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強化
一、內容概述
本節(jié)為“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是在前面兩節(jié)學習了大氣和水的有關知識后,接著學習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另外一個因素——地貌。在地理環(huán)境中,地貌對地表物質和能量起著再分配的作用,對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響。這一節(jié)與前兩節(jié)一樣,還是以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交換作為主線,將知識點串連起來。所以,課文一開頭就是從能量的來源方面,將地質作用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兩種,然后細述內力作用的形式有巖漿活動、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并且以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為例,說明地貌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地殼運動是內力作用的最重要形式,課文以能量來源為切入點,引出了地殼運動的科學解釋——板塊構造學說。但是板塊構造學說只是當前相對來說得到大家公認的一種全球構造理論,它還有待于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
二、重難點講解
(一)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
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現形式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
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趨向平坦
內、外力作用
的關系
在空間上相聯系,在時間上同時進行。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點,往往是某一作用占優(yōu)勢。一般地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fā)展變化起著主導作用
(二)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力作用
1、巖漿活動
巖漿活動是巖漿向地表或地殼上層運移的過程。地殼深處或上地幔的巖漿是富含揮發(fā)成分的高溫粘稠的硅酸鹽熔融體,熾熱粘稠的巖漿,在地下高壓的作用下,具有極大的物理—化學活動性,可以沿地殼脆弱地帶向地殼上層運移,或沿地殼的構造裂隙噴出地表。巖漿活動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為侵入作用;一為噴出作用。侵入作用是指巖漿向地殼上層運移,由于上覆巖層的壓力,迫使其停留在地殼的一定部位冷卻凝固的過程。噴出作用是指巖漿沿構造裂隙噴出地表的過程,噴出作用又稱火山活動。巖漿活動的結果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及與其有關的礦產資源,也伴隨著地震和其他形式的地殼運動。
2、地殼運動
①地殼運動分為水平運動和升降運動兩種
水平運動
升降運動
概念
指組成地殼的巖層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指組成地殼的巖層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
巖層運動方向
平行于地球表面
垂直于地球表面即上升或下降
影響
對巖層的影響
使巖層發(fā)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
使巖層抬升或下沉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皺山系、裂谷或海洋
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舉例
喜馬拉雅山脈形成、大西洋擴張、東非大裂谷的形成、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
臺灣海峽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附近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
②褶曲:巖層因受力而發(fā)生彎曲,稱為褶曲。如果發(fā)生的是一系列褶曲就稱為褶皺。地殼發(fā)生褶皺隆起,常常形成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皺山脈。他們是由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在板塊交界處發(fā)生大規(guī)模褶皺隆起而形成的。褶皺的不同形態(tài)和規(guī)模大小,常常反應了地殼運動的強度和方式。
③斷層:斷層是巖石受力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判斷某一構造是不是斷層的依據有兩個,一是看它是不是巖石受力破裂,二是看它是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位移。
地壘和地塹比較:
概念
對地形的影響
實例
地壘
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相對上升的巖塊叫地壘
常形成塊狀山地
廬山、泰山
地塹
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相對下降的巖塊叫地塹
常形成狹小的凹陷地帶
東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變質作用
在地殼形成發(fā)展過程中,早先形成的巖石,包括巖漿巖、沉積巖和先形成的變質巖,為了適應新的地質環(huán)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在固態(tài)情況下發(fā)生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重新組合,甚至包括化學成分的改變,這個變化過程稱為變質作用。當然,由于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就稱為變質巖。相對于巖漿活動和構造運動,變質作用中的物質運動屬于微觀尺度。
4、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能釋放的表現,是地球內部變動引起的地殼震動。地球的巖石圈在運動過程中,有些能量因擠壓、摩擦等原因在某些部位以變形的方式積聚起來,當這種能量產生的巨大的力超過了巖層的承受能力時,就會以巖層的斷裂、錯位等形式快速地釋放出來,導致巖層急劇震動,就是地震。按成因不同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沖擊地震、誘發(fā)地震,其中構造地震最多。
