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連接、工業(yè)產品的溢出導致我們可以有上萬款杯子、每天都有五百部電影可選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而作為產品的制造者,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在這同質化泛濫的市場中脫引而出?
別說你的產品缺營銷、缺用戶、缺技術,那些是都可以解決的,但有一個概念是可遇不可求的,就是——“想象力”。
想象力到底是誰給的?
一般來說想象力都是一個企業(yè)的leader先發(fā)起,很少是底下一個員工發(fā)起的,因為想象力的背后是巨大的改變,是對產品定位的巨大改變。一個企業(yè)如果不給用戶提供想象力,那么企業(yè)是無法快速占領用戶心智的。
消費升級,就是消費者想象力的升級,根本不僅僅是因為消費者兜里有錢了。在工業(yè)時代,一個品牌告訴消費者跟我走,消費者就買單跟他走。但是,今天消費者的想象力逐步超越了品牌所帶給消費者的想象力。
這個時代的第一個背景是消費升級,而消費升級還有一個大背景是全球性消費升級。也就是說:
廣告已死——廣而告之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
品牌危機——一群品牌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消失。從之前的通訊巨頭成為第一個被用戶遺忘的對象,近十年世界五百強很多消費類品牌在市場上逐漸消失,甚至像如今一些風頭正勁的品牌都有可能不復存在。
為什么?因為消費者的迭代速度實在太快了,消費者現(xiàn)在都不只是80后和90后的區(qū)別,甚至是90年和93年的都不一樣。
產品快死——產品流轉的速度越來越快,跟電影上映一樣,三天不好立馬下線,產品的死亡速度越來越快。
第二個大背景“萬物互聯(lián),智慧生活”。
它是一種技術力的推動。85后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原住民。誰是萬物互聯(lián)的原住民? 00后。因為00后才真正從一生出來就開始用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產品。
比如朋友的女兒一生出來就開始用有傳感器的奶瓶,她的床已經變成了智能的床和互聯(lián)網連的床;她的每一次翻身甚至她從床上掉到地上媽媽都知道。
她一出生就開始用各種互聯(lián)網的產品,有硬件、軟件、傳感器等各種被大數(shù)據(jù)算法連在一起的大產品。這就是萬物互聯(lián)。即“萬物有靈”。
什么又是智能硬件呢?很多人說智能硬件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數(shù)據(jù)、一種算法,是一種網絡體系。錯了。智能硬件、智慧產品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未來所有的東西變成了數(shù)據(jù)化、智能化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也要變。
萬物互聯(lián)是以技術和數(shù)據(jù)為核心,而渠道革命最終是以場景為核心的,所有的場景終將全部改變。
大家理解的渠道革命是從線上到線下,或者從線下到線上,這是低層理解。高層理解是有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者都會變成渠道,有想象力的平臺和品牌全部都會變成渠道。
比如一個制造廠家用了智能制造的方式給消費者足夠的想象力,你會不會直接在他的廠訂貨呢?每次生產一件就是給你定制的那一件,你肯定會的。因為他去掉渠道成本,去掉了廣告成本,未來會出現(xiàn)一大批以供應鏈生產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的公司變成渠道。
那么誰會在渠道里產生價值?誰有想象力,誰就會。所以,還是這個概念,有想象力才能有渠道革命。今天的消費者又敢玩又敢想又敢創(chuàng)造,今天的消費者完全是一個“人人都是設計師”的消費者體系。
講一個案例:
傳統(tǒng)產品是烤箱,烤箱算不算功能性產品?一定算,它是純功能性產品。你不會對烤箱產生感情,你不會圍著它看,也不會產生一些新的玩法。
但是,有一個客戶就在在烤箱上做了點文章。
