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小小的孩子,穿著喜慶的衣裳,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抱拳作揖,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個不停,好不討人喜歡!
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又大多居住在封閉式的公寓樓中,在這樣的狀況下,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弱。小到出生不多久的小寶寶、咿呀學語的幼兒,大到已經(jīng)步入學堂的孩子,在接觸非家庭成員時,很大一部分的孩子表現(xiàn)出的是要么霸道自私、惟我獨尊,要么膽小怯懦、過于害羞。尤其是新春將至,孩子最頻繁的活動就是跟著爸爸媽媽走親訪友,在這個寶寶的社交季,一下子要接觸那么多的陌生人,寶寶“社交困難”是再正常不過了。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征,通過正確的行為引導,就能培養(yǎng)和提升寶寶陌生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讓孩子輕松走出社交困境。
父母希望孩子在新年有什么表現(xiàn),首先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特征,才可以對癥下藥。
●自我中心
二歲以下的幼兒非常的自我中心,不會輕易理會他人的意愿而就范,甚至可說是目中無人,所以父母首先不能過分期望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會懂得太多禮儀,否則便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沖突。
●依附心強
一二歲的孩子,仍會以父母為安全網(wǎng),對父母仍非常依附,不太愿意離開父母去接觸陌生人,甚至父母在視線范圍外也不行,所以需要由父母帶著去接觸陌生人。出門時,別忘了帶上一些孩子習慣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門前如果想帶上一二件心愛的玩具,父母應(yīng)該尊重他的意愿。
●語言限制
二歲半以下的小朋友語言能力不佳,只能以一些兒語或手勢來表達,故不能期望他們見人便會叫人,尤其是遇上新年親朋好友聚首一堂的“大場面”,小朋友通常會感到緊張,未必如大人所愿地叫人。不妨事先教孩子用非語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雙面型寶寶
雙面寶寶,其實是內(nèi)外不一。在家的時候,生龍活虎,出去外面了,就變成一只“紙老虎”,一聲不吭。他們生活在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圈,不擅與外人交往,在陌生人、陌生環(huán)境前顯得膽小和猶豫,所謂典型的“怕生”,亦謂“偏交”。在陌生環(huán)境中,他們變得非常敏感,缺乏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受傷。
【案例】
年初五,媽媽要帶3歲的彬彬去以前的老領(lǐng)導家拜年。為此,媽媽特意提前在家安排了一場禮儀大演習,并千叮嚀萬囑咐孩子見到領(lǐng)導就要叫“爺爺好”,還有“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這樣的祝福話沒少教。
可到了那天,事實卻出乎媽媽的意料。在老領(lǐng)導面前,彬彬仿佛變了個人,無論媽媽怎么暗示他叫人,他都一字不吐。老領(lǐng)導擺了擺手,“沒關(guān)系,小孩子害羞。”還給了封利是彬彬,但小家伙連個謝謝也沒有。媽媽急了,嚴厲命令彬彬道謝,彬彬卻撲進媽媽的懷里哇哇大哭起來。這讓媽媽好不尷尬。
【專家建議】
雙面型寶寶的“怕生”其實是缺乏實踐機會,說明孩子很少外出,與他人交流情況較少。這個年紀的孩子可以送去幼兒園了。家長也應(yīng)多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并適當?shù)亟o予鼓勵。對于第一次見生人不肯開口的孩子,家長不必急于求成,更不要覺得在人前丟了面子而一味地訓斥。萬事開頭難,多鼓勵孩子“爺爺多喜歡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多好”,盡管孩子可能躲到你的身后,但卻加深了記憶,下次就不躲了,見到人也會叫了—這也是一種進步。
平日里,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多和陌生人接觸。當孩子學會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體會到與人交往的樂趣了,家長就要逐漸放開手,讓寶寶學著獨立,從而慢慢成熟起來。
霸道型寶寶
由于父母的溺愛,這類寶寶常常自我為中心,任性,不顧他人感受,甚至有點霸道、自私,想要的東西,不管是誰的,他都要搶到手。不能和同伴和睦相處,對同伴甚至帶攻擊性,一旦不滿足他的欲望,就滿地打滾、哭鬧、生悶氣不理人。
【案例】
小虎子今年4歲,別看年紀小,卻“強”得很。那天,姑姑帶女兒來家中做客,小妹妹看到他有那么多玩具,嚷著要玩,哪知小虎子馬上沖過去將所有玩具抱在自己懷中,還用身子護著,就是不給妹妹玩,嚇得小妹妹號啕大哭。一旁的大人趕緊勸起來,可小虎子說什么也不聽,還嚷嚷著:“就不給,就不給!這都是我的!”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小霸道!
