確,真正的超脫何須借助外物。莊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span>[⑤] 我們豈能拘泥于世俗而止步不前!所以,空者,承智者之慧,引后世之途。
在我看來,菩提為空,非無樹之空,而是無我之空,菩提乃人幻化之皮囊。這副皮囊有形有貌,有欲有念。塵世的紛擾束縛了皮囊,皮囊則甘于困囚于世間。利為何物?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逐利可以為皮囊?guī)砀嗌嫫鯔C;名為何物?無從窺視,我們只知道追名可以讓皮囊掀起世間風(fēng)云。世人具如此,只求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
學(xué)習(xí)時只講致用而非致知,工作時只求數(shù)量而非質(zhì)量,休閑時只圖休身而非休心。人們不得不因皮囊而累,因皮囊包裹于世俗,所以人們不得不被世俗所累。心無余者隨波逐流,淹沒于塵世;心有余而力不足者苦痛尋覓,所求亦無果;心有余力足者力則挽狂瀾,超脫于世俗。我想,前塵往事如過眼煙云,生老病死似鏡花水月,萬事皆空,一切又皮囊?guī)?,也該隨菩提而去。
菩提本無樹。我只感到,菩提樹下,皮囊成空。
二.明鏡亦非臺
拂塵,僧人常為之。拂塵為明心,有語云:“若菩薩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span>[⑥]風(fēng)吹帆動,風(fēng)動?帆動?仁者心動?!笆ト酥轮χ琳\無息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所謂情順萬物而無情也。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為非也?!?/span>[⑦]具致知之功,靠至誠無息。佛充滿良知的本體明亮皎潔如明鏡,一點細微的云翳也沒有。不管是美丑,反映的都是它的本來面目,不論美丑顯現(xiàn)過后,明鏡都會恢復(fù)自己本來的樣子,不會留一點痕跡。這就是情順萬物而無情也,因為無所住而顯示出自己的本心。然則,心似明鏡,一為清澈透亮,一為淡然恬靜。清澈透亮而能洞察萬物,不為世俗所擾;淡然恬靜方能處變不驚,不為幻滅所困。中國佛教中有“燃燈古佛”一說,燈為實亦為空。禪宗有言“即心即佛”,也為“非心非佛”,[⑧]這與明鏡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光照之處,諸惡莫作,戾氣盡除;心凈之地,諸善奉行,祥和滿盈。
明心即見性?!秹?jīng)》云:“不識本心,學(xué)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泵献友匀酥跣员旧?,荀子則謂之性本惡,二者雖觀點各異,然究竟從人之本性出發(fā)。初生嬰孩,純?nèi)缟徎?,不染世俗之淤泥;垂暮老人,心如明鏡,脫于世俗之束縛。兩者皆可見其本性,所以我們可以窺到世間最真的笑容,亦可以品到世間最深的淡然。而對于還未找到自我或已經(jīng)再度喪失自我的人來說,又該尋找怎樣的出路?
王國維所說三境界似乎對此有著某種暗示,而神秀慧能亦給出了解答。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span>[⑨]塵世紛擾,人間悲苦,真可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而蕓蕓眾生,勇于跳脫世俗的有多少?唯你,唯我,唯他罷了。孤獨上路,孑然一身,明心的開始便已注定眉眼的滄桑。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span>[⑩]爬山涉水,降妖除魔,歷盡千世情結(jié),劇中的修煉之路大致如此。塵世間雖無具體妖魔的真形,然人卻具有比妖魔真形可怕千百倍的心魔。常說人最大的敵人便是自己。的確,妖魔雖然難以打敗,但至少我們可以真切的感知它的存在?!懊杉涸?,相由心生”,[11]心魔因其無形而令人無所是從,明心所要承受的便超出常人的想象。欲望、執(zhí)念的束縛讓我深深感到:艱難司空見慣,困苦刻骨銘心??偸侨绱擞衷鯓樱唤?jīng)一番徹骨寒,那得梅花撲鼻香,這就是漸悟的開始?!熬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以漸悟之姿,尋找頓悟之門。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span>[12]回眸間,佛已在那里。不悲不喜,拈花微笑。悲喜盡歸于塵,生死本為一體。一切法皆是心法,萬物皆是空。明心亦為空,既然法由心生,世俗由法衍,那么心為空,法為空,世俗為空,世俗給予人的負累亦為空,何來喜,又何來悲?!耙磺兄T法皆等,純一無雜?!苯疱X與糞土在佛眼中并無一二,美女與野獸在佛哪里皆為眾生?;勰軐⒍U宗從漸悟引向了頓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他不拘泥于形式修煉,只求頓悟。只要能悟,皆可?!俺梢患抑浴保臑榭?,何需明心!
