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立文《光明日報》( 2016年04月18日 16版)
關學與洛學同為理學的創(chuàng)建者、奠基者。程顥智慧創(chuàng)新理學的新思維、新觀念、新學風、新稱謂;張載則闡明理學的宗旨和方向,是指導理學為學思辨和篤行的綱領,也是理學的核心價值觀、宇宙觀、天下觀、道德觀的宣示。其《西銘》以天地為人類父母及民胞與物與的思想,以及“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的命運共同體觀念,為天下確立共同體文化價值,并將“天下無一物非我”的孝親、仁民、愛物的共同體的本根與“太虛即氣”的形而上學相融合,構成體用一源的共同體核心觀念和理論思維體系。
發(fā)揚關學共同體智慧,對體認當今的時代核心價值將有所裨益。
“仇必和而解”的智慧。張載紹承《周易》和儒、道、墨等家思想,著《正蒙》和《橫渠易說》。他在注《周易·乾·彖》“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時說:“萬物皆始,故性命之各正。惟君子為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德而誠行之也。精義時措,故能保合太和,健利且貞。”君子只有從“與時消息”“精義時措”、性命順、天德躬這三個維度上真誠篤行,才能保合太和。張載又和合儒家的“和為貴”“君子和而同”,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以及墨子的和合思想,智能創(chuàng)造為《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卑烟妥鲃討B(tài)的、辯證的形而上學的詮釋,又把氣本作形而下的交感而生聚有象的闡發(fā)。作為客形客感有象的事物,便會產生對待或矛盾,“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具有深刻而廣泛的現(xiàn)代價值。在當前世界不太平,各種沖突危機多發(fā),局部戰(zhàn)爭、動亂、恐怖襲擊屢發(fā)不斷的情況下,唯有以“仇必和而解”的精神和智慧,以和化解仇恨。之所以有仇恨,張載認為都是出于“愛惡之情”和爭奪物欲之利的結果,只有轉愛惡之情為仁愛,轉物欲之私利為公利,才能使世界和諧,人人安居樂業(yè)。
“為生民立命”的智慧。仇若不化解,生民的性命就不能保障。關學的人生抱負和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是“為萬世開太平”,是為國為民為天下百姓。張載及關學學人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天下的視野、崇高的價值理想、高尚的倫理道德,處處事事以民為本,本固才能邦寧。然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加劇,農民破產,即使喪失土地,卻照樣納稅,農民苦不堪言。為化解農民疾苦,張載試行“井田制”。他認為“治天下不由井地,終無有得平”。主張把土地收歸國有,然后分配給農民,限制大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特權,企圖解決當時貧富不均的兩極分化,使農民能夠生活下去。因此,他主張革新變法,“凡變法須是通,通其變使民不倦,豈有圣人變法而不通也”,“變而通之以盡利,理勢既變,不能與時順通,非盡利之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法為民為國謀利,民與國通達而長久。通與久的有力措施是使民得到土地,這是“養(yǎng)民之本”。呂大鈞提出:“為國之計,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戶又招誘客戶,使之置田,以為主戶。主戶茍眾,而邦本自固?!比绾伪C翊嫘?,張載主張改革賦稅,“取之不如是之盡,其取之亦什一之法也,其間有山陵林麓不在數(shù)”。行什一稅法,以減輕農民負擔,為生民立命。
“民胞物與”的智慧?!盀樯窳⒚钡木裰问恰懊癜锱c”,這也是其共同體思維的基礎?!段縻憽氛f:“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地是人類的父母,人稟氣于天,賦形于地,妙合而凝成人身。人體與萬物之體雖各異而分殊,人性與萬物之性亦分殊,但都稟天地之氣與理而理一,故解為“理一分殊”。既然人人皆稟天地的理氣,全人類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人的體、性與天下萬物的體、性均本于天地而無不同,所以天地萬物,若動若植,有情無情,都是我的伙伴朋友。這是“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的博大情懷,人文悲愿。王夫之說:“由吾同胞之必友愛,交與之必信睦,則與民必仁,于物必愛之理,亦生心而不容已矣。”這便是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傳承。張載“民胞物與”的共同體智慧影響了兩大哲學家。朱熹說:“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我的心正氣順,天地的心氣亦正與順。王守仁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在當今人與自然發(fā)生嚴重沖突、生態(tài)危機危害人類之際,民胞物與是古人頂層設計,啟發(fā)今人覺解,對天地間草木禽獸、水土山川都應該像愛護人類自己一樣愛護它們,與人類共生、共存、共立、共達。
