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詞條后晉(936年-947年)是
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后晉高祖
石敬瑭936年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jīng)歷了兩個皇帝,12年。盛時疆域約為今
山東、
河南兩省,
山西、
陜西的大部及
河北、
寧夏、
甘肅、
湖北、
江蘇、
安徽的一部分。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qū)別,又別稱為石晉。后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冊立的傀儡政權。
目錄
1
歷史沿革2
王朝世襲3
史料記載展開
1
歷史沿革2
王朝世襲3
史料記載3.1
為附馬號左射軍3.2
天成二年十月3.3
天福元年五月3.4
二年春正月癸亥3.5
三年春二月戊戌3.6
四年春正月3.7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3.8
六年春正月戊寅3.9
七年春正月丁巳1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五代之一的晉朝由沙陀人
石敬瑭建立,史稱后晉。他的先輩隨朱邪執(zhí)宜歸唐,移居陰山府。父臬捩雞善射,從晉王李克用征戰(zhàn)有功,官至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縣東南)刺史。石敬瑭原隸李嗣源麾下,為李氏婿。其妻即永寧公主,后稱魏國公主、晉國長公主。石敬瑭助李嗣源奪得帝位后,被任命為保義軍節(jié)度使(治所在
河南省陜縣),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wèi)副使。
后晉疆域,除幽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外,
大致與后唐相同。建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歷2帝,共11年。
936年十一月,“契丹主(
耶律德光)作冊書,命(石)敬瑭為大晉皇帝,自解衣冠授之”。于是,石敬瑭筑壇于契丹主牙帳所在的柳林(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身穿契丹服飾,即皇帝位,是為后晉高祖。他當即將幽(今北京市)、薊(今河北省薊縣)、瀛(今河北省河間縣)、莫(今河北省任丘縣)、涿(今河北省涿縣)、檀(今北京市密云縣)、順(今北京市順義縣)、新(今河北省涿鹿縣)、媯(今河北省懷來縣)、儒(今北京市延慶縣)、武(今河北省宣化縣)、云(今山西省大同市)、應(今山西省應縣)、寰(今山西省朔縣東馬邑)、朔(今山西省朔縣)、蔚(今河北省蔚縣)等16州割讓給契丹,并每年送與契丹帛30萬匹。石敬瑭改是年為天福元年。
937年(后晉天福二年)夏四月,石敬瑭至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改汴州牙城名為大寧宮,作為行宮。七月,召留在洛陽的百官全部遷汴州。次年冬十月,契丹冊封石敬瑭為“英武明義皇帝”。后晉以汴州首都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
石敬瑭事契丹甚謹,不僅奉表稱臣,稱契丹主為父皇帝,歲輸金帛30萬,還“吉兇慶吊,歲時贈遺,玩好珍異,相繼于道”。又經(jīng)常給契丹太后述律氏、元帥太子、偉玉、南北二王,以及韓延徽、趙延壽等大臣分送禮物。契丹君臣稍不滿意。就派人來責罵,石敬瑭常為此向他們道歉。后晉的使者到契丹去,大都受蔑視甚至挨罵。使者回晉國后說起這些事,朝野都感到恥辱。只有石敬瑭敬奉契丹毫無倦意,所以他從來沒有同契丹發(fā)生過糾紛和沖突。后來契丹主不讓他稱“臣”,只要他在表文上自稱“兒皇帝”,像自己家里人一樣就行。??墒鞘磋?92—942)的年齡,比契丹主耶德光(902—947)還大十歲。
石敬瑭及其臣僚搜括民財自肥,并大量向契丹貢獻,
加上水旱災害,以致百姓普遍一貧如洗,負債累累,民不堪命。
940年(后晉天福五年)春正月,他不得不下詔:“應天福三年終,公私債欠,一切除放?!币钅耆拢窒略t:“天福四年終已(以)前,百姓所欠夏秋租稅,一切除放?!?div style="height:15px;">
942年(天福七年)五月,石敬瑭病重不能登殿視朝,六月卒。宰相馮道和馬步都虞侯景延廣認為石敬瑭子重睿尚在童年,國家多難,應該立年長之君。石敬瑭其它五子都已早死,于是立齊王李重貴為帝,是為后晉出帝(少帝)。944年七月改元開運。
