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豆蔻: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a galanga (L)willd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始載于《開寶本草》,又名紅蔻、山羌子。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臺灣,馬來西亞、印度等國亦產(chǎn),本品氣香,味辛辣,具燥濕散寒、醒脾消食之功。
辛,溫。
①《藥性論》:““味苦辛?!?/p>
②《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p>
③《綱目》: “辛,熱?!?/p>
入胃、大腸經(jīng)。
《綱目》:“入手、足太陰經(jīng)?!?/p>
①《藥性論》:“多食令人舌粗,不思飲食。”
②《生生編》:“最能動火傷目,致衄,食料不宜用之。”
③《綱目》:“脾肺素有伏火者禁用。”
①《海藥本草》:“紅豆蔻,擇嫩者加入鹽,櫐櫐作朵不散落,須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于醉,解酒毒,此外無諸要使也?!?/p>
②《開寶本草》:“紅豆蔻,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蘆,葉似姜,花作穗,嫩葉卷而生,微帶紅色,生南海諸谷?!?/p>
2、白豆蔻: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Rravanh Pierre.ex.Gagh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m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前者習(xí)稱“原豆蔻”,主產(chǎn)于柬埔寨、泰國;后者習(xí)稱“印尼白蔻”,主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又名豆蔻,因其表面紫棕色,又稱紫蔻。始載于《開寶本草》,我國云南、廣東地區(qū)已引種成功。本品氣芳香,味辛涼,有樟腦香氣。具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之功。
經(jīng)驗(yàn)鑒別:
【性昧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功效】 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應(yīng)用】
1.用于濕滯中焦及脾胃氣滯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有化濕行氣之功。
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濕溫初起,胸悶不饑,舌苔濁膩,濕邪偏重者,配滑石、薏苡仁、杏仁等,如三仁湯;
若熱邪偏重者,可與黃芩、滑石等同用,如黃芩滑石湯。
備述:
1.《開寶本草》:“主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氣?!?/font>
《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氣,一經(jīng)火炒,便減功力;即入湯液,但當(dāng)研細(xì),乘沸點(diǎn)服尤妙。” 2.本品含揮發(fā)油,其中主要成分為右旋龍腦及右旋樟腦。其藥理能促進(jìn)胃液分泌,增進(jìn)胃腸蠕動,制止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祛除胃腸積氣,故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止嘔。果殼水煎劑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3、草豆蔻: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R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成熟種子。始載于《本草綱目》,又名草蔻仁、草蔻。主產(chǎn)于海南、廣西,本品氣香,味辛、微苦。有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效。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團(tuán)。
【功 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健脾
【主 治】:治心腹冷痛,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
①《別錄》:“味辛,溫,無毒?!?/p>
②《千金·食治》:“味辛,溫,澀,無毒?!?/p>
③《醫(yī)學(xué)啟源》:“氣熱,味大辛?!?/p>
入脾、胃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陽明經(jīng)?!?/p>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jīng)?!?/p>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疏》:“凡瘧不由于瘴氣;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瀉暴注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咸屬暑氣濕熱,皆不當(dāng)用?!?/p>
②《本草備要》:“忌鐵?!?/p>
