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響氣溫日較差的要素
(1)緯度 氣溫日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這是由于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是隨緯度的增高而減小的。普通熱帶地域氣溫日較差為12℃左右;溫帶地域氣溫日較差為8.0~9.0℃;極圈內氣溫日較差為3.0~4.0℃。
(2)時節(jié) 普通夏季氣溫日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緯度地域,一年中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卻呈現(xiàn)在春季。由于固然夏季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白晝溫度高,但由于中高緯度地域晝長夜短,冷卻時間不長,使夜間溫度也較高,所以夏季氣溫日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氣溫日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氣溫日較差。低凹地形,空氣與空中接觸面積大,通風不良,熱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間常為冷空氣沿山坡下沉集合之處,加上輻射冷卻,故氣溫日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圓面積小的關系,氣溫受地表影響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氣的調理,白晝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氣溫日較差通常比同緯度的平地小氣溫日較差小,平地則介于兩者之間,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質量、水汽、雜質相對較少。白晝,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抵達空中的太陽輻射量大,晚上大氣逆輻射弱,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大;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域面積大,大氣質量、水汽、雜質集中在對流層底部。白晝,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晚上大氣逆輻射強,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小。
(4)下墊面性質 由于下墊面的比熱特性和對太陽輻射吸收才能的不同,氣溫日較差也不同。陸地上氣溫日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遠,日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氣溫日較差分別比粘土、淡色土和濕潤嚴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氣 晴天氣溫日較差大于陰(雨)天的氣溫日較差,由于晴天時,白晝太陽輻射激烈,空中增溫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輻射強降溫激烈。大風天的氣溫日較差較小。
(6)地勢 不管什么中央,都是離空中越近,日較差越大,由于大氣的直接熱源是空中長波輻射。
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一樣,在一年中月均勻氣溫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就北半球來說,中、高緯度內陸地域月均勻最高溫度在7月份呈現(xiàn),月均勻最低溫度在1月份呈現(xiàn)。海洋上的氣溫以8月為最高,2月為最低。一年中月均勻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
二、影響氣溫年較差的要素
(1)緯度 氣溫年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增大。這是由于隨緯度的增高,太陽輻射能的年變化增大。例如我國的西沙群島(16°50′N)氣溫年較差只要6℃,上海(31°N)為25℃,海拉爾(49°13′N)到達46℃。低緯度地域氣溫年較差很小,高緯度地域氣溫年較差可達40~50℃。
(2)海陸 由于海陸熱力特性不同,關于同一緯度的海陸相比,大陸地域冬夏兩季熱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響越大,氣溫年較差越小,越遠離海洋,受海洋的影響越小,氣溫年較差越大。普通狀況下,溫帶海洋上年較差為11℃,大陸上年較差可達20~60℃。
此外,地形、天氣及植被等對氣溫年較差的影響與對氣溫日較差的影響相同。
(3)地形 普通狀況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較差越小。
(4)天氣 云雨多的地域小于云雨少的地域。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域小于裸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