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字,請抄襲者自重?。?/b>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yī)內科證治學》、《中西醫(yī)結合實用內科學》、《實用中醫(yī)風濕病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yī)匯”。列位看官,今天我們來和您聊上一病,這就是痛風。
說起痛風,患有此病,或者聽說過此病的人,難免有不寒而栗之感。為什么?因為它所帶來的疼痛,是常人難以忍受的。患者的發(fā)病往往有這樣的規(guī)律——頭一天晚上,吃得好喝的好,然后安然睡下。可是到了夜半時分,或黎明時分,忽然大腳趾以及足部其他關節(jié)劇痛不已,將人驚醒。這種疼會疼到什么程度呢?古人把痛風稱作“白虎病”,意思說痛如白虎啃食!你說這痛有多痛。
與此同時,患者患處多紅腫發(fā)熱,舌苔黃膩,舌質發(fā)紅。患者的體態(tài),多肥胖或者超重。
看官,這樣的一組癥候,在您以及您周圍朋友的身上,是不是多見呢?尤其是酒局上的吃客,更容易如此吧?
那么,面對此情此景,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什么調治之法呢?在這里,我們在萬千調治之法中,給您說一張當代臨床家的驗方。它是很有代表性的。組方如下——
準備中藥土茯苓60克,銀花30克,萆薢20克,車前子20克,黃柏20克,薏苡仁20克,防己20克,生甘草10克,陳皮10克,川貝母10克,牛膝1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1小時,取藥汁300毫升,二煎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半小時,取藥汁200毫升。兩次藥汁混合,分溫3服,一日三次。
是名方必有出處。此方的擬制者乃是我國當代著名中醫(yī)學家、中醫(yī)臨床家陳景河先生。
此方精義何在?答曰清熱解毒、化痰利濕。它所針對的,就是痰濕熱毒所引起的痛風的急性發(fā)作。
這就要牽涉到痛風的發(fā)作原因了。請看官記得,凡是痛風急性發(fā)作,足部關節(jié)紅腫熱痛,舌質紅而舌苔黃膩的,基本都要考慮濕熱致病的問題。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由于患者攝入太多肥甘厚味、美酒醇漿,使得濕熱蘊積在體內,影響了脾腎的分清濁之功。濕熱邪毒下趨于足部關節(jié),滯留經脈、阻遏氣血,這才導致了痛風的急性發(fā)作。患處的紅腫熱痛,拒不得按,實際上就是濕熱邪毒郁結的表現(xiàn)。舌紅苔黃膩,也是濕熱的征象。所以,這個時候的治療,往往要化痰利濕、清熱解毒。這樣的治療原則,是當代中醫(yī)臨床家們的共識。當然,當痛風發(fā)病日久,痰瘀互結,風寒濕邪證夾雜其內,同時兼有肝腎不足,并發(fā)痛風石或者泌尿系統(tǒng)結石,那調治起來就另當別論了。
簡單說說方義吧。為了您看著方便,咱們再把好方贅述一下——準備中藥土茯苓60克,銀花30克,萆薢20克,車前子20克,黃柏20克,薏苡仁20克,防己20克,生甘草10克,陳皮10克,川貝母10克,牛膝10克。
這里面,有大隊的清熱利濕解毒之品。土茯苓和金銀花用量獨重,為君藥。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善于除濕,解毒,通利關節(jié)。銀花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善于清熱解毒。兩味藥配伍,清濕熱的意圖明顯。接下來萆薢利濕,分清泌濁。車前子清熱利尿而滲濕。黃柏清熱堅陰。薏苡仁利濕止痹痛。防己利水消腫止痛,川貝母化痰熱,牛膝化瘀導滯。諸藥配合,令清熱利濕化濁的功效倍增。陳皮的加入,意在行氣,令濕熱的排泄更加順暢。這里面的土茯苓、萆薢和車前子,經過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其降血尿酸的功效是十分明確的。
看官,你瞧瞧,這就是對痛風急性發(fā)作,證屬濕熱下注的調治方案了。它絕對不是唯一的,但是經過臨床檢驗,它又的確是有效的。所以,我們撰文介紹出來,一則,為了讓看管了解痛風一病。二來,把這行之有效驗方解說清楚,留您日后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應用。
說到這里,我們要插一句——近來有看官說了,這家訂閱號,每次介紹方劑的時候,都會帶一句“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應用”,也就是說,講得很熱鬧,最后不讓用。與其如此,還寫這樣的文說干嘛?
有這樣想法的看官,顯然是對中醫(yī)學缺乏理解。中醫(yī),講究一人一方,辨證施治,同一方,往往需要加減變化,才能更適合患者本人。這是每個人的差異所決定的。因此,對中醫(yī)方劑,本訂閱號歷來不主張望文生義、自行應用。但是,它們作為被中醫(yī)學專著所錄入、出自名家之手,有著臨床實踐的治療經驗,該不該讓更多人知道呢?應該。至少,我們可以詳解其中的道理,讓看官對疾病更明白,對調治之法更清晰。它日有緣應用,也算功德一件。從這個角度說,這樣的文說,是值得我們好好寫,也值得看官細細品讀的。您說是也不是?
好了,文說到這里即將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