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舉架
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面為一凹曲面。屋面上這種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舉架”,宋代叫“舉折”。
舉架的基本原則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其基本方法是調整各層瓜柱的高度。
由舉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這種做法使中國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舉架的做法
舉架的做法均以步架為比例。舉架的急緩以房屋的大小和檁數的多少而定。如:一般規(guī)定檐步架均為五舉(即步架舉高與步架長度之比為5/10)。
(二)舉折做法
舉折是以前后撩檐檁之間的水平距離為總進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連線中點舉起1/3~1/4總進深作為脊檁上皮的高度,叫做舉高H。第一步將脊檁上皮與了檐枋上皮連一直線,自脊檁而下,第二檁縫折下H/10,得上平檁上皮位置。第二步將上平檁上皮與撩檐枋上皮連直線,第二檁縫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檁依前法折下H/40,依此類推。
清式舉架與宋式舉折的區(qū)別
(1)舉架先確定步架距離;舉折應先確定步架距離和整個舉架高度;
(2)舉架先從檐檁開始,自下而上;舉折從脊檁開始,自上而下。
(3)舉架每個步架高跨比為整數或(整數加0.5)整個高跨比一般不會為整數;舉折每個步架高跨比不為整數,整個高跨比為整數。
(4)舉架折線一次完成;舉折不能一次完成。
桁、檁
桁、檁放在各梁的梁頭上,上承椽子。在帶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帶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檁”,宋代稱木專。帶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徑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帶斗拱的大式建筑檁徑與檐柱直徑相同。
桁檁按其位置不同,分為以下幾類:
(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線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檁):位于正脊處的桁(或檁)。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間的桁,統(tǒng)統(tǒng)叫“金桁”。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稱上平木專),中金桁(宋稱中平木專),下金桁(宋稱下平木專)之別。
除此之外,還有幾種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檁及附件:
(一)、梢檁:指懸山建筑向兩山外挑出的檁。
(二)、扶脊木:疊置于脊桁上的構件,斷面為六邊形。其兩側與腦椽相交,所以需剃鑿出椽窩。它的作用是栽置脊樁,扶持正脊,安插腦椽。
(三)、墊板:每種桁檁下面均設有相對應的枋,作為瓜柱之間的連接件,其上皮與瓜柱上皮平。桁檁與枋中間為相應的墊板。
(四)、生頭木:在房屋轉角處的正心桁(或檐檁)背上需另加一個三角形的構件,叫“生頭木”(也叫“枕頭木”)使檐口線由正身向屋角逐漸起翹。
