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光君原創(chuàng)出品
在那個工業(yè)還不發(fā)達(dá)的年代
做事全憑一雙手
有門手藝才能混口飯吃
如今時代快速發(fā)展
人們也習(xí)慣了破了就去換新的
以前的老手藝再無用武之地了
以前的美味再也吃不到了……
那個年代,爆米花不是在電影院買的,而是一位坐在村口的神奇又大膽的老爺爺炸出來的。
孩子們都圍成一圈,拎著袋子,好奇而焦急地等待著,隨著一聲“嘭”地巨響,香甜的爆米花新鮮出爐。
童年的記憶中,捏面人的老師傅就像是魔術(shù)師,隨手一捏一個,他手里的小刀將每一個面人的輪廓都勾勒得精準(zhǔn)傳神。
有憨厚可愛的豬八戒,英勇威武的孫悟空,一本正經(jīng)的唐僧,忠厚老實的沙和尚。只要你能想得出的人物,他都能給你捏出來。
他們以潔白的大理石板作紙,以鐵勺為筆,以紅糖液當(dāng)墨,屏氣凝神,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很快躍然紙上。
想要一個美味又漂亮的糖畫,得看你的運氣好不好。
畫糖畫的攤販桌上都有一個動物轉(zhuǎn)盤,你轉(zhuǎn)到哪個動物,他便幫你做這個糖畫。
小時候過年前幾天,總要貼幾張剪紙在大門和窗戶上,祈禱新的一年能一切平安順利。紅色的剪紙是當(dāng)之無愧最喜慶的裝飾品。
那個時候,村里有人嫁姑娘了,作為母親的一定會在臉盆、澡盆還有箱子上貼上喜字,或鴛鴦戲水的剪紙。
以后的孩子想要看到這么精美的剪紙畫,也許只能在博物館才能看到。
在沒有演唱會、電影院的年代,能夠看一場皮影戲便是人們最高大上的休閑活動了。
在村里的空教室里、或是院子里的空地上,每個人搬個小板凳排排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幕布,生怕錯過某個精彩鏡頭。
以前家里用的竹籃子、簸箕,或是在街上賣的精巧玲瓏小背簍、小籮筐都是這些手藝人用一根根竹篾編織而成的。
如今,他們盡管年事已高,仍在堅持編竹篾,不是為了掙錢,而是舍不得這么手藝失傳。
補鍋匠挑著擔(dān)子或踩著三輪車,走街串巷,一邊走一邊吆喝,聽到吆喝聲的婦女們便把家里破了的鍋碗瓢盆都拿出來補一補。
為了證明自己的鍋補得好,他們還會讓人現(xiàn)場拿水試,漏水不要錢。
現(xiàn)如今,人們破了就換新,沒有誰還拿去修修補補了,補鍋匠技術(shù)再好,也難以混口飯吃。
一朵朵的小棉花在他們的手下變成大片大片的棉花,一床床老舊潮濕的棉絮重新變得蓬松而柔軟,在冬天給人們帶來溫暖。
現(xiàn)在機器已經(jīng)取代了彈棉花的工匠們,彈出棉絮又快又好,但蓋在身上卻不如從前那般溫暖了。
那個年代的剃頭匠雖然貌不驚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都是干完農(nóng)活后再出攤,在街角找一個寬敞的地兒,等待顧客的光臨。
剃頭匠除了理發(fā),修面、掏耳朵、推拿也是樣樣精通,剛剃完頭的父輩們顯得精神煥發(fā),整個人也年輕了好幾歲。
歲月變遷,風(fēng)流云散,
這些記憶中的老手藝,
你最懷念哪一個?
其他平臺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帶你去看好風(fēng)光、微信號:lexiangg,否則一律舉報為抄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