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有束光,ID:onelight01
3月11號,一位浙江女孩登上央視,
作為朗讀者讀了蘇童的《自行車之歌》,
從姑娘緩緩的語調(diào)里,
司馬感受到她對自行車流露出的細膩感情。
女孩名叫胡瑋煒,80后的她雖然年輕,身上卻早早地貼上了“浙商”、“摩拜單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者標簽。
短短兩年,她就讓百萬輛共享單車走入人們的生活。如今在北京、廣州、深圳、武漢、成都......的街頭,你都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身影。
幾年前,這樣的出行方式還不流行
憑借一輛小小的單車,
她2年內(nèi)完成7輪融資,
馬化騰等一眾大佬爭相向她拋出橄欖枝,
創(chuàng)造出100億身價摩拜單車,
而這個項目,從創(chuàng)意到最終成形,
不過才10個月而已。
惹得董卿都贊嘆~
如果說胡瑋煒用一輛單車創(chuàng)造了新的王國,那么她就是創(chuàng)造出100億身價摩拜單車的女王。
但是,與大多數(shù)人對創(chuàng)業(yè)女的風風火火印象不同,這個溫婉的80后浙江姑娘,更愿意稱呼自己為“一個有自行車情結的女孩”。
“為什么會想到做共享單車?”
要知道,姑娘原本最大的夢想,
可是做法拉奇那樣的戰(zhàn)地記者,
不過生活不總是時時順心,
大學畢業(yè)誤打誤撞進入汽車行業(yè)的瑋煒,
經(jīng)濟類記者這職業(yè)一做就是十年。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率真的瑋煒以媒體記者的身份和汽車打了很多年交道
因為職業(yè)關系,她多出許多了解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機會,這為她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做了鋪墊。
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姑娘,每天跟一幫行業(yè)大佬聊可穿戴設備、互聯(lián)網(wǎng)出行是頭頭是道,甚至還參與汽車迭代這樣的大事件。耳濡目染的,瑋煒竟成了汽車行業(yè)里的專家。
就在她混的順風順水的時候,轉(zhuǎn)折出現(xiàn)了。2013年,瑋煒因為工作原因去拉斯維加斯看了一場汽車展,展會上“人與汽車交互”的概念呈現(xiàn)吸引住她的目光。
美國拉斯維加斯
作為女性,雖身處汽車行業(yè),她對汽車卻有獨特的理解:“汽車對我來說,是一個空間,是一段時光,是一段距離。”
相對于駕駛功能來說,在車上收聽網(wǎng)絡電臺這樣的情感體驗,在她眼里才是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汽車依然是一座孤島,但是交互卻能給汽車帶來更多可能。”
憑著多年的職業(yè)敏銳度,她隱隱約約意識到,未來汽車很可能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她想做點什么。
瑋煒在《朗讀者》朗讀了蘇童的《自行車之歌》,述說她的自行車情結
或許是情懷作祟吧,瑋煒跟隨內(nèi)心的感覺,
離開工作十多年的媒體職業(yè),
開了一家的車公司。
不夸張地說,前老板覺得她瘋了,
周圍的人也都覺得離開老本行創(chuàng)業(yè)不靠譜。
更關鍵的是,未來的出行方式究竟會怎么樣?
誰也無法立刻給出答案。
畢竟那時的中國,關于共享單車,還是一個無比陌生的概念。
瑋煒只曉得,在她心里一直藏著個有關出行的夢想:特別希望有這么一天,我能像多啦A夢一樣,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自行車,馬上就能騎走。
她記得剛到北京那會兒也買過自行車,但不到一個月車就被偷走了,上班每天搭公交打車多有不便,而且周末時想騎自行車逛一逛都成了一種奢侈。
騎車穿梭在小巷弄,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如果有那種,可以隨時隨地、
想用都能用的自行車多好?”
這讓她聯(lián)想到曾在哥德堡和
杭州看到的公共自行車。只是......
杭州的有樁公共自行車
目前的公共自行車有個缺點:這辦卡、交押金也太不方便了!想騎卻不知去哪辦卡,也不知道哪里有換車點,即使帶了錢和手機,依然一輛自行車也騎不走。
這個問題讓瑋煒糾結很久。直到一位投資人提議說:“你有沒有想到過“共享單車”,掃一下碼就可以騎走的那種?”
這下,瑋煒馬上就被這個點子擊中了,“可以共享的單車,嗯,就是它了!”
共享意味著這輛單車屬于你,我,他。人人都能分享使用。
提議的那位投資者成了天使投資人,初期資金是有了。但是,一起的工業(yè)設計師的意見是:“不靠譜。要實現(xiàn)根本不可能。被偷走怎么辦?放在哪里?......”