后晉出帝本是石敬瑭兄石敬儒之子。石敬儒早死,石敬瑭以石重貴為子。石重貴少年忠厚,善騎射,曾任河東節(jié)度使、東京留守等官。
出帝向契丹報晉高祖之喪時,稱孫而不稱臣。契丹主大怒,派遣使臣責問:怎么不先向我稟告,即自行繼承帝位?宰臣景延廣答復時出言不遜。契丹盧龍節(jié)度使(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區(qū)西南)趙延壽企圖取代晉朝而稱帝,趁機多次煽動契丹進攻后晉,契丹主表示同意。
943年(天福八年)十二月、944年(開運元年)正月之際,后晉平盧節(jié)度使(治所在今山東省益都縣)楊光遠密告契丹說:后晉境內發(fā)生嚴重饑荒,非常困難,趁此機會進攻可以一舉成功。契丹主調集山后(今河北省太行山、都軍山、燕山迤北臨近地區(qū))及盧龍軍共5萬人,由趙延壽率領為前鋒,進攻后晉。契丹軍迅速深入。944年二月,后晉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等,敗契丹于馬家口(今山東省鄆城縣北),契丹騎兵數(shù)千人溺死于黃河中,被俘被斬者亦達數(shù)千人。三月,耶律德光親率大軍10余萬人列于澶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濮陽縣南)城北,與后晉出帝對陣。兩軍苦戰(zhàn)至傍晚,雙方死傷不計其數(shù)。日暮,契丹軍撤退。
是年十二月,契丹軍又大舉進攻后晉,遭晉軍頑強抗擊,契丹軍北撤。翌年三月,契丹8萬多名騎兵又南下。在陽城(位于今河北省安國縣境)附近白團衛(wèi)村,后晉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杜重威的大軍被契丹軍層層包圍,糧、水均盡。又逢東北風大作,屋破樹折,契丹軍順風放火突擊。后晉軍士卒憤怒,大呼不能等死,要求立即反攻。馬步都監(jiān)李守貞率藥元福、符彥卿、皇甫遇等將逆風冒死出擊。契丹軍大敗北撤。退往幽州。
這兩次契丹軍南下,后晉處于劣勢,全靠沙陀、漢兩族將士用命拼死抵抗,才轉敗為勝。由于契丹軍連年出征,后晉疲于奔命,邊民生命涂炭,契丹人民及其畜群損失也很多,國人厭戰(zhàn)。甚至述律太后也有和解之意,對其子耶律德光說:即使你得了后晉的土地,也不習慣在那里居??;萬一有什么閃失,你后悔就來不及了。
946年(開運三年)十月,后晉派杜重威和李守貞領兵北上,接應詐降的契丹瀛州刺史劉延祚和趙延壽。十一月,后晉軍至瀛州,只見一座空城,連忙南撤。杜重威等一路上焚燒民房,搶奪婦女,至滹沱河(在今河北省西部),與契丹軍夾河對峙。十二月,契丹軍包圍晉軍,內外斷絕,軍糧將盡。貪財怕死的杜重威妄想也當“兒皇帝”,率諸將降于契丹。契丹軍順利南下。降將張彥澤率領2000名騎兵首先攻入開封。出帝自焚未果,降契丹,后晉亡。
[1]2 王朝世襲
編輯本段高祖 (石敬瑭) 年號:天福 在位時間【公元936年—942年】 年號起止時間(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
出帝 (石重貴) 年號:開運 在位時間【公元943年—947年】 年號起止時間(944年七月-946年)
開國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是沙陀人,后唐明宗的女婿。
后唐長興三年(932年),任
北京(
太原)留守、河東節(jié)度使。明宗去世前后,屢次發(fā)生爭奪皇位的亂事。石敬瑭看到后梁、后唐皆自藩鎮(zhèn)得國,早就覬覦帝位。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與桑維翰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并將幽云十六州拱手獻給契丹,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后晉。后晉大致與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后蜀等政權并存。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93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后唐末帝李從珂自焚死。二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三年升為東京開封府。 石敬瑭的帝位并不穩(wěn)固。他對契丹的屈辱行為,遭到人民的唾棄;一些方鎮(zhèn)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榮、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劉知遠,都準備搶奪帝位;此外,盡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責備。天福七年他憂郁而死。
