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福爾摩斯是誰的人,多多少少都會了解到這位“名偵探”的推理能力。
不管遇到什么復雜的案件,福爾摩斯總是能夠運用自己那出神入化的推理分析力,化腐朽為神奇,抽絲剝繭,最終把案子偵破。
這種推理能力,其實是一種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就算不做偵探,對于解決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大有裨益。
提高自己的分析力,無需要讓自己好像福爾摩斯這么厲害。但如果每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懂得如何去分析問題,我們解決問題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而不會至于陷入手足無措的慌張當中。
當然,提高自己的分析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經(jīng)驗的積累,更需要知識的輔助,最重要的,還需要你有意識地思考。
那要怎么做,才能夠提升我們的分析力呢?
分析,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了解,也是一種判斷,一種理清思路的行為。
把看到、聽到和接觸到的東西,根據(jù)某種目的,盡可能的把其中的關(guān)系弄清楚,整理出頭緒,從而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而分析力,就是建基于這種一種思考上的能力。
在我們面對難題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從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問題,看清事物的全貌和各種事情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這樣才能有目的的解開隱藏在里面的謎底。
所以分析,就是分析前因后果。
世間的萬事萬物普遍都有了某種聯(lián)系,也許你認為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彼此之間還存在著某些關(guān)聯(lián)。
我們由此去分析,就是從中找出這種關(guān)聯(lián)的前因后果。好比警察破案,就是把各種看似不相關(guān)的線索串聯(lián)起來,挖掘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
想要獲得一個好的分析力,首當其沖要掌握的技能,就是你的觀察力。
分析力,一定要建立在強大的觀察力上面。而所謂觀察力,就是有意識地捕捉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
記住,是有意識地去捕捉。
在《福爾摩斯》小說里面,有這么一個小片段。
當時,福爾摩斯和華生坐在扶手椅上,兩人討論到“看”和“觀察”之間的區(qū)別時,展開了這樣的對話。
福爾摩斯說:“華生,你經(jīng)??吹綇南旅娲髲d到這間房子的臺階吧?”
華生答道:“經(jīng)??吹?。”
“多少次了?”
“不下幾百次吧!”
福爾摩斯問:“那你,這個臺階有多少級呢?”
華生很驚訝:“多少級?我不知道!”
福爾摩斯就說:“那就對啦!因為你沒有觀察,你只是在看。我知道有17級臺階,因為我不但在看,而且在觀察?!?/p>
當時看到這個段落,我還挺驚訝的。如果說,福爾摩斯觀察一個來訪者,從對方鞋子上的泥土就能判斷出對方去過哪里地方,從對方懷表的破損情況就能推測出對方的生活習慣,這些推理過于夸張小說描寫的話,那么這個臺階的觀察,就是非常生活化了。
因為我們每個人回家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上過樓梯。問題是,我們誰會這么無聊地去觀察臺階有多少級呢?
其實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fā)就是,“看”是被動的,而“觀察”則是主動去參與。觀察跟分析力相輔相成,缺乏觀察,分析也就無從談起。
很多時候,我們大腦對外界的信息就是處于一種無意識接收的狀態(tài)之中。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的確時時刻刻在接收著信息,只是這些信息會留在潛意識里面,而顯意識就不會保留。
有時候我們做的夢,都是根據(jù)潛意識里面的信息去構(gòu)建的,夢境似曾相識,但總是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但如果我們想讓自己記得這些信息,我們就必須有意識地去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知覺。既然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所以提升我們的觀察力,就必須從這方面入手。
第一,你必須要確定你要觀察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上面臺階的例子,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觀察臺階有多少級并沒有確定成為我們的目的。
但對于福爾摩斯而言,這也許是他日常觀察的任務之一而已。正因為他想觀察這些事物,于是他就能夠把事物的特征引入腦海里面。
當然,我們還需要把這個觀察目的分解成一系列細小、能夠逐個解決的小目的。
好比你要觀察一棟樓有多少級臺階,那么你先觀察一層的臺階有多少級,然后在加減一些沒有臺階的樓層,這個觀察任務就更容易了。
第二,觀察應當系統(tǒng)有序地進行,這樣才能夠把握事物全貌,而不至于有所遺漏
不管你從上到下觀察,還是從左至右觀察,還是按照時間線或空間位置的變換觀察,你都必須要有序進行。
否則罪犯留下的線索,東一頭,西一頭,你觀察得不系統(tǒng),還怎么梳理出符合邏輯的頭緒呢?
