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紐帶后山橋
范永進
帶著孩時的夢幻,懷著對后山橋的獨鐘,我再一次拜訪這座已有210多年歷史的古廊橋——后山橋。
后山橋,坐落在閩浙交界的政和縣嶺腰鄉(xiāng)嶺腰村后山,西北—東南走向,屬貫?zāi)竟袄葮?,是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全長41.6米,面寬4.9米,屋高4.5米,橋屋17間,用柱72根。凈跨32米,為閩北之最。氣勢宏偉、古色古香的后山橋,橫跨在樂平溪上,她是北宋《清明上河圖》中“虹橋”再現(xiàn),為人們通行、避雨納涼、迎來送往提供方便。橋上供奉觀音、關(guān)公神像,長年香火旺盛。
高超的造橋技藝,讓人贊嘆。這么一座宏偉的木拱廊橋,不用寸釘片鐵,僅憑榫卯銜接就嚴密牢固。橋面略顯弧形,既增加承受力又增添美感。這樣的架構(gòu)方式,這種力學(xué)原理,也許只有廊橋傳人和橋梁專家能夠解讀。古代建橋技術(shù)如此精湛,怎不讓世人敬佩?怎不引起廊橋研究專家的高度重視?
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讓人敬仰。踏上后山廊橋的橋屋,檁、梁上琳瑯滿目、維妙維肖的板畫和蒼勁古樸的墨寶,特別吸引人們的眼球。認真觀察,仔細品讀,透出信息真不少。廊橋當心間金檁上題載(始建明朝)“大清嘉慶肆年已未歲(1799)二月十九日重建”, 枋上記載緣首姓名。三架梁書“南無三藏官”、“南無準持咒”等語。其余各枋上詳細記錄周邊那些樂善好施人士捐銀兩,贈杉木的多少,體現(xiàn)鄰近鄉(xiāng)民純美樸實的互助美德。特別是浙江慶元鄰近村民,慷慨捐助,更顯鄰省鄉(xiāng)民的互幫情誼。五架梁內(nèi)容最豐富,梁的兩面有增廣賢文、典故、格言,圖文并茂,喻意深刻;梁底書:“青山翠黛鐘靈彩飛鳳,綠水瀠洄毓秀濯錦鱗”等聯(lián)文,是對當?shù)仫L(fēng)光的高度概括??傊彩钱敃r對建橋作出貢獻的人,在廊橋的梁枋上都一一記錄并給予褒獎。
精美的圖案,耐人尋味。廊橋蓑板上鏤有扇形、方塊、葫蘆、壽桃等不同圖案,造型雖然簡單,卻起到采光通風(fēng)的作用,又祈愿風(fēng)生水起、福至祿來的美好的愿望。
獨特的選址,令人欽佩。廊橋兩邊地勢開闊,橋墩高起,每當山洪暴發(fā),洪水溢出河堤,從兩側(cè)農(nóng)田流出,減少洪峰對橋身和橋墩的沖擊。因選址及設(shè)計獨特,樂溪河上唯后山橋巍然屹立,彰顯風(fēng)采,而其他多座木拱廊橋在早年洪災(zāi)中無一幸免。關(guān)于選址有這樣傳說:先民打算在村口建橋,可砍好堆在河邊的杉木,被水沖走,流到該橋處時,兩條巨大的神鯉魚浮出水面,使出渾身解數(shù),截住橋木。先民們覺得奇怪,神鯉魚也來相助,莫非有所暗示?經(jīng)再三細致勘測,這里是最佳的建橋地點,于是建橋于此。如今,那兩條神鯉魚化為石頭,靜靜地臥在古橋下,陪伴著古廊橋,兩相輝映。
站在廊橋上,傾聽著橋下流水,欣賞著橋上字畫,不禁思緒飛揚……
時光倒流,穿橋而過的古官道上,商賈們肩挑手提,來往穿棱,茶菇飄香。當?shù)孛柰ㄟ^這條省際必經(jīng)之道銷往閩浙及港澳各地,而浙江慶元香菇生產(chǎn)技術(shù)也傳入這一帶??矗爬葮虻拈L條凳上,旅途勞累的先民們乘歇息間正興致勃勃地互相交流,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你看,一幫迎親隊伍有說有笑,早早在廊橋上等候。他們心里樂開了花,以先睹新娘子美貌為榮,古廊橋成了迎娶的驛站。聯(lián)姻成親,促進閩浙邊界和諧,親若一家。時至如今,當?shù)卮迕衿綍r交流幾乎沿用慶元方言。遠望廊橋下游,約2000米處即是浙江地界,近年的經(jīng)濟發(fā)展省界幾乎融一體。后山古廊橋,是地地道道的閩浙邊界“友誼橋”、“連心橋”!
“水自廊橋流出遠,風(fēng)攜花影過來香。古今多少風(fēng)塵客,誰借斜梁潑墨章”。這首贊美后山廊橋的詩,道出古廊橋一帶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美和廊橋文化美。值得慶幸的是,2011年后山橋被列入“閩浙木拱廊橋”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yù)備名單》,堅信后山橋?qū)⒚麚P世界,她永遠是一張最美的名片。
(該文收錄2014年1月《血脈——閩北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神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