少帝——石重貴
侄石重貴繼位,史稱少帝或出帝。
大臣景延廣掌權,在向契丹告知敬瑭死訊時,用對等的書式,稱孫不稱臣,契丹主于是驅兵南下。晉軍士兵英勇作戰(zhàn),開運元年(944年)和二年兩次擊退契丹軍。三年十月,重貴任姑父杜重威元帥,率兵抵擋大遼朝,杜威效法石敬瑭,暗中進行勾結,遼朝答應立杜威為晉朝皇帝。杜威信以為真,決意投降,遂引契丹軍南下,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入開封,虜重貴北遷,后晉滅亡。次年正月,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改國號為大遼。遼太宗“打草谷”,東西兩都數(shù)百里成為白地。遭到了后晉抵抗,三月,被迫北返。
據(jù)《舊五代史》,后晉出帝北遷后,崩于宋乾德二年 (964),年五十一。
3 史料記載
編輯本段《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雞,本出于西夷,自朱邪歸唐,從朱邪入居陰山。其后,晉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間,臬捩雞以善騎射,常從晉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雞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
3.1 為附馬號左射軍
敬瑭為人沈厚寡言,明宗愛之,妻以女,是為永寧公主,由是常隸明宗帳下,號左射軍。莊宗已得魏,梁將劉掞急攻清平,莊宗馳救之。兵未及陣,為掞所掩,敬瑭以十余騎橫槊馳擊,取之以旋。莊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啗以酥,啗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動軍中。十五年,莊宗戰(zhàn)于胡柳,前鋒周德威戰(zhàn)死,敬瑭以左射軍從明宗復擊敗梁兵。明宗戰(zhàn)胡盧套、楊村,為梁兵所敗,敬瑭常脫明宗于危。
趙在禮之亂,明宗討之,至魏而兵變,明宗初欲自歸于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瑭獻計曰:“豈有軍變于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門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泵髯谌恢?,與之驍騎三百,渡黎陽為前鋒,明宗遂入汴。莊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潰去。莊宗西還,明宗以敬瑭為前鋒趣汜水,且收其散卒。莊宗遇弒,明宗入立,拜敬瑭保義軍節(jié)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wèi)副使。在陜?yōu)檎粤?。是時,諸侯多不奉法,鄧州陶?、亳州李鄴皆以贓污論死,明宗下詔書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張萬進、耀州孫岳等以諷天下,而以敬瑭為首。
3.2 天成二年十月
從幸汴州,為御營使,拜宣武軍節(jié)度使、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六軍副使如故,改賜“耀忠匡定保節(jié)功臣?!比晁脑?,徙鎮(zhèn)天雄,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五月,拜駙馬都尉。董璋反東川,為行營都招討使,不克而還。復兼六軍諸衛(wèi)副使。徙鎮(zhèn)河陽三城,未行,而契丹、吐渾、突厥皆入寇,是時,秦王從榮統(tǒng)六軍,敬瑭疑其必及禍,不欲為其副,乃自請行。及制出,不落副使,輒復辭行。明宗數(shù)責大臣問誰可行者,范延光、趙延壽等卒以敬瑭為請,乃拜河東節(jié)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軍總管,落六軍副使,乃行。
