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明朝的那些事兒》的朋友,都知道明代有個首輔大學士,相當于其它朝代的宰相,名叫李東陽。這個李東陽不得了,是個神童。他三歲能寫一尺的大字,被稱為神童。七歲能給皇帝講尚書,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相當于讀了一本),十五歲中舉,十七歲舉二甲進士第一。李東陽自然聰明過人,但是他的背景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李東陽的父親李淳是皇帝的老師,在李東陽四歲時給代宗皇帝朱祁鈺進獻《大字結構八十四法》,這本書成為明代宗的御用書法課本!這個字帖古代普通人是沒有機緣看到的,現(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我們得以一窺究竟。這個書法秘籍,值得保存。
1.天覆
要上面蓋盡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濁。
2.地載
要下劃載起上劃,宜上輕而下重。
3.讓左
須左昂而右低,若右邊有謙遜之象。
4.讓右
宜右聳而左平,若左有固遜之儀。
5.分疆
取左右平而無讓,如兩人并相立之形。
6.三勻
取中間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狀。
7.二段
要分為兩半,較其長短,微加饒減。
8.三停
要分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9.上占地步
要上面闊而劃清,下面窄而劃濁。
10.下占地步
要下面寬而劃輕,上面窄而劃重。
11.左占地步
要左邊大而劃細,右邊小而劃粗。
12.右占地步
要右邊寬而劃瘦,左邊窄而劃肥。
13.左右占地步
要左右瘦而俱長,中間肥而獨短。
14.上下占地步
要上下寬而微匾,中間窄而勿長。
15.中占地步
要中間寬大而劃輕,兩頭窄而劃重。
16.俯仰勾趯
要上蓋窄小而勾短,下腕寬大而勾長。
17.平四角
要上兩角平,而下兩角齊,法忌挫肩垂腳。
18.開兩肩
要上兩肩開,而下兩腳合,法忌直腳卸肩。
19.勻劃
黑白喜得均勻。
20.錯綜
三部怕成犯礙。
21.疏排
疏排之撇須展,不展則寒乞孤窮。
22.縝密
縝密之劃用蹶,不蹶則疏寬開散。
23.懸針
懸針之字,不用中豎,若中豎則少精神。
24.中豎
中豎之字,不用懸針,若懸針,則字不穩(wěn)重。
25.上平
上平者,則小者在左,而莫錯方隅。
26.下平
下平者,則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27.上寬
上寬者,下面固然難大,惟長趁而方佳。
28.下寬
下寬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29.減捺
減捺者宜減,不減則重捺難觀。
30.減勾
減勾者宜減,不減則重勾無體。
31.讓橫
讓橫者,取橫劃長而勿擔。
32.讓直
讓直者,要直豎正而勿偏。
33.橫勒
橫勒者,但放平而無勢。
34.均平
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35.縱波
縱波之波,惟喜藏頭收尾。
36.橫波
橫波之波,先須拓頸寬胸。
37.縱戈
縱戈之戈,但怕彎曲力敗。
38.橫戈
橫戈之戈,尤嫌挺直勾平。
39.屈腳
屈腳之勾,須要尖包兩點
40.承上
承上之撇,宜令叉對正中。
41.曾頭
曾頭者,用上開而下合。
42.其腳
其腳者,用上合而下開。
43.長方
長方者,喜四直而寬大。
44.短方
短方者,貴兩肩而平開。
45.搭勾
搭勾者,勾須另搭,不則累茍筆之態(tài)。
46.重撇
重撇者,撇須宛轉,不則犯排牙之石。
47.攢點
攢點之點,皆宜朝向,不則為砌石之樣。
48.排點
排點之點,須用變更,不則為布棋之形。
49.勾努
勾努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圓。
50.勾裹
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難飽滿。
51.中勾
中勾之字,但憑偏正生妍。
52.綽勾
綽勾之字,亦喜妍生偏正。
53.伸勾
伸勾之字,惟在屈伸取體。
54.屈勾
屈勾之字,要知體立屈伸。
55.左垂
左垂者,右邊不得太長。
56.右垂
右垂者,左邊須索要短。
57.蓋下
蓋下者,左右宜乎均分。
58.趁下
趁下者,兩邊貴乎平展。
59.縱腕
縱腕之腕宜長,惟怕蜂腰鶴膝。
60.橫腕
橫腕之字嫌短,不宜鶴膝蜂腰。
61.縱撇
縱撇之撇最忌短,仍患鼠尾牛頭。
62.橫撇
橫撇之撇偏喜長,惟怕牛頭鼠尾。
63.聯(lián)撇
聯(lián)撇之法,取下撇之首,對上撇之胸。
64.散水
散水之法,超下點之鋒,應上點之尾。
65.肥
肥者止許略肥,而至于浮腫。
66.瘦
瘦者但須少瘦,而休反為枯瘠。
67.疏
疏本稀排,乃用豐肥粗壯。
68.密
密雖緊布,還宜自在安舒。
69.堆
堆者累累重疊,宜重累處以鋪勻。
70.積
積者總總繁紊,用繁紊中而取整。
71.偏
偏者還須偏稱。
72.圓
圓這則喜圍圓。
73.斜
斜者雖斜,而其中要取方正。
74.正
正者已正,而四方無使余偏。
75.重
重者下必大。
76.并
并者右必用寬。
77.長
長者原不喜短。
78.短
要寫得短些
79.大
大者既大,而妙于攢簇。
80.小
小者雖小,而貴在豐嚴。
81.向
向者雖迎,而手足亦須回避。
82.背
背者固扭,而脈絡車自貫通。
83.孤
孤者劃孤,而惟患于輕浮枯瘦。
84.單
單者形單,而偏重于俊麗清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