第三,盡可能多的讓自己的感官參與到觀察的任務上
千萬不要以為觀察是眼睛的事情,有時候身體感覺,肢體的觸摸,甚至嗅覺都可以是我們觀察的武器。
看只是觀察的一部分,你還需要親身去感受,去觸碰,去嘗試,讓更多的感官幫助我們觀察,我們的印象就會更牢固。
第四,最好把觀察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動筆,整理成一系列的資料,會減輕我們大腦的負擔,這樣大腦就有更多精力集中思考其他事情。
看到這里,是不是只要這樣培養(yǎng)觀察力,我們的分析力就會提高很多呢?
非也!
因為觀察力還需要一項條件,也是分析力所需的硬性條件,我把它單獨拿出來說,而這項條件就是我們儲備的知識。
分析問題的基本前提,就是你腦海里儲存了多少相關(guān)的知識。
看過福爾摩斯這本小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為什么這位大偵探,可以從一個人的戰(zhàn)士得知對方當過兵,從對方的膚色上的痕跡就能判斷出他去過哪里呢?
因為對方身上顯現(xiàn)出來的那個特征,跟福爾摩斯腦海中的知識能夠?qū)饋恚晕⒁煌评?,就能夠得出答案?/p>
好比你學習過英文這種語言,還了解過不同口音發(fā)音的差別,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說英文透露出某種印度腔時,透過簡短的分析,你自然知道那個老外是印度人,而不是英國、法國、德國的人。
所以解決問題,是靠以知識為基礎(chǔ)去調(diào)動自身的思維、分析、判斷和選擇能力。在這個基礎(chǔ)上,你擁有什么樣的知識,決定你能夠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能夠分析什么樣的問題。
正所謂“術(shù)業(yè)有專攻”,醫(yī)生懂得分析醫(yī)學上的問題,律師能夠分析法律上的問題,這就是專業(yè)知識帶給我們的能力。
然而當我們面對專業(yè)知識以外的問題,那么我們能否分析出一個所以然,就取決于我們擁有多少解決這個問題的“背景知識”。
在美國的一些情報或者特工機構(gòu),為了訓練人員掌握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他們必須要掌握諸如科學、政治、經(jīng)濟、軍事、藝術(shù)、文化,甚至社會學,心理學,邏輯性等知識。有了這些知識打基礎(chǔ),那么他們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夠游刃有余的解決。
不過我們普通人,未必需要強迫自己學到這種程度。當我們面對難題,開始分析的時候,有兩點我們必須跟隨:
1,你必須要清楚了解,解決當前這個問題,你應當知道些什么知識
2,你必須要根據(jù)這個問題,針對性地調(diào)動出這些知識
例如你家?guī)南滤烙偃?,怎么弄都解決不了,這時你就要想一想,造成淤塞的原因是什么呢?
經(jīng)過思考,你想到了平時洗頭積聚下來的頭發(fā),堵住了下水口。
而針對這一點,你就要清楚知道,要清除這些頭發(fā),到底需要利用哪些知識。在你腦海中,你所得的知識不是把頭發(fā)勾出來,就是用化學物品溶解它。
找出解決方案之后,你就可以把問題解決了。
當然,我們利用什么方式去分析問題呢?