烤箱這幾年整個市場份額在上升,但是價格在下降。為什么市場份額上升?因為今天的女性追求生活方式,開始在家做烘焙了,烘焙火了烤箱也火了。
為什么我們廣大女性不在家里做饅頭呢?因為饅頭沒有想象力?,F(xiàn)在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強調的已經不是吃飽吃好,我們強調的是好看、能夠分享,這就是機會。
那一個烤箱如何分享?是烤出來拍一下分享出去,還是在整個過程分享?給大家看一下我們設計的烤箱,用戶購買的是烘焙的生活方式,一臺可以“直播”的烤箱——我把烤箱內容化了。
這個特別簡單,把烤箱里面內置一個攝像頭,整個過程可以直播,直播烘焙的過程,可以抓拍延時攝影。一款烤箱變成了一個內容產品,并連帶的出現(xiàn)了烘焙生態(tài)圈,一個烤箱能夠把女人們連接到一起。
榴客君有一個判斷,未來的所有功能性產品如果沒有能力變成內容性產品,它將變成工具。未來只有兩種產品,叫工具性產品和內容性產品。
如果你沒辦法創(chuàng)造特別有想象力的場景和內容,你還有一個辦法——挖痛點。
基于痛點,我們有一套邏輯叫互聯(lián)網思維的羅盤法則,一共分為十步。
第一步叫懂用戶。
你要知道用戶是在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也要知道他會在哪個時間點出現(xiàn)。還要知道這個用戶是在CBD還是在工廠里,更要知道用戶喜好、用戶數(shù)據(jù),最后才能鎖定你的用戶。
第二步叫挖痛點。
懂了用戶還不行,還得真正挖出用戶的痛點,這里面分為爽點、笑點、淚點、痛點。
痛點要有金字塔,要挖到真正的痛點、絕對的痛點。挖痛點有一個特別牛的概念,當你挖對了痛點之后有一個詞叫“痛點共鳴”。
比如本來這個產品是給一個14歲的少女做的,女性用戶很精準,但是這個痛點連64歲的女性都喜歡,能夠產生共鳴效應。可口可樂就是這樣,我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小孩去了意大利什么都不喝,只喝可樂。
再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本來那個痛點就是吃火鍋怕上火的人喝,我們北方人不太上火,南方人天氣熱上火,可北方人賣王老吉賣的也不差,這就是因為打穿南北差異。反過來為什么打穿?因為人人都有可能上火,那就是賣點輸出,痛點才能真正變成賣點。
有些產品是精準服務一類人群但是它能供應廣類人群,這叫現(xiàn)象級產品,它是從精準客戶的那層突破出來,直接打穿用戶圈層,這樣的產品就是真正的痛點共鳴產品。
而真正做到痛點共鳴的那個痛點,是絕對痛點不是相對痛點,是能找到一個用戶內心從來沒激起的概念。
第三個就是講故事。
挖完了痛點之后有一個規(guī)則就是要開始講故事、把故事講圓。比如給你身邊的人講,講完之后你看他的眼神,他如果直接問這東西有嗎?在哪能買到?多少錢?這就對了?!拔蚁胍?,給我來一個。”這就直接從痛點變成賣點,所以要先講故事。
第四步是爆產品。
是通過技術、流程、硬件、設計,然后整個引爆這個模式。其實最重要真不是這步,最重要的是前三步。
第五步是輕制造。
這不是一個工業(yè)時代,制造越輕越好,輕制造我們有一套完整的體系。爆款產品的支撐體系就是整個供應鏈體系,一個爆款產品必須要有支撐體系。
第六步是重服務。
剛剛我們說到了硬件、軟件、內容、場景,再后面是什么詞?就是服務。
一個沒有服務體系的產品,在未來是沒有場景的長尾效應。
產品的真正長尾效應是產品賣出去開始掙錢,通過服務掙錢,所以硬件、軟件、內容、場景、服務。服務是最后收官的一個東西,而硬件軟件內容場景服務在未來是一個大產品,是連到一起的。
第七步是強體驗。
如果前面六步都對了,到這一步一定是強體驗,如果前面不對,那就是弱體驗,產品不會好賣。
第八步是自營銷。
自營銷是什么概念?是爆款產品自己會說話。沒聽說一個爆款產品需要大量的營銷者去營銷的,爆款產品一定是自己會說話的產品。
第九步是愛互動。
整個產品最有要有互動體系,跟用戶的互動最后才能讓粉絲聚集。
第十步是圈粉絲。
這就是社群式玩法。
在工業(yè)時代的功能性產品是以要素邏輯為核心的,而現(xiàn)在產品的邏輯全是以用戶邏輯為核心的。諾基亞時代就是要素邏輯為核心的,就是它具備了所有要素,它就有85分,而今天以用戶為核心的時代是想象力要素,是以用戶的情感要素、興趣要素為核心的。
記住,爆款一定不是企業(yè)自己打造的,一定是用戶打造的,真正的爆款一定要注重用戶力。用戶后面是什么?是企業(yè)的營銷力、產品力、內容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