(三)板塊運動對地形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板塊交接處,地殼比較活躍,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此。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tài)。在板塊張裂的地區(qū),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qū),常形成山脈。當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和海岸山脈,如太平洋西部邊緣的深海溝——島弧鏈;當兩個大陸板塊相撞時,則形成巨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
(四)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外力作用
1、風化作用
是地殼表層巖石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作用下被破壞、改變性狀的過程的總稱。風化作用總是與巖石固有的、大大小小的、或明或暗的構造裂隙,以及組成巖石的礦物成分的化學穩(wěn)定性緊密相關。
例如,花崗巖在溫度變化和凍裂作用下沿著固有的內生的裂隙風化為渾圓的巨大塊體,稱為“球狀風化”。許多花崗巖山地雄奇詭異的峰巒都是和花崗巖風化的特征緊密相關的。
在山區(qū)也經常可以看到樹根沿著巖石的裂隙生長,使得巖石的裂隙越來越大。石灰?guī)r則因為可以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所溶蝕,在風化過程中常常產生巨大的溶蝕裂隙、溶洞,以及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形態(tài)。
還有些礦物在風化過程中分解、被氧化等,產生新的礦物,如粘土礦物,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紅色等。
2、侵蝕作用
風、流水、冰川、波浪等對巖石及其風化產物的破壞作用叫侵蝕作用。侵蝕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直接塑造作用表現最為明顯。侵蝕作用的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是動態(tài)性和差異性。
例如,在干旱地區(qū)風攜帶著沙粒的吹蝕作用,使得孤立巖石的下半部嚴重侵蝕,上半部則侵蝕輕微,形成風蝕蘑菇景觀。對較大的巖石塊體的差異風蝕則常常形成溝墚交錯的獨特風蝕地貌景觀——雅丹地貌。
流水在高原的邊緣地區(qū)侵蝕切割出高山深谷的地貌景觀。在黃土堆積物上侵蝕出“千溝萬壑”等。
高山地區(qū)的山岳冰川在山地造就角峰、冰斗、U形谷等特有的冰川地貌形態(tài)。
海濱的波浪則可以造就海蝕平臺、海蝕柱、海蝕崖、海蝕洞等海蝕地貌景觀。
3、搬運作用
它是外力作用中一個非常突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它把風化、侵蝕和堆積作用連接在一起。風、流水、冰川、波浪等把風化、侵蝕的產物運移離開原始的位置,就是搬運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風力的搬運作用占優(yōu)勢,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qū),則是流水的搬運作用表現明顯。流水和風的搬運作用的力量和它們的速度關系非常密切(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流水所能夠推動碎屑物質的最大重量與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因此狂風和洪水的搬運作用具有很大的破壞力。
沙塵暴、龍卷風、山洪、泥石流、融凍泥流等都是與外力的搬運作用相關的自然災害。
4、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巖作用
廣義的沉積作用包括了沉積和堆積兩種搬運物停留下來的方式。如流水和風力搬運的物質,一般當水的流速或者風速降低時,就會有一部分物質沉積(沉降)下來。而冰川搬運的物質,一般是在冰川融化的區(qū)域直接地堆積下來。
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的搬運和堆積物顆粒比較細,分層性明顯,形成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中,許多曾經是人類原始農業(yè)誕生的搖籃,而且至今仍然是人類社會的主要農業(yè)地區(qū)。
在干旱地區(qū)和半干旱地區(qū),風力的堆積物則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即形成流動沙丘。單個的流動沙丘迎風的一面形成較緩的斜坡,背風的一面則較陡,背風面的垂直投影有些像一彎新月,所以稱為新月形沙丘。成群的沙丘組成浩瀚的沙海,景象壯觀。但是這些流動的沙丘,又往往是沙塵暴的沙源地,對鄰近的草場、耕地等也構成重大的威脅。
不管什么類型的沉積物,在漫長的歲月中由于物理、化學、生物等原因,逐步硬化,成為巖石。這個過程就叫固結成巖作用。
(五)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
可根據上圖,按以下步驟來思考、理解和掌握這個問題:
①巖漿的發(fā)源地在哪里?它在上升過程中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形成什么巖石?
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是地幔上部。它在上升過程即巖漿活動過程(包括噴出活動和侵入活動)中將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包括噴出巖和侵入巖)。
②地表的哪些巖石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產生什么作用?變成什么巖石?
地表附近的巖漿巖及沉積巖、變質巖等都會受到流水、風力、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巖。
③變質巖是怎樣形成的?哪些巖石可以形成變質巖?
已經形成的巖石,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fā)生變質,形成變質巖。巖漿巖、沉積巖等都可經過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
④新巖漿是怎樣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各類巖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fā)生高溫熔化作用,又形成新的巖漿。
⑤促使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運動的動力來自哪些方面?
包括來自地球內部的內力和來自地球外部的外力。
⑥為什么巖石圈物質既能受到內力的作用,又能受到外力的作用?
