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
山林自有不朽業(yè)
今古無多獨行人
劉正平/文
梁漱溟行書七言聯(lián)“山林自有不朽業(yè),今古無多獨行人”,見于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秋季拍賣會“古籍文獻名家翰墨——百年名家書法 ”專場,尺寸 122×32cm×2。
題識:志敏同學屬,廿四年梁漱溟。
鈐?。毫菏橛?、壽銘。
拍賣公司說明: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現(xiàn)代新儒學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有“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
昨天說過了梁漱溟,但意猶未盡,今天再說一下。
梁漱溟總結(jié)“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和“思維的八層境界”,通俗易懂,不妨與大家分享:
梁漱溟說: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nèi)心之間的問題。”
我們?yōu)槭裁床豢鞓??因為我們丟掉了這三件東西。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是控制欲望而知足安樂;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是投入去愛而感恩;解決人和自己內(nèi)心之間的問題,是建立一個人的信仰和價值觀,或者說要解決內(nèi)心的靈魂如何安放。
簞食瓢飲只是在第一個層面認識顏回的快樂。梁漱溟所說的“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體現(xiàn)了一個哲學家的對人和物本質(zhì)的思考,直指產(chǎn)生快樂的本源。
一個哲學家之所以能見人所未見,道人所未道,這就是他的高度,通俗地講,就是所謂“有學問”。梁漱溟說:“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沒有。因為大多數(shù)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云亦云,對于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于沒有想法。”
所以,梁漱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總結(jié)出了“思維的八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第二層境界:發(fā)現(xiàn)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fā)覺前后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后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yǎng)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fā)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xiàn)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tài)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對于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第五層境界:以簡御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里全是一貫的系統(tǒng),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凡有系統(tǒng)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簡單,仿佛只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復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異常輕松的—-所謂舉重若輕。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jīng)通了,就沒有問題。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里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么分數(shù),那個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jīng)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
正是有這樣深邃的思考,才有梁漱溟堅毅挺拔、一身傲骨的性格,梁漱溟的書法也有這個特點?!吧搅肿杂胁恍鄻I(yè);今古無多獨行人”幾乎是梁先生一生特立獨行的寫照。
梁漱溟素以獨持己見不隨流俗而聞名,雖因犯顏直諫而遭受打擊,但卻九死而不悔。據(jù)說當年全國“批林批孔”運動盛行時,他作為孔孟之徒也受到了無休止的斗爭和批判,當最后問他的感受時,他居然引孔子的話作了有力的回答:“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斌w現(xiàn)出一種難得的獨立人格和一代大儒的風范。
對比梁漱溟總結(jié)的“思維的八層境界”,我們捫心自問:我在哪個層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