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湘邊界一望族
——江西萍鄉(xiāng)杞木李氏敦睦堂散記
四、杞木李氏的文化遺存
秉承國人編修族譜的傳統(tǒng),杞木李氏自清嘉慶壬戌(1802)年修成第一譜,至2015年3月,共修撰族譜七次,分別是:
第一譜,由源公起的第十四世孫、族長啓煌公(號介園)和啓範(fàn)公(號訪齋)自清乾隆乙卯(1795年)首倡,歷時七年,修成于清嘉慶壬戌(1802)年。
族長啓煌為初譜作序,開宗明義,闡明了家譜對世系的重要性有如國史,指出杞木李氏為游公之后,且由吉郡之谷村遷徙至此,始遷祖為如陵公,一世祖為在杞木立籍定甲的源公。
“譜猶史也:史載國姓編年,譜紀(jì)一家世系;二者雖有大小之殊,然其為不可無,則一也。凡李氏多本游公為自,出則袁郡之東門,以及分宜白芒、吉郡之谷村,豐城之湖茫,莫非一本之所分”。
“吾家宗,系谷村分支,月崗派,衍元潭。自元始,如陵公徙萍西路,世居杞木,傳至源公,乃于洪武四年立籍定甲茲故列為第一世祖”。
首修族譜之前的杞木李氏,自源公至十一世孫起的世系為“舒、常、之、啓”,首修族譜定下第十五世開始的十四字字派,每字為一代:“學(xué)、成、應(yīng)、有、光、宗、日、德、茂、定、多、顯、祖、人”。
第二譜,修于清道光甲午(1834)年,由源公起第十五世孫、族長學(xué)治作“重修序”。
第三譜,修于清同治甲子(1864)年,由源公起第十六世孫、族長成敬作“三修序”。
第四譜,修于清光緒戊戌(1898)年,由源公起第十八世孫、族長有林作“四修序”。
第五譜,修于民國廿二(1933)年,由源公起第十九世孫、族長光滿作“五修序”。
第六譜,修于公元1993年,由六修族譜編委會作“六修序”。六修譜擬出承接首修譜“人”字派之后的十四字字派分別為:“吉、蘆、根、深、發(fā)、節(jié)、大、祥、開、南、杞、振、西、萍”。
第七譜(《世界李氏通譜·西平杞木李氏七修族譜》),修成于公元2015年3月,16開本,共八卷。由七修族譜編委會作“前言”,七譜主修、源公第二十一世孫日就撰“七修序”;正平主編。正式出版的書號:ISBN978-7-5158-6961-9,印數(shù)1-2560冊(套)。
杞木李氏六修族譜后,恰逢盛世,中華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逐漸回歸,“中華世界李氏宗親會”、“中華西平忠武王李氏宗親聯(lián)合會”相繼成立,“中華李氏要求回歸并弘揚(yáng)尊祖敬宗、禮讓孝悌諸傳統(tǒng)道德,呼聲日熾”。
2008年12月3日,“《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編纂委員會”和“世界李氏文化研究總會”聯(lián)合發(fā)出“關(guān)于啟用世界李氏百字派行的通知”,一致認(rèn)為《世界李氏族譜全書》應(yīng)“遵從自皋陶起下自101世開始套用李宗仁先生生前所撰寫的百字派行”。因此,杞木李氏七譜編委會決定與世界李氏通譜銜接,將七譜命名為《世界李氏通譜·西平杞木李氏七譜》,同時列出“杞木譜”、“西平譜”和“世界譜”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杞木譜一世祖源公,相當(dāng)于西平譜(李晟公起)的25世、世界譜的118世“道”字派(目前,李氏家族成員對“世界李氏通譜”及《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編纂委員會”和“世界李氏文化研究總會”聯(lián)合推薦的李宗仁先生生前所撰寫的百字派行作為世界李氏字派有不同看法。但2015年編修的杞木李氏七譜引用了該百字派行,本文寫作時同樣作了引用。為尊重事實(shí),求同存異,本公眾號對此不做修改——李雪志注)。
西平杞木李氏七譜編委會整理編制出“一祖-三元-五宗-九房-四十一支系-八十一堂號”之杞木李氏譜系,更便于族人了解敦睦堂·西平杞木李氏的發(fā)展脈絡(luò)。
“一祖”,即源公;“三元”,即五世祖元青、元高和元泰;“五宗”,即十一世祖之“后五舒”舒熛(奮元)、舒昌(盛廷)、舒焜(玉廷)、舒榮(開盟)、舒池(景元);“九房”(九常),即舒熛(奮元)公之子常富,舒昌(盛廷)公之子常貴、常位、常祿、常燦、常壽,舒焜(玉廷)公之子常燈,舒榮(開盟)公之子常封,舒池(景元)公之子常曾。九常(九房)再衍生出四十一個支系(未包含遷移到四川奉節(jié)和湖南湘潭的支系)。
清同治丁卯(1867)年,李氏在杞木牌坊下始建宗祠,稱為“源公祠”,至1949年的不到一百年時間內(nèi),杞木李氏的三元五宗四十一支系,共建有祠宇(享堂)50多座。如源公祠、盛公祠、伯公祠、榮公祠、南公祠、宏遠(yuǎn)公祠、介公祠、訪公祠、芬公祠、秀公祠、爵公祠、佳山公祠等等。青年時期,我至少到過其中的七間祠堂,小時候甚至隨家人在其中的秀公祠里住過兩年。遺憾的是,包括宗祠在內(nèi)的這些祠宇,幾乎全部毀于二十世紀(jì)“文革”期間,目前只剩下一間相對完整的爵公祠。
爵公祠建于1869~1870年,其圍墻槽門上原有畹九公手書“忠武流芳”四個大字,圍墻及槽門已毀于文革;祠堂的主體結(jié)構(gòu)至今保存完整,正面有左中右三座大門,規(guī)模算得上宏大,門前石柱上有對聯(lián):眾水朝宗,旨泉環(huán)抱鐘靈久;五峰顧祖,仙樹根蟠衍慶長。但是,爵公祠終因年久失修,已經(jīng)相當(dāng)破敗。家鄉(xiāng)的有識之士正計劃組織修繕以作為新的杞木李氏宗祠。
三元五宗四十一支系所建的祠宇(享堂),極大多數(shù)祠宇取了堂號,為方便本族宗親查找譜系,尋根識源,七譜編委員會整理出八十一個堂號。分別是:
一祖祠-李源公祠:敦睦堂。
三元祠-李元青公之嘉和堂,李元高公之德和堂,李元泰公之泰和堂。
五宗祠-舒熛(奮元)公之積善堂,舒昌(盛廷)公之敦本堂,舒焜(玉廷)公之康年堂,舒榮(開盟)公之榮馥堂,舒池(景元)公之萬順堂。
九大房的堂號分別是天順堂、敦倫堂、崇本堂、報本堂、喻順堂、齋順堂、幹順堂、長順堂和人本堂。
四十一支系的堂號分別是:元青公名下各支系39個堂號,元高公名下支系1個堂號,元泰公名下支系1個堂號,其他22個堂號。
(未完,待續(xù))
(本文原載于作者的天涯博客——杞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