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7
【宋】陳振孫 撰
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
○詩集類上
凡無他文而獨(dú)有詩,及雖有他文而詩集復(fù)獨(dú)行者,別為一類。
△《阮步兵集》四卷
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嗣宗撰。其題皆曰《詠懷》。首卷四言十三篇,余皆五言,八十篇,通為九十三篇?!段倪x》所收十七篇而已。
△《宋武帝集》一卷
孝武駿也。
△《梁簡文帝集》五卷
簡文帝綱也。今五卷皆詩,總二百四十四篇。
△《梁元帝詩》一卷
即湘東王繹。
△《謝惠連集》一卷
宋司徒參軍謝惠連撰。本集五卷,今惟詩二十四首。惠連得名早,輕薄多尤累,故仕不顯,死時(shí)財(cái)三十七歲。
△《劉孝綽集》一卷
梁秘書監(jiān)彭城劉孝綽撰。宋仆射勔之孫。本傳稱文集數(shù)十萬言,今所存止此。又言兄弟及群從子侄,當(dāng)時(shí)有七十人,并能屬文,近古未有。其三妹亦并有才學(xué),適徐悱者,文尤清拔,所謂劉三娘者也。今玉臺(tái)集中有悱妻詩。
△《柳吳興集》一卷
梁吳興太守河?xùn)|柳惲文暢撰。僅有十八首。
△《徐孝穆集》一卷
陳太子太傅東海徐陵孝穆撰。本傳稱其文喪亂散失,存者二十卷。今惟詩五十余篇。
△《江總集》一卷
陳尚書令考城江總總持撰。總在陳為太子詹事,以宮禁為長夜之飲。及后主即位,當(dāng)權(quán)任,日為艷詩,君臣昏亂,以至亡國。入隋,為上開府?!短浦炯啡?,《中興書目》七卷,今惟存詩近百首云。
△《陰鏗集》一卷
陳散騎常侍南平陰鏗子堅(jiān)撰。財(cái)三十余篇。杜子美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今考之,未見鏗之所以似太白者。太白固未易似也,子美云爾,殆必有說。
△《薛道衡集》一卷
隋內(nèi)史詩郎河?xùn)|薛道衡玄卿撰,詩凡十九篇。本集三十卷,所存止此。大抵隋以前文集存全者亡幾,多好事者于類書中鈔出,以備家數(shù)也。
△《杜必簡集》一卷
唐著作郎襄陽杜審言必簡撰。工部之祖也。唐初沈、宋以來,律詩始盛行,然未以平側(cè)失眼為忌。審言詩雖不多,句律極嚴(yán),無一失粘者,甫之家傳有自來矣。然遂欲衙官屈、宋,則不可也。
△《薛少保集》一卷
唐太子少保河?xùn)|薛稷嗣通撰。稷,道衡曾孫,魏徵外孫。
△《喬知之集》一卷
唐右司郎喬知之撰。天授中為酷吏所陷死。集中有《緣珠怨》,蓋其所由以致禍也。
△《孟襄陽集》三卷
唐進(jìn)士孟浩然撰。宜城王士源序之。凡二百十八首,分為七類,太常卿韋縚為之重序。
△《崔顥集》一卷
唐司勛員外郎崔顥撰。開元十年進(jìn)士。才俊無行,《黃鶴樓》詩盛傳于世。
△《祖詠集》一卷
唐祖詠?zhàn)?。開元十二年進(jìn)士。
△《崔國輔集》一卷
唐集賢直學(xué)士禮部員外郎崔國輔撰。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應(yīng)縣令舉,為許昌令。天寶中加學(xué)士,后以王鉷近親坐貶。詩凡二十八首。臨海李氏本。后又得石林葉氏本,多六首。
△《綦毋潛集》一卷
唐待制集賢院南康綦毋潛孝通撰。南康,今贛州。
△《儲(chǔ)光羲集》五卷
唐監(jiān)察御史魯國儲(chǔ)光羲撰。與崔國輔、綦毋潛皆同年進(jìn)士,天寶末任偽官,貶死。顧況為集序。
△《常建集》一卷
唐盱眙尉常建撰。
△《王江寧集》一卷
唐籠標(biāo)尉江寧王昌齡少伯撰。與常建俱開元十四年進(jìn)士。二十二年選宏辭,超絕群類。為汜水尉,不護(hù)細(xì)行,貶籠標(biāo)。世亂還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為詩緒密而思清。
△《李頎集》一卷
唐李頎撰。開元二十三年進(jìn)士。
△《崔曙集》一卷
唐崔曙撰。開元二十六年進(jìn)士狀頭。
△《杜工部詩集注》三十六卷
蜀人郭加達(dá)所集九家注。世有稱東坡《杜詩故事》者,隨事造文,一一牽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且其辭氣首末若出一口,蓋妄人依托以欺亂流俗者,書坊輒剿入《集注》中,殊敗人意,此本獨(dú)削去之。福清曾噩子肅刻板五羊漕司,最為善本。
△《門類杜詩》二十五卷
稱東萊徐宅居仁編次,未詳何人。
△《類集詩史》三十卷
莆陽方醇道溫叟編。
△《王季友集》一卷
唐王季友撰。元結(jié)《篋中集》有季友詩二首,今此集有七篇,而《篋中》二首不在焉。杜詩所謂“酆城客子王季友”者,意即其人耶。
△《陶翰集》一卷
唐禮部員外郎丹陽陶翰撰。開元十八年進(jìn)士,次年鴻詞。
△秦隱君集一卷
唐處士秦系公緒撰。系自天寶間有詩名。藩鎮(zhèn)奏辟,皆不就。嘗隱越之剡,泉之南安,至貞元中,年八十余,不知所終。此本南安所刻,余又嘗于宋次道《寶刻叢章》得其逸詩二首,書冊末。
△《岑嘉州集》八卷
唐嘉州刺史南陽岑參撰。文本之曾孫。天寶三載進(jìn)士,為補(bǔ)閥左史郎官,與杜甫唱和。
△《李嘉祐集》一卷
唐臺(tái)州刺史李嘉祐從一撰。天寶七載進(jìn)士。亦號(hào)《臺(tái)閣集》。李肇稱其“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之句,王維取之以為七言,今按此集無之。
△《皇甫冉集》一卷
唐左補(bǔ)闕丹陽皇甫冉茂政撰。與其弟曾齊名。集有獨(dú)孤及序。
△《皇甫曾集》一卷
唐侍御史皇甫曾孝常撰。天寶十二載進(jìn)士。兄冉,后曾三載登第。
△《郎士元集》一卷
唐郢州刺史中山郎士元君胄撰。天寶十五載進(jìn)士。寶應(yīng)中選幾縣官,肅宗詔試中書,補(bǔ)渭南尉,歷拾遺、刺史。
△《包何集》一卷
唐起居舍人延陵包何幼鬧撰。何,融之子,與弟佶齊名。
△《包佶集》一卷
唐秘書監(jiān)包佶撰。天寶六載進(jìn)士,兄何后一年。
△《錢考功集》十卷
唐考功員外郎吳興錢起撰。天寶十載進(jìn)士。世所傳《湘靈鼓瑟》詩斷句用鬼語者,即其試作也。蜀本作《前》、《后集》十三卷。
△《韓翃集》五卷
唐中書舍人韓翃君平撰。天寶十三載進(jìn)士。以“春城飛花”之句受知德宗。
△《顧況集》五卷
唐著作郎吳郡顧況逋翁撰。至德二載進(jìn)士?;矢涀餍颉泧L言吾自為顧況作序,未嘗許他人。況在唐蓋為人推重也。集本十五卷,今止五卷,不全。
△《嚴(yán)維集》一卷
唐秘書郎山陰嚴(yán)維正文撰。至德二載辭藻宏麗科。
△《韋蘇州集》十卷
唐韋應(yīng)物,京兆人,天寶時(shí)為三衛(wèi),后作洛陽丞、京兆府功曹,知滁、江二州。召還,或媢其進(jìn)媒孽之計(jì),出為蘇州刺史。詩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嫚,鎪章刻句,揣合浮切,雖音韻諧婉,屬對(duì)麗密,而閑雅平淡之氣不存矣。獨(dú)應(yīng)物之詩,馳驟建安以還,得其風(fēng)格云。
△《耿湋集》二卷
唐右拾遺河?xùn)|耿湋撰。寶應(yīng)二年進(jìn)士?!兜强朴洝芬蛔鳌熬暋薄?/p>
△《司空文明集》二卷
唐虞部郎中京兆司空曙文明撰。別本一卷,財(cái)數(shù)篇。
△《李端集》三卷
唐杭州司馬趙郡李端撰。大歷五年進(jìn)士。
△《盧綸集》十卷
唐戶部郎中河?xùn)|盧綸允言撰。綸與吉中孚、錢起、韓翃、司空曙、苗發(fā)、崔峒、耿湋、夏侯審、李端皆有詩名,號(hào)大歷十才子。
△《李益集》二卷
唐集賢學(xué)士右散騎常侍李益君虞撰。益,宰相揆之族子。大歷四年進(jìn)士。歌詩與宗人賀齊名,《舊史》本傳稱其少有癡病,防閑妻妾過于苛酷,有“散灰扁戶”之說聞?dòng)跁r(shí),故時(shí)謂妒癡為李益疾。按:世傳《霍小玉傳》,所謂李十郎詩“開簾風(fēng)動(dòng)竹,疑是故人來”者,即益也?!杜f史》所載如此,豈小玉將死,訣絕之言果驗(yàn)耶?抑好事者因其有此疾,遂為此說以實(shí)之也?