我們可以運用聯(lián)想法、模擬法、排查法,回溯法,調(diào)動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意思維等方法,去幫助我們分析解決問題。再次基礎(chǔ)上,根據(jù)條件推理,對比類似的問題,通過實踐去調(diào)整、摸索,最終得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問題讓你暫時束手無措的時候,根據(jù)上面兩點來開啟自己的思考方向,有針對的去學習和掌握相關(guān)的知識,我想你會更容易提高你分析問題的能力。
有了上面對于分析力的基本認知,那么接下來就要了解,分析力如何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于問題的分析,往往依賴自身的經(jīng)驗。一旦面對的事情,自己之前沒有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思考也就無從入手了。
所以學習如何運用分析力解決一些我們?nèi)笔嚓P(guān)經(jīng)驗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種重要技能。
一般來說,解決問題的步驟,大概會用到以下這些步驟:
1,理解問題,定義問題;
理解問題,知道怎么定義問題,觀察并找到問題的核心。
2,搜尋解決問題用到的信息;
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了解到解決這個問題所需要的資源。
3,假設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針對我們解構(gòu)的問題,運用歸納和邏輯推斷的方式,設想出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
4,排查和檢驗,總結(jié)問題;
運用設想出的方案,經(jīng)過不斷的驗證和篩選,找到最終問題,獲得結(jié)果。
看上去,這四個步驟沒什么大的難度,誰都知道怎么做,其實有兩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第一,解構(gòu)問題,找出問題的關(guān)鍵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有難的也有容易的。
但無論是什么問題,想要解決它,我們必須要理解到問題的關(guān)鍵核心是在哪里。也就是說,我們先要懂得定義這個問題,然后才知道怎么去解決它。
因為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是著重表面因素,而問題的本質(zhì),卻被表面的因素遮蓋住。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撥開云霧”,找出問題的關(guān)鍵,定義“元問題”。
這是對問題進行解構(gòu)的一種做法。
例如有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無法開機。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電腦壞了”。
然而這只是結(jié)表面果,為了深入找出“元問題”,這時你就要解構(gòu)問題:“電腦壞”,到底壞在哪里?什么地方壞,才會導致電腦無法開機這一結(jié)果的出現(xiàn)?
是內(nèi)部原因的問題,諸如內(nèi)存,顯卡、主板、電池有問題,還是外部原因的問題,沒有插上電源,電池沒電呢?
運用MECE法,在對問題進行分解時,把所有你能想到的相關(guān)影響因素全部考慮到,完全窮盡,相互獨立,保證完整周密,這樣對分析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問題有了相關(guān)的解構(gòu)之后,我們就能夠以此逐個檢驗和排查。這是分析力第一、二步的綜合運用。
第二,搜集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案
第一步是解構(gòu)問題,獲得核心問題的有用信息,那么第二步,就是基于這些信息,然后運用“設想推斷”出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
所謂設想推理,指的就是當我們面對一些復雜的問題,要尋找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在已有的信息上,進行合理的假設,通過這個假設點去推斷導致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例如上面電腦無法開機這個例子,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MECE的枚舉羅列,已經(jīng)知道大概有哪些原因?qū)е码娔X無法開機。
在這些信息的基礎(chǔ)上,我們要假設推斷,思考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然后去嘗試,檢驗。
例如你確定電源沒問題,電池也正常,說明并不是外部問題造成不能開機的原因。這時你就要把問題縮窄到內(nèi)部原因,繼續(xù)假設提出方案,嘗試把每個因素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都去解決,直到你找到是顯卡的問題。
可以說,設想推斷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給你一個思考的落腳點。
因為有了一個思考的落腳點,所以你知道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去思考,當朝著這個方向去思考后,發(fā)現(xiàn)問題不在這里,就可以立刻淘汰,減省一個阻礙判斷的因素。
至于這個假設跟最終問題是否一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獲得一個思考的邏輯過程。如果假設不成立,我們依然可以不斷修改假設,設定新的假設去收集數(shù)據(jù)信息,再去排查驗證。
第二個好處,是省時省力。
因為“設想推斷”可以讓我們一直沿著導致問題發(fā)生的方向去尋覓,那么我們就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分配在最可能解決的那個問題上。
否則失去焦點的引導,我們就很容易盲目摸索,不僅浪費時間,還有可能跟問題的核心背道而馳,到頭來什么事都做不成。
最后,想要提高我們的分析力,我們必須要摒除以下幾種障礙:
1,迷性權(quán)威
權(quán)威不可能總是正確的,如果一切都聽信權(quán)威的話,而不愿意親身思考,很容易把分析的方向弄錯。
2,先入為主
對事實的分析,就應該尊重事實本來的面目。如果遇到問題我們總是先入為主,我們就會很容易出錯。
3,輕率概括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單憑一些道聽途說的言論而得出某些結(jié)論。這些判斷,沒有符合邏輯規(guī)范,結(jié)論沒有根據(jù),這就很輕率了。
4 ,自欺欺人
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沒有對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客觀分析,一廂情愿地去思考,這種自欺欺人的想法,很容易磨滅我們的分析力的。
所以提高我們的分析力,這些障礙,我們必須要注意。只要做到這樣,我們的思考才會更加有針對性,也能夠有效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