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良好的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就如同學習英語一樣,為什么有的孩子能自信地大聲說出來,有的孩子卻羞于在人前展示,專家分析,也許這就是情緒控制上的問題。
臺灣兒童教育咨詢師、加拿大兒童教育研究員唐慧明在由小水手雙語優(yōu)學館主辦,亦莊生活網協(xié)辦的“首屆亦莊兒童成長論壇”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面對日益增大的壓力,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和他人,并與他人建立正面的關系能使他們做事更加專注;不會因自身的憂慮、焦慮、煩躁占據大部分的思想和精力,學習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齡,為什么他們也會沮喪?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學習的困難,有時是課業(yè)本身的壓力,更多時候卻可能是情緒上的分神所導致的。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在上小學低年級或者上學前就能學習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情感,并與周圍建立一種互相關愛和尊重的人際關系,他們長大后,學習成績和積極性都平均高于一般孩子,不良行為及違紀行為平均低于一般孩子。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的課程目前已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推行展開。實踐證明,擁有良好的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更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也許,除了知識的獲取,面對失敗與成功、拒絕受欺負以及處理人際關系是小學生最應該懂得的三項基本課程,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很多成人依然沒有從這三門科目中畢業(yè)。因此,他們一方面過度寵愛孩子,導致孩子的抗壓性不足;一方面卻用應試教育填鴨式地教育孩子,導致孩子人際關系方面有缺失。這些都是我們應當盡力避免并從中吸取教訓的。
什么樣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孩子?什么是衡量的標準?也許我們應該反思的是,成績不是一切,孩子更應該學會的功課是自我認知、有自信和良好的情緒控制力、抗壓力以及愿意分享、合作。(茜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