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眼中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孩子的真實樣子,一方面孩子善于偽裝,在家長面前佯裝成小綿羊,家長也無法識破。
另一方面是家長總是會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定義孩子,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的,就會和其他人描述成什么樣。
孩子一旦有這3大表現(xiàn),家長別傻開心了,或許是性格懦弱所致
面對什么事情都是一副很大度的樣子
家長們總是很希望孩子可以大度一些,正所謂吃虧是福,遇到問題的時候,變得斤斤計較不僅會讓其他人感到無奈和嫌棄,自己也會因此受到不好的影響的。
反而是那些不拘小節(jié)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眷顧。或許就是因為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才不會收獲失望和無奈吧!但這樣的結果,就被家長看得很重。
從而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夠變得大度一些,無論是在學校中還是家里,吃一點虧受一些欺負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完美做到的時候,在心里都會暗暗開心的。
但實際上,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大度是需要限度和節(jié)制的。并不是所有情況下的不反抗都是被允許的,比如對方先挑事,欺負到孩子的頭上,第一次孩子不予理睬或許會消減對方的挑釁氣焰,但如果次數(shù)多了,孩子仍舊不反抗的話,難免會讓對方產生孩子很懦弱的感覺。
不和任何人正面交鋒
自從孩子與社會開始社交,父母的心愿就變成了明哲保身。哪怕孩子成長得平平無奇,也不要演變成樹大招風,作為過來人的父母可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可以,還是選擇平淡一些吧!
而孩子不和任何人產生正面交鋒的行為,就正中下懷,家長們覺得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只要自己清楚自己的實力就可以,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理解自己,認可自己。
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有相關的行為時,一定不要盲目開心,覺得孩子的情商很高,自己一個人在社會中可以獨當一面,游刃有余。而是要分清情況,到底是懦弱還是謙虛,甚至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因為只有孩子自身很懦弱,才會畏懼所有人,就算是自己很有理的事情,也不敢為自己發(fā)聲。生怕對方做了什么讓自己無法應對,接受不了的事情。
幾乎不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上學之后,每個孩子都會養(yǎng)成屬于自己的學習習慣,比如每天放學回家先寫作業(yè)后吃飯,有些是吃飯前堅決不寫作業(yè)……這些習慣我們無法分說好與壞,但就是因人而異。
另外除了學習習慣之外,孩子還會被很多其他的習慣充斥著,而正是這些讓家長覺得無關緊要的習慣,才更能體現(xiàn)每個孩子自身的品性和膽量。
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一些不適宜的行為習慣之后,一定會和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作為旁觀者覺得這樣改變會更好,或是有些家長直接要求孩子必須改變。
這個時候,有些孩子就會非常固執(zhí),說什么都不想要改變自己,盡管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就是遲遲不敢踏出所謂的舒適圈,硬生生地一條路走到黑。實際上,這種固執(zhí)不是因為他們個人問題,而是因為他膽小。
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之后,家長們千萬不要姑息,不要自以為是地處理,很有可能因為你的無知耽誤了引導和糾正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他們的人生就從此發(fā)生莫大改變了。
但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也不要大驚小怪,覺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如果自己都亂了陣腳,孩子們怎么能夠從容地應對呢?顯然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