(五)、替木和攀間:唐代用“替木”托木專。宋代撩檐木專下或用替木,或用通常的撩檐枋,而平木專和脊木專下使用“攀間”相托。攀間使由素枋結合替木和斗拱組成的各梁架間的重要連接件,是相鄰兩榀梁架上的蜀柱間起聯(lián)系拉結作用的橫木。由兩材攀間、單材攀間。捧節(jié)令拱、實拍攀間等組合形式。這類構件相當于明清時期的金枋、脊枋。檁下只用墊板和枋,合稱”一檁三件“。不再用替木、攀間。
椽
椽是按垂直與桁檁的方向,置放與桁檁之上,用于承受望板(屋面板)和瓦的構件。
一、椽的分類
(一)腦椽:最頂上一排屋脊處的椽子叫“腦椽”。
(二)羅鍋椽:又叫“螻蟈椽”“頂椽”。它是卷棚式屋頂位于兩根頂金桁(即脊檁)之間的椽子。
(三)花架椽:位于金步上的椽子?;艽次恢貌煌猩现邢轮帧?/span>
(四)檐椽:一端位于金桁上(或重檐建筑的承椽枋上),另一端伸出在檐桁之外的椽子叫“檐椽“。伸出檐桁之外的部分叫“出檐”。
(五)飛椽(也叫“飛子”):附著與檐椽之上向外挑出的椽子。飛椽后尾呈楔形,釘附在檐椽之上。椽子一般為圓形斷面,而飛椽用矩形斷面。
(六)、板椽(又稱“連瓣椽”):用于圓形椽尖頂檐步架以上部位。因圓形椽尖式建筑檐步以上部位越來越小,已不能使用單根椽子,故將各間椽子合并為幾塊梯形或三角形板塊,以板代椽。
二、附件
(一)大連檐:釘附在飛椽椽頭上的橫木,斷面呈直角梯形,長隨通面闊,高同椽徑。它的作用在于把檐口處的飛椽連在一起,以保證飛椽的相對位置固定。
(二)小連檐:釘附在檐椽椽頭上的橫木,斷面也是直角梯形,長隨面闊,厚為板厚的1.5倍,寬同椽徑。作用為將檐椽固定在檐口的相對位置上,避免其游移。
(三)閘擋板:用以堵塞飛椽之間空擋的閘板。其厚同望板,高同飛椽高,寬為飛椽空擋凈寬加兩側入槽尺寸。閘擋板與小連檐配合使用。如安裝里口木則不再用小連檐和閘擋板。
(四)里口木:刻以看作是小連檐和閘擋板的結合體。其長同通面闊。高為小連檐厚加飛椽高,寬同椽徑。里口木需按飛椽位置鑿出凹口,飛椽即從凹口內穿出。里口木用材較費,加工麻煩,且笨重,無特殊要求時,一般不采用。
(五)椽碗:封堵檐椽間空擋的擋板。椽碗側立釘在檐檁中線內側,其外皮與檁中線齊,檐椽即從碗洞內穿過。碗椽系在檐柱間安設裝修,以檐柱為界劃分室內外時才采用。若在金柱上安設裝修,以金柱為界劃分室內外時,則不設椽碗這一構件。椽碗可以封堵檐椽間空擋,分隔室內外空間,防止鳥雀鉆如室內,也有防寒保溫的作用。
(六)椽中板:當在金柱間設裝修,劃分室內外時,需在金檁上安設椽中板。其作用與椽碗相同。它位于檁中線外側,里皮與檁中線齊。并夾設在檐椽與花架椽之間,故名“椽中“。其長隨通面闊,厚同望板,寬1.5椽徑或按實際定。
(七)瓦口:承托底瓦和蓋瓦的構件,釘附在大連檐上。七總長按通面闊。明間正中應以底瓦座中。瓦口高為椽徑的1/2,厚為高的1/2。
其他構件
一、蜀柱與叉手
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的名稱,又叫侏儒柱。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撐脊柱,而在其他承梁處用斗拱、矮木和駝峰。蜀柱頭也安斗,柱頭間用攀間,柱角處裝木沓。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撐脊木專。實際是一對人字型的支撐。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漢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漸改用蜀柱支撐脊木專,叉手成為托在兩側的加強穩(wěn)定的構件。明清時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撐,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二、駝峰