【專家建議】
3—6歲孩子的社交地位可以分為五種:一般型、受歡迎型、受拒絕型、矛盾型、被忽視型。顯然,小虎子屬于受拒絕型。在家里受寵,家長什么事都依著他,此時,一味地勸解是無效的,情緒沖動的孩子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話。因此,硬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讓玩具與他人分享是不現(xiàn)實的。但家長可以通過引導孩子學會與人分享,比如交換玩具,或者在玩具充足的情況下,鼓勵孩子與他人分享,表揚孩子的分享行為。
如果以上不奏效,家長應(yīng)該立即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給予孩子適當?shù)呐u與懲罰,壓壓他的氣焰,他就不會那么霸道了。孩子有了心理積累,自我意識增強,就不會重蹈覆轍。
逃避型寶寶
這類寶寶性格比較孤僻、膽小,少言寡語,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對玩具不感興趣,對任何事情都很冷漠,仿佛看透世事般,儼如一個小大人。其實,他們的膽小、孤獨、甚至逃避現(xiàn)實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
【案例】
一個5歲的孩子其實已經(jīng)懂很多事了,比如茵茵。父母離異后,茵茵跟了媽媽。在幼兒園看到別人的爸爸來接放學,小茵茵很不解,自己的爸爸在哪呢?問媽媽,媽媽都說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要很久才回來??梢淮瓮嫠V?,小伙伴取笑她:“你爸爸才不是在很遠的地方工作呢,我爸爸說你爸爸媽媽離婚了!你沒有爸爸!”茵茵傷心地哭回家,也聽不進媽媽的解釋。從此,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再也不愿意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
【專家建議】
據(jù)調(diào)查,人在童年時期如果有社交恐懼,到成年時期變成社交焦慮,成為一種病態(tài)。童年時,父母離異、虐待、體罰等對孩子的成長都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父母離異不是不可以告訴孩子,而是要在一個孩子心智發(fā)展相對成熟,能理解了的時候,再說出實情。同時要與另一方溝通好,定期來看望孩子,告知孩子,爸爸媽媽即使分開了,也是會愛孩子的,永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作為單親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愛更要加倍,每一個小成績都要給予很大的鼓勵,小的缺點有時不妨忽略。
對于特別逃避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做“感統(tǒng)訓練”或“沙盤”游戲。“感統(tǒng)訓練”是指一些兒童醫(yī)院開設(shè)的專家治療室,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游戲,通過游戲過程中的合作、反應(yīng)來治療。如果寶寶仍不愿意說話,不愿交流,通過“沙盤”游戲各種模擬來分析孩子最缺的是什么—母愛、父愛,還是被忽視或者對一些人、一些過去發(fā)生的不幸的恐懼。
活躍型寶寶
活躍型寶寶是最讓人放心的。性格活潑開朗,在交往中主動性強,容易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和很多同齡人都能玩得來。另外,他們的能力也很強,因此也容易得到同伴以及成人的喜愛。這樣的寶寶在社交中十分成功,稱為“社交小明星”也不為過。
【案例】
3歲的淼淼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童星,無論什么場合,這小家伙從不怯場,總是表現(xiàn)得落落大方,又唱又跳的,好不讓人喜歡!參加了不少演出,也捧回了不少獎項,淼淼越來越有大明星的風范了,大人們對她贊不絕口??梢灿腥苏f了,尾巴翹到天上了,小小年紀就這么愛出風頭……
【專家建議】
活躍型的寶寶往往有比較強的表現(xiàn)欲,而且很自信。但他們對贊言、夸獎等字眼比較敏感,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一方面,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律性,從而獲取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溢美之言會讓他們驕傲自滿,反而不思進取,可能造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種狀況出現(xiàn)。
面對自我感覺太好,甚至有些自戀的孩子,家長應(yīng)適當“潑冷水”—在贊美之余不要忘了讓孩子知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家長應(yīng)適當指出孩子的缺點,比如“今天寶寶對人不夠禮貌”、“今天寶寶有點驕傲了”等。有些童星小時候很出名,長大了就未必很出色。“其實你很平凡。”“與其他人相比,你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如果不是刻意將孩子培養(yǎng)成明星,就要經(jīng)常提醒孩子保持一顆平常人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