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喜歡就是喜歡,厭惡就是厭惡,我們每個人都是愛憎分明的存在。
但長大后,我們卻學(xué)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縱使心底再抵觸,表面仍是一派和祥。
成年人的世界,盡是戴著面具的虛偽。
別人的心思,你再也無法感知,更無法看透。
有了利益糾葛后的同事,逐漸變得功利,有了情感變動后的朋友,逐漸變得世俗,身邊的親人,在不知不覺間變得陌生。
經(jīng)歷了勾心斗角,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后便會明白,人,往往是趨利而行的。
那些見不得你好,在背后捅刀子的人,或許不是外人,而是這三種熟人。
01
勢利的親戚
親戚本應(yīng)該是這世間最親密最信任的存在,但現(xiàn)實中親戚往往是庸俗的,很多時候親戚只是用了滿足自己私欲的有效途徑。
身上若有價值,便會被其利用消耗,身上若無所需,便會敬而遠之,生怕沾染半分。
有一個朋友,不甘投身于職場,便想著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店。
創(chuàng)業(yè)前期不管是資金,時間,還是精力等等各方面都很艱難,當(dāng)資金周轉(zhuǎn)困難時,不得已要問親戚開口借錢,親戚一個一個都是抵觸的樣子,錢沒有,并且還“好心”勸告,讓他別堅持了,浪費時間。
但他并不想輕易放棄,便向銀行貸款解決了資金問題,讓人欣慰的是,長久的堅持換來了樂觀的發(fā)展。
小店生意越來越好,親戚們也漸漸坐不住了,紛紛以“長輩”身份前來“取經(jīng)”。
失意時無人伸手,得意時妄想分羹。
這樣的親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到底就是自私自利,看不得你過得好。
如若遇到,果斷遠離,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02
虛榮的朋友
沈月在綜藝節(jié)目中曾說過一句話:
“有一個消極的說法是:人生原本就是苦痛的。我們遇到的朋友,吃到的美食,收獲的愛,都是人生的止痛藥?!?div style="height:15px;">
仔細想想,其實不無道理。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直受挫又一直被治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朋友絕對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好的朋友,會相互付諸真心,彼此幫助,彼此成長,而虛榮的朋友,卻只知消耗,不懂感恩。
電視劇《二十不惑》中,大寶是一個單純善良的富二代,她自認為對朋友應(yīng)該全心付出不求回報,但她的朋友卻沒有半分真心可言。
出門在外只知道讓大寶買單,在她看來,大寶只是取款機而已,與大寶維持朋友關(guān)系,也只是為了滿足她的虛榮心。
等大寶拒絕付出時,她立馬惡言相向,污蔑詆毀。
這樣的朋友,根本沒有相處的意義,等你失意之時,她便是最先落井下石的人。
03
偽善的同事
相信很多身處職場的人,都遇到過這樣一種同事,表面上和大家相處都很融洽,但背地里卻會使絆子。
比如在工作上有失誤被領(lǐng)導(dǎo)斥責(zé)時,他會好心寬慰,借以了解事情始末。
若是沒涉及到利益糾葛,便會在別人面前議論你的不堪,若是涉及到了利益糾葛,便會使盡手段,背后捅刀。
想達成的目的,無非就是拉垮你,阻礙你。
只要你過得沒有他好,他便會心安。
這樣的同事,其實就是偽善,表面的和氣是對內(nèi)心陰暗的遮掩。
面對這一種人,務(wù)必要保持謹慎,切勿被外表迷惑,繼而付出全心。
要知道,你的全盤托出或許會成為他打擊你的利器。
我們身邊總不乏有這樣的人存在,因為見不得你好,便惡言詆毀,惡舉傷人。
但就像東野圭吾在《惡意》中所說:
“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于是你的優(yōu)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