駝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間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構件,因起外形似駱駝之背,故名之。駝峰有全駝峰和半駝峰之分。全駝峰又有鷹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種形式。半駝峰比較少見。唐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上使用了半駝峰。
三、托腳
托腳是支撐平木專的構件。唐至元代使用較多,明清時期已極少用。
四、替木
替木設置于櫨斗或令拱斗口上(也有直接設在柱頭上的),與枋平行,兩構件對接的接口之下,即增加了構件連接的強度,又可縮短構件跨據。最早在漢代已出現這種構件。宋代,檐下替木通常連續(xù),實際成了撩檐枋。明清官式建筑中已不使用。
五、平座與滴珠板
平座是指樓閣式建筑上由樓層向室外挑出的平臺或走道部分。它主要由平臺,欄桿和斗拱組成。
滴珠板又叫燕翅板。滴珠板是清代的叫法,指的是平座外沿的掛落板,由一些豎向木板拼接而成。其高度同平坐斗拱高,厚度為沿邊木厚度(2斗口)的1/3。滴珠板下端常做成如意頭形狀,如意頭寬為板高的1/2,或按總面闊劃定。
翼腳構造
中國古代建筑屋角的轉角部位向上翹起,使兩個方向的檐部在立面上形成優(yōu)美、輕靈、流暢的曲線,宛似鳥翼,故稱為“翼腳”。從平面上看,在兩個方向各形成一條向45度(在矩形、方形平面建筑中)斜角方向逐漸向外伸出的和緩曲線。
翼角由老角梁、仔腳梁、翼角椽、翼角翹飛椽、大連檐、小連檐、檐頭望板、枕頭木等構件組成。
一、角梁
這里指外轉角角梁。在矩形平面的四坡頂建筑中,角梁位于同檐面和山面各成45度角的分位上。
角梁分為上下兩層。下面一層為老角梁,上面的是仔角梁。老角梁與仔角梁后尾交于搭交金桁處。老角梁的上皮做桁碗(
承接桁檁之帶碗口的構件,垂直于面寬方向,疊置于撐頭木之上,中部承正心桁,前端承挑檐桁。 碗大小同桁徑,以承受桁或檁)。仔角梁的下皮做桁碗,并合抱住搭交金桁的交點處。這是最常用的做法。另一種做法叫“插金做法”(俗稱“刀把做法”),用于重檐或多層檐的下層檐角梁,其后尾不和搭交金桁相交,而是做榫插入角柱。榫可做成半榫,也可將老角梁后尾做成透榫,出榫部分做成方頭或“麻葉云頭”。
角梁的伸出和翹起有“沖三翹四”之說。“沖三”是指仔角梁梁頭的平面投影位置,比正身檐平出(即檐椽頭部至挑檐桁中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的長度在加上3個椽徑。老角梁的前端頭部,一般做成霸王拳的形式,后尾刻做三岔頭。所謂“翹四”是指仔角梁頭部邊棱線(即大連檐下皮,第一翹上皮位置)比正身飛椽椽頭高出4椽徑。
角梁的翹起有三個因素:⑴、老角梁的前部是扣壓在正心桁和挑檐桁上面的,而后尾卻被壓在金桁下面,使老角梁本身前端向上翹起。⑵、仔角梁頭部探出老角梁以外部分,比它的正身下皮延長線又翹起一個角度,使仔角梁頭比老角梁頭翹起更高。⑶、角梁本身的高度尺寸大于正身檐椽和飛椽。
二、翼角椽
翼角椽系檐椽在建筑物轉角處的特殊形式。翼角椽無論是平面、立面及構造形式都與正身椽不同。
緊靠角梁的翼角椽為第一根,緊靠正身椽的翼角椽為最末一根。在平面投影上,正身椽與角梁的夾角為,而翼角椽從最末一根起,至第一根,其與角梁的夾角則逐漸減小。同時,從最末一根翼角椽起,至第一根翼角椽,其外沖的長度也越來越大。第一根翼角椽沖出長度接近老角梁外沖長度,但翼角椽本身長度約等于正身檐椽,所以它的后尾大約落在老角梁2/3長位置處的仔角梁上。所以仔角梁梁側應從第一根翼角椽后尾處開槽,以承搭翼角椽尾。從立面上看,翼角椽椽頭從最末一根起逐漸抬高,至第一根翼角椽已接近老角梁頭的高度。
三、翹飛椽
翹飛椽是正身飛椽在建筑物翼角部分的特殊形式。它和正身飛椽的區(qū)別在于:(一)、翹飛椽隨仔角梁向外沖出,所以比正身飛椽長。(二)、翹飛椽需隨仔角梁翹起,所以它的上皮線不是一條直線。(三)、翹飛椽頭隨著起翹而逐漸翻轉,呈不同角度的棱形,而與正身飛椽的方形椽頭不同。(四)、翹飛椽隨起翹而產生的扭脖(稱翹飛母)的角度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