明鏡亦非臺,我只感到,鏡臺之上,明心為空。
三.本來無一物
佛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span>[13]我們所能觀聞嗅品觸皆是事物之表象,一切盡皆虛幻。假如心受表象牽動而讓心中有物。心中之物便使心不正,心不正則事偏。心中無物,即使再多的障礙也如入無人之境,因其心中無物則事不偏。色與空從這種角度上來說并無差異,色,乃物幻化而成,于佛并不足以使其動。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釋迦文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span>[14]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不得不說,英雄為萬世的表率,但他們依然無法擺脫相的誘惑??梢哉f,世人因迷戀世俗幻化的相而無法自拔。無可厚非,存于世就有其念,有其念則求其相。但我們就放任自流嗎?佛言眾生皆為幻象,無法擺脫色相之惑,則難以真正心中無物。有詩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span>[15]以佛來說,樊籠即心中有物。唯有心中無物,才能歸于自然。古往今來,歸隱之人不勝枚舉,或身隱,或心隱。我卻認為,心中無物,何須歸隱!
試看濟公,來往于亂世,談笑歸凈土;彌勒佛,看人生百態(tài),笑世事無常;佛陀,恩澤萬物,普渡眾生??梢婋[無非是心中有物的一種外化,并非人皆可用之法。我想,只要能撥云見日,萬法皆可。如此說來,佛家以無物之心入世便恰到好處。
佛經(jīng)言:“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問說《金剛經(jīng)》,心開悟解放,知本性自由般若之至,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如大海。”[16]這切合了佛的普世思想。普渡眾生即自我修行。佛家講求慈悲為懷,憐憫為天性,世人皆有,佛將其憐憫發(fā)揮到了極致。佛非觀望者,非無情者,佛之情,乃世之博愛。而正因心中無物,佛將其博愛發(fā)揮到了極致。于佛而言,天也好,地也罷;王也好,賊也罷;勝也好,敗也罷。如幻如影,色相而已,得則不動身色,失則指點迷津。
本來無一物,我只感到,色相幻影,無物為空。
四.何處惹塵埃
塵埃,似乎布滿世間,佛家形象地將我們所處的空間稱為塵世。塵者,小土也,雖小但實際存在。塵埃將世界凝聚為實,從而固定為具體某種形態(tài)。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聚實讓塵世的存在成為了可能,從這方面我們得感謝塵埃。但塵凝真的好嗎?不可想象,世事無常,以凝固來應(yīng)對世間之變化將是怎樣的災(zāi)難!
