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文史知識|東國公主與蠶種西傳:一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東國公主與蠶種西傳:
一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絲綢之路近來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所謂絲綢之路,指的是古代起始于中國,向西延伸,連接中亞、西亞、歐洲,乃至于東非的商路。這些商路,最早主要是陸路,后來也包括海路,于是又被分別稱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不過,把這些商路統(tǒng)稱為絲綢之路,其實很晚。19世紀70年代,德國的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最早提出“絲綢之路”一名。這個名稱一經提出,就被廣泛接受。因為古代在這些商路上貿易的商品,絲綢確實占了很大一部分,把這些商路稱作絲綢之路,不僅恰如其分,而且確實能突出古代中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物質文化交流的一大特色。只是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這些商路,早就存在,至少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過去沒有被稱作絲綢之路而已。

發(fā)明養(yǎng)蠶和制作絲綢的技藝,是古代中國對于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絲綢在中國生產出來,源源不斷地輸出到其他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絲綢的生產,包括幾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首先是養(yǎng)蠶,其次是繅絲,再是織成絲綢,中間還包括染色,或者加入一些特殊的工藝,例如織花、壓花等等。其中,養(yǎng)蠶是第一步。在中國,傳說中最早養(yǎng)蠶的是嫘祖。歷史上嫘祖是不是實有其人,仍有爭議。養(yǎng)蠶、繅絲和紡織絲綢,作為一套完整的生產技術,前后發(fā)展,會有一個過程,很難說是某一個人的發(fā)明。但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嫘祖確實是中國最早養(yǎng)蠶繅絲的代表人物。嫘祖是中國人,嫘祖的傳說,不僅是我們對祖先的一種追思和紀念,也代表了古代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現(xiàn)代浮雕:嫘祖養(yǎng)蠶

有意思的是,歐洲人最早并不知道絲綢是怎么生產出來的。當歐洲人見到如此精美華麗的絲綢,又知道這是來自遙遠東方的中國的時候,對于絲綢的來歷不禁生出一些奇異的猜想。公元初,羅馬最博學的學者普林尼(Pliny “the Elder”,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年),在他堪稱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自然史》(Naturalis Historia)中專門講到過絲和絲綢。普林尼把中國稱作“賽里斯”(Seres)。他說,在“賽里斯”,絲就生長在樹上,人們把絲從樹葉上取下,經過漂洗,再紡織成絲綢,然后再經過幾萬里艱辛的路途,最后才運到羅馬。到了羅馬,絲綢的價值倍增,成為羅馬貴族們最豪華最珍貴的衣料。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都不知道,絲綢從蠶絲而來,更不知道還有養(yǎng)蠶繅絲一說。“賽里斯”這個詞,拉丁語的意思就是“絲”。兩千多年前,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國就是絲之國。

但在亞洲,情形則不大一樣。從中國發(fā)端的絲綢之路,首先連接到周邊的地區(qū),有關養(yǎng)蠶和織造絲綢的知識和技術,不需要很久,就有可能傳到這些地區(qū)和國家。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講到瞿薩旦那國,其中一段,就提到一個與蠶和蠶種相關的故事:


王城東南五六里,有麻射僧伽藍,此國先王妃所立也。昔者此國未知桑蠶,聞東國有也,命使以求。時東國君秘而不賜,嚴敕關防,無令桑蠶種出也。瞿薩旦那王乃卑辭下禮,求婚東國。國君有懷遠之志,遂允其請。


“瞿薩旦那”是梵文Gostana的音譯。“瞿薩旦那”的意思,玄奘解釋是“地乳”。瞿薩旦那國即今天新疆的和田,古代又稱于闐。瞿薩旦那的王城確切地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做考古研究的學者之間有一些爭議,不同的學者指定在不同的地方。一種說法是在今和田城西約十公里處的約特干遺址,另一種說法是在今和田城北邊約二十公里處的阿克斯比爾古城。僧伽藍的意思是佛寺,麻射僧伽藍即麻射寺?!奥樯洹币幻卣Z文獻中可以找到一個對應的詞Ma-za。

玄奘在故事里講,瞿薩旦那國這個地方,先前不知道養(yǎng)蠶,聽說“東國”有桑蠶,于是派了使節(jié)去求取??墒菛|國的君主不愿意讓蠶種傳出國外,為此還下達了嚴格的命令,禁止任何人把蠶種帶出國。瞿薩旦那王只好另想辦法,他準備了禮品,用恭順的言辭,請求東國君主把公主下嫁給自己。東國君主為了籠絡瞿薩旦那王,就答應了后者的請求:


瞿薩旦那王命使迎婦,而誡曰:“爾致辭東國君女,我國素無絲綿桑蠶之種,可以持來,自為裳服。”女聞其言,密求其種,以桑蠶之子置帽絮中。


于是瞿薩旦那王派出使節(jié),到東國迎娶公主。瞿薩旦那王讓迎親的使節(jié)告訴公主,瞿薩旦那國沒有絲綿,更沒有蠶種,請公主把蠶種帶來,以后才好自己制作衣裳。東國公主聽了這話,悄悄地在帽子的絲絮中藏放了一些蠶卵。這樣做了以后,公主出嫁的隊伍就出城了:


既至關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驗。遂入瞿薩旦那國,止麻射伽藍故地。方備儀禮,奉迎入宮。以桑蠶種,留于此地。陽春告始,乃植其桑。蠶月既臨,復事采養(yǎng)。初至也,尚以雜葉飼之,自時厥后,桑樹連陰。


隊伍到了城門關,守城的官員一一檢查,所有的地方都檢查完了,只有公主的帽子不敢查驗。于是蠶種就被帶到了瞿薩旦那國,先放置在麻射僧伽藍,然后經過一番儀式,迎請到王宮。于是瞿薩旦那國從此有了蠶種。到了春天,人們種上了桑樹,桑樹漸漸生長。養(yǎng)蠶的季節(jié)來臨之時,人們又養(yǎng)上了蠶。只是最初時桑樹不多,也用過一些其他的樹葉喂養(yǎng)桑蠶,后來桑樹多了,連成了一片樹林。這個時候,公主——現(xiàn)在已經成為王妃——下達了命令,不準傷害桑蠶:


王妃乃刻石為制,不令傷殺。蠶蛾飛盡,乃得治繭。敢有犯違,明神不佑。遂為先蠶建此伽藍。數(shù)株枯桑,云是本種之樹也。故今此國有蠶不殺。竊有取絲者,來年輒不宜蠶。


王妃的命令,刻在石碑上,成為制度,不讓任何人傷害桑蠶。只有在蠶蛾飛盡,才可以處理蠶繭。如果違反,神不保佑。王妃為這些最早的蠶種修建了一座寺廟,就是麻射僧伽藍。最早的那幾棵桑樹已經枯萎。因此,在瞿薩旦那國,是不殺蠶蟲的。如果有人偷著從有蛾的蠶繭取絲,來年的蠶就養(yǎng)不好。

丹丹烏里克出土木板畫:東國公主與蠶種西傳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歷史上蠶種以及養(yǎng)殖桑蠶的技術什么時候傳到西方,怎么傳到西方,從來沒有確切的記載。玄奘所講,雖然只是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蠶種西傳中的某些事實。古代東西方之間的絲綢貿易,獲利甚大,“東國”方面,因此不愿意養(yǎng)蠶、繅絲和織造絲綢的技術外傳,這也可以想象。但人類歷史上的事都是一樣,到了最后,先進的技術總是會通過某種途徑傳到世界的各個地方。

記載這個故事的,不僅是玄奘的書?!缎绿茣の饔騻鳌酚幸还?jié)專門講于闐國,在介紹了于闐國的一般情況后,也講到這件事:


(于闐國)初無桑蠶,丐鄰國,不肯出,其王即求婚,許之。將迎,乃告曰:“國無帛,可持蠶自為衣?!迸?,置蠶帽絮中,關守不敢驗,自是始有蠶。女刻石約無殺蠶,蛾飛盡得治繭。


不過,從《新唐書》編撰的時間看,這一段話,很有可能就是根據(jù)玄奘的書改寫而來。二者之間最值得注意的不同之處是,《大唐西域記》中講的是“東國”,而《新唐書》里則說是“鄰國”。

這個故事,同樣也記載在藏文的佛教經典中。藏文丹珠爾中有一部書,名稱是《于闐國授記》(Li'i yul lung bstan pa),書中也講了類似的故事,只是情節(jié)稍有不同。和田地區(qū)與西藏相鄰,西藏的佛教,在早期階段接受過和田佛教不小的影響。藏文佛教文獻中講到和田,保留了有關和田歷史的一些資料,也是很自然的事。

