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出身于一個家學淵博的世家,父親為著名詩人,與當時的王安石、歐陽修、梅堯臣都有交往。自小聰慧過人,一生命運多桀,仕途坎坷,與蘇東坡極為相似,熱衷佛老,也不遜于蘇?!端问贰の脑穫鳌贩Q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彼约赫f:“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1、黃庭堅《致云夫七弟尺牘》
﹀
黃庭堅《致云夫七弟尺牘》
紙本行書 32.6×65.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云夫七弟:得書,知侍奉廿五叔母縣君萬福,開慰無量。諸兄弟中有肯為眾竭力治田園者乎?鰥居亦何能久堪,復議昏對否?寄示兄弟名字曲折,合族固,幾為完書矣c但欲為其中有才行者立小傳,尚未就耳。龐老《傷寒論》無日不在油案間,亦時時擇默識者傳本與之。此奇書也,頗校正其差誤矣,但末下筆作序。序成,先迭成都開大字板也,談信可寄矣。蘄州州藏記亦不忘,但老來極懶,故稽緩如此耳。壽安姑、東卿一月中俱不起,聞之悲塞。二子雖有水皚為生資,子顧弟喬能周旋之乎?窀穸之事,計子顧必能盡力矣。叔母不甚覺老否?徐氏妹孀居,如何調(diào)護令不爽邪?無期相見,千萬為親自愛。十月十日,兄庭堅報云夫七弟。
《報云夫帖》亦稱《致云夫七弟尺牘》、《報云夫》、《竭力田園帖》 紙本32.6×65.4cm,凡18行,242字。無書寫時間,從書風判斷應是晚年所書,大約書于1100~1105年間。鈐有“項叔子”、“安岐之印”等印記。《大觀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xù)編》等著錄。《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谷園摹古法帖》、《宋黃文節(jié)公法書》、《宋四家墨寶》等收錄?,F(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2、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紙本行書 27.8×47.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往余與公壽景珍游。時景道方為兒童嬉戲。今頎然在朝班。思公壽景珍不得見。每見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諸公。多學余。道。書。景道尤喜余筆墨。故書此三幅遺之。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余。于今為天下第一。余書不足學。學者輒筆愞無勁氣。今乃舍子瞻而學余。未為能擇術(shù)也。適在慧林。為人書一文字。試筆墨。故遣此。不別作記。庭堅頓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
此帖亦稱“與景道使君書”。紙本,縱27.8、橫47.4厘米。被《戲鴻堂法書》、《玉煙堂帖》、《海寧陳氏藏真帖》等叢帖收錄。 被《戲鴻堂法書》、《玉煙堂帖》、《海寧陳氏藏真帖》等叢帖收錄。
黃庭堅因趙景道喜學其書而書此三詩贈之,尺牘中談及蘇軾的書法,并將之評為當時的“天下第一”。黃庭堅認為學自己的字容易導致“筆軟無勁氣”,而建議景道應以蘇軾為學習對象。黃書與蘇軾書法各有千秋,而蘇書用墨太豐,亦是小疵,黃曾戲言蘇字“石壓蛤蟆”,而蘇反唇相譏黃字“死蛇掛樹”,雙方都提到了對方特點,同時也點到不足,而他們之間的調(diào)侃都是善意的,正因為這一點而成了千古佳話。
3、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詩》
﹀
第一、二首詩 奉呈外舅孫莘老
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扁舟不為鱸魚去。收取聲名四十年。甓社湖中有明月?;茨喜菽窘韫廨x。故應剖蚌登王室。不若行沙弄夕霏。右奉呈外舅孫莘老
第三、四首詩 酺池寺詩
小黠大癡螳捕蟬。有余不足夔憐蚿。退食歸來北窗夢。一江春月趁魚舷。桃李無言一弄風。黃麗唯見綠匆匆。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右歸自門下后省臥酺池寺書堂
第五至八首詩 和王仲至少監(jiān)詠姚花四首
映日低風整復斜。綠玉眉心黃袖遮。大粱城里雖罕見。心知不是牛家花。九疑山中萼綠華。黃云承襪到羊家。真筌蟲蝕詩句斷。猶托余情開此花。仙衣辟積駕黃鵠。草木無光一笑開。人間風日不可耐。故待成陰葉下來。湯沐冰肌照春色。海牛。壓。押簾風不開。直言紅塵無路入。猶傍蜂須蝶翅來。右和王仲至少監(jiān)詠姚花四首。用其韻
4、黃庭堅《致無咎通判學士帖》
(《南康帖》)
﹀
黃庭堅《致無咎通判學士帖》(《南康帖》)
紙本行書 30.8×6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
【釋文】