這是由巖石圈所處的特定位置決定的。巖石圈是地球內部圈層的一部分,必然會受到地球本身各種能量釋放和變動的影響;但巖石圈又處在地球內部圈層中的最外邊,直接與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相接觸,受到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的影響。
地殼運動
(一)地殼運動
沉積巖大多數是在廣闊的海洋和巨大的湖泊中形成的,起初都是水平的。這些水平的巖層都是按老的在下、新的在上,一層蓋一層地分布于地殼之中。但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巖層大多數都有不是水平的,而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化,有的發(fā)生了傾斜,有變的彎曲,有的形成了斷裂,也有的產生了錯動。這就是說沉積巖層的原始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是什么原因促使了這種改變呢?是地殼運動,也稱為構造運動。
地殼運動是指由地球內力引起的地殼內部物質緩慢變化的機械運動。它使地球表面海陸發(fā)生變化,并使巖層發(fā)生變形和變位形成各種的形態(tài)。
地殼運動分為水平運動和升降(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是指組成地殼的物質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這種運動使地殼受到擠壓、拉伸或平移甚至旋轉。升降運動是指組成地殼的物質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即地殼上升或下降。主要引起海洋和陸地的變化,地勢高低的改變。
地殼運動使沉積巖層發(fā)生彎曲,產生裂縫、斷裂,并留下永久形跡,這樣就形成了地質構造。所謂地質構造就是地殼運動引起的巖層變形和變位的形跡(結果)。地殼運動是形成地質構造的原因,地質構造則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二)地質構造
組成地殼的巖層所具有的一定特征或形態(tài)的組構稱地質構造。其中在沉積物堆積或熔融物結晶時形成的構造稱原生構造,巖層受力發(fā)生變位、變形形成的構造稱為次生構造。地質構造的基本類型有四類:水平構造、傾斜構造、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
(1) 水平構造:巖層產狀近于水平,這種構造出現在構造運動影響較輕微的地區(qū)或大范圍內均勻抬升或下降的地區(qū),巖層未發(fā)生明顯變形。水平構造中較新的巖層總是位于較老的巖層之上。不同地點同高程上,出露同一地層;同一地點,老地層在低洼處,新地層在較高的位置。
(2) 傾斜構造:指巖層層面與水平面有一定的夾角。傾斜構造帶常常是褶曲的一翼或斷層的一盤,也可以是大區(qū)域內的不均勻抬升或下降造成的。此時巖層仍保持下老上新的層序。
(3) 褶皺構造:褶皺是巖層彎曲形成的構造。在地殼巖石中褶皺彎曲的規(guī)模差別很大,從顯微構造直到巨大的構造盆地和地槽帶均屬褶皺構造。在松散的沉積物,沉積巖,各類變質巖,甚至某些火成巖中的原生流動構造,都有褶皺發(fā)育,這說明褶皺可由多種壓力環(huán)境下形成,其形態(tài)多種多樣。褶皺構造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兩種:背斜和向斜。
背斜的特征是巖層向上彎曲,中心核部較老,兩側巖層依次變新;向斜則相反,巖層向下彎曲,核
部較新,兩側依次變老。如巖層未經剝蝕,則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表僅見到最新地層。若巖層受剝蝕,則地表可出現不同時代的地層露頭。
(4) 斷裂構造:斷裂構造是由于巖層受力發(fā)生脆性破裂而產生的構造。根據相鄰巖塊沿破裂面的位移量,又可分為節(jié)理和斷層。
節(jié)理:節(jié)理是當巖層、巖體發(fā)生破裂,而破裂面兩側巖塊沒有發(fā)生顯著位移時的斷裂構造。它是野外常見的構造現象,一般成群、成族出現。
斷層:是巖體發(fā)生較明顯位移的破裂帶或破裂面。斷層是地殼中廣泛存在的地質構造,形態(tài)各異,規(guī)模不一。斷層深度可達數千米,斷層延伸最長可達數百甚至上千千米。根據斷層上下盤沿斷層面相對移動的方向分為: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逆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和平移斷層(斷層兩盤沿斷層線方向發(fā)生了相對運動)。
正斷層 逆斷層 平移斷層
地殼的運動復習指導
課標要求: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過程
地球的圈層結構
巖石圈的概念
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圈層部分,合稱為巖石圈。巖石圈為堅硬的固態(tài)巖石,且不連續(xù),由很多板塊組成,但其下的軟流層為近似液態(tài)物質可以流動,故而巖石圈內的板塊之間是有相互運動的。
地球外部圈層
地球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各個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產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
地質作用——內外力作用
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殼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和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各種作用統(tǒng)稱為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來自于地球內部,如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而外力作用來自地球以外的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等。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都是這兩種力作用的結果。其關系表現為:
圖1地質作用分類
地殼運動與地表形態(tài)
地殼運動的結果