△《孟東野集》一卷
唐溧陽尉孟郊東野撰。
△《朱放集》一卷
唐右拾遺吳郡朱放長通撰。按:《藝文志》云襄州人,隱居剡谿,貞元初召為右拾遺不就。
△《朱灣集》一卷
唐永平從事朱灣撰。自號(hào)滄州,其為從事,李勉辟之也。
△《面信陵集》一卷
唐望江令面信陵撰。貞元元年進(jìn)士。
△《長孫佐輔集》一卷
唐長孫佐輔撰。按:《百家詩選》云德宗時(shí)人,其弟公輔為吉州刺史,往依焉,當(dāng)必有所據(jù)也。其詩號(hào)《古調(diào)集》。
△《柳宗元詩》一卷
唐柳宗元撰。子厚詩在唐與王摩詰、韋應(yīng)物相上下,頗有陶、謝風(fēng)氣,古律、絕句總一百四十五篇,在全集中不便于觀覽,因鈔出別行。
△《張籍集》三卷
唐國子司業(yè)張籍文昌撰。川本作五卷。
△《木鐸集》十二卷
張洎所編。錢公輔名《木鐸集》,與他本相出入,亦有他本所無者。
△《張司業(yè)集》八卷、《附錄》一卷
湯中季庸以諸本校定,且考訂其為吳郡人。魏峻叔高刻之平江,續(xù)又得《木鐸集》,凡他本所無者,皆附其末。
△《王建集》十卷
唐陜州司馬王建仲和撰。建長于樂府,與張籍相上下,大歷十年進(jìn)士也。歷官昭應(yīng)縣丞,太和中為陜州司馬。尤長宮詞。
△《王建宮詞》一卷
即集中第十卷錄出別行。
△李長吉集一卷
唐奉禮郎李賀長吉撰。賀不壽,仕不顯,而世多喜言其人,此不復(fù)敘。
△《盧仝集》三卷
唐處士洛陽盧仝撰。自號(hào)玉川子。其詩古怪,而《女兒集》、《小婦吟》、《有所思》諸篇,輒嫵媚艷冶。其第三卷號(hào)集外詩,凡十首。慶歷中有韓盈者為之序。川本止前二卷。
△《劉叉集》二卷
唐處士劉叉撰。附見《新史韓愈傳》。不知何處人,但云“歸齊、魯,不知所終”而已。其《冰柱》、《雪車》二詩,狂怪誠出盧仝右,然豈風(fēng)人之謂哉?
△《楊少尹集》五卷
唐河南少尹楊巨源景山撰。按:韓退之有《送楊少尹序》,蓋自司業(yè)為少尹。稱其都少尹者,乃其鄉(xiāng)里也?!端囄闹尽纺嗽铺秃又猩僖?,誤。第三卷末二十余篇,有目無詩。
△《武元衡集》一卷
唐宰相武元衡伯蒼撰。初用莆田李氏本傳錄,后以石林葉氏本校,益以六首,及李古甫唱酬六首。川本作二卷。
△《張碧歌詩集》一卷
唐張碧太碧撰?!端囄闹尽吩曝懺獣r(shí)人。集中有《覽貫休上人時(shí)》,或剿入之也。
△《陳羽集》一卷
唐東宮衛(wèi)佐陳羽撰。貞元八年陸贄下第二人。
△《羊土諤集》一卷
唐詩御史羊士諤撰。貞元元年進(jìn)士。竇群引為御史,共傾李吉甫者也。
△《鮑溶集》五卷
唐鮑溶撰。元和四年進(jìn)士。
△《竇拾遺集》一卷
唐左拾遺扶風(fēng)竇叔向撰。包何為序。群、常、牟、庠、鞏,皆其子也。
△《賈長江集》十卷
唐長江尉范陽賈島閬仙撰。韓退之有《送無本》詩,即其人也。后返初服,舉進(jìn)士不第,文宗時(shí)作飛謗,貶長江。會(huì)昌初以普州參軍卒。本傳所載如此。今遂寧刊本首載大中墨制云:“比者禮部奏卿風(fēng)狂,且養(yǎng)疾關(guān)外,今卻攜卷軸潛至京城,遇朕微行,聞卿諷詠,觀其志業(yè),可謂屈人,是用顯我特恩,賜卿墨制,宜從短簿,別俟殊科?!迸c傳所稱誹謗不同。蓋宣宗好微行,小說載島應(yīng)對(duì)忤旨,好事者撰此制以實(shí)之,安有微行而顯著訓(xùn)詞者?首稱“奏卿風(fēng)狂”,尤為可笑,當(dāng)以本傳為正,本傳亦據(jù)《墓志》也。唐貴進(jìn)士科,故《志》言責(zé)授長江,如溫飛卿亦謫方城尉,當(dāng)時(shí)為鄉(xiāng)貢進(jìn)士不博上州刺史則簿尉,固宜謂之責(zé)授。若使今世進(jìn)士得罪而責(zé)授簿尉,則惟恐責(zé)之不早耳。
△《姚少監(jiān)集》十卷
唐秘書少監(jiān)姚合撰。崇之曾孫也。元和十一年進(jìn)士。嘗為杭州刺史,開成末終秘書監(jiān)。川本卷數(shù)同、編次異。
△《莊南杰集》一卷
唐進(jìn)士莊南杰撰。與賈島同時(shí)。
△《李涉集》一卷
唐國子太學(xué)博士李涉撰。渤之弟也。
△《殷堯藩集》一卷
唐侍御史殷堯藩撰。元和元年進(jìn)士。
△《章孝標(biāo)集》一卷
唐秘書省正字章孝標(biāo)撰。元和十四年進(jìn)士。
△《熊儒登集》一卷
唐西川從事熊儒登撰。元和中人。執(zhí)易,其從侄也。
△《西川集》一卷
唐施肩吾撰。元和十五年進(jìn)士。
△《雍裕之集》一卷
唐雍裕之撰。未詳何時(shí)人。
△《張南史集》一卷
唐試參軍范陽張南史季直撰。
△《王涯集》一卷
唐宰相王涯廣津撰。
△《袁不約集》一卷
唐袁不約還樸撰。長慶三年進(jìn)士。其年試《麗龜賦》。
△《追昔游編》三卷
唐宰相李紳公垂撰。皆平生歷官及遷謫所至,述懷紀(jì)游之作也。余嘗書其后云:“讀此編,見其飾智矜能,夸榮殉勢,益知子陵、元亮為千古高人。”
△《朱景玄集》一卷
唐太子諭德朱景玄撰。
△《朱慶余集》一卷
唐朱可久慶余撰。以字行,受知于張籍,寶歷二年進(jìn)士。
△《李義山集》三卷
唐太學(xué)博士李商隱義山撰。
△《溫飛卿集》七卷
唐方城尉溫庭筠飛卿撰。
△《張祜集》十卷
唐處士張祜承吉撰。
△《丁卯集》二卷
唐郢州刺史丹陽許渾用晦撰。太和五年進(jìn)士。
△《李遠(yuǎn)集》一卷
唐建州刺史李遠(yuǎn)求古撰。
△《于鵠集》一卷
唐于鵠撰。與張籍同時(shí),未詳其人。
△《薛瑩集》一卷
唐薛瑩撰,號(hào)《洞庭集》。文宗時(shí)人,集中多蜀詩,其曰“壬寅歲”者,在前則為長慶四年,后則為中和二年,未知定何年也。
△《薛逢集》一卷
唐秘書監(jiān)薛逢陶臣撰。會(huì)昌元年進(jìn)士。
△《喻鳧集》一卷
唐烏程尉喻鳧撰。開成五年進(jìn)士。
△《潘咸集》一卷
唐潘咸撰。不知何人,與喻鳧同時(shí),《藝文志》不載。
△《項(xiàng)斯集》一卷
唐丹徒尉江東項(xiàng)斯子遷撰。初受知于張籍水部,而楊敬之祭酒亦知之,有“逢人說項(xiàng)斯”之句。會(huì)昌四年進(jìn)士。
△《渭南集》一卷
唐渭南尉趙嘏承祐撰。壓卷有“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當(dāng)時(shí)稱為“趙倚樓”?!鳌恶R戴集》一卷唐馬戴虞臣撰。以上二人皆會(huì)昌五年進(jìn)士。
△《薛許昌集》十卷
唐許昌節(jié)度使薛能撰。會(huì)昌六年進(jìn)士。
△《李群玉集》三卷
唐宏文校書澧陽李群玉文山撰。裴休以處士薦。集后有《乞假歸別業(yè)》及《朝士送行》詩。
△《曹鄴集》一卷
唐洋州刺史曹鄴撰。大中四年進(jìn)士。
△《津陽門詩》一卷
唐鄭嵎撰。大中五年進(jìn)士。或作愚者,非也,愚嘗為嶺南節(jié)度,好著錦半臂者,非此鄭嵎也。“津陽”者,華清宮門名。
△《劉駕集》一卷
唐劉駕司南撰。大中六年進(jìn)士。
△《李頻集》一卷
唐建州刺史新定李頻德新撰。大中八年進(jìn)士。姚合之婿也。
△《李端公集》一卷
唐詩御史李郢楚望撰。大中十年進(jìn)士。
△《儲(chǔ)嗣宗集》一卷
唐儲(chǔ)嗣宗撰。大中十三年進(jìn)士。
△《司馬先輩集》一卷
唐司馬札撰。與儲(chǔ)嗣宗同時(shí)。
△《李廓集》一卷
唐武寧節(jié)度李廓撰。程之子也。
△《于濆集》一卷
唐于濆子漪撰。咸通二年進(jìn)士。
△《李昌符集》一卷
唐膳部員外郎李昌符撰。咸通四年進(jìn)士。
△《司空表圣集》十卷
唐兵部侍郎司空圖表圣撰。咸通十年進(jìn)士。別有全集,此集皆詩也。其子永州刺史荷為后記。
