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顯堂 周卓群 汪菁馥
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的時候,我們更應記住日本侵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發(fā)展中日友誼,維護亞洲的和平和穩(wěn)定,但要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抬頭和復活。本文忠實記錄了侵華日軍轟炸太平的無恥暴行和給太平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史為鑒,牢記血和淚的教訓,是我們對戰(zhàn)爭最好的紀念,為此,特刊發(fā)此文。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幾十萬國民黨軍隊退入皖南山區(qū)。1938年4月21日日軍調(diào)集駐滬一線的三萬多侵略軍,集中蕪湖、荻港和貴池等地,兩天之后,分兵三路繼續(xù)向南推進。其中第三路日軍從貴池出發(fā),首占青陽縣城。
在此之前,原駐扎青陽的國民黨二十三集團軍已提前撤退,所轄新七師、一四四師、一四五師撤駐太平和涇縣兩地,司令部駐仙源越山潘家大院,新七師駐涇縣茂林,一四四師駐太平曹家莊,一四五師駐太平新豐盛村。
日軍占領(lǐng)青陽縣城后,獲悉太平縣駐有重兵,取消原計劃,進攻石臺會攻太平,待機占領(lǐng)徽州。
一時間內(nèi),太平、廣陽等地成了日軍攻擊的前線,日軍偵察機空中偵察,鎖定目標,然后狂轟亂炸。
自1938年11月至1943年4月止,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日軍從蕪湖機場先后出動飛機200多架次,在仙源、甘棠、三口、秧溪、廣陽、新豐、浮丘坦、滄溪、古竹橋、沙田等地投彈千余枚,炸死炸傷軍民3000余人,房屋數(shù)千間。
古城仙源和廣陽,彈坑密布,一片斷垣殘壁,人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極大損失。
1938年11月1日許,2架日機從西北方向飛臨廣陽上空,低空盤旋一圈后俯沖投彈6枚,城內(nèi)風鳴街一片火海,10多幢房屋化為灰燼,炸死兩男一女。第二天,日機6架,輪番投彈,傷亡多人,炸毀房屋百余間,來廣陽探親的沈三喜被炸得血肉橫飛,肚腸掛于樹梢。11月6日,又有日機8架,先在高空穿插盤旋,用機槍向地面反復掃射、接著俯沖投彈24余枚,中街店房幾乎全被炸毀,煙火至晚不息。三次轟炸石埭縣城廣陽鎮(zhèn),總共炸毀民房76幢,震塌80幢,炸死6人,受傷4人。
1938年11月10日下午3時,日機3架,飛臨秧溪上空,投彈一枚。
1938年11月13下午1時,日機2架飛臨太平縣城上空,投彈6枚,縣政府收發(fā)室、會計室、均被炸毀、傷亡民眾各2人。
翌日,上午8時,日機9架連續(xù)3次計27架次,對縣城進行輪番轟炸,投彈一百數(shù)十枚,并用機槍掃射逃難人群。當時在抗戰(zhàn)前線身負重傷轉(zhuǎn)移到太平后方醫(yī)院治療的將士250多名,駐扎在縣南門外胡家祠堂和趙家支祠,在轟炸中全部遇難身亡。同時,距離胡趙兩祠的太平中學住有近百名抗戰(zhàn)將士,在轟炸中死亡50多人。從東門至南門商店、民宅、古建筑被炸毀294幢,1839人蒙受損失,炸死民眾58人,傷百多人。
同日,日機在甘棠投1枚。18日,日機7架轟炸太平縣城,投彈14枚,富溪橋被炸斷。三次轟炸,損失308290元。
1937年7月15日,太平縣城遭日機轟炸,損失9555元。
1939年7月26日上午8—9時,日機兩次4架轟炸太平縣城,投彈23枚,并用機槍掃射近一個小時,死1人,炸傷1人,毀壞房屋50余幢。
1939年12月3日、4日、6日,太平縣城遭日機轟炸,損失47950元。
1939年12月4日上午,日機3架飛臨甘棠上空,投彈12枚,炸死3人,炸傷2人,毀壞房屋20余幢。