內力作用中普遍存在的是地殼運動,我們當前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受地殼運動的影響最為顯著。地殼運動是指地殼由于地球內力作用所引起的變位或變形的機械運動。如地表的隆起、斷裂、凹陷等運動。人們能夠感受到的地殼運動是地震,地震時只有里氏震級超過3級才能被人類所感覺到,而絕大多數地殼運動是很難為人類感官所覺察的,這主要是因為地殼運動進行的非常緩慢和較微弱,例如,當今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在四五千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馬拉雅山每年大約增高1.27cm,10000年才增高127m。如今的喜馬拉雅山是經過了4000多萬年的累積抬升才達到當前的高度的。而且現在仍以每年3.3-12.7mm的速度上升。這種變化在一個人短暫的一生之中是無法憑任何知覺感覺到的,這就是為什么看似大地很穩(wěn)定,巖石也似乎永恒不變地永久固定在那里的原因。地殼運動的基本方向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因此地殼運動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基本形式。地殼運動使得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是多種多樣的,會在地殼中留下“足跡”,這種足跡我們稱之為地質構造。由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稱為構造地貌。
表1 基本地質構造的判斷和構造地貌
地質構造判斷依據構造地貌實例
形態(tài)巖層順序地形成因
褶皺背斜上拱中心老,兩翼新山巖層上拱而成山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
谷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而成谷
向斜下彎中心新,兩翼老谷巖層下彎而成谷
山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而成山
斷層地壘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于兩側上升塊狀山地廬山、泰山、華山
地塹兩條斷層之間的巖塊相對于兩側下降裂、凹陷地帶東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質構造規(guī)律在實踐中的應用
地質構造規(guī)律有很強的實踐性,對生產有指導作用。
利于向斜構造找水
向斜構造有利于地下水補給。如果向斜構造中恰好又有儲水巖層,兩翼的水向中間匯聚,下滲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選在向斜盆地中。
利用背斜構造找油
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于氣最輕,分布于背斜頂部,水最重,分布于地步,中間為石油。
利用向斜、背斜確定鉆礦位置
背斜頂部易被侵蝕,因此巖層中若含有某種礦產層如煤、鐵礦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故應在向斜構造處鉆探。
利用斷層找水
斷層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建筑、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
斷層處建設大型工程易誘發(fā)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因此選址應避開斷層。開鑿地下隧道時往往選址背斜部位,避開向斜部位,以保存每一巖層的完整性。
板塊構造學說
基本內容:
地球的巖石圈分成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在不斷運動之中(軟流層上運動);
板塊內部地殼較穩(wěn)定,交界處較活躍,見世界火山地震帶;
板塊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碰撞地帶形成高山(陸陸)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的形成,海岸山脈、島弧或海溝(海陸)如太平洋西岸的一系列島弧鏈和海溝;張裂地帶形成裂谷和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圖4世界主要海溝分布圖
主要外力作用與地貌
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分布地區(qū)
風化作用使地表巖石破壞,在表層形成疏松的碎屑殘留物叫風化殼普遍
侵蝕
作用風力侵蝕風對地表侵蝕,形成風蝕洼地、風蝕蘑菇等風蝕地貌氣候干旱、地勢較高的地區(qū)
流水侵蝕侵蝕河流流動破壞并掀起地表物質形成河流侵蝕地貌,如,河谷、黃土高原的溝壑氣候濕潤的山區(qū)
溶蝕可溶性巖石在水的作用下發(fā)生化學反映,形成流水溶蝕地貌,如,鐘乳石、石筍、石柱等中低緯度的可溶性巖石地區(qū)
沉積
作用風力沉積伴隨風速減慢,形成戈壁、沙漠(沙丘、移動沙丘)、黃土等風力沉積地貌 沉積物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具有分選性山口和河流中下游
流水沉積伴隨水流速度減慢,在河流的出山口至入??谝来涡纬蓻_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等流水沉積地貌干燥內陸和鄰近地區(qū)
地殼物質循環(huán)
地殼的上升運動使各類巖石在地表裸露,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外力作用下,最后形成沉積巖;地殼的下運動又使各類巖石下沉到地殼深處,它們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的作用下,原來巖石的成份、性質發(fā)生變化,形成變質巖。下沉到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的巖石,在巖漿的作用下還可以發(fā)生再熔,形成新的巖漿。巖漿在上升的過程中,隨溫度和壓力的變化而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
表2三大類巖石
巖石種類成因常見巖石
巖漿巖巖漿上升類冷卻凝固形成玄武巖、花崗巖
沉積巖各種巖石碎屑經外力作用而成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
變質巖各種巖石經變質作用形成 大理巖、板巖
地殼物質循環(huán)過程是內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可以簡要的總結為:巖漿變?yōu)楦黝悗r石,各類巖石又變?yōu)樾碌膸r漿的過程(圖6)。地殼物質循環(huán)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質循環(huán)之一。由于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很漫長,有的要經過幾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說,巖石和礦產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護和合理利用地下礦藏,原因也即在此。
