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凈瓶
這套青白瓷酒壺、溫碗是宋代最常見的酒具,由溫碗和酒壺配套組成,在當時稱為注碗、注子。溫碗曲線形的口沿和酒壺陡折的肩腹,展示著酒文化中直與曲、陽剛與陰柔的變奏,令人觀之而回味無窮。
文物簡介
凈瓶為
佛教徒使用器物。仿佛塔造型,腹部飾仰覆蓮瓣紋,頸中部附一相輪狀圓盤,器身一側塑龍首流口,其造型非常少見。此瓶制作精細,釉質瑩潤。凈瓶屬于佛教僧侶出行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供飲水或凈手之器,后也成為佛前供奉之物。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繼唐代的邢窯之后興起的一大
白瓷窯系。窯址位于今河北
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
基本資料
佛家供物--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凈瓶
年代: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高25.1厘米,腹徑10厘米,足徑6.7厘米
出土地點:河北
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所屬博物館:河北定州博物館藏
外形描述
體形特大,為定窯凈瓶之最。瓶細長頸,鼓腹,臥足,龍首短流。頸上部為仰覆蓮瓣紋,中部為覆蓮紋相輪圓盤,下部為竹節(jié)紋。肩部刻覆蓮紋三重;上腹有纏枝花一周,下腹刻仰蓮四重;肩塑龍首流,龍前額突聳、怒目、張口露齒,下頜飾一綹龍須;龍頭高昂,頸短粗。瓷胎細白、堅硬;釉色瑩潤、乳白泛灰,略有垂釉痕。器形修長秀雅,紋飾精細流暢,是宋初定窯
瓷器的代表作。
出土歷史
據前輩考古人員講,當時挖土的農民將這一情報報告給定縣
博物館的人員,博物館專業(yè)人員趕到現場,沿著農民清理的墻壁再往下深挖,在距離地面1.5米處發(fā)現了墻后有兩扇石門,石門上各有鋪首,門還用一把大鐵鎖鎖著,只是大鐵鎖已經腐朽,稍一撫摩便已脫落。專業(yè)人員推開石門,發(fā)現里面有石函和許多器物,地面上有積水清澈見底。當時的定縣博物館工作人員清理了這座塔基,共清理出瓷器、
銀器、石刻106件。關于這座塔基出土的瓷器數量,總共有55件瓷器,光造型各異的凈瓶就有20幾件,而且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窯瓷器,其中,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大凈瓶是罕見的大件定瓷,在瓷器里面格外顯眼。據專家考證,這件文物為公元995年生產,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凈瓶用途
凈瓶的本來用途是佛家剃度的時候用來凈手的,“凈瓶”之名也由此得出。我們所見到的
凈瓶唐宋時期比較多。而這件龍首凈瓶體形大,提攜起來都不方便,它顯然不是用來洗手的的
器皿。據專家考證,它的身份應該比專侍洗手的凈瓶更加高貴,屬于佛前供器,為凈瓶中的顯貴。我們也曾經見到過其他定窯凈瓶,它們大都沒有紋飾或者裝飾簡單,而且器型較小,這類凈瓶一般只是單純的實用器。而這件定窯龍首蓮紋大凈瓶卻造型和紋飾都極為特殊,可以說集所有定窯藝術于一身。在燒制過程中肯定特別艱難,這么大的形體,加上這么復雜的裝飾藝術,而且頸部細長,據經驗考證,燒制這樣一件器物成功率很小,不知要毀壞多少胎子,才得以出現這么一件驚世絕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