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顆寂靜荒涼的星球,沒有生命、沒有空氣、晝夜溫差極大、輻射強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可以說,月球上是一個荒蕪蒼涼的世界,那么人類去月球做什么呢?其實,人類探索月球有許多理由和原因。
中國的繞月衛(wèi)星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中國的登月計劃拉開序幕。根據部署,中國將于2011年底前發(fā)射“嫦娥二號”,并將于2020年前完成無人探測月球。[詳細]
俄羅斯探月計劃準備分四步,2010年向月球發(fā)射繞月衛(wèi)星;2012年起將新一代無人駕駛月球車送上月球;2012至2015年間研究月球礦產資源并在月球上展開其他科學研究和實驗;2020年前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常設自動化基地。[詳細]
印度2008年10月發(fā)射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月船2號”項目將于2012年前實施。2013年,印度宇航員將搭乘俄羅斯飛船上天,2015年,印度計劃用國產飛船將宇航員送入太空。2020年,印度計劃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詳細]
2009年6月18日,美國發(fā)射“一箭雙星”月球探測器,尋找月球兩極適合登陸以及建造基地的位置。10月9日,美運載火箭和衛(wèi)星連續(xù)上演撞月大戲。但2010年2月1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宣布擱置“重返月球”計劃。[詳細]
2003年9月27日,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升空。2006年9月,“智能1”號按預定計劃擊中月球表面,其撞出的大量塵埃有助于科學家研究月球起源。歐航局計劃在2020年實現載人登月,同時完成月球基地建設。[詳細]
2007年9月14日,日本發(fā)射繞月探測衛(wèi)星,并于2009年成功撞擊月球表面。“月亮女神2號”預計于2015年前發(fā)射,并在2015年左右開始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研究基地。2025年之前建造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實現宇航員登月。[詳細]
德國于2007年3月宣布獨立于歐洲太空總署的德國國家探月計劃,將于2012年發(fā)射月球探測軌道器,使用高精度探測儀器詳細考察月球表面的構成,繪制比以往更加完整、清晰的三維月球“地圖”。[詳細]
韓國科技部2007年11月發(fā)布探月“路線圖”,準備于2020年發(fā)射探月軌道衛(wèi)星,2025年發(fā)射探月登陸器,最終目標是通過進一步研究讓登月飛船不僅能登陸月球,還能在月球上采集有用的物質,然后返回地球。[詳細]
與上一輪的探月競賽有很大不同,軍事實力的彰顯已讓位于科技實力的較量。在博弈的同時,各國也開始反思月球探索,并且尋求可能的合作模式。畢竟,在月球上放置更多的旗幟,或者說有更多國家參與,比探月競賽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