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兩宋時期的文人畫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中國歷史進入封建社會后期,繪畫藝術進一步成熟和完備,特別是宋朝,成為中國古代繪畫的鼎盛時期。文人學士把書畫視為高雅的精神活動和文化素養(yǎng),并對繪畫提出鮮明的審美標準,在創(chuàng)作和理論上都開始形成獨特體系。
五代時期山水畫發(fā)展最為顯著,五代時中原地區(qū)的荊浩、關仝,江南地區(qū)的董源、巨然分別以不同的筆墨技巧塑造了不同地區(qū)的山水畫,風格各異,對后世山水畫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巨然
宋代山水畫家輩出,各有專長和創(chuàng)造,北宋李成的塞林平遠,范寬的崇山峻嶺和雪景,許道寧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繪四時朝暮、風雨明晦的細微變化,惠崇、趙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戲,李唐、馬遠、夏圭高度剪裁而富有詩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畫藝術的不斷變革和發(fā)展,并與劉松年共稱南宋四家。
花鳥畫也有著長足的發(fā)展,五代時江南徐熙的田園花果和西蜀黃筌的奇花異鳥分別具有野逸和富貴兩種不同風格。北宋趙昌的設色折技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敗荷鳧雁,趙孟堅的水仙、以趙佶為代表的院體花鳥畫都具有高度水平;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鳥畫已開水墨寫意之先導。南北宋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大文人,如蘇軾、黃庭堅、米芾父子等,他們在王維的文人畫派基礎上,以書法入畫,實踐并發(fā)展了其水墨技巧。鄧春的“畫者,文之極也”等理論已將“文”與“畫”緊緊的結合在一起,是系統(tǒng)的文人畫理論,對文人畫在以后的發(fā)展上啟到了深遠的影響。此時,蘇軾提出的“士人畫”概念又使文人畫向更成熟邁進了一步。文人學士中流行的蘇軾的古木怪石,文同的墨竹,仲仁、揚無咎的墨梅,墨花、墨禽更著重表現(xiàn)主觀情趣,與民間畫工及宮廷花鳥畫的高度寫實、刻畫入微的畫風迥然不同。北宋李公麟又在純用墨線勾染的白描手法上作出貢獻,一些畫家在寫意人物花鳥上也進行了嘗試,豐富了繪畫的形式和表現(xiàn)技巧。宮廷及陵墓也繪有墓室壁畫及寺觀壁畫,創(chuàng)作了富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繪畫作品。遼金地區(qū)的文人士大夫繪畫在北宋文人畫傳統(tǒng)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對元代文人畫有著直接的影響。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是名家輩出的時代,這個時期還有一些比較有影響的畫家為:王齊翰、衛(wèi)賢、周文矩、郭忠恕、顧閎中,李迪、李嵩、馬和之、王詵、蕭照、燕文貴、張擇端、趙伯駒、郭熙、陳居中、范寬、龔開、惠崇等。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廣泛的現(xiàn)實生活內容,在古代繪畫史上是極為突出的。它運用多采的優(yōu)美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社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元明清繪畫中的風格樣式及理論大多可在宋代繪畫中找到根據(jù),這表現(xiàn)了中國繪畫的成熟與高度繁榮。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chuàng)造。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jié),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B畫、山水畫追求優(yōu)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xiàn),并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文人士大夫繪畫對于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的繁榮基礎上得到高度發(fā)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董源
董源(?-962),字叔達,鐘陵人(今江西進賢),中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稱“董北苑”。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b>
李成(919-967)是五代入宋的畫家,本來是唐朝的宗室,在唐末避亂移居山東營丘,世家出生使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因不曾入仕,便寄情于山水。他的山水畫師荊浩,也學過關仝,但青出于藍。
范寬
范寬,又名中正,字仲立,陜西華原(今陜西耀縣)人,生卒年不祥。據(jù)畫史記載,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間(1023-1031年)還健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