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關在甘肅永昌縣者來寨村居住有2000年前“羅馬軍團”后裔的說法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3月2日,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派出攝制組,沿著驪靬人歷史的痕跡走進大漠深處,在茫茫戈壁中尋覓羅馬“東征軍”流落者后裔的“蛛絲馬跡”。
蘭州晨報3月5日報道 有關在甘肅永昌縣者來寨村居住有2000年前“羅馬軍團”后裔的說法是近年國內外史學界爭論的一大焦點,但因沒有足夠的證據(jù),這一歷史問題始終是一個不解之謎。3月2日,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派出攝制組,沿著驪靬人歷史的痕跡走進大漠深處,在茫茫戈壁中尋覓羅馬“東征軍”流落者后裔的“蛛絲馬跡”。意大利媒體的到來,使沉寂在祁連山下的“白亭”與“驪靬遺址”再次熱鬧了起來。
“驪靬遺址”折射異域風情
3月初的永昌仍是一片天寒地凍,空中飄灑著雪花。2日下午1時,本報記者陪同意大利媒體攝制組一行剛進永昌縣城,聳立在312國道與該縣城南城門交匯處的一座花崗巖巨幅雕塑引起了意大利媒體攝制組的注意,車子還未停穩(wěn),一人就下車扛起攝像機拍了起來。高高的基座上聳立著三座(兩男一女)古代人物的全身雕像,目光深情而久遠地眺望著遠處的祁連山。同行的專家介紹說,這是確認驪靬古城遺址在永昌縣境內后,縣政府于1994年專門修建的,取名為“驪靬懷古”。中間的那位從著裝、發(fā)式看得出是位漢代的長者;而另外一男一女敦實的身材、深凹的眼窩和卷曲的頭發(fā),一眼就看出是來自西域的百姓,女的牽著羊,男的手持稻谷,給人一種安定、豐裕之感。
胡日查和趙勇是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派出的攝制組成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胡日查說,他本是內蒙古人,是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北京記者處的一名中方制片人,也是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的在冊正式工作人員,此次親臨永昌是受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北京記者處首席記者Paolo Longo的委托,與攝像趙勇一起合作完成這次采訪任務。胡日查說,早在幾年前,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就計劃來永昌拍攝,但由于時機不成熟,計劃多次被擱淺。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此次專門派出攝制組親臨永昌實地拍攝、采訪,這在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來說還是第一次。
簡單的午餐后,車子駛出縣城,駛進了縣城南10公里的者來寨村,該村有70多戶人家,270多口人,靠著從祁連山流出的一條小河生息。在寨子西邊那些高低不平的泥巴院落背后有一段殘垣斷壁的古老城墻,無論從什么角度也看不出它曾經的形狀和作用,但這就是諸多中外史學家認定的兩千年前的驪靬古城遺址。史書中記載,驪靬古城是專門為“驪靬人”而設。
這是一段長10米、高1米,呈S形的土墻,周圍被鐵鏈圍了起來,土墻用黏土夯壘,至今依然堅實,旁邊立了一塊石碑,上書四字“驪靬遺址”。在離城墻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豎立著一座仿古羅馬建筑風格的白色四角亭,亭子的橫匾上寫著三個魏書大字“驪靬亭”。胡日查沿著臺階一步步走上亭子,嘴里不停地念叨著“真沒想到,戈壁灘上還有這么一座異域風情的建筑?!睌z像師趙勇在遠處支起三角架,慢慢推著鏡頭。43歲的村民張建興在鏡頭前充當了一個臨時解說員。他回憶說:“上世紀70年代,古城墻有三層樓那么高,城墻上面也很寬。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村里的大人們在城墻上取土墊豬圈,可城墻上的黏土特別堅硬,鏟不下來,于是就有人拿來炸藥炸,但誰都沒想到,這一炸竟炸出很多麻錢(銅錢),但遺憾的是,現(xiàn)在那些麻錢已找不到了?!?/p>