【藥物配伍】: 配砂仁,宣通中下二焦氣機(jī),芳香化濁,暖脾和胃,行氣止痛。 配肉豆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功強(qiáng),溫胃暖脾,澀腸止瀉功著,相使配對。 配陳皮,可在理氣除濕,和胃暢中的功效方面起協(xié)同作用,使療效大增。 配柿蒂,寒熱兼濟(jì),辛開苦降,和中降逆之力大增。 配半夏,燥濕健脾而治其本,化痰消食而治其標(biāo)。 【臨床應(yīng)用】 1. 用于濕阻脾胃、脘腹脹滿。 草豆蔻散(《證治準(zhǔn)繩》):草豆蔻、紫蘇、赤茯苓、前胡、木通、檳榔、吳茱萸、半夏、枳實(shí) 嘔逆不止—草豆蔻散 宋《太平圣惠方》 【文獻(xiàn)摘錄】 《本草衍義補(bǔ)遺》:「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溫散,用之如鼓應(yīng)桴;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果實(shí)略變黃色時(shí)采收,采得后曬至八、九成干,剝?nèi)スぃ贂裰磷愀??;驅(qū)⒐麑?shí)用沸水略燙后曬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曬至足干。宜置陰涼干燥處。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草豆蔻),須用蒂,取向里子后取皮,用茱萸同于敖上緩炒,待茱萸微黃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p> ②《藥類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①《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黃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p> ②《海藥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殼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樹也。葉如芄蘭而小,三月采其葉,細(xì)破陰干之,味近苦而有甘。” ③《蜀本草》:“《圖經(jīng)》云,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于莖下,白色,花開即黃;根似高良姜;實(shí)若龍眼而無鱗甲,中如石榴子;莖、葉、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p> ④《本草圖經(jīng)》:“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南人多采以當(dāng)果實(shí)。尤貴其嫩者,并穗入鹽同淹治,疊疊作朵不散落。又以朱槿花同浸,欲其色紅耳。其作實(shí)者,若龍眼子而銳,皮無鱗甲,中子若石榴瓣,候熟,采之暴干,根苗微作樟木氣?!?/p> ⑤《綱目》: “草豆蔻、草果雖是一物,然微有不同。今建寧所產(chǎn)豆蔻,大如龍眼而形微長,其皮黃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縮砂仁而辛香氣和。滇、廣所產(chǎn)草果,長大如訶子,其皮黑厚而棱密,其子粗而辛臭,正如斑蝥之氣,彼人皆用筆茶及作食料恒用之物。南人復(fù)用一種火楊梅偽充草豆蔻,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人亦多用之,或云即山姜實(shí)也,不可不辨?!?br> 4、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種仁。始載于《開寶本草》,又名肉果、玉果。主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國,我國廣東、云南等地有引種。本品氣香濃烈、味辛、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的功效。
2. 用于寒濕嘔吐。
【處方用名】草豆蔻(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二錢,煎服。
【方劑舉例】
辛,苦,溫。
①《藥性論》:“味苦辛?!?/p>
②《海藥本草》:“味辛,溫,無毒?!?/p>
③《本草正》:“味苦辛而澀,性溫?!?/p>
入脾、大腸、肺、胃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jīng)?!?/p>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胃二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陽明,手陽明大腸?!?br>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勿令犯銅?!?/p>
②《本草經(jīng)疏》:“大腸素有火熱及中暑熱泄暴注,腸風(fēng)下血,胃火齒痛及濕熱積滯方盛,滯下初起,皆不宜服。”
1、配補(bǔ)骨脂,一脾一腎,一溫一澀,脾腎雙補(bǔ),用治脾腎虛寒之五更腹瀉---四神丸。
2、配花椒,二藥同為脾胃經(jīng)藥,相使配對,溫澀并用,溫中有行,行中寓澀,主治脾胃虛寒,腹痛久瀉之癥。3、配木香,一升一降,直通上下,行氣和中,消脹止痛之力增強(qiáng)。
4、配生姜,溫中止嘔,行氣止痛之力增強(qiáng)。
1、煨肉豆蔻(煨肉果):洗凈,取白面加水揉和包裹。另取蛤粉或滑石粉置鍋內(nèi)加熱,將包好的肉豆蔻倒入,拌炒至外面的面呈焦黃色取出,除去面皮,乘熱切片。一法將原藥用清水略淘撈起,放在籮內(nèi)潤12小時(shí)后,用麩皮置鍋內(nèi)加熱炒至老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乘熱切片。
2、蒸制:取凈肉豆蔻浸泡1小時(shí),撈出置籠內(nèi),一層麩皮,一層肉豆蔻,層層相間,蒸約2小時(shí),油即潤進(jìn)麩皮內(nèi),去凈麩皮及時(shí)切厚片,干燥,或搗碎用。
3、炒制:將小麥面粉倒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熱,將肉豆蔻倒入,炒成微黃色時(shí),出鍋,篩去面粉,攤開,晾涼,配方時(shí)搗碎。每肉豆蔻100公斤,用小麥面粉50公斤。
4、土制:取細(xì)黃土,置鍋內(nèi)加熱到發(fā)泡,倒入肉豆蔻,不斷翻動,煨至肉豆蔻熱透,油質(zhì)滲出(防止炒黑),取出,篩凈黃土,用時(shí)搗碎。
5、制霜:取肉豆蔻,研碎如泥。用多層草紙包裹,壓榨去油,反復(fù)壓榨至去盡油為度。
【考 證】:出自《藥性論》(《中藥大辭典》)、《名醫(yī)別錄》(《中華藥?!?
①《本草圖經(jīng)》:“肉豆蔻今惟嶺南人家種之。春生苗,花實(shí)似豆蔻而圓小,皮紫緊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p>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