△《聶夷中集》一卷
唐華陰尉聶夷中撰。咸通十二年進(jìn)士。
△《許棠集》一卷
唐宛陵許棠文化撰。亦咸通十二年進(jìn)士。
△《林寬集》一卷
唐林寬撰。與李頻、許棠皆同時(shí),集有送二人詩。
△《周繇集》一卷
唐周繇撰。咸通十三年進(jìn)士。
△《無譏集》四卷
唐崔櫓撰。僖宗時(shí)人。
△《章碣集》一卷
唐章碣撰。亦僖宗時(shí)人。
△《高蟾集》一卷
唐御史中丞高蟾撰。乾符三年進(jìn)士。
△《崔涂集》一卷
唐崔涂禮山撰。光啟四年進(jìn)士。
△《云臺(tái)編》三卷
唐都官郎中宜春鄭谷守愚撰。光啟三年進(jìn)士。
△《香奩集》二卷、《入內(nèi)廷后詩集》一卷、《別集》三卷
唐翰林學(xué)士韓偓致光撰。
△《唐英集》三卷
唐翰林學(xué)士吳融子華撰。融與偓皆龍紀(jì)元年進(jìn)士。
△《張蠙集》一卷
唐張蠙象文撰。乾寧二年進(jìn)士。
△《靈溪集》七卷
唐校書郎上饒王貞白有道撰。乾寧二年進(jìn)士。其集有自序,永豐人有藏之者,洪景盧得而刻之。詩雖多,在一時(shí)儕輩未為工也。
△《翁承贊集》一卷
唐諫議大夫京兆翁承贊文堯撰。乾符二年進(jìn)士。
△《褚載集》一卷
唐褚載厚之撰。
△《王轂集》一卷
唐王轂虛中撰。二人皆乾寧五年進(jìn)士。
△《浣花集》一卷
蜀韋莊撰。唐乾寧元年進(jìn)士也。
△《王駕集》一卷
唐彭城王駕大用撰。大順元年進(jìn)士。自號(hào)守素先生。
△《喻坦之集》一
卷唐喻坦之撰。
△《張喬集》二卷
唐進(jìn)士九華張喬撰。喬與許棠、張蠙、鄭谷、喻坦之等同時(shí),號(hào)“十哲”。喬試京兆,《月中桂》詩擅場,傳于今,而《登科記》無名,蓋不中第也。
△《高駢集》一卷
唐淮南節(jié)度使高駢撰。
△《周賀集》一卷
唐周賀撰。嘗為僧,名清塞,后反初服。別本又號(hào)《清塞集》。
△《李洞集》一卷
唐李洞撰。與張喬同時(shí),稱“余杭明經(jīng)”。潘熙載編。
△《曹唐集》一卷
唐桂林曹唐堯賓撰。有《大、小游仙》詩。
△《來鵬集》一卷
唐豫章來鵬撰。咸通中舉進(jìn)士不第。
△《任藩集》一卷
唐任藩撰。或作翻。客居天臺(tái),有《宿帢幘山》絕句,為人所稱。今城中巾子山也。
△《玄英集》十卷
唐處士新定方干撰。
△《唐風(fēng)集》三卷
唐九華山杜荀鶴撰。
△《詠史詩》三卷
唐邵陽胡曾撰。凡一百五十首。曾,咸通末為漢南從事。
△《羅江東集》十卷
唐羅隱昭諫撰。
△《劉滄集》一卷
唐進(jìn)士劉滄蘊(yùn)靈撰。
△《羅鄴集》一卷
唐羅鄴撰。
△《曹松集》一卷
唐曹松夢征撰。天復(fù)元年進(jìn)士。別本與印本互有詳略,但別本《大游仙》十三首,乃曹唐詩也。
△《比紅兒詩》一卷
唐鄜州從事羅虬撰。紅兒者,雕陰官妓杜也。
△《唐彥謙集》一卷
唐河中節(jié)度副使襄陽唐彥謙茂業(yè)撰。號(hào)鹿門先生。
△《秦韜玉集》一卷
唐秦韜玉撰。
△《東浮集》九卷
唐荊南崔道融撰。自稱“東甌散人乾寧乙卯永嘉山齋編成”,蓋避地于此。今缺第十卷。
△《唐詩》三卷
崔道融撰。皆四言詩,述唐中世以前事實(shí),事為一篇,篇各有小序,凡六十九篇。
△《裴說集》一卷
唐裴說撰。天祐三年進(jìn)士狀頭,唐蓋將亡矣。說后為禮部員外郎,世傳其《寄邊衣》古詩甚麗,此集無之,僅有短律而已,非全集也。其詩有“避亂一身多”之句。
△《劉得仁集》一卷
唐進(jìn)士劉得仁撰。公主之子,累舉不第而卒。
△《唐求集》一卷
唐唐求撰。與顧非熊同時(shí),《藝文志》不載。
△《李山甫集》一卷
唐魏博從事李山甫撰。唐末進(jìn)士不第。
△《邵謁集》一卷
唐國子生曲江邵謁撰。集后有胡賓王者為之序,言其沒后,降巫賦詩,自稱“邵先輩”,殆若今世請大仙之類耶?
△《李推官披沙集》六卷
唐李咸用撰。其八世孫兼孟達(dá)居宛陵,亦能詩,嘗為臺(tái)州,出其家集,求楊誠齋作序。
△《于武陵集》—卷
△《周濆集》一卷
△《陳光集》一卷
△《劉威集》一卷
以上皆唐人。于武陵,大中進(jìn)士。余莫詳出處。濆集《藝文志》不載。
△《殷文珪集》一卷
唐殷文珪撰。乾寧五年進(jìn)士。后仕南康。其子曰崇義,歸朝更姓名,即湯悅也。
△《盧士衡集》一卷
后唐盧士衡撰。天成二年進(jìn)士。
△《劉昭禹集》一卷
湖南天策府學(xué)士桂陽劉昭禹撰。
△《熊皦屠龍集》一卷
五代晉九華熊皦撰。后唐清泰二年進(jìn)士。集中多下第詩,蓋老于場屋者。
△《符蒙集》一卷
題符侍郎。同光三年進(jìn)士也。同年四人,蒙初為狀頭,覆試為第四。
△《李建勛集》一卷
南唐宰相李建勛撰。
△《孟賓于集》一卷
五代進(jìn)士孟賓于撰。仕湖南、江南。
△《廖匡圖集》一卷
湖南從事寥匡圖撰。
△《江為集》一卷
五代建安江為撰。為王氏所誅,當(dāng)漢乾祐中。
△《劉乙集》一卷
似唐末五代人?!端囄闹尽凡惠d。其詩怪而不律,亦不工。
△《文丙集》一卷
稱布衣文丙,未詳何人。
△《蔣吉集》一卷
△《蘇拯集》一卷
△《王周集》一卷
皆未詳何人。
△《顧非熊集》一卷
唐盱眙主簿顧非熊撰。況之子,會(huì)昌五年進(jìn)士。
△《吳興集》一卷
唐僧吳興謝皎然清晝撰。康樂十世孫。顏魯公為刺史,與之唱酬,其后刺史于頔為作集序。所居龍興寺之西院,今天寧寺是也。又嘗居杼山寺。
△《靈一集》一卷
唐僧,與皇甫曾同時(shí)。
△《無可集》一卷
唐僧賈無可撰。島弟也。
△《禪月集》十卷
唐僧蘭溪貫休撰。姓姜氏,后入蜀。
△《白蓮集》十卷
唐僧齊己撰。長沙胡氏。
△《棲白集》一卷
△《修睦東林集》一卷
△《尚顏供奉集》一卷
皆唐僧。貫休而下,盡唐末人也。
△《薛濤集》一卷
唐成都妓女薛濤撰。字洪度,號(hào)薛校書,世傳奏授,恐無是理,殆一時(shí)州鎮(zhèn)褒借為戲,如今世《白帖》借補(bǔ)之類耶。濤得年最長,至近八十。
△《李季蘭集》一卷
唐女冠,與劉長卿同時(shí),相譏調(diào)之語見《中興間氣集》。
△《魚玄機(jī)集》一卷
唐女冠。坐妒殺女婢抵死。余嘗言婦女從釋入道,有司不禁,亂禮法、敗風(fēng)俗之尤者。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
○詩集類下
△《伍喬集》一卷
本江南進(jìn)士,后歸朝。
△《李九齡集》一卷
洛陽李九齡撰。乾德二年進(jìn)士第三人。
△《巴東集》三卷
丞相萊國忠愍公下邽寇準(zhǔn)平仲撰。初,以將作監(jiān)丞知巴東縣,自擇其詩百余首,且為之序,今刻于巴東。
△《忠愍公集》三卷
河陽守范雍得寇公詩二百首,為三卷,今刻板道州。
△《草堂集》二卷
處士巨鹿魏野仲先撰。
△《巨鹿東觀集》十卷
野之子閑集其父詩四百篇,薛田為之序。野既沒,贈(zèng)著作郎,故以“東觀”名集。
△《潘逍遙集》一卷
四門助教廣陵潘閬逍遙撰。嘗賜及第,后坐追奪,或云坐盧多遜黨,追捕變姓名,僧服入中條山,卒于泗州。又有嚴(yán)陵刻本同,少卷末三首。
△《東里楊聘君集》一卷
處士鄭圃楊樸契元撰。太宗嘗召對(duì),拜郎中不受,以其子為長水尉。
△《滕工部集》一卷
滕白撰。篇首《寄陳摶》,知為國初人。又有《右省懷山中》及《臺(tái)中寄朱從事》詩,則其揚(yáng)歷清要亦多矣。史傳亡所見,未有考也,后見《實(shí)錄》載,嘗以戶部判官為南面前轉(zhuǎn)運(yùn)使,坐軍糧損折免官。
△《王嵒集》一卷
王嵒撰。集中有《春日感懷上滕白郎中》,蓋亦國初人。又有“圣駕親征河?xùn)|”及有“甲午避寇,全家欲下荊南”之語,則是李順亂蜀之歲,嵒蓋蜀人也耶?
