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和秦文化的發(fā)祥地。
公元前九世紀,贏非子在秦池為王室養(yǎng)馬有功被封于秦,在今秦亭。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設(shè)三十六郡,天水屬隴西郡。
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分拆析隴西郡,增設(shè)天水郡,治所平襄在今甘肅省通渭西北,屬涼州。
公元74年,漢明帝將天水郡更名漢陽郡。三國魏時復(fù)名天水郡,為秦州治。
西晉時,天水郡移治上邽縣。
隋文帝廢除天水郡,其地并入秦州。隋煬帝時,廢州置郡,改秦州為天水郡,治上邽,在今天水市區(qū)。
公元616年,唐高祖李淵改天水郡為秦州。唐玄宗時又復(fù)為天水郡,并為隴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紀縣在今天水市區(qū)。
公元758年,唐肅宗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復(fù)存在了。
天水位于甘肅東南部,境內(nèi)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利于世家大族的繁衍壯大。古代天水一共孕育出十六大名門望族,現(xiàn)在進行一一詳解。
天水趙氏:造父因駕車有功,被周穆王賜予趙城,在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祖,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趙姓著名郡望有11個,分別為天水郡、涿郡、下邳郡、南陽郡、金城郡、潁川郡、敦煌郡、酒泉郡、扶風郡、新安郡、平原郡。趙氏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還有半部堂、琴鶴堂、孝思堂、萃渙堂、敬彝堂、創(chuàng)基堂等。
天水趙氏源于代王趙嘉的后裔。秦始皇滅趙,把代王趙嘉遷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逐漸形成天水趙氏。天水趙姓自漢至宋時處于興盛時期,一直向外發(fā)展繁衍。
天水尹氏:尹姓發(fā)源于河南、山西、陜西、甘肅一帶,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山東、安徽、湖南、四川、重慶等省居多。其中山東為尹姓第一大省。
尹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和河間郡。尹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河間堂、燕喜堂、清風堂、敦倫堂、和靖堂、一經(jīng)堂、文和堂、忠孝堂等。
天水皮氏:春秋時期周卿士樊仲皮,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縣一帶,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來號稱其地為皮氏邑。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或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皮氏,為該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該支皮氏后來在天水郡發(fā)展為望族,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為得姓始祖。
皮氏的主要郡望為下邳郡和天水郡。皮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下邳堂、鹿門堂和桂林堂。
天水艾氏:艾姓最早源于夏朝少康帝中興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為艾姓發(fā)揚之郡。艾氏的主要郡望為隴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和天水郡。艾氏的主要堂號為愛民堂、東鄉(xiāng)堂、天水堂、衍慶堂、孝思堂等。
天水狄氏:狄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狄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太原郡和東??ぁ5沂系闹饕锰栍刑焖?、太原堂、東海堂、梁公堂等。
天水桂氏:周朝末年,秦博士姬季楨被人陷害,其弟姬季眭怕遭牽連,讓他的四個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別姓桂、昋、炅、炔。其中他的大侄子改名為桂弈。后來昋、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孫都認祖歸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桂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幽州郡、燕郡、郁林郡。桂氏的主要堂號為天水堂、幽州堂、北燕堂、桂林堂、民祀堂等。
天水秦氏:秦姓主要劃分為兩支。其一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于魯,周公之子伯禽裔孫食采于秦邑,子孫以邑名為氏。其二源于顓頊嬴姓,周孝王封伯益后裔非子于秦亭,建立秦國,國亡,支庶以秦為氏。后一支的發(fā)源地就是甘肅省天水的故秦地。
秦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太原郡、齊郡、河內(nèi)郡。秦氏的主要堂號為天水堂、臨淄堂、河內(nèi)堂、太原堂、三賢堂、樂善堂、養(yǎng)真堂、淮海堂、五禮堂等。
天水莊氏:莊姓發(fā)源于河南商丘,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為莊姓的姓氏始祖。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臺灣等省為多。
莊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會稽郡、東??ぁGf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會稽堂、東海堂、南華堂、武強堂、錦繡堂、錦湖堂、淋郁堂、深垵堂、一簣?zhí)?、秋水堂、靜觀堂、寶繪堂、樹德堂、報本堂、惟敬堂、天寵堂、德星堂、愿賢堂、富春堂等。
天水嚴氏:嚴姓,源于莊姓。東漢時,因避諱明帝劉莊,莊姓改姓為嚴,奉嚴忌為始祖。嚴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蘇、浙江等省居多。嚴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馮翊郡、華陰郡。嚴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富春堂、調(diào)山堂、古秋堂、鈐山堂、宜雅堂、四錄堂、尺五堂、海云堂、育德堂等。
天水上官氏:戰(zhàn)國時,楚懷王封其小兒子公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公子蘭的后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西漢初年,為充實關(guān)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關(guān)東大姓遷往關(guān)中,其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邽,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上官姓望出天水郡。上官氏的主要堂號為天水堂和孝友堂。
天水王氏:王姓為全國第一大姓。王氏郡望共有21個,分別是太原郡、瑯琊郡、北??ぁ|??ぁ⒏咂娇?、京兆郡、天水郡、東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陽郡,中山郡、陳留郡、章武郡、東萊郡、河?xùn)|郡、金城郡、海漢郡、長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王氏總堂號為太原堂。
天水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多次犯顏強諫被殺,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從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區(qū),形成著名的汲郡王氏,后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天水強氏:強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形式群體。強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和丹陽郡。強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丹陽堂、浚渠堂、五云堂、仁山堂、朱絲堂、永芳堂、碧山堂、一桂堂等。其中強氏天水堂,以望立堂。
天水亓氏:亓姓出自春秋時期諸侯國大夫亓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設(shè)有丌官這個官職。丌官姓就是這種官的后代為紀念先人而出現(xiàn)的,稱丌官氏。后丌官復(fù)姓被改成了單姓亓。亓氏的主要郡望有隴西郡、天水郡和泰山郡。亓氏的主要堂號為隴西堂、天水堂和泰山堂。
天水姜氏:姜姓源出神農(nóng)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于齊,后為田氏所滅,子孫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秦漢時,姜姓以關(guān)東大族被迫向西遷徙充實關(guān)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姜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廣漢郡。姜氏的主要堂號有天水堂、稼檣堂、渭水堂、渭濱堂、孝友堂等。
天水梁氏:伯益裔孫秦仲的小兒子康被封于夏陽梁山,在今陜西韓城南,建立梁國,史稱梁康伯,梁伯公以后的君主就稱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攻滅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后的梁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后歷代尊伯益為鼻祖,梁伯公為始祖。
梁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扶風郡、天水郡、河南郡、下邳郡和西河郡。梁氏的主要堂號為儀國堂、安定堂、梅鏡堂、保善堂、怡慶堂、集賢堂、鳳閣堂、養(yǎng)志堂等。
天水紀氏: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紀氏的主要郡望有平陽郡、天水郡和高陽郡。紀氏的主要堂號為平陽堂、天水堂、高陽堂等。其中紀氏天水堂,以望立堂。
天水地處西北,歷來與西北的少數(shù)民族交接較多,故其境內(nèi)的世家大族多形成為有武裝的豪族,并逐漸融于歷史上有名的關(guān)隴貴族集團,在五胡十六國至隋唐時期,為發(fā)展巔峰時期,其后逐漸衰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