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疊翠秋色美,不到長城非好漢
上周六,好友相約,攀登了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地形險要,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時稱“居庸塞”,到漢朝時已頗具規(guī)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筑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后歷唐、遼、金、元數(shù)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并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
居庸關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里清流縈繞,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關長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
居庸關的中心有一個“過街塔”基座,名“云臺”,取其“遠望如在云端”之意。云臺創(chuàng)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漢白玉石筑成的,臺高9.5米,上頂東西寬25.21米,南北長12.9米;下基東西寬26.84米。南北長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臺頂四周的石欄桿、望柱、欄板、滴水龍頭等建筑,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臺基中央有一個門洞,門道可通行人、車、馬。云臺可謂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藝術精品。云臺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毀于元末明初。此后在臺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僅存云臺?,F(xiàn)在臺頂上的柱礎,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遺物。
居庸關附近,還有“仙枕石”、“五郎廟”、“六郎寨”、“彈琴峽”、“望京石”、“天險”、“穆桂英點將臺”、“詹天佑銅像”等景點,增添了這座雄關的風采。1992年昌平區(qū)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為保護文物,對關城建筑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xiàn)了昔日的雄姿。關城附近自然景觀十分壯美,早在金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5年)“居庸疊翠”之名已列入“燕山八景”。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qū)50余公里外的昌平縣境內。相傳秦始皇修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漢代沿稱,此后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
居庸雄關內的“關王廟”,伏魔大帝關老爺在此鎮(zhèn)守。
居庸關城里的馬王廟。古代作戰(zhàn),戰(zhàn)馬至關重要,所以供奉馬王神。
居庸關城內的“城隍廟”,城隍老爺在此坐鎮(zhèn)。
城隍廟前的大戲臺
居庸關城里的古代官署衙門,豪華氣派。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內容豐富。
俯視居庸關長城的南城關
居庸關長城上的烽火臺、敵樓
俯視居庸關長城的南城關
居庸關長城上的烽火臺、敵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