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玉帶勾 中國的雕刻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雕刻工藝和藝術(shù)風格上可以分為南北兩個流派,以獨山玉石為原材料的南陽玉雕,因其地處中原,因而兼有北方的硬朗豪放和南方的細膩俊秀的特點。另外由于獨山玉顏色最為豐富,便形成了南陽玉雕多用巧色的藝術(shù)處理手法。所以當您看到以獨山玉為原材料,并且巧色使用的恰到好處的雕刻作品,就可以初步斷定是出自南陽玉雕藝人之手。
獨山玉 獨山玉開采史已有近六千年的歷史,黃山新石器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四件獨玉品。據(jù)說和氏璧及用它雕出的秦國傳國玉璽也出自獨山玉。據(jù)《韓非子》記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一玉璞,先后獻給楚厲王、武王,但都被認為以石充玉欺君而被砍掉左右足,楚文王繼位后,“和氏抱壁而哭于楚山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以血”。文王召見了卞和并令人理其璞,果然得到了極品寶玉,于是便命名這塊玉為“和氏璧”。而這塊玉也引發(fā)了完璧歸趙等歷史故事。不僅說明獨玉寶貴,更表現(xiàn)了以卞和為代表得歷代玉人勤勞智慧和寶貴的奉獻精神。西漢時山東的玉寺街已成為加工銷售玉器的集散地。獨玉有赤、橙、黃、綠、青、籃、紫等三十多種色彩類型,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澳門回歸時,贈與該特區(qū)政府的禮品九龍晷就是用獨山玉加工而成。如今山中一個個玉礦洞保留完好,采挖后的洞壁上依稀可見彩色玉脈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