△《漁舟集》五卷
處士成都郭震希聲撰。自稱汾陽山人。李畋為作集序。淳化四年忽作詩曰:“朝出東門游,東門好春色。青青原上草,莫放征馬食?!痹勱I獻(xiàn)書,言蜀利病,未幾順賊已作矣。
△《王初歌詩集》一卷
王初撰。未詳何人。有《延平天慶觀》詩,當(dāng)是祥符后人也。
△《書臺(tái)集》三卷
處士南隆朱有大有撰。自稱云臺(tái)山人。天禧中王晦叔守蜀,以古風(fēng)六十言遺之。“書臺(tái)”者,其所居坊名也。
△《甘棠集》一卷
知制誥上蔡孫僅鄰幾撰。咸平元年進(jìn)士第一人,后其兄何一榜。嘗從何通判陜府,以所賦詩集而序之,首篇曰“甘棠思循吏”,故以名集。僅兄弟皆不壽,故不大顯。
△《錢希白歌詩》二卷
翰林學(xué)士吳越錢易希白撰。廢王倧之子。咸平二年進(jìn)士第二人,景德二年制科。初,錢氏歸國,群從皆補(bǔ)官,獨(dú)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皆第進(jìn)士,昆至諫議大夫,易子彥遠(yuǎn)、明逸又皆以賢良方正入等。宋興,父子兄弟制舉登科者,惟錢氏一門。易有集百五十卷,未見,家止有此及《滑稽集》四卷而已。
△《和靖集》三卷、《西湖紀(jì)逸》一卷
處士錢唐林逋君復(fù)撰。梅圣俞為之序?!都o(jì)逸》者,近時(shí)桑世昌澤卿所輯遺文逸事也。
△《清風(fēng)集》一卷
職方員外郎鮑當(dāng)撰。
△《石曼卿歌詩集》一卷
秘閣校理宋城石延年曼卿撰。自為序,石介復(fù)為作序。其仕以三舉進(jìn)士,為三班奉職,出處詳見歐陽公所作《墓志》。
△《呂文靖集》五卷
丞相許國文靖公壽春呂夷簡坦夫撰。文靖不以文鳴,而其詩清潤和雅,未易及也。
△《藥名詩》一卷司
封郎中陳亞亞之撰。咸平五年進(jìn)士。有集三卷,《藥名詩》特其一體爾。如“馬嘶曾到寺,犬吠乍行村”,“吏辭如賀日,民送似迎時(shí)”,皆佳句,不在此集也。
△《金陵覽古詩》三卷
虞部員外郎楊備撰。億之弟也。
△《李問集》一卷
國子博士廣陵李問舜俞撰。
△《晁君成集》十卷、《別集》一卷
新城令晁端友君成撰。東坡為作序。補(bǔ)之,其子也。
△《擊壤集》二十卷
處士共城邵雍堯夫撰。自為之序。始自共城徙河南,卒于熙寧十年,謚康節(jié)?!鳌杜R川詩選》一卷汪藻彥章得《半山別集》,皆罷相后山居時(shí)老筆。過江失之,遂于《臨川集》錄出。又言有表、啟十余篇,不存一字。
△《注荊公集》五十卷
參政眉山李璧季章撰。謫居臨川時(shí)所為也。助之者曾極景建。魏鶴山為作序。
△《注東坡集》四十二卷、《年譜》、《目錄》各一卷
司諫吳興施元之德初與吳郡顧景蕃共為之。元之子宿從而推廣,且為《年譜》,以傳于世。陸放翁為作序,頗言注之難,蓋其一時(shí)事實(shí),既非親見,又無故老傳聞,有不能盡知者。噫,豈獨(dú)坡詩也哉!注杜詩者非不多,往往穿鑿傅會(huì),皆臆決之過也。沈括先與坡同在館閣,后察訪兩浙,至杭,求坡近詩簽貼,以為訕懟李定等,論詩置獄,實(shí)本于括云。
△《山谷集》三十卷、《外集》十一卷、《別集》二卷
黃庭堅(jiān)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即《豫章前》、《后集》中詩也。《別集》者,慶元中莆田黃汝嘉增刻。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年譜》二卷
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jìn)德堂以后。今《外集》所載數(shù)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注亦惟取《前集》而已。監(jiān)丞黃■〈田〉子耕者,其諸孫也,既會(huì)粹《別集》,復(fù)盡取其平生詩,以歲月次第編錄,且為之《譜》,今刊板括蒼。青城史容儀甫近注《外集》,“外集”者,謂山谷曾欲以“前”“后”仿《莊子》為“內(nèi)”、“外”也。
△《后山集》六卷、《外集》五卷
陳師道無己撰。亦于正集中錄出入《詩派》。江西宗派之說,出于呂本中居仁。前輩固有議其不然者矣。后山雖曰見豫章之詩,盡棄其學(xué)而學(xué)焉,然其造詣平澹,真趣自然,實(shí)豫章之所缺也。
△《注黃山谷詩》二十卷、《注后山詩》六卷
新津任淵子淵注。鄱陽許尹為序。大抵不獨(dú)注事而兼注意,用功為深。二集皆取前集。陳詩以魏衍集記冠焉。
△《盧載雜歌詩》一卷
盧載厚元撰。集中有與胡則、錢惟演往來詩。
△《琴軒集》一卷
題南榮浪翁李有慶撰。與石昌言、任師中同時(shí)。卷末贈(zèng)答十二絕,闕其六。其曰癸巳歲者,殆皇祐中耶?
△《元章簡玉堂集》十卷
參政元絳厚之撰。
△《劉景文集》一卷
左藏庫使知隰州劉季孫景文撰。環(huán)慶死事將平之子也。東坡嘗薦之。坡在杭,季孫寄詩,有“四海共知霜鬢滿,重陽曾插菊花無”之句,其詩慷慨有氣,如其為人。
△《廣諷味集》五卷
吏部侍郎南京王欽臣仲至撰。
△《海門集》八卷
渤海張重撰。有《上蘇子瞻內(nèi)翰》詩,又有《與張伯玉游鑒湖晚歸》詩。伯玉知越州當(dāng)嘉祐末,而東坡為翰苑在元祐間,重皆與同時(shí),特未詳其人。
△《王岐公宮詞》一卷
王珪禹玉撰。
△《逸民鳴》一卷
盱江李樵撰。泰伯之侄孫。
△《湛推官集》一卷
長樂湛鴻季潛撰。紹圣初韓昌國序。
△《青山集》三十卷
朝奉郎當(dāng)涂郭祥正功父撰。初見賞于梅圣俞,后見知于王介甫,仕不達(dá)而卒。李端叔晚寓其鄉(xiāng),祥正與之爭名,未嘗同堂語,至為俚語以譏誚之,則其為人不足道也。
△《方秘校集》十卷
莆田方惟深子通撰。其父屯田龜年葬吳,遂為吳人。與朱伯原厚善,以女嫁伯原之子。嘗舉進(jìn)士冠其鄉(xiāng),不第,晚得興化軍助教,年八十三以卒。王荊公最愛其詩精詣警絕。始余得其詩二卷,乃其侄孫蕭山宰翱所編,后乃知莆中嘗刊板,為十卷,且載程俱致道所作《墓志》于末。曾慥《詩選》直以為姑蘇人者,誤也?!对娺x》又言荊公愛其“春江渺渺”一絕,手書之,遂載《臨川集》。曾紆《南游記舊》亦云,而其詩則“客帆收浦”者也。二詩皆不在今集中,豈以《臨川集》已收故耶?二本大略同,亦微有出入。
△《慶湖遺老集》九卷、《拾遺》二卷
朝奉郎共城賀鑄方回撰。自序言外監(jiān)知章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慶忌,以慶為姓,居越之湖澤,今所謂鏡湖者,本慶湖也,避漢安帝及清河王諱,改為賀氏,慶湖亦轉(zhuǎn)為鏡,未知其說何所據(jù)也。其《東山樂府》,張文潛序之。鑄后居吳下,葉少蘊(yùn)為作傳,詳其出處,且言與米芾齊名,然鑄生皇祐壬辰,視米芾猶為前輩也。
△《操縵集》五卷
周邦彥撰。亦有前集中所無者。
△《得全居士集》三卷
趙鼎元鎮(zhèn)撰。全集號(hào)《忠正德文》。其曾孫璧別刊其詩,附以樂府。陸游曰:忠簡謫朱崖,臨終自書銘旌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眴韬?!可不謂偉人乎!