不僅如此,在和田,與蠶種西傳的故事相關的,還有考古的發(fā)現(xiàn)。20世紀之初,匈牙利裔的英國探險家斯坦因來到和田,做廣泛的考古調查。斯坦因深入到和田東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當?shù)厝朔Q作丹丹烏里克(Dandan-Uiliq)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大片古代居民的遺址。斯坦因在這處遺址發(fā)掘出大量古代的物品,有佛像和神像,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來自一處佛寺的木板畫。木板畫中有一幅畫的正是蠶種西傳的故事。畫上有四位人物,三位是女子,一位看起來像男子。從左邊數(shù)的第二位女子在畫面上最為顯著。她戴一頂很大的頭冠,頭冠上滿綴珠寶,身份看起來非同一般。從左邊數(shù)的第一位女子則左手高舉,指著她左邊的這位頭戴寶冠、身份顯貴的女子,似乎在說,這寶冠中有什么東西。她的右手下垂,手臂里還挎著好像是一只竹籃。畫的最右邊,也是一位女子,坐在一架織機旁,手執(zhí)紡織工具,織機上布滿經線。她的后邊,似乎也還有其他紡織的器具。在她與頭戴寶冠的女子之間,則坐著一位男子模樣的人,頭有光環(huán),四只手臂。男子跏趺而坐,四只手中,一只手平置,三只手各執(zhí)一件器物,看起來有些像剪刀、紡錘和錐子。

這位頭戴寶冠的女子,顯然就是玄奘所講故事中的“東國公主”。手指公主寶冠的女子,應該是公主的隨從或者侍女。最右邊的女子,正在紡織,可以認為是織女。那位男子,頭有光環(huán),身有四臂,則是一位天神。從手執(zhí)的器物看,這位天神主管或保護的,應該就是桑蠶與紡織。

這一幅畫,畫中人物的形象和所有的裝飾,除了那位男子,都與玄奘講到的故事配合無間。斯坦因因此很快就做出判斷,認為畫的內容,講的就是東國公主與蠶種西傳的故事。木板畫的年代,至少在千年以上,畫的發(fā)現(xiàn),用實物證明,玄奘講的,確實是當年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在和田北面的一處古廟的遺址,斯坦因還發(fā)現(xiàn)過一幅與木板畫中的那位四臂天神類似的壁畫,畫面上也是一位四臂的天神,手中所執(zhí)的器物也有錐子和剪刀。斯坦因認為,這里畫的,也是西域神話中的蠶神。

和田出土的四臂蠶神像

這位公主,來自“東國”,“東國”究竟是哪一個國家,是中原的國家嗎?玄奘沒有講得很明白。大概故事原來就是這樣講,玄奘不過是重新敘述了一遍而已。就整個中國而言,漢族人最早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和紡織絲綢技術,但在漢文文獻中,對于蠶種西傳的過程,沒有更多的記載,也沒有類似的故事。對于和田的人而言,和田以東的國家都可以是“東國”。在今天的新疆地區(qū),和田以東,古代曾經有過大大小小不少的國家。這些國家,不同時期由不同的民族或族群所建立,它們都可能是“東國”。即使我們把故事坐實,也很難說“東國”究竟是哪一個國家,也許是古代的樓蘭,也許是古代的吐魯番。不過,故事就是故事,無論如何,故事中要說明的一點很清楚,養(yǎng)蠶和紡織絲綢的技術從和田東方的某個國家傳來,如果追溯到最后,這個國家指的一定是今天中國的中原地區(qū)。蠶種西傳的故事發(fā)生在和田,也并非偶然。因為古代的和田或者說瞿薩旦那國,自古以來都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的國家。東西方之間的商貿往來,無論對于哪一個方向而言,和田都是一個關鍵的地點。養(yǎng)蠶和織造絲綢的技術傳到和田后,到了玄奘的時代,和田不僅“桑樹連陰”,而且當?shù)厝恕肮ぜ徔兘J紬”?!敖J紬”是古代的異體字,寫成簡體字就是“絲綢”。和田出產優(yōu)質的絲綢,到今天還是如此。

但玄奘講的故事中有一個細節(jié),似乎需要說明一下,這個細節(jié)往往被人忽視。玄奘講,“蠶蛾飛盡,乃得治繭”。了解養(yǎng)蠶繅絲過程的人都知道,如果蠶蛾從繭中飛出,蠶繭的質量就要大打折扣。出過蠶蛾的蠶繭,不是不能繅絲,但難以繅出好絲?;蛟S玄奘當時聽到的故事就是如此,或許這只是和田佛教徒的一種說法,他們希望在繅絲過程中盡量保全蠶蟲的生命?;蛟S在當時的和田,人們養(yǎng)蠶繅絲,確實就只用出過蠶蛾的蠶繭。當然,真要這樣做,也不是不可能。

無論這中間究竟是怎樣一個情形,在他的偉大著作《大唐西域記》里,玄奘仍然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動聽的傳說,一個已經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流傳了至少一千多年的傳說。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所)

(本文節(jié)選自《文史知識》2015年第4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天降神蟲:一棵樹引發(fā)的戰(zhàn)爭
如何區(qū)分桑蠶和天蠶(柞蠶)
中國本土的桑蠶文化是如何出現(xiàn)又如何發(fā)展的
養(yǎng)蠶的人家越來越少 桑蠶大縣淳安 半數(shù)蠶農已改行
巴東縣桑蠶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