圖6 三大類巖石之間的相互轉化
及時檢測:
下列地理事物和現象中,不屬于地質作用的是:
A、喜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巖層的斷裂、錯位 D、荷蘭的圍海造田
E、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
思考回答:
(1)二千萬年來,珠穆朗瑪峰地區(qū)抬升約2萬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8.13米,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地殼抬升的同時,外力作用就不停地影響。
(2)黃河每年將16億噸泥沙輸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來,渤海的輪廓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又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這是渤海地區(qū)地殼不斷下沉的結果。
教師總結:
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內力作用一般起主導作用。但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是有差異的。
例子:
(1)有句成語叫“穩(wěn)如泰山”。其實泰山并不穩(wěn),泰山每年都在以極小的速度上升。
(2)“地球上最大的傷疤”東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陸“一分為二”產生新大洋的序幕。這里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使得地殼水平張裂而形成為裂谷。它的張裂速度似乎很慢,近二百萬年以來的平均擴張速度每年2~5厘米。盡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經裂開為一道窄海(紅海)。照此下去,1億年以后新的大洋將會在這里產生。
回答: 地殼運動;其中,第一個例子是指地殼運動中的升降運動;第二個例子是指地殼運動中的水平運動。
在地貌上,背斜常成為山嶺,向斜常成為谷地。但有時會出現地形倒置的形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 鞏固與練習 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
A.地球內部的熱能 B.太陽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
2、下列屬于外力作用的是:
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 C.侵蝕作用 D.變質作用
3、有關地殼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殼運動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升降運動兩種類型
B.垂直運動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和海洋
C.地殼運動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為輔
D.在自然界,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常常是單獨發(fā)生
4、下列選項中,屬地質構造的是:
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 C.火山、地震 D.褶皺、斷層
5、如果不考慮外力作用的強烈影響,造成谷地地形的地質構造是( )
A.背斜或地塹 B.向斜或地塹 C.背斜或地壘 D.向斜或地壘
6、關于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質作用都在瞬間發(fā)生,會使地貌巨變
B.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地殼的發(fā)展變化起主導作用
C.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相互作用中,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
D.在地殼的發(fā)展過程中,內外力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7、下列屬于風力堆積地貌的是:
A.河口三角洲 B.沙丘 C.渭河平原 D.裸巖荒漠
8、下列各類地形中,以內力作用為主形成的是:
A.阿爾卑斯山 B.峽谷 C.黃土高原 D.山麓沖積扇
9、在沙漠地區(qū)常見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種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A.風化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風力堆積作用
10、下列地理事物中,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 B.沙丘 C.角峰 D.溶洞
11、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是以下哪種作用形成的
A.風力侵蝕 B.風化作用 C.流水侵蝕 D.冰川侵蝕
12、造成埃及“獅身人面像”嚴重缺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化和風蝕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蝕作用
13、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iv style="height:15px;">
A.圖中箭頭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為內力作用
B.三大類巖石之間可直接相互轉化
C.三大類巖石和巖漿之間可直接相互轉化
D.只有巖漿巖在高溫高壓下,才可能形成變質巖
14、下列地理事物中,以外力為主形成的是:
A.汾河谷地 B.黃河下游的“地上河”
C.東非裂谷 D.夏威夷群島
15、紅海將會不斷擴大,是由于紅海位于:
A.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帶
B.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張裂帶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帶