△《高隱集》七卷
高隱處士蘄春林敏功子仁撰。嘗以《春秋》預(yù)鄉(xiāng)薦不第。有詩文百卷,號(hào)《蒙山集》,兵火后不存。
△《無思集》四卷
林敏修子來撰。敏功之弟。
△《柯山集》二卷
齊安潘大臨邠老撰。所謂“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者也。
△《溪堂集》五卷、《補(bǔ)遺》二卷
臨川謝逸無逸撰。
△《竹友集》七卷
謝薖幼槃撰。逸之弟。
△《日涉園集》十卷
廬山李彭商老撰。公擇之從孫。
△《清虛集》一卷
豫章洪朋龜父撰。
△《老圃集》一卷
諫議大夫洪芻駒父撰。
△《西渡集》一卷
中書舍人洪炎玉父撰。洪氏兄弟四人,其母黃魯直之妹,不淑,早世所為賦《毀壁》者也。龜父舉進(jìn)士不第,其季羽鴻父坐上書元符入籍終其身。芻、炎皆貴,而芻靖康失節(jié)貶廢,羽詩不傳。
△《陵陽集》四卷、《別集》二卷
韓駒子蒼撰。
△《還還集》二卷
直龍圖閣江陵高荷子勉撰。
△《東湖集》三卷
樞密豫章徐俯師川撰。禧之子,亦魯直諸甥也,思陵以黃庭堅(jiān)故召用之,丞相呂頤浩作書,具道上旨,而一時(shí)或言其由中人以進(jìn)。其初除大坡也,程俱在西掖,繳奏不行,奉祠去,其然乎否耶?然俯在位,亦不聞?dòng)兴饕病?/p>
△《東萊集》二十卷、《外集》二卷
中書舍人呂本中居仁撰。希哲之孫,好問之子,而祖謙之伯祖也,撰《江西宗派》者。后人亦以其詩入派中。
△《具茨集》十卷
晁沖之叔用撰。沖之在群從中亦有才華,而獨(dú)不第。紹圣以來,黨禍既作,超然獨(dú)往,侍郎公武子止,蓋其子也。
△《青溪集》一卷
臨川汪革信民撰。呂居仁序之。
△《倚松集》二卷
臨川饒節(jié)德操撰。后為僧,號(hào)如璧。
△《遠(yuǎn)游堂集》二卷
知江州蘄春夏倪均父撰。
△《歸叟集》一卷
開封王直方立之撰。其高祖顯事晉邸,至樞密使。直方喜從蘇、黃諸名士游,家有園池,娶宗女,為假承奉郎,自號(hào)歸叟,年甫四十而死。
△《李希聲集》一卷
秘書丞李錞希聲撰。與徐師川、潘邠老同時(shí)。
△《楊信祖集》一卷
楊符信祖撰。未詳出處。
△《陳留集》一卷
開封江端本子之撰。以上至林子仁,皆入《詩派》。
△《七里先生自然集》七卷
江端友子我撰。端本兄也,休復(fù)鄰幾之孫。其父懋相有遺澤,子我以遜端本。靖康初吳敏元中薦子我,召見賜出身,為京官,后至太常少卿。
△《臨漢居士集》七卷
南豐曾纮伯容撰。其父阜子山,于子固為從兄弟。
△《懷峴居士集》六卷
曾思顯道撰。纮之子也。阜嘗將漕湖南,后家襄陽。纮父子皆有官,而皆高亢不仕。楊誠齋序其詩,以附《詩派》之后。
△《見南山集》二十卷
秘閣修撰吳興劉燾無言撰。
△《灊山集》三卷
中書舍人龍舒朱翌新仲撰。
△《曾文清集》十五卷
禮部侍郎章貢曾幾吉父撰。本朝曾氏三望,最初溫陵宣靖公公亮明仲;次南豐舍人鞏子固兄弟,然其祖致堯起家,又在溫陵之先矣;其后則幾之族也,自贛徙河南,與其兄楙叔夏、開天游皆嘗貳春楙至尚書,開沮和議得罪,并有名于世。又有長兄弼為湖北提舉學(xué)士,渡江溺死。幾以其遺澤補(bǔ)官,銓試第一,賜上舍出身。清江三孔之甥也。紹興末,幾已老,始擢用。乾道中年八十三以死,號(hào)茶山先生,其子逢、逮皆顯于時(shí)。
△《天臺(tái)集》十卷、《外集》四卷、《長短句》三卷
附臨海陳克子高撰。李庚子長跋其后云,刪定,鄉(xiāng)人也,少時(shí)侍運(yùn)判公貽序,宦學(xué)四方,曾慥《詩選》敘為金陵人,蓋失其實(shí)。今考集中首末多在建康,且嘗就試焉,當(dāng)是僑寓也?!对娺x》又言不事科舉,以呂安老薦入幕府得官。按集有《聞榜》二絕,則嘗應(yīng)舉矣。又有甲午歲所作詩云三十四,則其生當(dāng)在元豐辛酉,得官入幕蓋已老矣。詩多情致,詞尤工。
△《簡齋集》十卷
參政洛陽陳與義去非撰。其先蓋蜀人,東坡所傳陳希亮公弼者,其曾祖也。崇、觀間尚王氏經(jīng)學(xué),風(fēng)雅幾廢絕,而去非獨(dú)以詩鳴,中興后遂顯用。
△《西溪居士集》五卷
剡川姚寬令威撰。待制舜明廷輝之子。兄宏令聲為刪定官,得罪秦檜,死大理獄。寬為六部監(jiān)門,逆亮入寇,寬言木德所照,必?zé)o虞。言驗(yàn),將除郎,召對(duì),得疾仆殿上卒。遂用其弟憲令則,后至執(zhí)政。
△《集句詩》三卷
江陰葛次仲亞卿撰。勝仲之兄。兄弟皆為大司成。
△《盧溪集》七卷
直敷文閣廬陵王庭珪民瞻撰。政和八年進(jìn)士。仕不合棄去,隱居數(shù)十年,坐作詩送胡邦衡除名,徙辰州,年已七十矣。阜陵初政,召為國子監(jiān)主簿,九十余乃終。寄祿才承奉郎,澤竟不及后。周益公在位,欲委曲成就之,卒不可。
△《韋齋小集》一卷
朱松喬年撰。
△《玉瀾集》一卷
朱槔逢年撰。韋齋之弟,晦庵之叔父也。嘗夢為玉瀾堂之游甚異,有詩紀(jì)之。
△《云壑隱居集》三卷
南城蔡楠堅(jiān)老撰。宜和以前人,沒于乾道庚寅。曾公卷、呂居仁輩皆與之倡和。
△《陳正獻(xiàn)集》十卷
丞相福正獻(xiàn)公莆田陳俊卿應(yīng)求撰。紹興八年進(jìn)士第二人。乾淳聞名相,與虞并父異論去國。
△《靜泰堂集》十卷
參政莆田龔茂良實(shí)之撰。黃公度以莆人魁天下,陳正獻(xiàn)次之。故事:拜黃甲,推最老者一人,最少者一人。是歲茂良年最少,莆人以為盛事。后參大政,相位久虛,實(shí)行相事,坐撻曾覿直省官忤阜陵意,用謝廓然賜出身入臺(tái)擊罷之,遂謫英州以沒。其風(fēng)節(jié)凜凜,為世名臣。
△《寓山集》三卷
吳興沈仲喆明遠(yuǎn)撰。丞相該之侄。紹興五年進(jìn)士,改官為江西運(yùn)管。嘗為《悲扇工》詩,忤魏良臣,陷以深文,奪三官,不得志以卒。
△《劍南詩藁》二十卷、《續(xù)藁》六十七卷
陸游務(wù)觀撰。初為嚴(yán)州,刻前集藁,止淳熙丁未。自戊申以及其終,當(dāng)嘉定庚午,二十余年為詩益多,其幼子遹復(fù)守嚴(yán)州,續(xù)刻之。篇什之富以萬計(jì),古所無也。
△《雪巢小集》二卷
東魯林憲景思撰。初寓吳興,從徐度敦立游,后為參政賀允中子忱孫婿,寓臨海。其人高尚,詩清澹,五言四韻古句尤佳,殆逼陶、謝。梁谿尤延之、誠齋楊廷秀皆為之序,且為《雪巢賦》及記。余為南城,其子游謁至邑,以家集見示,愛而錄之,及守天臺(tái),則板行久矣,視所錄本稍多。然其暮年詩似不逮其初,往往以貧為累,不能不衰索也。
△《王季夷北海集》二卷
北海王嵎季夷撰。紹淳間名士,寓居吳興,陸務(wù)觀與之厚善。三子甲、田、申皆登科。
△《易足居士自鳴集》十五卷
鄱陽章甫冠之撰。居吳下,自號(hào)轉(zhuǎn)庵,作易足堂,韓無咎為之記。
△《屏山七者翁》十卷
從事郎崇安劉■〈王畢〉平父撰。子翚彥沖之子也。
△《玉雪小集》六卷、《外集》七卷
太常博士龍泉何偁德?lián)P撰。隆興初,在朝言和議,觸時(shí)相,去后遂不復(fù)召,歷麾節(jié)而卒。
△《雪山集》三卷
富川王質(zhì)景文撰。質(zhì)游太學(xué),治《詩》有聲,仕為樞屬。嘗著《詩解》三十卷,未之見也。
△《景物類要詩》十卷
東陽曹冠宗臣撰。隨物為題,類事成詩,凡二百余篇。冠為秦檜客,與其孫塤同登甲科。未幾秦亡,奪前名恩數(shù),再赴廷試,仕至知郴州。
△《同庵集》一卷
吳興施士衡德求撰。嘗試中教官,為宣州簽?zāi)唬鴱U,雖牽復(fù),仕竟不進(jìn)。
△《楠山老人集》八卷
龍泉季相文成撰。
△《三逕老人碔砆集》十三卷
福建提舉常平昭武杜圯受言撰。胡憲原仲為之序。其上世龍圖閣直學(xué)士鎬本常州無錫人,其孫天章閣待制■〈木巳〉,于圯為曾祖。
△《谷城集》五卷
建安黃銖子厚撰?;掴肿餍?,極稱之。
△《松坡集》七卷、《樂府》一卷
丞相豫章京鏜仲遠(yuǎn)撰。鏜使金執(zhí)節(jié),驟用。其在相位,當(dāng)韓侂胄用事,無所立。
△《白石道人集》三卷
鄱陽姜夔堯章撰。千巖蕭東夫識(shí)之于年少客游,以其兄之子妻之。石湖范至能尤愛其詩,楊誠齋亦愛之,嘗稱其《歲除舟行》十絕,以為有裁云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夔頗解音律,進(jìn)樂書免解。不第而卒。詞亦工。
△《轉(zhuǎn)庵集》一卷
閣門舍人永嘉潘檉德久撰。
△《王秘監(jiān)集》四卷
永嘉王楠木叔撰。
△《平庵悔藁》十五卷、《后編》六卷
太府卿松陽項(xiàng)安世平父撰?!盎谵弧闭?,以語言得罪,悔不復(fù)為也。自序當(dāng)慶元丙辰,《后編》自丁巳終壬戌。
△《醒庵遺珠集》十卷
臨川俞國寶撰。淳熙前人。
△《東平集》二十七卷
鞏豐仲至撰。淳熙甲辰進(jìn)士。
△《白石丁稿》一卷
三山黃景說巖老撰。淳熙辛丑進(jìn)士。
△《復(fù)齋漫稿》二卷知臺(tái)州黃■〈田〉子耕撰。
△《梅山詩稿》六卷、《續(xù)稿》五卷
括蒼姜特立邦杰撰。以父死事得西班,累舉不第。晚為閣職,春坊攀附,己酉龍飛,恩至節(jié)度使,周鹽公、留衛(wèi)公皆為其所閑。特立詩亦粗佳,韓無咎、陸務(wù)觀皆愛之。本亦士人也,涂轍一異,儼然{執(zhí)目}御之態(tài),豈其居使之然耶?
