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八世紀,肅慎的子孫靺鞨族就開始抬頭。靺鞨人原本是住在黑龍江流域,為求較溫暖之地,於是進入朝鮮半島的高句麗。那些移居北海道,或日本東北地方的稱為肅慎,而移居高句麗的則稱為靺鞨。他們都是通古族。六六三年,唐朝與新羅的聯(lián)軍打敗了日本與百濟的聯(lián)軍,新羅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住在高句麗的靺鞨人大都逃往中國東北,建立了渤海國。渤海國於七二七年為和日本簽訂通商條約,派遣使者至日,和日本維持約二00年的正式外交關(guān)系。這二00年間,甚多的靺鞨人涌到日本。單單在七四六年一年,就有一千一百多人登陸山形縣,歸化為日本人。因為山形縣、新瀉縣一帶,都是通古族的同胞,所以對他們而言,一定覺得非常有親近感。據(jù)《續(xù)日本紀》記載,在越後(新瀉縣)有「狄」族或「蝦狄」族登場。 狄族不僅活躍於越後,而且深入東北地方。這狄族究竟是什麼民族呢?七0九年,蝦狄叛亂大和朝廷,所以大和朝廷在山形縣設(shè)征狄所,藉以調(diào)派武器與船只。由於叛亂不斷,大和朝廷一面派持節(jié)鎮(zhèn)狄將軍討伐,一方面派使者到靺鞨的根據(jù)地,也就是中國的東北去交涉。狄族大概是高句麗被新羅滅亡時,流亡到越後的靺鞨族的一支。他們不斷伸張勢力,半世紀後,建立流亡國家,拒絕服從中央政權(quán)。
據(jù)《日本書紀》記載,高句麗最初的使者抵達北方日本海岸。其後的高句麗使者,也都是在北日本海岸登陸。渤海自稱是高句麗的後裔,渤海使者的登陸地,也都是北日本海岸。我們可確定的是,通古族從大陸渡海來到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方,而形成有別於大和政權(quán)的「越州」大文化圈。這越州到了七世紀左右,改稱為肅慎。肅慎的後裔靺鞨族繼續(xù)南下,開始與阿衣奴人混居。當(dāng)時的蝦夷族分為熟蝦夷、荒蝦夷、津輕蝦夷。通古族雄心萬丈,他們想建立一個大肅慎國。日本的肅慎國,其實只是包括中國東北、沿海州之廣大版圖的大肅慎國的一部分。
在日本九州的南端,也就是在今日的宮崎縣及鹿兒島一帶,曾經(jīng)是狩獵民隼人族的根據(jù)地。「隼人分為日向隼人、大隅隼人、阿多隼人等種族。居住在今日的宮崎縣、鹿兒島縣一帶。他們以捕魚和打獵為生。隼人居住在火山砂臺地,生性兇猛,他們是難以征服的邊疆民族。蝦夷族居住的地方稱為「日高見國」。所謂日高見國,就是「東方蠻族居住的日出之國」的意思。那麼日高見國又在什麼地方呢?它本來是指尚未臣服於大和王朝的東方地區(qū),因此并沒有特定的范圍。隨著大和王朝勢力的東進,其范圍也漸漸往東方、繼而往東北方移動。在日本武尊傳說成立的時代(六世紀),依照《日本書紀》的記載,日本武尊經(jīng)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國日高見。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由此可見蝦夷族的勢力范圍,是從茨城縣東北地區(qū),到整個本州東北地方。蝦夷族不管在歷史、地理、或人種方面,都很難界定它的存在。在日本的古代文獻里,可以看到被稱為「土蜘蛛」或「國棲」的蠻族。
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只有相對純種的民族。相對純種的民族有藏族、朝鮮族、傣族、希臘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雜種有印度斯坦族、英格蘭族、法蘭西族、韃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亞族等。
種族與民族是不一樣的!以血緣劃分,世界上有四個種族:黑、白、黃、棕;在同一種族內(nèi)部,按照文化的不同又分為多個民族。
白種人內(nèi)部差異很大,分印歐、烏拉爾、高加索、阿爾泰、閃米特 、塞種共5個亞人種;其中,斯拉夫、日爾曼、拉丁、希臘、阿爾巴尼亞、凱爾特屬于印歐人種,芬蘭-匈牙利-保加爾人屬于烏拉爾人種,黃白混血的突厥人屬于阿爾泰人種,猶太-阿拉伯屬于閃米特人,伊朗-印度斯坦屬于塞種人。
黃種人內(nèi)部分蒙古利亞、南島共2個亞人種;蒙古利亞亞人種又分為通古斯族群、漢族群、華南族群3個分支。
中國的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赫哲族、及韓國、朝鮮族、日本大和族、東北亞索倫族屬于通古斯族群。
緬甸的緬族、中國的藏族、羌-彝-哈尼族、苗-瑤族、畬族、中國的古越族(壯-侗-黎)-越南的京族、傣族-老撾族屬于華南族群。
中國漢族、臺灣及東南亞華裔屬于漢族群。高山族應(yīng)該是大陸渡海過來的華南族群古越族與當(dāng)?shù)赝林蠉u族群的混血。
馬達加斯加族、馬來西亞-菲律賓的馬來族、柬埔寨的高棉族、印尼的爪哇族和臺灣的高山族屬于南島族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