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馬夫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逛書店時看到一本《人情·世故》書,光看書名,就覺吸人。有人說,大凡喜歡看什么書,就會覺內(nèi)心缺少什么,現(xiàn)在想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許我就缺少那么一點人情世故吧,雖說自已人脈也算可以,為人處世也算中庸,但總覺溜須拍馬之事不是我本性所愿,就是我感覺有人給我PMP,我也認為內(nèi)心的那桿天枰不會因此而傾斜。在人生的路上,處處學(xué)習(xí),時時感悟,再煉達一些人情世故,也許心會更寬,體會更胖呀!
書面的設(shè)計是一幅《一世間》的水墨畫,整潔而又簡單,作者林夕的簽名非常有意思,不是橫排簽的,而是豎式簽名,咋一看讓人以為寫的一個“夢”字,是啊,懂得一些人情世故難道不是很多人的夢想嗎?當(dāng)然當(dāng)我翻開書時,我一般都想知道是哪位名人或大家給作者或書寫的序,因為我是第一次讀林夕的作品,但讓人意外的是序不是完全的自序,也沒有他人寫序,是否作者本人也不懂人情世故嗎?就象書面的留白一樣,任我去猜想作者是多么出名或書寫得是多么好,而作者的序卻是一首關(guān)于人情世故的告白,用熱心與冷眼瀏覽人世風(fēng)景,自由到“管他個鳥的‘人情世故’”。哈哈,還是看完書再說吧。
因為經(jīng)常出差,這本書,放在我的行禮箱也有幾個月了,每次出差晚上看看新聞再看完報紙,已經(jīng)很晚,就算有時間拿起《人情世故》看,也只能看個幾頁就睡意來襲,沒有怎么好好閱讀,這次出差時間長,而且是下決心把書看完。
文章分了人心、人情、人煙、世故、世面和世風(fēng)六章來寫,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幾則文字:
荷葉只承受自已能承受的重量,超過了,就將之清空。
一生六萬餐,生有涯而美食無涯,旅游尋食如人生尋樂,隨緣,吃得自在就好。
有時放過自已討好一下自已也能對社會有貢獻,最起碼守信底線不患情緒病,減少醫(yī)院負擔(dān)。
沒搞清楚目的,或沒有目的地,沿途即使風(fēng)光如錦,最大成就也不過是能夠滿足一寫下到此一游。
為什么不讓值得贊美的人,還在生的時候,享受一下這高層次的心理按摩?
憑什么去置疑身邊疑似好友忽然得了憂郁癥?就憑那些杯盤狼藉流動不停的盛宴?
所以,我常說:去探訪非洲的貧民,別給他們吃巧克力。
與全人類未來的福祉相比,太著重口福,有可能折福。
倘若已失去分辨景與境的敏銳,浪漫又從何談起。
這就是我坐在歷史上的胡思亂想,越想越欷歔,為過去的,為未來的。
真正的偉人,有時該為功不為名。
《小有經(jīng)》所云:少思少念少事少語少好少惡等之修為者,不妨一試。
一個人如果在書海中能入不能出,那是人的問題,不是書的問題。
偶像用來尖叫,榜樣用來學(xué)習(xí)。
---------
我在摘錄林夕文中點滴之時,我也收獲了點滴,林夕“在世風(fēng)中,做得世面,不落世故,不沒于人煙,留得住人情,才可曖著人心?!闭f來都不易,做到更艱難,體會與行動往往是脫節(jié)的,體會越深,行動越難。林夕通過一件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體悟出的文字,簡單明白中透析著人情世故的哲理,他寫的題材很廣,什么都可以拿來一議,且都能教我們在累積的平凡感悟中愉快地生活,象他一樣做一個“老嬰孩”??磥硪酝覍r事的一些“抱怨”與“挑踢”也算是缺少一點人情世故,該修煉自身了。
人情與世故,是為人處事的哲學(xué),懂與不懂人生結(jié)果真的不一樣,與財富有關(guān),與快樂無關(guān),糊凃的人照樣快樂。林夕在《人情世故》的歌詞中告訴我們“我行我素/那樣又何苦/我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是啊,正面世故,轉(zhuǎn)面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