1939年12月8日上午,日機1架在秧溪投彈4枚,炸死2人,炸傷4人。
1940年1月4日,敵機1架,轟炸水東村,投彈6枚,傷6人。1月8日下午,日機1架,轟炸縣城東門,投彈6枚,傷2人毀民居十余間。
1940年3月9日,日機出動3次,共36架次飛臨太平縣城上空,從上午九時開始,在太平縣城低空飛行,尋找目標,先對城郊用機槍掃射,后輪番轟炸,投彈188枚,其中燃燒彈14枚,煙霧漫天,震耳欲聾,一直持續(xù)至下午四時,才緩慢離去。
此次轟炸,毀壞房屋1300幢,太平縣城幾乎夷為平地。具有幾百年歷史、占地二十多畝、宏大輝煌的古建筑群——文廟(亦稱孔廟)全被炸毀,留下面積達3余畝、深5米的巨大彈坑。鄰近的建筑藝術(shù)精湛的察院和城隍廟同時化為廢墟。作為后方臨時醫(yī)院的二十多座各姓宗祠均遭破壞。
店鋪密集商業(yè)最為繁華的南門中街一片火海,損失按當時價計算達486435元。七十多名居民被炸死,其中一名叫張紅英的中年婦女,身體被炸飛到九十米以外的一家屋頂,砸翻屋瓦,落在這家的床頂上,直到尸體腐爛發(fā)臭,才被發(fā)現(xiàn);一名叫聶安榮的老太太,頭被炸飛掛在樹枝上,五臟從樹枝一直拖掛到地上,其狀慘不忍睹。
在這次轟炸中,駐扎在后方臨時醫(yī)院抗日傷員又有100多名遇難身亡。這次轟炸后,太平縣城瓦礫成堆,滿目凄涼。
1940年4月25日,廣陽遭日機輪番轟炸,東西門附近民房均被炸毀。
1940年5月21日,日機6架飛臨廣陽上空,2架盤旋于高空,4架低飛輪番轟炸掃射。廣陽街被炸毀。
1940年10月6日,日機8架轟炸太平縣城,死一人,傷6人。
1940年12月27日,下午3時,日機2架轟炸浮丘坦,投彈2枚,杜氏宗祠被炸毀。
1941年1月12日上午8時50分,日機7架轟炸新豐街、葉沖、張家塢等地,投彈34枚、炸死1人、炸傷3人、毀壞房屋99幢。
1941年4月19日下午1時30分,日機3架在太平縣城關(guān)公園、民眾教育館、縣財委會投彈頭13枚,其中燃燒彈2枚,炸死9人,炸傷4人,民眾教育館房屋、書報均被焚毀。
1943年4月23日下午3時,日機2架飛臨太平縣城上空,在北門外吳姓灰棚投彈1枚,躲藏在灰棚內(nèi)有11名婦女和兒童,由于驚恐萬狀,哭啼叫喊而被敵機發(fā)現(xiàn),敵機炸彈投下,血肉橫飛,無一生還。
侵華日軍對太平的轟炸,是對太平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太平人民的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極其慘重。
據(jù)《太平縣關(guān)于呈報抗戰(zhàn)以來損失等情況》的電文(1945年9月9日由當時縣長王夢梅簽名的上報省政府文件)稱:自1938年11月起,太平縣城被日機轟炸共計22次,損失達4386萬元。
由于敵機的頻繁轟炸,太平縣政府和石埭縣政府被迫多次搬遷,太平縣政府遷到縣城五里之外的三峰庵,后遷到三口、溝村;石埭縣政府從廣陽遷到柳村,又從柳村遷到七都,直到抗戰(zhàn)結(jié)束才重新回城。
當時,為阻擊日本侵略軍的鐵蹄,太平境內(nèi)通往青陽和屯溪的唯一一條公路,曾兩度被多處挖斷,廣陽大橋被炸。
此座鐵橋名永濟,因1911年農(nóng)歷五月十九日廣陽南門外舒溪河上發(fā)生渡船翻船的特大事故,溺水死亡50多人,因此動議修建,1925年春大橋竣工。據(jù)〈石埭縣志〉記載:“為皖南巨工之一”,此后省青屯公路即利用此橋渡河。全橋11孔,長180米,寬7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為皖南山區(qū)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
1942年春,為阻止日軍進攻,國民黨軍政部直屬獨立工兵十四營在營長李天俠的帶領(lǐng)下,奉令炸毀了該橋北端三孔,直至1955年秋季才重新修復通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