△《泠然齋集》十二卷
山陰蘇泂召叟撰。丞相子容四世孫,師德仁仲之孫。
△《曾谹父詩詞》一卷
知臺(tái)州曾惇谹父撰。紆之子也,皆在臺(tái)時(shí)所作。
△《瓦全居士詩詞》二卷
太常博士寧海王澡身甫撰。初名津,字子知。
△《疏寮集》三卷
四明高似孫續(xù)古撰。少有俊聲,登甲辰科,不自愛重,為館職,上韓侂胄生日詩九首,皆暗用“錫”字,為時(shí)清議所不齒。晚知處州,貪酷尤甚。其讀書以隱僻為博,其作文以怪澀為奇,至有甚可笑者,就中詩猶可觀也。
△《徐照集》三卷
永嘉徐照道暉撰。自號(hào)山民。
道暉又字靈暉,致中又字靈淵,紫芝又字靈秀,翁卷又字靈舒,是為“四靈”。水心為選詩。
△《徐璣集》二卷
徐璣致中撰。
△《翁卷集》一卷
翁卷靈舒撰。
△《趙師秀集》二卷、別本《天樂堂集》一卷
趙師秀紫芝撰。四人者,號(hào)“永嘉四靈”,皆為晚唐體者也。惟師秀嘗登科改官,亦不顯。
△《李孟達(dá)集》一卷
宗正丞宣城李兼孟達(dá)撰。唐末李咸用《披沙集》者,即其遠(yuǎn)祖也。嘗知臺(tái)州,時(shí)稱善士。
△《柯東海集》十五卷
莆田柯夢得東海撰。嘗試春官不第。
△《山中集》一卷
莆田趙庚夫仲白撰。兩上春官不第,以取應(yīng)得右選,不得志而沒。劉潛夫志其墓,擇其詩百篇,屬趙南塘序而傳之。
△《磬沼集》一卷
崇仁羅鑒正仲撰。樞密春伯之從弟?!绊嗾印闭邽槌兀虻厍廴珥嗳弧?/p>
△《茅齋集》二卷
南城鄧?yán)^祖撰。
△《梔林集》十卷
吳郡沈繼祖撰。慶元初有為察官者,家富州,豈即其人耶?人固不足道,詩亦無可觀者。
△《花翁集》一卷
開封孫惟信季蕃撰。在江湖中頗有標(biāo)致,多見前輩,多聞舊事,善雅談,長短句尤工。嘗有官,棄去不仕。
△《惠崇集》十卷
淮南僧惠崇撰。與潘閬同時(shí),在九僧之?dāng)?shù),亦善畫。
△《天竺靈苑集》三卷、《采遺》一卷
錢塘僧遵式撰。所謂“式懺主”者也。
△《渚宮集》三卷
錢塘僧文瑩道溫撰。及識(shí)蘇子美,嘗題其詩后,欲挽致于歐陽永叔,而瑩辭不往,老于荊州之金鑾。鄭毅為作序。
△《揀金集》一卷
螺江僧可尚撰。有送徐鉉詩,蓋國初人。
△《螺江集》一卷
僧有朋撰。號(hào)囷山禪師,族陳氏,閩帥巖六世孫。
△《參寥集》十二卷
僧道潛撰。唐人。舊有號(hào)參寥子者,用《莊子》語也。
△《物外集》三卷
僧德洪覺范撰。
△《瀑泉集》十二卷
僧祖可正平撰。蘇養(yǎng)直之弟,有惡疾,號(hào)癩可。
△《真隱集》三卷
僧善權(quán)巽中撰。靖安人。落魄嗜酒。
△《化庵湖海集》二卷
僧法具圖復(fù)撰。吳興人。
△《浯溪集》二十一卷
僧顯萬撰。洪景盧作序。前二卷為賦,余皆詩也。
△《女郎謝希孟集》二卷
閩人謝景山之妹,嫁陳安國,年三十三而死。其詩甚可觀,歐公為之序,言有古淑女幽閑之風(fēng)雅,非特婦人之言也。景山者,按歐陽《詩話》,言“謝伯初字景山,當(dāng)天圣景祐間,以詩知名。余謫夷陵,景山方為許州法曹,以長韻見寄,頗多佳句。仕不偶,困窮以卒,詩亦不見于世?!贝诵蛴盅跃吧缴僖赃M(jìn)士一舉甲科??肌兜强朴洝?,天圣二年甲科但有謝伯景,而謝伯初者乃在寶元元年。公謫夷陵,當(dāng)景祐三年,景山已為法曹,則非寶元登第者。名字差齲如此,未可考也。
△《處士女王安之集》一卷
簡池王亢子倉之女尚恭,字安之,年二十,未嫁而死,乾道戊子也??鹤灾酒淠?。有任公鼐者,為作集序,援歐公所序謝希孟為比,而稱其詩不傳。今余家有之,任蓋未之見也。
△《英華集》三卷
李季萼死后為鬼仙事,見《夷堅(jiān)志縉云人傳》。其集亦怪矣。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歌詞類
△《花間集》十卷
蜀歐陽炯作序,稱衛(wèi)尉少卿字宏基者所集,未詳何人。其詞自溫飛卿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此近世倚聲填詞之祖也。詩至晚唐、五季,氣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長短句獨(dú)精巧高麗,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曉者,放翁陸務(wù)觀之言云爾。
△《南唐二主詞》一卷
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撰。卷首四闋,《應(yīng)天長望遠(yuǎn)行》各一、《浣溪沙》二,中主所作,重光嘗書之,墨跡在盱江晁氏,題云:先皇御制歌詞。余嘗見之,于麥光紙上作撥鐙書,有晁景迂題字,今不知何在矣。余詞皆重光作。
△《陽春錄》一卷
南唐馮延巳撰。高郵崔公度伯易題其后,稱其家所藏最為詳確,而《尊前》、《花間》諸集,往往謬其姓氏,近傳歐陽永叔詞亦多有之,皆失其真也。世言“風(fēng)乍起”為延巳所作,或云成幼文也。今此集無有,當(dāng)是幼文作,長沙本以寘此集中,殆非也。
△《家宴集》五卷
序稱子起,失其姓氏。雍熙丙戌歲也。所集皆唐末五代人樂府,視《花間》不及也。末有《清和樂》十八章,為其可以侑觴,故名“家宴”也。
△《珠玉集》一卷
晏元獻(xiàn)公殊撰。其子幾道嘗言,先公為詞,未嘗作婦人語,以今考之,信然。
△《張子野詞》一卷
都官郎中吳興張先子野撰。李常公擇為六客堂,子野與焉。所賦詞卒章云“也應(yīng)傍有老人星”,蓋以自謂,是時(shí)年八十余矣。東坡倅杭,數(shù)與唱酬,聞其買妾,為之賦詩,首末皆用張姓事?!秴桥d志》稱其晚年漁釣自適,至今號(hào)張釣魚灣,死葬并山下,在今多寶寺。
△《杜壽域詞》一卷
京兆杜安世壽域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
△《六一詞》一卷
歐陽文忠公修撰。其間多有與《花間》、《陽春》相混者,亦有鄙褻之語一二廁其中,當(dāng)是仇人無名子所為也。
△《樂章集》九卷
柳三變耆卿撰。景祐元年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hào)柳屯田。初磨勘及格,昭陵以其浮薄罷之,后乃更名永。其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尤工于羈旅行役。若其人則不足道也。
△《東坡詞》二卷
蘇文忠公軾撰。集中《戚氏》,敘穆天子、西王母事,世不知所謂,李端叔跋詳之。蓋在中山燕席間有歌此闋者,坐客言調(diào)美而詞不典,以請于公,公方觀《山海經(jīng)》,即敘其事為題,使妓再歌之,隨其聲填寫,歌竟篇就,才點(diǎn)定五六字而已。端叔時(shí)在幕府目擊,必不誣,或言非坡作,豈不見此跋耶?今坡詞多有刊去此篇者。
△《山谷詞》一卷
黃太史庭堅(jiān)撰。
△《淮海集》一卷
秦觀撰。
△《晁無咎詞》一卷
晁補(bǔ)之撰。晁嘗云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他人不能及也。然二公之詞,亦自有不同者,若晁無咎佳者,固未多遜也。
△《后山詞》一卷
陳師道撰。
△《閑適集》一卷
晁端禮次膺撰。熙寧六年進(jìn)士。兩為縣令,忤上官,坐保甲事,中以危法廢徙,晚乃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xié)律,三閱月而卒。其從侄說之志其墓。
△《晁叔用詞》一卷
晁沖之撰。壓卷《漢宮春梅》詞行于世,或云李漢老作,非也。
△《小山集》一卷
晏幾道叔原撰。其詞在諸名勝中,獨(dú)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其為人雖縱弛不羈,而不茍求進(jìn),尚氣磊落,未可貶也。
△《清真詞》二卷、《后集》一卷
周邦彥美成撰。多用唐人詩語隱括入律,渾然天成。長調(diào)尤善鋪敘,富艷精工,詞人之甲乙也。
△《東山寓聲樂府》三卷
