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五則: 1. 多少年來,他的腦子里就像一個沒有開過鎖的箱子。這箱子里放著他多少眼淚、多少嘆息和多少痛苦。就像一大堆債券堆在里邊一樣,他沒有勇氣去翻看,沒有勇氣去整理,好像鑰匙丟失了一樣。
2. 錢是會改變一個人的,鈔票這把刀子會把人的良心割成一塊塊碎片。 3. 青春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力量。它催發(fā)著青年人的軀體,啟迪著他們的智慧。同時它也灌輸著熱烈的感情和堅強的理智。 4. 要分離除非天做了地,要分離除非東做了西。 5. 人們的最初印象,有時候是荒謬的,但有時候也是非常準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是拿著自己全部生活經歷的鏡子,映照出初次接觸的事物,這就是對事物的新鮮感;新鮮感總是有一定的敏銳性和準確性的,而習慣熟了卻像一把沙土,往往會把一盆清水攪混。
全文共1837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黃河東流去》是李凖(1928年7月4日—2000年2月2日)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分為上下兩集,其中上集完成于1978年,下集于1984年完成。
《黃河東流去》講述了一個歷史上真實發(fā)生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日匪侵略中國,蔣帶領的國M黨軍隊扒開了黃河花園口大堤,企圖“以水代兵”來抵擋日匪,然而其后果卻是淹沒了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內的四十余縣城,導致一千多萬人陷入洪災,受災人民大多是農民群眾。
這一事件使得農民們失去了生養(yǎng)他們的土地,開始了“八年離亂”,在此期間人民不僅僅需要與洪災、旱災和蝗災進行艱苦的斗爭,還要在遷移過程中體驗顛沛流離。
李凖作為河南人也曾是難民之一,而且在被“4R幫”打壓時期收集了很多受災農民的經歷和故事。
在這部作品中,他通過描寫七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向讀者展示了在災難面前農民們的苦痛歷程以及他們堅韌淳樸的思想精神。
這部作品整體結構緊湊,并大量適當?shù)氖褂昧吮扔鬟@一修辭手法。
據(jù)統(tǒng)計,該作品中一共使用了450處比喻,這一特點使得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并不會感到乏味。
同時,這部作品運用了類似于《水滸》的中國傳統(tǒng)小說寫法,其視角會隨著人物的變換進行切換,更加增強了作品的親切感和感染力。
另外,作為中國作家,李凖在作品中也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美感 – “留白”。
作品中有多處“閑筆”,這些“閑筆”如同中國畫中的“留白”給予讀者想象的空間,這些空間是我們民族人民腦海中獨有的,是所謂“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這也使作品形成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節(jié)奏和情趣。
由于李凖是河南人,并親身經歷過當時的洪災,因此他對黃河岸邊的風土人情以及受災期間的人民生活都非常熟悉。
這些真實而樸素的場景不僅僅展現(xiàn)了中原地區(qū)人民的日常生活,還透露著中國特色的審美價值。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動而真實,每個人都體現(xiàn)著中國勞動人民正直、勤勞、仁愛的純樸道德,也表現(xiàn)了人民對于土地和故鄉(xiāng)的依戀與歌頌。
這部作品給我最大的感觸來源于中國農民對于土地的熱愛,這使我想起認識的一些農村戶口的朋友,他們其中大部分都不愿意轉成城鎮(zhèn)戶口,原因是他們在家里有分的地,如果轉了戶口就沒有地了。
我不曾生活在農村,因此不能了解農村分的地意味著什么,也不能了解農村分地對于農民們意味著什么,但是透過這一現(xiàn)象可以看到的是土地依然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
曾經,農民們在壓迫之下不曾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只能以“佃農”的身份生存,直到“土地革命”,農民們翻身做了主人,這并不僅僅意味著他們成為了土地的主人,而更多的是意味著他們成為了自己的主人。
這“身份”的來之不易使農民們更珍惜這腳下的土地,也更熱愛分給他們土地的共產黨。
這部作品不僅填補了描寫日本侵略我國時期農民生活長篇小說的空白,還群像式的展示了流離失所狀態(tài)下農民們的千姿百態(tài),可謂是一部成功而偉大的文學作品。
然而,由于其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時代,其觀念相比如今略顯落后,正如其他同時代的作品一樣,“紅”的傾向相對嚴重,這也是這部作品被詬病的主要原因。
文末互動:點贊并點擊在看,同時無分組轉發(fā)該文章至朋友圈領取電子版《黃河東流去》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