因為可行性太低設計師們都撒手不干了,最后只剩下瑋煒。雖然她也沒有什么把握,但心里一直覺得這事不做不行。
瑋煒想讓自行車回歸城市,因為她在外出考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凡是自行車普及的城市幸福指數(shù)都很高,像是杭州、巴黎、哥德堡......
隨時隨地能騎自行車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果騎車的人越來越多,城市里就會有自行車道,綠樹,空氣會越來越好。每個人只付出一點力量,城市也許能被規(guī)劃得適合出行?!?/span>
她覺得一輛自行車,能改變的可能是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堅持夢想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她重新召集一批汽車行業(yè)精英,開始研發(fā)第一輛共享單車。
“我很幸運,自從開公司之后就遇到很多同好,汽車行業(yè)的先鋒者,慢慢地,我從最初的一個人,到現(xiàn)在擁有了一個團隊?!?/span>
胡瑋煒和她的團隊
說歸說,做的時候還是遇到
不少棘手的技術難題:
1、容易掉鏈子;2、容易生銹;
3、輪胎需要充氣;4、維護成本高。
綜合運營成本和其他各方面的考慮,
她想組裝出一輛4年免維護的自行車。
結果跑遍國內(nèi)自行車組裝工廠,
換來的結果卻是——沒有一家能做。
無法,只得自己設計。
于是瑋煒帶著團隊跑材料廠,
比較高鐵和飛機使用的材料,
決定最后用鋁作為車身。
為了尋找合適的材料,親自到材料廠考察。最后找到合適的車身。用這種材質(zhì)全身拋光,觸感跟Mac一樣。一可以防銹,二輕,三外形潮。
自主設計和研發(fā)
自行車的軸傳動裝置,
車用的是后輪電機發(fā)電,這樣就免掉了維護和鏈條容易掉的問題。
從車輪顏色,外形,細致到輪胎,
歷時半年,第一輛手工打樣的
摩拜單車經(jīng)典款終于出世!
橙紅色可以融入城市,而且看上去顯眼,溫暖。 五幅輪轂,壽命比鋼絲款壽命長,能用8年。免充氣輪胎,是由熱橡膠發(fā)泡成型。而且用的是單擺臂,方便拆卸。
想用的時候掃一掃碼,
就馬上能騎走了。
共享單車進駐北京時,
最開始是在中關村投放。
因為配置GPS跟蹤系統(tǒng),
一個亮點標志著一次開關鎖,
就這樣城市被點亮。
有了GPS定位系統(tǒng),無論在哪里都可以找到車。如果有惡意破壞的話,GPS是可以及時追蹤到的,如果被摩拜獵人發(fā)現(xiàn),就會被扣除信用積分。慢慢地,你可以看到,
這小小的單車點亮了一座座城市。
來到了廣州、深圳、武漢、成都......
一幫投資界大佬紛紛坐不住了,
紛紛跑過來投資摩拜共享單車,
就連馬化騰都向瑋煒伸出橄欖枝,
李開復也曾做過她的投資介紹人。
谷歌搜索相關新聞截圖
一輛單車,讓胡瑋煒的身價在創(chuàng)業(yè)領域從零起步,飆升至100億元。對此她這樣說:“外界只能看到光鮮的一面。最重要的還是,你愿不愿意拼了命地去做這件事情。”
創(chuàng)業(yè)總是有風險的,關于這個問題,瑋煒倒是很豁達:“如果失敗了,就當是做公益吧!”
不過,要說最讓司馬感慨的,還是瑋煒姑娘說過的這句話:“在城市里邊,凌晨2點,很多清潔工阿姨都是那個點下班,而那個時候是沒有交通工具的?!?/span>
除了它......
當那輛共享單車被掃碼解鎖之后,就像是Siri這樣賦予生命的機器人,或許能成為這些默默為他人服務的工作者們深夜里面最溫暖的陪伴。
相信每個人小時候的溫暖記憶里,總有個角落與自行車有關,這個小小的物件意味著陪伴和守護。
而對于瑋煒而言,她的使命就是讓這種溫暖的感覺延續(xù)下去。
胡瑋煒《一席》演講視頻,講述她與共享單車的故事
時長32’07
本文主要視頻和圖片授權自公眾號《一席》
(ID: yixiclub),感謝授權!
部分涉及摩拜單車圖片版權歸摩拜單車所有
部分視頻源自央視朗讀者,版權歸央視所有
每個人都有某種情結,
它就像是一個種子,埋進心里之后,
有的人置之不理,于是它夭折了。
而總有一些人放不下,
讓它生根、發(fā)芽。
編輯聲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