賀鑄方回撰。以舊譜填新詞而別為名以易之,故曰“寓聲”。
△《東堂詞》一卷
毛滂澤民撰。本以“斷魂分付潮回去”見賞東坡得名,而他詞雖工,未有能及此者。
△《溪堂詞》一卷
謝逸無逸撰。
△《竹友詞》一卷
謝薖幼槃撰。
△《冠柳集》一卷
王觀通叟撰。號(hào)王逐客。世傳“霜瓦鴛鴦”,其作也。詞格不高,以“冠柳”自名,則可見矣。
△《姑溪集》一卷
李之儀端叔撰。
△《聊復(fù)集》一卷
安定郡王趙令畤德麟撰。
△《后湖詞》一卷
蘇庠養(yǎng)直撰。
△《大聲集》五卷
萬俟雅言撰。嘗游上庠不第,后為大晟府制撰。周美成、田不伐皆為作序。
△《石林詞》一卷
葉夢得少蘊(yùn)撰。
△《蘆川詞》一卷
三山張?jiān)芍僮谧?。坐送胡邦衡詞得罪秦相者也。
△《赤城詞》一卷
陳克子高撰。詞格頗高麗,晏、周之流亞也。
△《簡齋詞》一卷
陳與義撰。
△《劉行簡詞》一卷
劉一止撰。嘗為《曉行》詞盛傳于京師,號(hào)劉曉行。
△《順庵樂府》五卷
康與之伯可撰。與之父倬惟章詭誕不檢,事見《揮麈錄》。與之又甚焉,嘗挾吳下妓趙芷以遁。與蘇師德仁仲有隙,遂與蘇玭訓(xùn)直之獄。玭,仁仲之子,而常同子正之婿也。與之受知于子正,一朝背之,士論不齒。周南仲嘗為作傳,道其實(shí)如此。世所傳康伯可詞鄙褻之甚,此集頗多佳語,陶定安世為之序,王性之、蘇養(yǎng)直皆稱之,而其人不自愛如此,不足道也。
△《樵歌》一卷
朱敦儒希真撰。
△《初寮詞》一卷
王安中撰。
△《丹陽詞》一卷
葛勝仲撰。
△《酒邊集》一卷
戶部侍郎向子諲伯恭撰。自號(hào)薌林。
△《漱玉集》一卷
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元祐名士格非文叔之女,嫁東武趙明誠德甫。晚歲頗失節(jié)。別本分五卷。
△《得全詞》一卷
趙忠簡鼎元鎮(zhèn)撰。
△《焦尾集》一卷
韓元吉撰。
△《放翁詞》一卷
陸游撰。
△《石湖詞》一卷
范成大撰。
△《友古詞》一卷
左中大夫莆田蔡伸伸道撰。自號(hào)友古居士。君謨之孫。
△《相山詞》一卷
王之道彥猷撰。
△《浩歌集》一卷
蔡楠堅(jiān)老撰。
△《于湖詞》一卷
張孝祥安國撰。
△《稼軒詞》一卷
寶謨閣待制濟(jì)南辛棄疾幼安撰。信州本十二卷,卷視長沙為多。金亮之殞,朝廷乘勝取四十郡,未幾班師,復(fù)棄數(shù)郡。京東義士耿京據(jù)東平府,遣掌書記辛棄疾赴行在,京后為裨將張安國所殺,棄疾擒安國以歸,斬之,詳見《朝野雜記》。
△《可軒曲林》一卷
盱江黃人杰叔萬撰。
△《王武子詞》一卷
未詳其名字。
△《樂齋詞》一卷
向滈豐之撰。
△《鳳城詞》一卷
三山黃定泰之撰。乾道壬辰榜首。
△《竹坡詞》一卷
周紫芝撰。
△《介庵詞》一卷
趙彥端撰。
△《竹齋詞》一卷
吳興沈瀛子壽撰。
△《書丹詞》一卷
眉山程垓正伯撰。王稱季平為作序。
△《燕喜集》一卷
曹冠宗臣撰。
△《退圃詞》一卷
鎮(zhèn)洮馬寧祖奉先撰。
△《省齋詩余》一卷
衡陽廖行之天民撰。
△《克齋詞》一卷
苕溪沈端節(jié)約之撰。
△《敬齋詞》一卷
臨川吳鎰仲權(quán)撰。
△《逃禪集》一卷
清江楊無咎補(bǔ)之撰。世所傳“江西墨楊”,即其人也。
△《袁去華詞》一卷
豫章袁去華宣卿撰。
△《樵隱詞》一卷
毛幵平仲撰。
△《盧溪詞》一卷
王庭珪民瞻撰。
△《知稼翁集》一卷
考功郎官莆田黃公度師憲撰。紹興戊午大魁。坐與趙忠簡往來,得罪秦檜,流落嶺表。更化召對(duì)為郎,未幾死,年財(cái)四十八。
△《呂圣求詞》一卷
檇李呂渭老圣求撰。宣和末人,嘗為朝士。
△《退齋詞》一卷
長沙侯延慶季長撰。壓卷為天寧節(jié)《萬年歡》,又有庚寅京師作《水調(diào)》,則大觀元年也。
△《金石遺音》一卷
石孝文次仲撰。
△《歸愚詞》一卷
葛立方常之撰。
△《信齋詞》一卷
葛剡謙問撰。
△《澗壑詞》一卷
雙井黃談子默撰。
△《懶窟詞》一卷
東武侯寘彥周撰。其曰母舅晁留守者,謙之也。紹興中以直學(xué)士知建康。
△《王周士詞》一卷
長沙王以寧周士撰。
△《哄堂集》一卷
盧炳叔易撰。
△《定齋詩馀》一卷
三山林淳太沖撰。
△《漫堂集》一卷
豐城鄧元南秀撰。
△《養(yǎng)拙堂詞集》一卷
董鑒明仲撰。
△《坦庵長短句》一卷
趙師俠介之撰。
△《晦庵詞》一卷
李處全粹伯撰。淳熙中侍御史。
△《近情集》一卷
鄱陽王大受仲可撰。
△《野逸堂詞》一卷
歷陽張孝忠正臣撰。
△《松坡詞》一卷
京鏜仲遠(yuǎn)撰。
△《默軒詞》一卷
豫章劉德秀仲洪撰。慶元中為簽樞。
△《岫云詞》一卷
長沙鍾將之仲山撰。嘗為編修官。
△《西樵語業(yè)》一卷
廬陵楊炎止?jié)套?/p>
△《云谿樂府》四卷
魏子敬撰。未詳何處人。
△《西園鼓吹》二卷
徐得之思叔撰。
△《李東老詞》一卷
李叔獻(xiàn)東老撰。
△《東浦詞》一卷
韓玉溫甫撰。
△《季氏花萼集》五卷
廬陵李氏兄弟五人:洪子大、漳子清、泳子永、洤子召、淛子秀,皆有官閥。
△《好庵游戲》一卷
莆田方信孺孚若撰。開禧中使入金國,后至廣西漕。
△《鶴林詞》一卷
簡池劉光祖德修撰。紹熙名臣,為御史、起居郎,晚以雜學(xué)士終。蜀之耆德。有文集,未見。
△《笑笑詞集》一卷
臨江郭應(yīng)祥承禧撰。嘉定間人。自《南唐二主詞》而下,皆長沙書坊所刻,號(hào)“百家詞”。其前數(shù)十家皆名公之作,其末亦多有濫吹者。市人射利,欲富其部帙,不暇擇也。
△《蕭閑集》六卷
蔡伯堅(jiān)撰。靖之子陷金者。
△《吳彥高詞》一卷
吳激彥高撰。米元章之婿,亦陷金,二人皆貴顯。
△《白石詞》五卷
姜夔堯章撰。
△《西溪樂府》一卷
姚寬令威撰。
△《洮湖詞》一卷
金壇陳從古晞?lì)佔(zhàn)?/p>
△《審齋詞》一卷
東平王千秋錫老撰。
△《海野詞》一卷
曾覿撰。孝宗潛邸人,怙寵依勢,世號(hào)“曾龍”者也。龍名大淵。
△《蓮社詞》一卷
張掄才甫撰。
△《梅溪詞》一卷
汴人史達(dá)祖邦卿撰。張約齋磁為作序。不詳何人。
△《竹屋詞》一卷
高觀國賓王撰。亦不詳何人。高郵陳造并與史二家序之。
△《劉改之詞》一卷
襄陽劉過改之撰。
△《泠然齋詩馀》一卷
蘇泂召叟撰。
△《蒲江集》一卷
永嘉盧祖皋申之撰。
△《欵乃集》八卷
昭武嚴(yán)次山撰?!皻E”音“曖”,“乃”如字,余嘗辨之甚詳。
△《花翁詞》一卷
孫惟信季蕃撰。
△《蕭閑詞》一卷
韓疁子耕撰。
△《注坡詞》二卷
仙谿傅干撰。
△《注琴趣外篇》三卷
江陰曹鴻注葉石林詞。
△《注清真詞》二卷
曹杓季中注。自稱一壺居士。
△《樂府雅詞》三卷、《拾遺》二卷
曾慥編。
△《復(fù)雅歌詞》五十卷
題鲖陽居士序,不著姓名。末卷言宮詞音律頗詳,然多有調(diào)而無曲。
△《草堂詩馀》二卷
△《類分樂章》二十卷
△《群公詩余前后編》二十二卷
△《五十大曲》十六卷
△《萬曲類編》十卷
皆書坊編集者。
△《陽春白雪》五卷
趙稡夫編。取《草堂詩余》所遺以及近人之詞。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二
○章奏類
凡無他文而獨(dú)有章奏,及雖有他文而章奏復(fù)獨(dú)行者,亦別為一類。
△《漢名臣奏》一卷
△《陸宣公奏議》二十卷
唐宰相嘉興陸贄敬輿撰。又名《榜子集》。
△《令狐公表奏》十卷
唐宰相華原令狐楚愨士撰。楚長于應(yīng)用,嘗以授李商隱。
△《苑文正公奏議》二卷
范仲淹撰。
△《諫垣存藁》三卷
韓琦撰。
△《富文忠劄子》十六卷
富弼撰。平生歷官、辭免、陳情之文也。
△《從諫集》八卷
歐陽修撰。
△《南臺(tái)諫垣集》二卷
參政信安趙抃閱道撰。
△《范蜀公奏議》二卷
學(xué)士蜀忠文公成都范鎮(zhèn)景仁撰。
△《包孝肅奏議》十卷
樞密副使合肥包拯希仁撰。
△《呂獻(xiàn)可章奏》十六卷
御史中丞呂晦獻(xiàn)可撰。
△《經(jīng)緯集》十四卷
樞密副使會(huì)稽孫抃元規(guī)撰。
△《傅獻(xiàn)簡奏議》四卷
傅堯俞撰。
△《范忠宣彈事》五卷、《國論》五卷