明年,明宗崩,愍帝即位,加中書令。三月,徙鎮(zhèn)成德。清泰元年五月,復鎮(zhèn)太原,來朝京師。潞王從珂反于鳳翔,愍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殺帝從者百余人,幽帝于衛(wèi)州而去。廢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3.3 天福元年五月
徙鎮(zhèn)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謂其屬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無故而遷,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險而粟多,吾當內檄諸鎮(zhèn),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維翰、劉知遠等共以為然。乃上表論廢帝不當立,請立許王從益為明宗嗣。廢帝下詔削奪敬瑭官爵,命張敬達等討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門,與唐兵戰(zhàn),敬達大敗。敬瑭夜出北門見耶律德光,約為父子。
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國號晉。以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云、應、新、媯、儒、武、寰州入于契丹。己亥,大赦,改元。掌書記桑維翰為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使事。閏月丙寅,翰林學士承旨、尚書戶部侍郎趙瑩為門下侍郎,桑維翰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甲戌,趙德鈞及其子延壽叛于唐來降,契丹鎖之以歸。己卯,次河陽,節(jié)度使萇從簡叛于唐來降。辛巳,至自太原。盧文紀、姚顗罷。甲申,大赦,殺張延朗、劉延朗,赦房暠。十二月乙酉,如河陽。追降王從珂為庶人。丁亥,司空馮道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己丑,曹州指揮使石重立殺其刺史鄭玩。辛卯,御札求直言。癸巳,鎮(zhèn)州牙內都虞候秘瓊逐其節(jié)度副使李彥琦。同州裨將門鐸殺其將楊漢賓。庚子,天平軍節(jié)度使王建立殺其副使李彥赟。旱。
3.4 二年春正月癸亥
安遠軍節(jié)度使盧文進叛降于吳。丁卯,天雄軍節(jié)度使范延光殺齊州防御使秘瓊。戊寅,兵部侍郎李崧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封唐宗室子為公,及隋酅公為二王后,以周介公備三恪。二月丁西,契丹使太子解里來。三月庚辰,如汴州。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賦。趙瑩使于契丹。辛卯,宣武軍節(jié)度使楊光遠進助國錢。契丹使宮苑使李可興來。五月壬戌,御札求直言。丁丑,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高祖璟謚曰孝安,廟號靖祖,祖妣秦氏謚曰孝安元;曾祖彬謚曰孝簡,廟號肅祖,祖妣安氏謚曰孝簡恭;祖昱謚曰孝平,廟號睿祖,祖妣來氏謚曰孝平獻;考紹雍謚曰孝元,廟號獻祖,妣何氏謚曰孝元懿。六月癸未,契丹使夷離畢來。天雄軍節(jié)度使范延光反。丁酉,傳箭于義成軍節(jié)度使符彥饒。丁未,楊光遠為魏府四面行營都部署。東都巡檢張從賓反,留守判官李遐死之,奉國都指揮使侯益、護圣都指揮使杜重威討之。從賓寇河陽,殺皇子重乂;寇河南,殺皇子重信。秋七月,從賓陷汜水關,殺巡檢使宋廷浩。壬子,右衛(wèi)大將軍尹暉叛奔于吳,不克,伏誅。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婁繼英叛降于張從賓。義成軍亂,殺戍將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白奉進。甲寅,戍將奉國指揮使馬萬執(zhí)符彥饒歸于京師,命殺之于赤岡。乙卯,楊光遠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辛酉,杜重威克汜水關。壬申,楊光遠克博州。丙子,安州屯防指揮使王暉殺其節(jié)度使周瑰,右衛(wèi)上將軍李金全討之。八月丙申,靜難軍節(jié)度使安叔千進添都馬。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張從賓、符彥饒、王暉余黨。九月,楊光遠進粟。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3.5 三年春二月戊戌