庭堅叩頭。比因南康簽判李次山宣義舟行。奉書。并寄雙井。計夏末乃得通徹耳。急足者伏奉三月六日手誨。審別來侍奉萬福。何慰如之。
惠寄鮑詩、楊(揚)州集。實副所望。廣陵四達之沖。人事良可厭。又有送故迎新之勞。計得近文字之日極少。然旨月‘之奉易豐。又弟甥在親前。此亦人生極可意事。且主人相與。平生傾倒。徐復何言。聞?wù)f文潛有嘉除。甚慰孤寂。但未知得何官耳。山川悠遠。臨書懷想不可言。千萬為親自重。搏前頗能剛制酒否。每思公在魏時多小疾。亦不能忘念。不次。庭堅叩頭。上 無咎通判學士老弟。
五月五日。
此帖亦稱《與無咎通判書》,《御刻三希堂石渠寶岌法帖釋文》稱《與無咎》,《墨緣匯觀》稱《南康帖》。行書。紙本??v30.8厘米,橫64.7厘米。信札一則。書于北宋哲宗元禱六年(1091)之后。《渤海藏真帖》卷四、《海寧陳氏藏真帖》卷四、《秀餐軒帖》卷四、《李書樓正字帖》卷五、《御刻三希堂石渠寶岌法帖》第十三冊、《仁聚堂法帖》卷五、《谷園摹古法帖》第一!·三卷收錄。
5、黃庭堅《致天民知命大主薄書》
﹀
黃庭堅《致天民知命大主薄書》
紙本行書。25.5×45.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
【釋文】
天民、知命、大主簿:霜寒,想八嫂安裕、九妳、四妳、大新婦、普姐、師哥、四娘、五娘、六郎、四十、明兒、九娘、十娘、張九(咩兒)、韓十、小韓、曾兒、湖兒、井兒,各安樂。過江來,甚思汝等,寂寞且耐煩,不須憂路上,路上甚安穩(wěn)。但所經(jīng)州郡多故舊,須爲酒食留連爾。家中上下,凡事切且和順。三人輪管家事,勿廢規(guī)矩。三學生不要令推病在家,依時節(jié)送飯及取歸。書院常整齪、文字勿借出也。知命且掉下潑藥草,讀書看經(jīng),求清靜之樂爲上,大主簿讀《漢書》必有功矣。十月十四日,立報。諸嬭子以下,各小心照管孩兒們,莫作炒,切切。
黃庭堅《致天民知命大主薄書》,此帖亦稱《與天民知命書》,《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釋文》稱《家書》,《大觀錄》稱《家書帖》,《墨緣匯觀》稱《天民知命帖》,《珊瑚網(wǎng)》稱《手簡一通》。行書。紙本。信札一則??v25.5厘米,橫45.9厘米。書于北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队倘L檬汅欧ㄌ返谑齼浴ⅰ豆葓@摹古法帖》第十三卷、《宋黃文節(jié)公法帖》卷二收錄。
6、黃庭堅《荊州帖》
(致公蘊知縣宣德執(zhí)事尺牘)
﹀
黃庭堅《荊州帖》(致公蘊知縣宣德執(zhí)事尺牘)
紙本行書 31.2×43.2cm 紹圣二年(1095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庭堅再拜,道涂疲曳,不得附承動靜。遂六十許日,處處阻雨雪,今乃至荊州爾。春氣暄暖 即日不審體力何如?王事不至勞勤,頗得與僚友共文字之樂否?所差人極濟,行李道上殊得力。荊州上峽,乘舟不大費而差安便。遂不須人,故遣回。明日登舟即行,方此阻遠,臨書增情,千萬為道自重。謹勒手狀,三月四日,庭堅再拜上。公蘊知縣宣德執(zhí)事。
北宋黃庭堅行書《荊州帖》,亦稱《動靜帖》、《致公蘊知縣宣德執(zhí)事尺牘》紙本,31.2×43.2cm,凡10行,132字。書于紹圣二年(1095年)三月四日。鈐有“緝熙殿寶”、“天歷之寶”等印記,后有“臣柯九思進入”的題記,清經(jīng)安岐收藏,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队倘L檬汅欧ㄌ?、《谷園摹古法帖》、《宋黃文節(jié)公法書》等收錄。
7、黃庭堅《教審帖》
(又稱《讀書綠蔭帖》、《與立之承奉書》)
﹀
黃庭堅《教審帖》(又稱《讀書綠蔭帖》、《與立之承奉書》)
紙本行書 27.1×43.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
【釋文】
庭堅頓首,辱
教審
侍奉萬福爲慰。承
讀書綠陰,頗得閑樂,甚善甚善。
欲爲索兒錄數(shù)十篇妙曲作樂,
尚未就爾。所送紙?zhí)?, 但可書?/p>
字,若欲小行書,須得矮紙乃佳。
適有賓客,奉答草率。庭堅頓首。
立之承奉足下。
亦稱《讀書綠蔭帖》、《與立之承奉書》行草 紙本 27.1 × 43.1cm。凡9行,81字。書于元祐三年(1088年)左右。鈐有“緝熙殿寶”、“友古軒”等印記?!妒汅懦蹙帯?、《故宮書畫錄》等著錄。《停云館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谷園摹古法帖》等收錄?,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8、黃庭堅《雪寒帖》
(又稱《致明叔同年尺牘》)
﹀
黃庭堅《雪寒帖》(又稱《致明叔同年尺牘》)
紙本行書 28.8×17.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庭堅頓首,承見諭,早嘗過此,延佇甚久,何以不至耶。雪寒,安勝否?大軸今送,然勿多示人,或不解此意亦來索,匠石斫鼻則坐困矣。庭堅頓首。明叔少府同年家。
