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筑就的河堤邊,游人圍坐廊棚下喝茶聊天
“中國銀行安昌辦事處”舊址
民國時期,繁華的安昌古鎮(zhèn)設有諸多銀行辦事機構、錢莊更是多多
但舊址留存下來極為稀少,銀行就此一家,錢莊也僅一家
這是辦事處當時辦公場景
銀行、錢莊的區(qū)別
而那么多的舊時商店在溜達古街時,已穿越部分了吧
上下二層一個個像雕堡機關槍眼的是-----金庫裝的鑄鐵氣眼網板,以利通風防潮,內周鋪地板
頂層復有鋼筋混凝土弧形頂,外鋪50厘米黃沙層以防火
金庫鐵門,高1.9米、寬0.74米。其兩側的鑄鐵氣眼網板,為的是通風防潮
過道處的桌椅、墻上張貼的畫,是休息接待客人?
河對岸的游人們悠閑地品茶
商鋪云集、室外茶座多多,陽光充足也便利曬制各式臘味
建于元代的寺橋,因安康寺而名
寺橋南邊(圖右),這兒原有麗水臺茶樓,為清末師爺馬逸臣品茗會友處
現(xiàn)為古鎮(zhèn)酒樓,遠道自駕而來的游人,喜歡圍坐室外,在陽光下小河旁享用美味
寺橋北邊也是客滿座
安康寺臨河一邊正在修葺,沿著圍墻向南行,去找寺的正大門
沿寺的圍墻
修葺一新的大門很是氣派,沒想到寺院倒是開放的,持票入內參觀就是
鐘、鼓樓分列天王殿的東西兩側
原來是僧人用餐之處,小和尚的背框,原來是垃圾洞
一入寺院就聽到朗朗的誦經聲,原來就是從這大雄寶殿傳出的
圖中左側幾位僧人正在高聲誦經
右側也有,除了寺中僧人,還有幾位信女也在誦經
不好意思也不敢拍,就速拍了這一張
繼續(xù)沿中軸線北行,有幾位僧人正在大雄寶殿與東側長廊之間走過
觀音閣內供奉著有求必應的觀世音菩薩
這是位于最北面的玉佛樓,還在裝修中,就是最初在河邊看到的那幢
何公盛臺門建于清道光時,是何氏經營鹽業(yè)致富后建的
底層房屋的窗戶都是這樣小小的,是不是上層住人,下層是堆放鹽的倉庫?
走過建于支流上的此橋,在香腸中穿行
先被擊昏,再被剖開,弄凈曬干
活殺的魚曬干后,紋理清晰,味道好
紹興水鄉(xiāng)水多魚多,河流縱橫交錯,古鎮(zhèn)水陸交通都是很便利的
持票入內
先到嗶嘰館參觀
看到“嗶嘰”兩字------真是久違了,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過去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當時誰能擁有一套嗶嘰衣褲,是不得了的事
從耕耘、布種、摘尖、采棉、彈花、軋核、撿曬、紡線、上機、織布、布漿、練染等
詳述了從下種到成布匹的全過程
民間留存的傳統(tǒng)棉織工具,紡紗機等
織布機
這在滬江浙一帶常見,想當初,作為四清工作隊員到農村時,在農民家里咱也織過呢
這些各式紅漆桶、錫制防潮的瓶等都用過,現(xiàn)也早已打入“冷宮”了
上面這些石制器物、工具等沒有,但都看到過,一般是農村里用的較多
看看用作展館的這里的房子是很精致的
農村里用的大灶,是燒柴火的
這是古水龍,防火用的,水從這里壓出
先看看迎城隍會的內容,豐富多彩
河中舉行龍舟賽,有人站在橋上觀看
沒能趕上年終大典,就看看模型了
弄堂長又窄,石板鋪地,兩側房屋的下部也都是石板砌成,這是安昌民居特色
就過這橋到北岸去,還有位于北岸的師爺館、石雕館、穗康錢莊沒參觀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