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療 配 穴 圖
將艾絨用手指搓捏成錐形艾團,稱為艾炷。小者如麥粒大,稱小炷;中等如半截棗核大,稱中炷;大者如半截橄欖大,稱大炷。注意搓捏艾炷,用拇、食、中三指一邊捏、一邊旋轉(zhuǎn),一定要搓緊。施灸時,每燒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灸治時,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壯數(shù)的多少來掌握刺激量的輕重。一般而言,少者1~3壯,多者數(shù)10壯,乃至數(shù)百壯(指分次灸治的累積總數(shù))。民間有“灸之生熟”的說法,所謂“生”、“熟”,是指施灸的多少。“生”是少灸的意思,“熟”是多灸的意思。《外臺秘要》說:“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壯強實者多灸”概括說,凡病初起,年輕體壯者,宜多灸,艾炷宜大;久病、年老體弱者,宜少灸,艾炷宜小,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宜少灸小炷;腰背、腹部、兩股,皮厚而肉多處,多灸久炷無妨,艾炷灸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 一般來說,直接灸宜用小炷,間接灸宜用中炷、大炷。
1.直接灸
直接灸,是將艾炷直接放置于施灸部位的皮膚上,根據(jù)灸后有無燒傷化膿,又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或稱為化膿灸和非化膿灸。
(1)瘢痕灸:又稱“化膿灸”。根據(jù)施灸部位不同,選擇小、中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一般以小炷常用,又稱“麥粒灸”。施灸前用大蒜汁或凡士林涂敷施灸部位,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用線香點燃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后,方可繼續(xù)加炷施灸。一般灸5~7壯。因施灸時疼痛較劇,灸后產(chǎn)生化膿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須征得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對于施灸中產(chǎn)生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位周圍輕輕拍打,以緩解灼疼。有的可將0.2%鹽酸普魯卡因1~2毫升注射入施灸穴位皮內(nèi)或皮下,無痛后再灸,或用中藥外涂局麻無痛施灸。具體方法是:取川烏、細辛、花椒各30克,蟾酥1.8克,用75%酒精300毫升浸泡24小時后,取棕紅色上清液,用消毒棉球涂于施灸穴位,1~5分鐘達局部麻醉后即可施灸。灸后施灸部位往往被燒破,甚至呈焦黑色,可用一般藥膏貼于創(chuàng)面,在正常情況下,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稱為“灸瘡”。這種灸瘡是一種無菌性化膿反應,如膿液多,膏藥應勤換,經(jīng)5~6周后,灸瘡自行痊愈,結(jié)痂脫落,留下瘢痕。注意在灸瘡化膿時,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污染,以防感染。
正常的無菌性化膿,膿色較淡,多為白色;若感染細菌而化膿,膿色多呈黃綠色?;颊咴诰寞彸霈F(xiàn)時可多吃富有營養(yǎng)的飲食,促使灸瘡的正常透發(fā),有利于提高療效。
化膿灸,使局部組織經(jīng)燙傷后產(chǎn)生無菌性化膿現(xiàn)象,能改善體質(zhì),增強機體的抗病力,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針灸資生經(jīng)》中曾說:“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fā),其病不愈。”把灸瘡的發(fā)或不發(fā)看成是取得療效的關鍵。本灸法具有扶正固本,祛痰平喘,消痞散結(jié)之功,對哮喘、慢性胃腸病、體質(zhì)虛弱、痞塊、發(fā)育障礙等病證多采用本法。此法亦用于健身防病。
(2)無瘢痕灸:又稱非化膿爭:根據(jù)部位不同,選擇小、中艾炷施灸。先將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大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點燃,當艾炷燃剩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時,馬上用鑷子將艾炷夾去或壓滅,更換新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壯,以局部皮膚充血起紅暈為度。本灸法具有調(diào)和氣血,溫里回陽,消瘀散結(jié),散寒蠲痹等功效,適用于內(nèi)、外、婦、兒、五官等各科多種病癥,因其不留疤痕,易為病人所接受。
附.三角灸
三角灸屬艾炷直接無瘢痕灸法。因其所取穴位的連線呈三角形,故稱為三角灸。取穴:用細繩一條或細棍一根,量取患者兩口角之間的長度,以此長度作等邊三角形,頂角置于臍中,底邊呈水平位,兩底角處,即為施灸的穴位,以筆作記號。
施灸時,用中艾炷兩枚,放置施灸點(即兩底角處)點燃施灸,以患者感到灼痛時為度,除去艾灰,另換一炷,一般需灸11~14壯。適應于婦人不孕,每月月初開始,連灸5日,每穴各灸11壯。奔豚上沖,每穴灸14壯。疝氣偏墜,患左灸右,患右灸左,每穴灸14壯,或兩穴俱灸亦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