黃庭堅《雪寒帖》亦稱《明叔少府》、《致明叔少府尺牘》 行書 紙本28.8 × 17.5cm,凡6行,61字。無書寫時間,從筆法、結(jié)體、風格等方面綜合比較,與《動靜帖》、《致明叔同年尺牘》非常接近,大致書于紹圣年間。
鈐有“漢齋”、“原璧”、“吳楨”、“陳定”等印記。
《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等著錄?,F(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此帖筆鋒勁健、功力深厚、遒麗古雅、灑脫飄逸。筆畫轉(zhuǎn)折,亦中規(guī)入距。
9、黃庭堅《藏鏹帖》
(又名《致明叔同年尺牘》)
﹀
黃庭堅《藏鏹帖》(又名《致明叔同年尺牘》)
紙本行書 28.5×2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藏鏹見貸,已領(lǐng),甚愧。瑣屑奉煩,許同東玉見過,甚惠?!秾毑卣摗芬粌运腿ィ囎x一遍如何?因為黏綴一鴉青紙莊嚴之,幸甚.庭堅頓首。明叔同年家。
黃庭堅行書《藏鏹帖》,又稱《致明叔同年尺牘》、《與明叔同年書》等,紙本,28.5×20.5cm,凡6行,55字。書于紹圣二年(1095年)左右。鈐有“項子京家珍藏”、“吳楨”、“江上莫氏圖書印”等印記?!妒汅爬m(xù)編》、《故宮書畫錄》等著錄?!独顣鴺钦痔?、《墨緣堂藏真》等收錄?,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10、黃庭堅《糟姜帖》
(又稱《承惠帖》)
﹀
黃庭堅《糟姜帖》(又稱《承惠帖》)
紙本行書 28.9×37.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庭堅頓首,承惠糟姜銀杏,極感遠意,雍酥二斤,青州棗一蔀,漫將懷向之勤,輕瀆不罪,庭堅頓首。
《糟姜帖》,又稱《承惠帖》,凡5行,37字。無書寫時間,從筆法、結(jié)體、風格來判斷,應是早年所書,大約書于 1086-1093元祐年間。此帖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之神韻。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jié)體變化多端。從首行下筆處,便見筆墨自由舒展,至末尾更顯隨意,可謂心手雙暢,臻入化境。此篇手札雖小,而意含萬千氣象,達到了東坡所謂“少小時須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無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11、黃庭堅《勤懇帖》
(《致公言通直執(zhí)事尺牘》)
﹀
黃庭堅《勤懇帖》(《致公言通直執(zhí)事尺牘》)
紙本行書 27.9×24.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庭堅叩頭。辱答教。極荷勤懇。本往乞一小盂子。研旁洗筆。只□□□來濶。略容半(一字點去)升許者爾。乃承□□□飲具及取村醪掖閑瓶。甚愧,受來賜重復也?;蛴兴毑煌馐局I。庭堅叩頭。上公言通直執(zhí)事。 庭堅叩頭,辱答教,極荷勤懇,本往乞一小孟子,研旁洗筆,只口口盞來闊,略容半升許者爾,乃承口口口飲具及取村醒掖閑瓶,甚愧,受來賜重復也?;蛴兴毑煌馐局I,庭堅叩頭上。公言通直執(zhí)事。
《勤懇帖》亦稱《示諭帖》、《致公言通直執(zhí)事尺牘》;行書 紙本 27.9 × 24.8cm,凡8行,7l字。無書寫時間,從筆法、結(jié)體、書風等方面綜合判斷,應是早年所書,大約書于1086一l093元祐年間。鈐有“宋鶴堂”、“知頤印章”、“大觀”等印記?!稌嬘洝?、《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等著錄?,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12、黃庭堅《齊君帖》
﹀
黃庭堅《齊君帖》
紙本行書 27.8×48.5cm 崇寧三年(1104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庭堅頓首。兩辱垂顧。甚惠。放逐不齒。因廢人事。不能奉詣。甚愧來辱之意。所須拙字。天涼意適?;蚰苋帯iT下生輒又取去。六十老人。五月?lián)]汗。今實不能辦此。想聰明可照察也。承晚涼遂行。千萬珍愛。象江皆親舊。但盛暑非近筆硯時。未能作書。見者為道此意。庭堅頓首齊君足下。
《齊君帖》,亦稱《致齊君尺牘》、《與齊君書》、《垂顧帖》,行書,紙本,27.8 × 48.5cm,凡13行,109字。書于崇寧三年(1104年)。鈐有“曹溶之印”、“毛九疇印”、“紹勛’等印記?!妒汅湃帯?、《故宮書畫錄》等著錄?!秾氋t堂集古法帖》、《潑墨齋法帖》、《渤海藏真帖》、《海寧陳氏藏真帖》、《翰香館法書》、《唐宋名人書》、《平遠山房法帖》等收錄?,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于原作者,若侵權(quán)刪除并致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