驪靬村民仍有獨特習俗
走進該村顧建明的家,一個正在玩耍的小女孩引起了胡日查的注意,這位只有7歲的小女孩名叫顧明娜,是顧建明的大女兒,在附近一所小學上一年級,一頭卷曲的黃發(fā)、高高的個頭以及高高隆起的鼻梁是她區(qū)別于村里其他孩子最大的特征。村民都說“這孩子長得很像外國人。”或許是太緊張的緣故,聲稱第一次面對攝像機鏡頭的顧明娜不敢說話,顧建明解釋說,女兒的頭發(fā)出生時就這樣,小的時候頭發(fā)還發(fā)光,正因為孩子的特征太過明顯,村里的小家伙都叫她“黃毛子”。
除顧明娜外,意大利媒體還找到了多名長相酷似歐洲人的村民拍攝采訪,與村民聊著與“驪靬人”有關的話題,鏡頭時不時移開人群,對準寂靜的村民院落、干枯的河道、蒼野中孤零零的烽火臺……
胡日查說:“通過媒體報道得知這個千古之謎即將揭開神秘面紗之際,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派出攝制組實地考察歷經漫漫風塵留下的歷史遺跡。”胡日查表示,此次拍攝的內容將根據(jù)意大利國家電視臺的日程安排,擇時播出。
永昌歷史上有沒有“驪靬人”的記載?縣驪靬文化研究會會長宋國榮說,乾隆五十年修的《永昌縣志》關于民族的記述說,永昌除了蒙古族、回族外,還有番族(黃毛番、元旦番等5種),黃毛番當時住在永昌西南腦兒都等山,都有黃褐色頭發(fā),在血緣關系上由于長期與羌人等少數(shù)民族結合,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種族特征,這些人就是古羅馬人的遺種,這些人后來去向如何,《縣志》沒有記載。被當?shù)厝罕姺悍Q的“驪靬人”中歐洲人體貌特征在有的家族中逐代出現(xiàn),有的家族則隔代出現(xiàn)。如今,“驪靬人”在生產方式、文化傳承、生活習俗等方面早已被漢民族同化,但仍有著細微的區(qū)別。古羅馬人崇尚牛,如今,這里的人們對牛都表現(xiàn)出十分一致的熱情,每到過春節(jié),為祭祀祖先,村民們用面食蒸出的供品,或在供品上繪上牛頭形,或做上牛鼻子,具有牛形的供品才被認為是最高貴的祭祀品。另外,村民在安葬死者時,不論地形如何,一律頭朝西方。
出土文物與驪靬有關
宋國榮說,早在1993年,在距離驪靬古城不遠的村莊,一個農民在開溝修渠時挖出一根丈余尺長的粗大圓木,四周嵌有長約一尺的木桿,但時代不詳。經文物專家鑒定,古羅馬軍隊善“土城外修木城”,這根奇特的木制品就是古羅馬人“重修木城”的證據(jù)??h驪靬文化研究會研究員關亨說,“村子里發(fā)現(xiàn)的好幾樣東西可能與驪靬人有關,現(xiàn)在保存在縣驪靬文化展覽館?!笔聦嵣?,這也是攝制組此次西行的一個意外收獲。走進展覽館,盔頂、陶俑、人體骨骼等被發(fā)掘的文物就安放在這里,展覽館文物考古專家曹生奎一一向攝制組做了介紹。
出土于漢代的銅質盔頂上,書寫的“招安”字樣清晰可見,這是1998年文物工作者在一個農民家中發(fā)現(xiàn)的,“招安”的意思就是投降,與古羅馬軍隊有關,可能來自一個驪靬戰(zhàn)俘。
呈現(xiàn)在展覽館的一具完整骨骼是2003年發(fā)掘的99具漢代遺骸中的一具,通過骨骼比例特征(下肢長,上肢短,身高1.8米)。文物專家認為,這是一具男子骨骼,具有歐洲人種特征,其顱骨右側有明顯被鈍器擊傷的痕跡,可能是死于打架或戰(zhàn)亂。
漢代出土的陶俑,外觀上看酷似歐洲人,這說明陶俑的作者周圍生活著很多歐洲人。
關亨還告訴記者,沿著者來河進南山約9公里處的山灣,有一塊方圓一里的山坡,有痕跡尚存的煉鐵爐十多座,上面苔跡斑斑,當?shù)厝艘恢狈Q其為“炒鐵臺”。據(jù)考證,這里就是當年“驪靬人”的煉鐵場和武器制造場,還可挖到長著苔蘚的鐵渣。另外,在驪靬古城不遠處還豎立著兩千多年前的烽火臺,那是“驪靬人”大敗張祚軍隊的南照面山的“雷石陣”,《晉書·張祚傳》中有記載。 (蘭州晨報) 記者:武永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