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刀子嘴,豆腐心。
大概的意思是指嘴上說著難聽的狠話,但心卻像豆腐般綿軟的人。在以前,這句話是褒義的,但現(xiàn)在卻成了很多人情緒失控的借口。
有位70多歲的老人家,平時在家給小女兒帶孩子,因為年紀大了,帶孩子有些吃不消。
最痛苦的是,女兒還總是不滿意,說著各種扎心的話。比如忘記給孩子吃藥,女兒立馬就急了:怎么又忘了!你就這點記性?說了多少次了!
老人家氣得經常偷偷抹眼淚,女兒也覺得自責,她辯解到:其實我沒有惡意,我就是刀子嘴。
刀子嘴的人最常說的話就是:
我不放狠話你會改嗎?
我說話直,我都是為了你好!
你別往心里去!
這些話的潛臺詞是:我都是為你好,說再難聽、再狠的話都沒有關系。
于是所有的傷害都變得正當,刀子嘴,說話直,反而成為了一種優(yōu)點。
可事實是,別人根本看不到你的豆腐心,只看得到實實在在的傷害。
1
以前有個學生就有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
這個孩子讀初中的時候,有天放學貪玩,回家晚了。一進家門就看見媽媽坐在沙發(fā)上一臉生氣的樣子,見到孩子回來了,二話不說,擰著他的耳朵就開始罵:
“你還知道回來??!下次你再回來這么晚,你就死在外邊別回來!”
那天晚上,媽媽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孩子站在那里想,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十惡不赦的事,讓一個媽媽能這樣說自己的親生孩子。
過了一個小時,這位媽媽似乎也知道話說重了,主動對孩子說:“媽媽說話直,刀子嘴豆腐心,我那都是擔心你?!?/p>
孩子說,聽媽媽這么一說,也不敢生氣。媽媽總是這樣反復,雖然知道媽媽愛孩子,但回想起被罵的情景,總覺得是噩夢。
很能理解這孩子的心情。
如果媽媽能把那些狠話改成“媽媽在家非常擔心你”該多好。
我不否認很多“刀子嘴”的父母,背后都藏著一顆善良的心,對孩子的愛也一點不會少,但是他們往往忽略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孩子的感受。
宗薩仁波切說:“大多數(shù)時候,標榜自己說話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已。”
語言的傷害并不比用刀子傷人的傷害來得輕,而且給身邊的人帶來很大的壓力。
既然是豆腐心,又何必刀子嘴?
2
刀子嘴傷害的不僅僅是親子關系, 還有夫妻關系。
電影《萬箭穿心》的女主人公李寶莉,強勢、刀子嘴、在外人面前也不顧家人的面子。
電影中有一幕,搬家那天,丈夫給辛苦的師傅們遞了煙和汽水,李寶莉氣得大罵:
“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你當這是在廠里搞招待??!”
“真是賤!
師傅們一臉尷尬,丈夫一言不發(fā),兒子也被嚇得躲在了爸爸身后。這種溝通方式,也使得李寶莉婚姻走到了盡頭。
說話尖酸刻薄,背后有再多的愛也會被消磨掉。
朋友最近跟我吐槽父親的“心口不一”,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住了醫(yī)院,老爺子急得不行,可去病房的時候,卻一個勁地說老太太笨、走路不張眼,硬是把老太太給氣哭了。
在中國的家庭,大家都很不擅長表達愛,反而“刀子嘴,豆腐心”式的關心更容易。
我們都忽略了,被惡毒語言包裝的愛,隱蔽、難以發(fā)現(xiàn),帶來的傷害也是難以磨滅的。
畢竟說出的話,覆水難收。
3
有套童書叫《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里面有個很特別的設定,故事里的爸爸原本也有一米八,不過因為事業(yè)不太成功,天天被媽媽罵,媽媽每罵爸爸一次,爸爸就縮小一公分,就這樣,爸爸變成了一個拇指大小的小人兒。
刀子嘴有時候就有這樣力量,它能把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卑微,越來越小。
正如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所說:“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面對家人,一定不要做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插畫 | 在在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范大學名師。86級畢業(yè)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fā)展問題咨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本文編輯 | 曹金玥
責任編輯 | 李心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