“心統(tǒng)性情”的智慧。民胞物與,體現(xiàn)一種偉大的愛心,“仇必和而解”,也必須有一種和愛之心,才能和解。心如何統(tǒng)攝性情?就關聯(lián)心與性、性與情、心與情的問題。張載面對以往形形色色的性惡論、性善論、善惡混、性三品說等觀點,度越前人,獨辟蹊徑地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說,既堅持了性善論,又詮釋了惡的來源與善惡統(tǒng)一論。后來朱熹贊揚說:“以氣質論,則凡言性不同者,皆冰釋矣。”故此“極有功于圣門,有補于后學”。氣質之性既是性,又包含了情。所以張載邏輯地提出“心統(tǒng)性情者也。有形則有體,有性則有情。發(fā)于性則見于情,發(fā)于情則見于色,以類而應也”。凡有形體的事物,都有其固有的性,有性便有情,兩者互相存有,而不分離。情是性的發(fā)動,形色是情的發(fā)動。情是心理的情感活動,如喜怒哀樂未發(fā)為性,已發(fā)為情?!扒閯t是實事,喜怒哀樂之謂也,欲喜者如此喜之,欲怒者如此怒之,欲哀欲樂者如此樂之哀之,莫非性中發(fā)出實事也?!毕才非楦谢顒有袨榈陌l(fā)生,便成為事實,即情感活動的物事化,此物事化的情感行為未必是惡,如果“皆中節(jié)謂之和,不中節(jié)則為惡”。善惡的標準是發(fā)而中節(jié)與否。不中節(jié)是因為“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雜以偽也”。由于情與偽互相感應和摻雜,使情昏蔽為惡。若以愛心、善心來統(tǒng)攝性情,性與情皆為善。張載認為:“性對情言,心對性情言。今如此是性,動處是情,主宰是心。橫渠云‘心統(tǒng)性情者也’,此語極佳。”心之所以是主宰,是因為“性是體,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統(tǒng)之”。盡管“心統(tǒng)性情”引起宋明理學家的不同詮釋與論爭,但以“仁義禮智根于心”,心具四德之善,以四德之心統(tǒng)攝性情,性情亦為善而非惡。張載從道德理性的高度凸顯了中華民族的道德精髓,從心這個根底上構建道德的本然和應然。
“為往圣繼學”的智慧。關學不僅有自強不息的求道精神,而且有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藍田呂氏生活在“今大道未明,人趨異學,不入于莊,則入于釋,疑圣人為未盡善,輕禮義為不足學,人倫不明,萬物憔悴”。有鑒于此,呂大臨嘆道:“嗚呼!去圣遠矣,斯文喪矣,先王之流風善政,泯沒而不可見;明師賢弟子傳授之學,斷絕而不得聞?!睘榍笏魑疵鞯拇蟮溃Υト酥畬W的疑惑,糾輕義之學,使往圣的斯文大明于世,恢復先王的流風善政,普澤天下。藍田六兄弟間廢寢忘食,“相切磋論道考禮”。他們從禮契入,多層面詮釋大道和考索禮義。呂大臨認為,禮之本在于“修身正心貌言”;禮的效用在于“節(jié)文乎仁義者也”,“使強弱寡眾群而不亂”,“修小過小不及”;禮的規(guī)范在于“今人之所備所能,并不在于貴賤”;禮的體則“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加于鄉(xiāng)射”。從禮的本、用、體和規(guī)范等方面,弘揚往圣禮的內涵。張載志道精思,以禮教化培養(yǎng)人性?!吧w禮者滋養(yǎng)人德性,又使人有常業(yè)”,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禮義立也”。這就是發(fā)孔子“不學禮、無以立”的思想。從禮的行為規(guī)范、倫理規(guī)則到形而上的繼絕學之道的探索。呂大臨說:“中者,道之所出,天道天德降而在人,謂之性,性無內外,皆一體?!敝胁粌H是道之所由出,而且是性和天道。呂大臨揭出“圣人之學,以中為大本。雖堯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執(zhí)其中’”。把中升華為形而上本體。從中為形而上的大根本出發(fā),邏輯地認為中為道之所由出。盡管程頤認為“此語有病”。但呂大臨依其對《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體認和覺解,堅持他的觀點,這是程、呂兩人之別,也是其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新,這是關學共同體智慧的源頭活水。
經世致用的智慧。如果說《正蒙》《西銘》是以形而上學為主而不廢形而下的話,那么,其道與禮融合,道與器相兼,是關學精神智慧的實踐特色。關學注重研究天文、兵法、醫(yī)學等實踐,在探討自然科學中,張載發(fā)展了西漢以來的地動說。他少時喜談兵,時因宋西部常受西夏侵擾,人民的生命財產常遭殺戮和掠奪,他曾寫信給時任陜西招討副使的范仲淹,討論邊防問題。他曾計劃聯(lián)絡一些人,組織武裝力量奪回洮西地方。他試圖進行軍事變革,化解北宋積弱局面。呂大鈞作《世守邊郡議》,主張“使邊郡略法古意,慎選仁勇之士,使得世守郡事,兵民措置,悉以委之,租調收入,一切不問”。以使邊防“安靜不擾”,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他們關心黎民疾苦,為民辦好事。在呂大防與范純仁共相時,事事關心人民之利。呂大防在任永壽縣令時,力排眾議,將遠處的澗水引入縣城,解決百姓無井缺水問題,百姓感其恩而稱“呂公泉”。他在任青城知縣時,一改利用“圭田粟入以大斗,而出以公斗”的刻剝百姓輸租之法,化解了百姓“雖病而不敢訴”的不合理制度。他認為治國方略應以“養(yǎng)民、教士、重谷為國家之本”。其《呂氏鄉(xiāng)約》的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患難相恤,聚會應事等,是關學經世致用共同體智慧的具體體現(xiàn)。
關學共同體的精神智慧,既是化解北宋時諸多沖突危機之道,體現(xiàn)了當時時代精神,亦是理學核心話題的共同闡發(fā)。即使隨歷史的車輪,已過去千年,然其精神智慧卻是中華民族文化哲學寶庫中一朵璀璨的鮮花,在當今仍然發(fā)出其燦爛的光輝,若化作化解錯綜復雜沖突危機的利器,則大益于振興中華民族。
(張立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