D.板塊的消亡邊界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氣的巖層,向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B.背斜構造盆地,利于儲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
C.水庫等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帶,以免誘發(fā)斷層活動,產生不良后果
D.隧道工程建設通過斷層時,不易崩塌
17、分析下圖,回答:
(1)A代表的地貌形態(tài)是 ,其形成原因是 作用。
(2)BCD三處容易找到泉眼的是 處,因為 。
(3)圖中E處有流動沙丘,請在適當位置標出風向箭頭。
(4)該地區(qū)地質構造為 。
18、讀下圖思考回答:
(1)從地質構造上看,A處為 ,B處為 ;C處為 。
(2)解釋B處成谷,C處成山的原因: 。
(3)若開采石油,應在 處;打自流井,應該在 處;大型水庫的選址,應避開 處,以免發(fā)生 、 滲漏等不良后果。
19、讀“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解答:
(1)圖中數碼①代表 板塊,數碼②代表 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圖中板塊③與 (板塊名稱)相撞形成的;
(2)圖中字母A處與B處相比,地殼穩(wěn)定的是 處,原因是 ,
圖中字母C處與D處相比,巖石年齡較輕的是 處,原是 。
答案:
1.B 2.C 3.A 4.D 5.B 6.C 7.B 8.A 9.C 10.A 11.C 12.B 13.A 14.B 15.A 16.C
17、(1)風蝕蘑茹;風力侵蝕 (2)C;該處為斷層 (3)略 (4)斷層
18、(1)斷層;背斜;向斜 (2)B處受侵蝕,C處堆積(3)B;D;A;地震、滑坡
19、(1)美洲 太平洋 印度洋 (2)A處 在板塊內部 (3)C處 這里是海溝
地殼運動和變化易錯點總結
易錯點 1 地質剖面圖判讀不清
典 例 讀等溫線及地質剖面圖,完成(1)~(3)題。
(1)乙處的地形及地質構造是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2)Q 處的地下水
A.屬于潛水 B.不屬于承壓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難恢復 D.循環(huán)周期短
(3)有關巖層沉積的先后順序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處先沉積,乙處后沉積 ②乙處先沉積,甲處后沉積
③上部先沉積,下部后沉積 ④下部先 沉積,上部后沉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錯因分析】該題出錯的原因一是不理解地勢高低對氣溫的影響,不能根據氣溫的高低判斷地勢的高低;二是不能根據巖層的彎曲情況判斷地質構造;三是不理解背斜、向斜中巖層的新老關系;四是對潛水、承壓水的有關知識不理解。讀圖可知乙處為一高溫中心,說明地勢較周圍低,屬于盆地地形;從巖層的彎曲情況來看,巖層向上拱起屬于背斜,故第(1)題選 D。Q處的地下水位于隔水層之下,為承壓水,循環(huán)周期長,一旦遭受污染很難恢復,故第(2)題選 C。背斜巖層外新內老,向斜巖層外老內新,乙處背斜成谷,中心巖層外露為沉積較早的巖層,甲處向斜成山,槽部為沉積較晚的巖層;在沉積巖中上部的巖層是在下部巖層沉積之后形成的,故第(3)題選 C。
【糾錯心得】地質構造的判斷是高考的??純热荩承?、向斜可以根據巖層的彎曲狀況(巖層向上拱起的為背斜、巖層向下彎曲的為向斜)、巖層的新老關系、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判斷。復習時可以自己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幫助理解。
【糾錯體驗】讀巖層地質界線和等高線示意圖,回答1-2 題。
1.圖示從地貌形態(tài)和地質構造來看分別屬于
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
2.對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B.圖示地貌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
C.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C 巖層 D.該地適合建設大型水庫
易錯點 2 河流地貌判斷不清
典 例 讀我國半濕潤、半干旱某區(qū)域示意圖,分析陰影區(qū)域,回答(1)~(2)題。
(1)該地區(qū)的地形名稱是
A.沖積扇 B.沖積低平原
C.河谷平原 D.三角洲
(2)該區(qū)域不易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是
A.干旱 B.洪水
C.土地鹽堿化 D.沙塵暴
【錯因分析】第(1)題出錯的原因一是對陰影區(qū)域的位置及其與河流的關系判斷不清;二是沒有注意圖中等高線的彎曲情況;三是沒有認真對比四個選項。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影區(qū)域位于河谷的出口,且等高線向海拔低的地方彎曲,說明該地形區(qū)較周圍高,河流從其中間部位流過,應為山前的沖積扇。沖積 低平原、河谷平原、三角洲地勢應該低平,不可能較周圍地區(qū)海拔高,且從陰影區(qū)域所處的位置也可加以區(qū)分,故選A。第(2)題出錯主要因為對這四類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不明確,該地較周圍地區(qū)海拔高,土壤排水性能良好,因而雖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地區(qū)不易產生土地鹽堿化。故 選 C。
【糾錯心得】根據等高線的不同彎曲情況判斷地貌類型是解答該題組的關鍵。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為山谷,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為山脊,從圖中可以看出等高線發(fā)生了兩次不同的彎曲,河流流出山谷以后在出山口位置形成沖積扇,因而陰影區(qū)域較周圍地區(qū)地勢偏高。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各種河流地貌的位置、形成、特點加以對比分析,熟練掌握。
【糾錯體驗】 讀圖完成3-4 題。
3.圖中河流 a、b、c 三處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蝕、搬運、堆積 B.搬運、侵蝕、堆積 C.侵蝕、堆積、搬運 D.堆積、搬運、侵蝕
4.圖中 c 處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 B.沖積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灘平原
易錯點 3 巖層新老關系判斷不清
典 例 下圖示意某地的沉積巖層與火成巖體的相互關系,讀圖回答(1)~(2)題。
(1)各巖層、巖體的生成時代由老至新的順序依次是
A.火成巖 l、沉積巖 l、沉積巖 2、火成巖 2、 沉積巖 3
B.沉積巖 3、火成巖 l、火成巖 2、沉積巖 2、 沉積巖 l
C.沉積巖 3、火成巖 l、沉積巖 2、火成巖 2、 沉積巖 l
D.沉積巖 3、沉積巖 2、火成巖 l、火成巖 2、 沉積巖 l
(2)火成巖就是巖漿巖,如果圖中有花崗巖存在,則可能是
A.沉積巖 l B.沉積巖 2 C.火成巖 l D.火成巖 2
【錯因分析】本題出錯的原因一是不理解沉積巖形成的先后順序;二是讀圖不細心,沒有注意巖層之間的切割關系以及火山與沉積巖1的關系。(1)沉積巖地層由下至上分布,年齡由老到新,故沉積順序為沉積巖3、沉積巖2、沉積巖1;火成巖l侵入到沉積巖3和沉積巖2中,說明其形成比沉積巖3、沉積巖2晚;火成巖2切穿了火成巖1并在沉積巖2之上形成了火山,屬噴出巖,然后沉積巖l覆蓋在火山周圍,說明火成巖2出現在沉積巖l之前。故選 D。
(2)火成巖1為侵入巖,火成巖2為噴出巖(形成了火山),花崗巖屬于侵入巖。故選C。
【糾錯心得】關于巖層層序的確定,要依據巖層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復原地質作用的過程,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一般規(guī)律是沉積巖受沉積作用先后的影響,正常的層序是巖石年齡老的在下,巖石年齡新的在上。如果沉積巖中含有代表性的動植物化石,也可以根據化石形成的先后來判斷;如果巖層之間有切穿關系,那么被切穿的巖層先形成,切入的巖層后形成;如果受巖漿活動影響形成變質巖,那么原有的巖層先形成,變質巖后形成。掌握了上述原則,題目也就找到了切入點。
【糾錯體驗】 下圖為某地地質構造簡圖,讀圖回答5-7 題。
5.圖中巖層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圖中巖層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果③是石灰?guī)r,則④為
A.花崗巖 B.巖漿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易錯點 4 不理解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原因
典 例 讀下面四幅地理景觀示意圖,完成(1)~(2)題。
(1)圖示景觀外力作用類型中,屬于同一類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圖示景觀與華北平原在形成機制上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錯因分析】該題出錯主要是對圖示景觀的形成把握不準造成的。圖示景觀①為珊瑚島;②為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流水的侵蝕作用顯著;③為沙丘,受風力的沉積作用形成;④為受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角峰。華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與沙丘同受沉積作用。故第(1)題選 D,第(2)題選 C。
【糾錯心得】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形態(tài)是內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具體到某一地區(qū),其地表形態(tài)會以內力作用或外力作用為主,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加以區(qū)分,例如三峽的形成與這里的地殼上升運動有關,但更主要的是與流水的侵蝕切割作用有關;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地殼運動的結果,而其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與冰川作用、流水作用也密切相關。這一部分內容的復習最好能聯系 相應的景觀圖進行辨別,而不是單純地理論識記。
【糾錯體驗】 讀圖回答8~9 題。
8.圖中甲山地的地質構造屬于
A.背斜構造 B.向斜構造 C.斷層構造 D.板塊構造
9.圖中乙處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流水沉積作用 D.風化作用
易錯點 5 不理解地形倒置和地質構造的現實意義
典 例 1 在地質年代較老的褶皺構造地區(qū)常出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現象。下圖為地形倒置形成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時間順序,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地形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B.巖層彎曲變形越強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巖層的抗風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頂部受擠壓作用。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
【錯因分析】該題出錯的原因一是不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二是讀圖能力較差,不能根據示意圖判斷區(qū)域地形的變化。①表示巖層受力彎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④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頂部受侵蝕;②表示該區(qū)域在外力的侵蝕下地表變得平坦;③表示在外力的不斷侵蝕下,背斜部分成谷,向斜部分因槽部巖石受到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地。故第(1)題選 B,第(2)題選 A。
【糾錯心得】背斜與向斜在地貌形態(tài)上都會形成山地或谷地,在內力作用下,背斜巖彎曲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作用下常出現地形倒置現象。背斜、向斜的區(qū)分不應只看所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而應根據巖層的彎曲情況以及巖層的新老關系進行判斷。
典 例 2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A、B、C、D 四處,屬于背斜的是 ,屬于向斜的是 。
(2)尋找油氣資源應在圖中的 處,探尋地下水應在 處。
( 3 ) 如 果 修 建 地 下 隧 道 , 應 選 在 處,原因是 。
【錯因分析】此題出錯的原因一是對不同的地質構造判斷不清,不能根據巖層的彎曲、斷裂、錯動情況判斷地質構造;二是對不同的地質構造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理解不清。(1)A、B處為斷層構造,C處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D處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2)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氣構造,向斜剩于地下水的匯集。(3)隧道一般開鑿在背斜部位,巖層呈天然的拱形符合力學原理,同時工程難度較小。
答案 (1)D C (2)D C (3)D 如果在向斜部位修建,將可能把隧道變成水道,在背斜部位修建,采石工程難度較小,工程成本較低;巖層是天然的拱形符合力學原理。
【糾錯心得】正確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地質構造的現實意義:由于巖層天然的拱起、結構穩(wěn)定且不易儲存地下水,背斜成為開鑿隧道的良好選址;背斜巖層封閉,是良好的儲油氣構造,由于密度的差異,上層是天然氣、中層是石油、最下層是水;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底部低凹易于地下水的匯集,是良好的儲水抅造;一般工程的選址都要避開斷裂地帶,但斷層線附近巖石破碎容易發(fā)育成河谷,同時地地下水易出露于地表。
【糾錯體驗】
10.巖層受力會發(fā)生褶皺,從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態(tài)。右圖中①是一個水平巖層的剖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②一④空白格上繪出“背斜成山”至“背斜成谷”的演變圖。
(2)用文字對圖示加以簡單的說明:
①最初形成的沉積巖層一般是水平的;
② ;
③ ;
④ 。
下圖為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讀圖回答 11-12 題。
11.下列地點能夠露天開采煤礦且比較安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 a、b 兩處采煤,最容易發(fā)生的礦難事故分別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
易錯點 6 不理解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
典 例 讀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圖回答(1)~(2)題。
(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E 為變質巖 B.A 為沉積巖 C.D 為巖漿巖 D.C 為巖漿
(2)圖中各序號對應的地質作用正確的是
A.⑤一外力作用 B.⑥一變質作用 C.③一重熔再生作用 D.①一冷卻凝固作用
【錯因分析】該題出錯的原因主要是對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不熟悉,不能根據圖示的過程準確地判斷字母與序號的含義。讀圖分析可知A為巖漿,B、C為巖漿巖,D為沉積巖,E為變質巖;①為冷卻凝固作用,⑥為重熔再生作用,⑤為變質作用。故第(1)題選 A,第(2)題選D。
【糾錯心得】正確解答該類題要弄清楚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全過程: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是指從巖漿到各類巖石再重新回到新的巖漿的過程。巖漿噴出或侵入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出露于地表的巖漿巖在外力的作用下轉化為沉積巖,各類巖石受地殼運動影響,經高溫、高壓的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各類巖石在地殼深處經高溫熔融又可以重新轉化為巖漿。在該過程中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沉積巖和變質巖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巖漿巖也可以轉化為變質巖。巖漿冷卻凝固只能形成巖漿巖,這是解答問題的關鍵,觀察巖石圏的物質循環(huán)過程圖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糾錯體驗】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之間存在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讀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圖,回答 13-14 題。
13.圖中①表示
A.巖漿 B.巖漿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14.圖中 M 表示
A.冷卻凝固 B.重熔再生C.變質作用 D.外力作用
1.D 2.C
3.A 4.C
5.B 讀圖可知圖中是先形成沉積巖后有火山活動,②④形成的應最晚
6.C ③為沉積巖,可能含有化石
7.D 若③為石灰?guī)r,變質以后形成變質巖——大理巖
8.B 從圖中甲處巖層的彎曲情況可以判斷為向斜成山
9.A 乙處河谷的形成是流水侵蝕作用的結果
10.(1)略。
(2)巖層受到擠壓上拱形成褶皺,背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到張力,易形成裂隙被侵蝕頂部被不斷侵蝕,形成谷地,背斜成谷
11.B 乙處位于背斜頂部且在外力侵蝕作用下,煤層已出露地表,適合露天開采;丁處煤層也出露地表,但丁處是斷層,不穩(wěn)定、不安全
12.A a處煤層位置高,密度較小的氣體容易在此匯集,故易發(fā)生瓦斯爆 炸;b處是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故易發(fā)生透水事故。
13.A 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冷凝形成,讀圖可知①為巖漿,②為巖漿巖,③為沉積巖,④為變質巖。
14.D 根據上題分析可知 M 表示外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