范純?nèi)首?/p>
△《范德孺奏議》二十五卷
龍圖閣直學(xué)士范純粹德孺撰。文正公三子,中子純禮彝叟至尚書右丞,純粹守邊有將才。文正嘗謂仁得其忠、禮得其靜、粹得其略。其長子純祐天成尤英悟,不幸病廢蚤世,富文忠深惜之,為作墓志。
△《盡言集》十三卷
諫議大夫元城劉安世器之撰。
△《王明叟奏議》二卷
翰林學(xué)士海陵王覿明叟撰。坐黨籍謫臨江而卒。其在朝專論蘇、程朋黨之弊,以為深患。
△《丁騭奏議》一卷
右正言毗陵丁騭撰。元祐中在諫垣。嘉祐二年進(jìn)士也。
△《諫垣集》二卷
陳瓘撰。
△《閑樂奏議》一卷
殿中侍御史建陽陳師錫伯修撰。熙寧九年第進(jìn)士,裕陵素知其文行,擢為第三人。蘇軾知湖州,師錫掌書記,軾下御史獄,師錫篤賓友之義,安輯其家。軾入西掖,薦自代,明著其事。師錫在元豐已為察官,坐論進(jìn)士習(xí)律罷去,建中靖國再入,未幾又罷。
△《得得居土戇草》一卷
正言眉山任伯雨德翁撰。其論蔡卞、章惇欲廢宣仁尤切,故卞深恨之,故獨(dú)貶嶺外。
△《龔彥和奏議》一卷
殿中侍御史河間龔夬彥和撰。以上四人皆建中靖國言事官,極論蔡京者也。
△《石林奏議》十五卷
葉夢得撰。
△《連寶學(xué)奏議》二卷
寶文閣學(xué)士安陸連南夫鵬舉撰。紹興初知饒州,捍御有功。及和議成,南夫知泉州,上表略曰“不信亦信,其然豈然”,又曰“雖虞舜之十二州,昔皆吾有;然商于之六百里,當(dāng)念爾欺”,由是得罪。
△《若溪奏議》一卷
資政長城劉班希范撰。嘗以同知三省樞密院扈從隆祐南幸。
△《毗陵公奏議》二十五
卷張守撰。
△《陳國佐奏議》十二卷
禮部侍郎赤城陳公輔國佐撰。政和三年上舍釋褐首選,紹興初為諫官。
△《胡忠簡奏議》四卷
胡銓撰。
△《玉山表奏》一卷
汪應(yīng)辰撰。
△《陳正獻(xiàn)奏議》二十卷、《表劄》二十卷
陳俊卿撰。
△《龔實(shí)之奏藁》六卷
龔茂良撰。
△《南軒奏議》十卷
張栻撰。
△《胡獻(xiàn)簡奏議》八卷、《臺(tái)評(píng)》二卷
禮部尚書會(huì)稽胡沂撰。
△《梅溪奏議》三卷
太子詹事樂清王十朋龜齡撰。
△《省齋歷官表奏》十二卷周必大撰。
△《軒山奏議》二卷
王藺撰。
△《北山戇議》一卷
戶部侍郎濡須王蘧少愚撰。藺之兄,開禧中諫用兵。
△《李祭酒奏議》一卷
國子祭酒錫山李祥元德撰。慶元初論救趙忠定得罪者。
△《齊齋奏議》三十卷、《掖垣繳論》四卷、《銀臺(tái)章奏》五卷、《臺(tái)諫論》二卷、《昆命元龜說》一卷
倪思撰。
○文史類
△《文心雕龍》十卷
梁通事舍人東莞劉勰彥和撰。勰后為沙門,名慧地。
△《文章緣起》一卷
梁太常卿樂安任昉彥升撰。但取秦、漢以來,不及《六經(jīng)》。
△《詩品》三卷
梁記室參軍潁川鍾嶸仲偉撰。以古今作者為三品而評(píng)之,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
△《史通》二十卷
唐崇文館學(xué)士劉知幾子玄撰?!缎率贰芬詾楣ぴX古人,拙于用己,然為書亦博矣?!笆吠ā闭?,漢封司馬遷后為史通子,而亦兼《白虎通》之義也。
△《史通析微》十卷
唐柳璨撰。譏評(píng)劉氏之失。
△《史例》三卷
唐右補(bǔ)闕劉餗鼎卿撰。知幾次子也。
△《賦門魚鑰》十五卷
進(jìn)士馬稱撰。編集唐蔣防而下至本朝宋祁諸家律賦格訣。
△《詩格》一卷
題魏文帝,而所述詩或在沈約后,其為假托明矣。
△《詩格》一卷、《詩中密旨》一卷
唐王昌齡撰。
△《評(píng)詩格》一卷
唐李嶠撰。嶠在昌齡之前,而引昌齡《詩格》八病,亦未然也。
△《二南密旨》一卷
唐賈島撰。凡十五門,恐亦依托。
△《文苑詩格》一卷
稱白氏,尤非也。
△《詩式》五卷、《詩議》一卷
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詩之體。
△《風(fēng)騷指格》一卷
唐僧齊己撰。
△《詩格》一卷
沙門神或撰。
△《處囊訣》一卷
金華僧保暹撰。
△《流類手鑒》一卷
僧虛中撰。
△《詩評(píng)》一卷
桂林僧(原闕)淳撰。
△《擬皎然十九字》一卷
稱正字王元撰。不知何人。
△《炙轂子詩格》一卷
唐王叡撰。
△《詩格要律》一卷
進(jìn)士王夢簡撰。
△《緣情手鑒詩格》一卷
題樵人李宏宣撰。未詳何人,當(dāng)在五代前。
△《風(fēng)騷要式》一卷
徐衍述。亦未詳何人。
△《琉璃堂墨客圖》一卷不
著名氏。
△《雅道機(jī)要》二卷
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稱徐寅撰。
△《金針詩格》一卷
白居易撰。
△《續(xù)金針格》一卷
梅堯臣撰。大抵皆假托也。
△《詩評(píng)》一卷
不知名氏。
△《御選句圖》一卷
太宗皇帝所選楊徽之詩十聯(lián),真宗皇帝所選送劉琮詩八聯(lián)。
△《唐詩主客圖》一卷
唐張為撰。所謂“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鮑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標(biāo)目。余有升堂、及門、入室之殊,皆所謂“客”也。近世詩派之說殆出于此,要皆有未然者。
△《句圖》一卷
唐李洞撰。
△《文章玄妙》一卷
唐任藩撰。言作詩聲病、對(duì)偶之類。凡世所傳詩格,大率相似。余嘗書其末云:“論詩而若此,豈復(fù)有詩矣。唐末詩格污下,其一時(shí)名人,著論傳后乃爾,欲求高尚,豈可得哉?”
△《詩苑類格》三卷
李淑撰。
△《林和靖摘句圖》一卷
林逋詩句。
△《詩三話》一卷
無名氏。
△《詩話》一卷
歐陽修撰。
△《續(xù)詩話》一卷
司馬光撰。
△《楊氏筆苑句圖》一卷、《續(xù)》一卷
黃鑒編。蓋楊億大年之所嘗舉者。皆時(shí)賢佳句?!独m(xù)》者,不知何人,亦大年所書唐人句也,所錄李義山、唐彥謙之句為多。西昆體蓋出二家。
△《惠崇句圖》一卷
僧惠崇所作。
△《孔中丞句圖》一卷
“中丞”者,或是孔道輔耶?
△《雜句圖》一卷
不知何人所集。皆本朝人詩也。自魏文帝《詩格》而下二十七家已見《吟窗雜錄》。
△《吟窗雜錄》三十卷
莆田蔡傅撰。君謨之孫也。取諸家詩格、詩評(píng)之類集成之,又為《吟譜》,凡魏、晉而下能詩之人,皆略具其本末,總為此書。麻沙嘗有刻本,節(jié)略不全。
△《劉貢父詩話》一卷
劉攽撰。
△《后山詩話》二卷
陳師道撰。
△《潛溪詩眼》一卷
范溫元寶撰。祖禹之子。
△《石林詩話》一卷
葉夢得撰。
△《續(xù)詩話》一卷
無名氏。
△《許彥周詩話》一卷
襄邑許顗撰。
△《天廚禁臠》三卷
僧惠洪撰。
△《四六談麈》一卷
謝伋景思撰。
△《四六話》一卷
王铚性之撰。
△《韻語陽秋》二十卷
葛立方撰。
△《漁隱叢話》六十卷、《后集》四十卷
新安胡仔元任撰。待制舜陟之子,居湖州,自號(hào)苕溪漁隱。
△《■〈鞏上石下〉溪詩話》十卷
莆田黃徹常明撰。
△《續(xù)廣本事詩》五卷
聶奉先撰。雖曰廣孟啟之舊,其實(shí)集詩話耳。
△《山陰詩話》一卷
李兼孟達(dá)撰。
△《詩家老杜詩評(píng)》五卷、《續(xù)》一卷
莆田方深道集。
△《選詩句圖》一卷
高似孫編。
△《杜詩發(fā)揮》一卷
金華社旃仲高撰。
△《觀林詩話》一卷
楚東吳聿子書撰。未詳何人。
△《文說》一卷
南城包揚(yáng)顯道錄朱侍講論文之語。
△《四六余話》一卷
楊淵撰。未詳何人。視前二家為泛雜。
△《艇齋詩話》一卷
曾季貍裘父撰。
△《賓朋宴話》三卷
太子中舍致仕貴溪丘昶孟陽撰。南唐進(jìn)士,歸朝宰數(shù)邑。著此書十五篇,敘唐以來詩賦源流。天禧辛酉鄧賀為序。
△《西清詩話》三卷
題無為子撰?;蛟徊探{使其客為之也。
宣和間臣寮言其議論專以蘇軾、黃庭堅(jiān)為本。奉圣旨,蔡絳落職勒停,詳見《能改齋漫錄》。
△《環(huán)溪詩話》一卷
臨川吳沆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