心本無塵,塵者,俗事也。人活著便有所求,有所求便需行其事,行其事便會生煩惱。佛家有這樣一則故事:修行有道的老和尚帶兩徒弟下山。天剛下過雨,河水漲起,河邊一位女子無法通過。老和尚自然而然地將女子背過河,至此兩徒弟便不再親近老和尚。老和尚問其原因,徒弟便以背女子過河不受戒,言行不一回答。老和尚便說:我背過去就放下了,你們現(xiàn)在還背著。是??!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心中有塵,塵將心蒙住了,讓我們一直活在塵的籠罩中。很多時候,如果能選擇放下,心中無塵,那豈會有煩惱一說?我想,有因必有果,凡事皆因付出代價,執(zhí)念讓我們心中有塵。我們一面想要出塵,一面又執(zhí)著無法放下,這不是很矛盾嗎?人生在世,做事也好,修行也罷,放下心中的塵,放下執(zhí)著的念,塵世便無塵了。
此外,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我為世間人,怎能離塵世。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span>[17]試想一下,春為花編織了嫁衣,那抹觸目驚心的紅,以最自在的伸展示于人前,不得不讓人驚嘆;秋為葉鋪陳了歸途,那絲冷清孤傲的黃,以最自然的旋轉(zhuǎn)歸于根后,不得不讓人欽佩。紅塵需我,我便熱烈綻放;如無再需,我便淡然回歸?!吧仙泛拖陆德肥峭粭l路”,[18]生與滅本就一體,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得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過,足矣。用徐志摩的詩說:“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span>
心本無塵,一切隨緣。有這樣的佛家故事:在遙遠的山中,有一座不大的寺廟。春天剛到的時候,老和尚跟小和尚說:“十方,去,把那些花種子種上。”小十方于是去做。老和尚囑咐他:要天天澆水,適當(dāng)?shù)氖┓?,好好的養(yǎng)護這些花,一天也不要偷懶。小十方聽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繼而又不被察覺的搖了幾下。老和尚看在眼里,笑而不語。就這樣,小十方天天照顧那些花兒,一天也沒落下。眼看著,院子里的玉蘭花開了,又敗了;繼而櫻花也開了,等花瓣隨風(fēng)紛紛落下的時候,桃花已經(jīng)灼灼其華。小十方的花兒,還是一個個沒精打采的長著葉子,真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呢。老和尚看到小十方愣愣的站在院子里,便說:“一切隨緣好了?!边@次,小十方忍不住問:“師傅,既然說要隨緣,為什么還要我去每天努力照顧它們呢?讓它們在土里自己生長好了。出了力,盡了心,花不開,難受呢!”老和尚笑了,他和小十方盤坐在院子里,緩緩的說:“佛家講究一切隨緣,但是又要求我們精進。在你看來是矛盾的,可是你想想,所謂精進,是說因;所謂隨緣,是求果?!闭f罷,老和尚閉上眼睛。萬物皆空,一切隨緣,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剎那便成永恒,再自然不過,再和諧不過,怎么可能有塵埃留于心中呢?
何處惹塵埃,我只感到,世本無塵,空空如也。
結(jié)語
品一杯好茶,讀一部經(jīng)典,譜一曲人生。問世間,空為何物。佛曰:不可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聆聽佛經(jīng)教誨,品讀百態(tài)人生。我為世界一凡胎,眼觀色,耳聞音,鼻嗅香,舌品味,身觸物,意悟法。愿六根皆凈,求凈土長存!
參考文獻
1. 《佛所行贊》
2. 《賢愚經(jīng)》
3. 《大莊嚴論經(jīng)》
4. 《維摩經(jīng).佛國品》
5.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注釋
[①]比喻心情愉快。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喜歡繪畫,他本身也是一個善于畫花鳥的能手。他繪畫特別注意構(gòu)圖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試畫家的時候常常以詩句為題,讓應(yīng)考的畫家按題作畫擇優(yōu)錄用。主考官出了一個命題:“踏花歸去馬蹄香”,只有一位考生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詩。
[②]選自《佛所行贊》,《生品第一(第一卷)》。
[③]選自 《賢愚經(jīng)<須達起精舍品(卷一0)>》,北魏慧覺等譯。
[④]選自《大莊嚴論經(jīng)》,《第六十四經(jīng)(卷一二)》,馬鳴菩薩造,后勤鳩摩羅什譯。
[⑤]選自莊子《逍遙游》。
[⑥]選自《維摩經(jīng).佛國品》。
[⑦]選自王陽明:《答陸原靜書》,《傳習(xí)錄中》,《王文成公全書》。
[⑧]選自《景德傳燈錄》卷七。
[⑨]出自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登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fēng)黃葉,山闊水長,仿佛世間的一切都已經(jīng)浮云過世?!皺懢粘顭熖m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⑩]選自南宋柳永的《蝶戀花》。意思為: 人消瘦了,衣帶越來越寬松,我始終不曾懊悔,為了思念她,我寧可自己容顏憔悴。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經(jīng)典《無常經(jīng)》。
[12]選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詩為: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3]取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14]選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正藏》第八冊,第0725頁。
[15]選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稓w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歸園田居五首》的第一首。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fēng)光的美好動人,農(nóng)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
[16]選自《六祖壇經(jīng)》,《般若品第二》。
[17]出自《華嚴經(jīng)》
[18]此句為赫拉克利特所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