諸鎮(zhèn)皆進物以助國。三月壬戌,回鶻可汗王仁美使翟全福來。丁丑,禁私造銅器。秋七月辛酉,以皇業(yè)錢作受命寶。八月戊寅,馮道及左仆射劉昫為契丹冊禮使。壬午,澶州刺史馮暉降。丙戌,許御署官選。己丑,蠲水旱民稅。辛丑,歸伶官于契丹。九月己酉,赦范延光。己未,歸靜鞭官劉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雞叫學生殷暉于契丹。于闐使馬繼榮來,回鶻使李萬金來。己巳,赦魏州,蠲民稅。是月,宣徽南院使劉處讓為樞密使。冬十月戊寅,契丹使中書令韓頻來奉冊曰英武明義皇帝。庚辰,升汴州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雍州為晉昌軍。戊子,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馬從斌使于契丹。己未,契丹使梅里來。戊戌,大赦。庚子,封李圣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十一月辛亥,升廣晉府為鄴都。壬戌,除鑄錢令。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貴為鄭王。
3.6 四年春正月
盜發(fā)唐愍皇帝墓。辛亥,澶州防御使張從恩為樞密副使。旌表深州民李自倫門閭。三月乙巳,回鶻使其都督拽里敦來。丙辰,頒《調元歷》。靈州戍將王彥忠以懷遠城反。己未,彥忠降,供奉官齊延祚殺之。夏四月辛巳,封回鶻可汗王仁美為奉化可汗。甲申,廢樞密使。秋七月丙辰,復禁鑄錢。閏月壬申,桑維翰罷。八月己亥朔,河決博平。西戎寇涇州,彰義軍節(jié)度 后晉天福元寶
使張彥澤敗之,執(zhí)其首領野離羅蝦獨。九月丁丑,契丹使粘木孤來。癸未,封李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后。丙戌,高麗王建使其廣評侍郎邢順來。冬十一月乙亥,立唐高祖、太宗、莊宗、明宗、愍帝廟于西京。戊子,契丹使遙折來,吐蕃罷延族來附。
3.7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
德音除民公私債。己丑,回鶻使石海金來。夏四月甲子,契丹興化王來。五月丙戌,安遠軍節(jié)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六月癸卯,李昪遣其將李承裕入于安州,金全奔于唐,安遠軍節(jié)度使馬全節(jié)及承裕戰(zhàn),敗之。丁巳,克安州,承裕奔于云夢,全節(jié)執(zhí)而殺之。秋八月丁酉,閱稼于西郊。己未,西京留守楊光遠殺太子太師范延光。九月丁卯,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和凝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巳,閱稼于沙臺。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舍利來。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
3.8 六年春正月戊寅
封唐叔虞為興安王,臺駘為昌寧公。二月戊申,停買宴錢。三月,除民二年至四年以前稅。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來。五月,吐渾首領白承福來。秋七月壬午,突厥使薛同海來。八月壬辰,如鄴都,開封尹鄭王重貴留守東京,宣徽南院使張從恩東京內外兵馬都監(jiān)。壬寅,大赦。甲寅,光祿卿張澄使于契丹。九月乙亥,前安國軍節(jié)度使楊彥詢使于契丹。丁丑,吐渾使白可久來。河決中都,入于沓河。冬十月,河決滑、濮、鄆、澶州。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安從進反。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行周為南面軍前都部署以討之。十二月丙戌朔,鄭王重貴為廣晉尹,徙封齊王。先鋒都指揮使郭金海及安從進戰(zhàn)于唐州,敗之。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反。天平節(jié)度使杜重威為鎮(zhèn)州行營招討使。丙申,契丹遣使者來。戊戌,杜重威及安重榮戰(zhàn)于宗城,敗之。
3.9 七年春正月丁巳
克鎮(zhèn)州,安重榮伏誅,赦廣晉。庚午,契丹使達剌來。三月,歸德軍節(jié)度使安彥威塞決河于滑州。閏月,天興蝗食麥。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劉氏為太后。六月丙辰,吐渾使念丑漢來。乙丑,皇帝崩于保昌殿。
參考資料: