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媳婦趙五娘
陳秋強
相傳東漢末年,上虞梁湖趙家有一位勤儉賢淑的姑娘,上有4個姐姐,排行老五,故名五娘。五娘從小赤腳挑稻草,幫助父母干農(nóng)活,出落得健壯聰慧。16歲那年嫁給鄰村蔡岙農(nóng)家子弟蔡邕為妻。
蔡邕,字伯喈,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雖出身貧寒,但自幼好學(xué),十年寒窗,呵凍拂暑,年紀(jì)不大,已是一位飽學(xué)之士。
蔡邕父母50多歲才生下他,晚年得子,愛逾掌上明珠。小兩口結(jié)婚以后,和和美美,一家人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漢恒帝建和大比年間,蔡邕說服父母、惜別五娘,上京赴考。一輪筆試進(jìn)入前十位;二輪殿試,雖然沒有進(jìn)入前三位,卻被當(dāng)朝宰相看中,強行招親,與宰相女兒成了婚。
當(dāng)時上虞大旱,田地龜裂,糧食顆粒無收,蔡岙村面前的四十里河干涸見底,旱情一天比一天嚴(yán)重。本來蔡家在蔡岙村一帶算是殷實人家,加上五娘謹(jǐn)慎持家,精打細(xì)算,在災(zāi)荒降臨的最初一段日子,生活還勉強可以應(yīng)付過去,但時間一點點過去,存糧漸漸吃完,一家人眼看就要挨餓,五娘心里焦急萬分。
出于無奈,五娘只得把自己的首飾典當(dāng)出去,又對付著過了幾天,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差不多都典盡賣絕,但災(zāi)情越來越嚴(yán)重,周圍連樹皮草根都被人掘來吃完了,很多鄰居開始攜妻拖子,舉家外出逃荒。趙五娘一面掙扎著,一面期盼著自己的丈夫能回家為她分憂解難。
東漢時期,京都設(shè)在洛陽,常言道:人間宰相府,天上蕊珠宮。宰相女兒美若天仙,心地善良,照理蔡邕應(yīng)該是欣喜無比,但他卻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懷著對趙五娘的深深愧疚和對年邁父母的無限牽掛,蔡邕整日唉聲嘆氣,度日如年。
一天下朝回來,一家院進(jìn)來告知:門外有一個紹興口音的人,有要事相見。聽說家鄉(xiāng)有人來找,蔡邕喜出望外,立刻召見。來者是一位30歲上下的漢子,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蔡邕。來信是年邁父母托人代寫的,告知家鄉(xiāng)大旱,趕快托來者帶些銀子回家救急。蔡邕看罷,心急如焚,立刻引這位鄉(xiāng)親到后堂用餐,然后修書一封,拿出一包金銀交給那位漢子,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將這些東西交付家中,并拿出兩錠銀子送給鄉(xiāng)親作謝資。
鄉(xiāng)親走了之后,蔡邕心頭略有寬慰。誰知世事險惡,人心難測,他做夢也沒想到,這是一個騙局,那個騙子的確是紹興人,但專門在洛陽招搖撞騙,他打聽到宰相的女婿是上虞人氏,便炮制了一封假信,裝作風(fēng)塵仆仆來到相府,待騙得一包金銀之后,便將蔡邕書信撕得粉碎,然后到妓院逍遙去了。
夏去秋來,災(zāi)情依然沒有緩解,趙五娘東挪西湊,野地挖菜,總算讓公婆不至餓死。這天早上,五娘把剩下不多的大麥粉熬了一點麥糊,然后請公婆起來用飯。蔡公公拿起筷子,問五娘:“媳婦,下飯菜呢?”
五娘說:“公公,連樹皮草根都吃完了,哪里還有什么菜啊!”
蔡公公嘆了口氣,默默端起了碗。但蔡婆婆卻在一旁不高興了,她把筷子一放,生氣地說:“我天天吃這麥糊,實在無法下咽,餓死算了?!豹?span lang="EN-US">
五娘滿心委屈,可又不能張口,只得含淚勸說婆婆。蔡公公過意不去,說:“算了,媳婦坐下來一起吃吧?!豹?span lang="EN-US">
“不,不?!蔽迥锘艁y地說:“我剛才在廚房里已經(jīng)吃過了,你們吃吧?!豹?span lang="EN-US">
待五娘進(jìn)入廚房,蔡婆婆對蔡公公說:“每次吃飯總不見媳婦,她是否一個人拿好的菜飯去里面受用?”公公不信,要蔡婆婆不要胡思亂想。
夜幕降臨了,黑暗籠罩著蔡家莊。蔡家大院的廚房里點著一盞油燈,五娘正背著門往嘴里塞進(jìn)一把食物,然后端起水碗喝一口,艱難地吞咽著。
這時一雙人影迅速來到廚房,正當(dāng)五娘將食物塞入嘴時,突然身后有人大聲喊道:“媳婦,你干的好事?!闭f完,蔡婆婆一把搶過媳婦的食物往自己嘴里一塞,五娘忙說:“婆婆,你吃不得?!钡澄镆堰M(jìn)入婆婆嘴里,只聽得“呸,呸”幾聲,婆婆忙不迭將塞進(jìn)的食物吐了出來,這哪里是什么好菜飯,都是麥糠。
“天哪!”真相大白之后,婆婆一把抱住五娘放聲大哭,“媳婦,我錯怪你了,你是天下第一孝順媳婦,如有來世,我做媳婦你做婆。”說完,蔡婆婆上氣不接下氣,一命歸陰。
蔡婆婆死后,蔡公公也一病不起,雖然五娘全力服侍,無奈公公也一命嗚呼。兩具死尸挺在家里,怎么辦?趙五娘只得剪發(fā)葬親,草草安排了兩老的后事。
秋風(fēng)瑟瑟,草枯葉落。
趙五娘素衣麻鞋,辭別了兩老墳頭,背著蔡邕留下的一張琵琶和自己親手描繪的公婆畫像,獨身一人一邊賣唱,一邊掙扎著向洛陽趕去。
經(jīng)過千難萬險,最后終于夫妻相見,伯喈悔恨交加,幸虧宰相女兒顧全大局,和五娘姐妹相稱,在宰相的同意下,夫妻雙雙回上虞蔡岙掃墓守孝……
北宋時期,有人將趙五娘事跡編成《趙貞女與蔡二郎》,在民間廣為流傳。后來人們因為同情趙五娘的遭遇,把蔡伯喈丑化成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的反面人物。幸好浙江瑞安高則誠將民間傳說改成劇本《琵琶記》時,為蔡伯喈翻了案,把不忠不孝的蔡邕寫成了全忠全孝的正面人物。同時考慮到名人效應(yīng),劇本將上虞蔡邕改成了陳留蔡邕。
真可謂無巧不成書,東漢末年中國出了兩個蔡邕,他們同姓同名同字伯喈又同時文人,而且都以孝聞名。所不同的是:一個生在河南陳留,一個生在浙江上虞。當(dāng)然陳留蔡邕是中國大名人,其級別相當(dāng)于今天的文化部長。
由于高則誠將上虞蔡邕改寫成陳留蔡邕,致使我市孝順媳婦趙五娘可歌可泣的事跡鮮為人知,但梁湖附近的蔡岙、蔡山頭、蔡墓橋、蔡墓地、蔡家?guī)X、蔡河港等眾多遺跡還在,它們?nèi)栽诓恢>氲叵蛉藗冊V說著這段難忘的歷史。
北宋著名詩人陸游老家紹興,他是上虞蔡邕的同鄉(xiāng)人,當(dāng)他聽到民間流傳《趙貞女與蔡二郎》的故事時,曾十分感慨地寫詩云: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fù)鼓盲翁正作場。
死后是非管不得,
滿村都說蔡中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