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吊橋和閘樓
西安城墻四周設有護城河。古時,河上的吊橋是進出城區(qū)的唯一通道,是城門的第一道防線。
吊橋白天降落在護城河兩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橋升在空中,就斷絕了進城的道路。吊橋升降的起吊設備布置在吊橋后的閘樓中。閘樓是城門的第二道防線。
吊橋橋身采用木結構,橋頭鐵環(huán)上固定鐵索起吊繩,在橋后的立柱上裝有滑輪,鐵索通過滑輪后連到后面閘樓的起吊設備上。吊橋兩側有獅子把守。
吊橋前方兩側,站著兩個身著金盔鐵甲、手拿儀仗兵器的武士,大家爭相和他們合影。大熱天的,全副武裝,夠為難他們的!
【13】箭樓
穿過閘樓門洞,就來到了月城。這座城形似彎月,故稱為月城。在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guī)定時間,關閉城門后尚未回城的人們可連同自己的羊、騎的馬等進入月城暫避歇息,等候城門開啟后再進城,故也稱“羊馬城”。月城正前方的建筑就是箭樓。
箭樓前的日晷。通過日晷,可以知道當前的時辰。
箭樓正面與左右兩側外墻上設有箭窗,用于發(fā)箭防御之用,故稱箭樓。箭樓是扼首城門的第三道防線,為密集火力、阻擊來敵的重要城防建筑。
走近城墻,近距離接觸這斑駁、風蝕的墻體,才體會到這高大雄偉古城墻所經歷的滄桑!
南門箭樓初建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為面闊十一間、進深三間的歇山頂建筑,高三十余米,共有箭窗六十六孔。
【14】甕城
在箭樓的后方與大城門(正樓)之間,在城門外筑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這就是甕城。
敵人一旦進入甕城,就會受到甕城城墻以及箭樓和城樓上守軍的四面夾擊,即形成“甕中捉鱉”之勢,甕城之名由此而來。甕城是城門的第四道防線。
正樓兩側有馬道可以下到“甕底”。
正樓城門洞上方有“永寧門”三字,透過城門洞可以看到市中心區(qū)的鐘樓。
進入城門必須先入甕城,甕城的入口布置在兩側。這里正準備一場盛大的演出。城門的門釘為九排九列,可見其級別很高。
【15】正樓
城門的最后一道防線就是正樓了,它才是真正的城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為三重檐歇山頂建筑。
城樓為仿木斗拱結構,飛檐翹角,回廊環(huán)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絢麗的建筑彩畫。
民間百姓都認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因此城墻正南門的正樓城門是永不開放的,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必須從東西兩側另辟的券洞入城。
進入城區(qū),回首欣賞古城樓雄姿。
【16】城墻夜景
夜幕下的古城樓和城墻,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城墻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鼓樓,與城墻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